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92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doc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二、技能性目标

三、情感性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课程总框架

二、学习模块(单元)

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三、考核评价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消防设备、建筑电气等系统的设备日趋复杂,建筑设备投资在建筑总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从事建筑类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建筑物中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煤气供应、供配电等系统在建筑中的设置和应用情况有所了解,以做到既能完美的体现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功能,又能尽量地减少能量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于高中毕业后三年专科学制。

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前续课程为《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制图》,后续课程为《建筑安装工程预算》。

《建筑安装工程工艺与识图》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立足于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水、暖、电、通风、空调等各专业知识,是工程造价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主干地位。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和热爱专业、积极进取的职业情感。

1.发挥基础课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知识讲授、识图练习和现场实践等过程,是一个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堂传授和现场实习相结合、继承传统学科理论和创新意识相结合的职业化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建筑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2.以学生为主题,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

3.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校企合作渠道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应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开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开放性。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材、教案、课业等教学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设计思路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以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为课程目标。

为保证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与工程实际应用相一致,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校企合作编制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框架。

1.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际、会应用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选取和整合教学内容。

2.本课程内容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水暖电等专业知识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以实际案例教学为手段,通过识图练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的学习场所,以案例分析、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4.建立一套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熟悉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等工程的组成、分类,掌握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要求及安装方法,能够熟练释读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图。

(2)熟悉建筑采暖系统的分类组成,掌握采暖系统、布置原则、敷设方式、安装工艺要求等,能够熟练释读采暖施工图。

(3)了解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分类,,熟悉通风空调工程基本组成,熟悉风管的制作安装要求,以及与建筑的配合。

(4)熟悉建筑供配电、电器照明、弱电与消防电器的基本组成及与建筑的配合,能够熟练释读电气照明、建筑弱电施工图。

二、技能性目标

(1)具有将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各专业与土建专业相配合的能力;

(2)能够正确选择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等各专业施工管材、线材、管件、部件、零件等;

(3)学会查阅各种相关的规范、图集和工程资料,能够正确领会并执行国家有关建筑标准、规程、规范;

(5)具有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6)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施工中的有关问题。

三、情感性目标

1.养成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持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工程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4.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建筑本身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注重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感悟,提高学生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

5.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劳动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课程总框架

课程编码

06020918

计划学时

64

学分

2

开设学期

第3学期

学习模块

划分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题描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模块1

建筑给排水

10

4

模块2

建筑采暖系统

8

4

模块3

通风空调系统

6

4

模块4

建筑供配电及照明系统

10

4

模块5

建筑弱电

6

4

合计

40

20

学生应有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

1.熟悉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具有计算机CAD辅助制图的操作技能;

2.通过房屋建筑构造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组成、构造设计原理、图示方法;

3.具有资料检索、查询,获取信息、收集资料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模块内容标准

本课程以行业标准及专业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了5个主题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的理论教学以建筑设备各系统的组成与安装为主线,教师在相关主题模块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本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联系。

同时,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对各主题学习模块提出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模块1:

建筑给排水系统计划学时:

1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系统工作原理;

2.熟悉各种管材的特点及用途,能够正确选用给排水管材及管件;

3.熟悉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和敷设方法;

4.掌握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要求,熟悉质量验收标准,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初步验收;

5.熟练释读建筑给排水施工图。

教学内容

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给水方式;

2.给水管材、管件及给水附件;

3.给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安装要求;

4.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5.热水供应

6.建筑中水系统

7.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8.排水管材、卫生设备;

9.排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安装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条件: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工程实物录像、施工图纸、国家现行的规范及标准、图集等教学参考资料。

2.教学方法:

施工图样分析、课堂讨论等。

3.实践活动建议:

(1)为配合课堂教学,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并现场教学,或观看图片、录像等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针对实际工程图纸,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扮演不同技术角色(如设计、施工、监理等),查找图纸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主要考核点

知识

室内给排水、中水、消防系统的组成、管材的选择、安装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

技能

能够熟练识读室内给排水、消防给水系统的施工图。

学习模块2:

建筑采暖系统计划学时:

12学时(其中实践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熟悉热水和蒸汽采暖系统的组成、系统形式和工作原理;

2.了解热风采暖、辐射采暖的应用;

3.掌握采暖管道的布置、敷设及安装要求,明确其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关系;

4.熟悉各种采暖设备;

5.能够熟练释读建筑采暖施工图。

教学内容

1.供热与采暖的基本概念;

2.采暖的分类;采暖系统的组成;

3.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布置形式;

4.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布置形式;

5.蒸汽采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布置形式;

6.采暖设备

7.燃气供应系统组成

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条件: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提供教学课件、工程实物录像、施工图纸、国家现行的规范及标准、图集等教学参考资料。

2.教学方法:

施工图样分析、课堂讨论等。

3.实践活动建议:

(1)为配合课堂教学,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并现场教学,或观看图片、录像等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针对实际工程图纸,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扮演不同技术角色(如设计、施工、监理等),查找图纸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热水采暖、蒸汽采暖系统的组成、布置形式、管材的选择、安装要求、质量验收标准等。

技能

通过施工图实例识图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释读建筑采暖施工图。

学习模块3:

通风空调系统计划学时:

10学时(其中实践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通风的任务和方式,了解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和工作原理。

2.了解机械通风系统的常用设备与管道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设备和管道的布置要求,明确其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关系。

3.了解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工作原理,了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明确其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关系。

4.初步掌握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内容

1.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

2.通风系统常用设备、附件;

3.空调调节的分类、组成;

4.空气处理设备;

5.空气调节制冷装置

6.通风空调系统管道布置、施工图释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