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47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票模拟投资报告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7

2 2009-2010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7

2.1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7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7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8

2.42010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8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8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8

3.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

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10

4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11

三.结合具体股票进行分析11

1云南白药11

1.1公司简介11

1.2公司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12

1.3财务分析13

1.4技术分析15

2.同仁堂18

2.1公司简介18

2.2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19

2.3财务分析19

2.4技术分析21

3.丰原药业23

3.1公司简介23

3.2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24

3.3财务分析24

3.4技术分析27

4.三支股票的对比29

4.1价值评估比较29

医药行业投资分析

一、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展望及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1)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展望

2010年我国经济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预计GDP增长约为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1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20%,出口增长约为13.0%,进口增长约为15.5%,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2.5%。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忧喜交加的一年。

6—11月工业生产逐月加快,投资消费稳定增长,社会保障和民生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完成全年计划,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预期,经济回升势头日趋向好。

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下行轨道并顺利实现“保八”增长目标,主要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的刺激经济政策,无论是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是改善民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和促进城市消费的措施,为完成“保八”增长任务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这也表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其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极其明显,例如:

经济增长保持着对政策的高度依赖性;

经济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依靠投资为主要拉动力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资产价格泡沫扩大;

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依然较高。

在2009年良好的基础上,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

加上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继续推动投资增长的一系列措施,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保持稳步提高,2010年的消费需求具有诸多增长因素。

首先,随着经济回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农民工返城、农产品出售得以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在2009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提高。

即使在经济景气下行的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仍保持了较高的储蓄水平,10月末居民储蓄同比增长24.5%,大大高于近6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期平均水平(16.3%);

其次,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加速时期,汽车、旅游、文化及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之势,虽然住房购置不纳入消费核算,但房地产市场回暖将再一次带动家庭装潢、家具、家电等消费升温;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居民消费信心,尤其是2009年10月1日出台的“农村居民养老金”试点,将有力地促使农村消费市场稳步上升;

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后,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目前影响消费增长的最大不利因素则是水、电、气、油等垄断行业资源品涨价预期,其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和挤压居民日常消费开支。

此外,外贸出口逐步增长,全面恢复“道路坎坷”,长期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出口与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根据历史资料测算,G3(欧盟、美国、日本)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中国出口增长7个百分点。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整体复苏迹象,尤其G3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已显示经济回暖,由G3复苏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将使中国外贸出口在2010年全面回升。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出口企业也发出种种信号显示世界经济正走出谷底,如外向型企业加工贸易占比上升、海外订单增多、广交会成交额大幅上升、国际航运市场趋热等。

但2010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外贸结构调整,外贸扶持政策鼓励拥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同时限制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以及简单的来料加工贸易商品出口。

外贸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

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使得我国出口环境日趋艰难,而经济发达国家在饱受金融危机痛苦之后,生活消费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如今各国居民储蓄率都在上升,美国的居民储蓄率更是由负值上升到5%。

西方国家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最终也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

因此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虽会有较大增长,但若想重新回到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出口增速(即20%以上),道路艰难坎坷。

同时,经过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短暂冷落之后,于2009年触底反弹,2009年1—11月量价双双攀高,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上半年继续走高,房地产市场重新升温在我国外需稳定的状况下对经济增长无疑是一利好消息。

然而,目前人们普遍担心未来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是否加剧楼市泡沫并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因此,2010年及今后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当前价量齐涨态势,而且取决于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和国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尺度。

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未来的政策走向将是“以稳求市”,主要目标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整个行业将在2009年重新升温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上升。

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我国30多年来的经济运行特征表明,CPI是我国经济波动的稳定滞后指标。

在以往的经济波动中,一旦经济复苏,CPI也将随之走高。

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轨道,2009年的通货紧缩即将结束,2010年物价走高不仅成为必然趋势,而且还存在众多上涨客观因素。

一是受近期美元贬值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我国资源品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开始升温;

二是当前房地产价格重新反弹促使房产及其它资产价格快速上升;

三是2009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过快,过多的货币投放最终将推动物价上涨;

四是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的涨价预期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并逐步构成社会通货膨胀预期。

但由于我国除垄断行业外,多数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工业产品普遍供过于求,加之经济仍处于恢复期,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全年价格走势平稳,不会出现较高通货膨胀,CPI上涨幅度不会超过3.0%。

然而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据国家统计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6月底联合开展的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调查结果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升温,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在外出的15097万农民工中约有420万人未获得就业,仅占外出务工人员的3%。

2010年我国有650万大中专毕业生走入社会,如果加上现有的城市失业人群,2010年我国待就业人数约为1500万。

对于恢复增长期的2010年而言,政府工作压力有增无减。

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

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应加大“促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力度,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

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航空、邮政、通信、电力、能源等垄断行业,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高全社会资本投资效率,消除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等不切实际的企图,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资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等措施。

(2)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

而1997年已达到2412亿元。

在股票市场上,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900余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2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主要是: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

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

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

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

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

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

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

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

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

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

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

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

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

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

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

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

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

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

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流动性不足。

流动性是指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强的金融工具,同时又有大量参加流通的主体。

检验市场流动性通常可从交易量和成交价的关系入手,二者的关系越密切,流动性就越差。

美国股市中二者变化的关系指数为0.01,而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关系指数分别为0.52和0.40,说明我国股市整体流动性是比较差的。

造成股市流动性差,一方面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股不能进行交易、法人股在STAQ和NETS市场交易微弱有很大关系。

流动不足使股票价格扭曲,资本流动失去了动力和方向,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抑制。

另外,由于国有股不能流通,这将对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6)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

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

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

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

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7)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

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

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

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二.医药行业分析

1.医药行业概述

1.1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

现如今,我国国内启动了新医改,国际市场产业转移带来机会,中国本土制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上万家,政府逐步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使其更加规范化。

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逐渐显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品将三分天下,成为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特点。

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1.2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

医药板块的崛起,使其成为机构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近期医药板块强势表现的原因有多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使得我国医药支出加速增长,医保覆盖人群的扩大将支持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各种疾病等等,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人均医疗支出也将明显的增加,医药板块也将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未来三年农村的政府医疗合作补助还将要提高一倍,这些都将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业绩提升埋下好的伏笔。

1.3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

中国医药市场是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尚有1亿城镇职工和居民没有享有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结余率高达50%,全国8.78亿农民虽然开始享有每年100元的医疗保险,但是真正的消费尚未启动,较低的医疗保险基数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医疗商业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13亿人口,健康消费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政府启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的医药市场前景广阔。

1.4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

纵观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药的使用。

(3)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老年人用药将有较大增长。

(4)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5)医疗改革——医药行业的最大机遇,自1985年我国推行医疗改革以来已近经历了5个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及完善了医疗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医药投入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科技与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全面提升人民的医疗水平。

(6)突发事件也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个机遇,如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有可能会对医药产品产生井喷式的需求,在灾区救援工作和和灾后防止疫情的工作中,大量的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也形成了小股的医疗需求热。

2 2009-2010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

2.1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持续增长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09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速度同比增长17.96%,09年3月以来,医药行业利好的政策接踵而至,在各相关部门的推动与配合下,我国基本医药目录和价格总体成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从09年末,我国经济气温回升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加强。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中国医药行业也逐步进入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因而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成长的关键阶段,从需求层面来看,将实现全民医疗保险,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是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和保险金额的提升;

从供给层面来看,开始产生本土化大型企业,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逐步增多,中国的医药出口规模也将逐渐扩大,行业的增长使制药企业推动人们对新技术和新治疗模式的追求,与此同时,多家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

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与日俱增、规模不断升级和优化,一方面,通过兼并和重组,制药企业节省了费用,增强了技术实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产品和要素的市场流动,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更强了,医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更高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谨慎地进行抉择,因为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兼并重组的阶段也会引发该行业出现新的问题,例如管理责任机制、并购债务危机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权衡。

2.42010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2.4.1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和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同步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医药市场总体需求将呈现上升态势。

同时,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等长期有利因素将继续对医药经济的发展起支撑作用。

从医药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医药市场的需求是人均收入的一个函数。

人均收入的增长会带动医药产品消费的增加。

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将以7%-8%的速度向前发展,按此速度计算,未来十几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将是目前的三倍。

我国每年净增加1700万人口,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消费团体,并且老龄化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医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有关部门计算,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比农村高出四倍,而药品消费的比例更高,所以这种人口结构上的变化也有利于医药市场需求的增长。

另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不断降低,非食品消费比例将趋于增长。

现在,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年提高,预计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医药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我国正处在经历医疗体制、药品流通制度、药品定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理顺医疗管理、流通和保障体制,促进医药市场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业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

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2010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

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

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涨幅继续放缓,PPI涨幅出现回落

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9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3%,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1%。

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9%(9月份上涨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