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765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精心整理文档格式.docx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实验法 

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

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卡普杰烈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

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1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

15、在学校教育中,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指的是()。

A.教 

B.学 

C.环境 

D.氛围

16、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有何区别及其作用?

属于教育心理学任务是()。

A.应用任务 

B.学习任务 

C.理论任务 

D.教学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是()。

A、环境 

B、学 

C、教 

D、教材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关的陈述有( 

A、1903年比纳 

B、1903年桑代克 

C、1883年霍尔 

D、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E、1905年《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编成

3、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A、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是自然科学 

D、是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4、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任务有( 

)。

A.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研究与解决学科本身不断涌现的理论问题

C.为教改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自身

D.印证与发展学科的哲学观点

E.不断探索与运用教、学、环境互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

1、简述自然实验(教学性心理实验)方法的一般程序。

答:

自然实验(教学性心理实验)方法的一般程序是:

第一,进行初试。

就是摸清研究对象要考察的心理或行为的现有水平。

第二,选择与设立等组。

使几组学生在智力、学业、品行等主要方面,特别是需考察的方面,力求保持同质。

第三,施加影响。

第四,进行复测。

就是用初测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第五,对比分析。

根据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不同变化情况,分析并确定其与特殊措施的关系或原因。

2、教育心理学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第一,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因为,教育心理学就是要探明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心理活动规律与如何这些规律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

第二,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因为它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同时,它的理论研究最终都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3、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

第一,两者都是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为教育心理学提供理论基础,所以,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第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是学校教育过程师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必将从应用角度丰富、印证与发展普通行李学的理论内容,所以 

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学科。

4、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三个核心因素是什么?

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三个核心因素:

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环境。

教师的教:

就是教师按照社会和学校提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包括:

教书和育人)是教育的主导起主导作用;

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学习去接受教师和群体所给予的广泛的影响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使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教育中能动的主体。

同时,教与学一刻都离不开环境对它们的制约和影响,而教与学的成效也会相应地引起社会的反响和学校情景的变化,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系统。

学校教育中的一切现象、问题和发展,都是有这个互动的系统造成的,只有抓好这三个因素及其互动中的一切问题,学校工作才能顺利前进。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任务。

教育心理学理论任务概括说就是两个方面:

(1)研究与解决学科本身不断涌现的理论问题,不断探索教、学环境互动中心理活动规律。

(2)印证与发展学科的哲学观点。

第二、应用任务:

(1)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服务;

(2)为教育改革的实践服务。

1-5ACDDB6-10BBBCB11-16CABCBC

1.ABC2.ABDE3.AB4.ACE

第二章 

学习、教育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调榜样和强化作用的学习理论是()。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认知结构理论D、认知同化理论

2、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3、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奥苏泊尔

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开始将学习分为( 

A、5类 

B、6类 

C、7类 

D、8类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A、无关刺激 

B、中性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强化

5、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尔曼

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特色之一是重视理论尤其是重视探讨( 

A.道德性发展理论 

B.学习理论 

C.课堂群体心理理论D.教师心理

7.联结学习理论认为,联结的建立是一个不断( 

)的过程。

A.条件反射 

B.刺激 

C.试误 

D.顿悟

8.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奥苏伯尔 

D.罗杰斯

9、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途径是()。

A.同化 

B.顺应 

C.建构 

D.内化

10、以下是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巴浦洛夫 

D.马斯洛

11、小学生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12、皮亚杰的具体运演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13、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接受性 

B.间接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14、通俗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教育与教学 

D.解决问题

15、皮亚杰的前运演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2岁 

16、荀子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A.尝试-错误 

B.闻-见-知-行 

C.顿悟学习 

D.认知结构的改变

17、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叫( 

A.条件刺激 

B.强化 

C.无条件刺激 

D.中性刺激

18、“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9、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其中他特别强调()的重要性。

A.闻 

B.见 

C.知 

D.行

20、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1、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 

A.罗杰斯 

C.班杜拉 

D.斯金纳

22、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B.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23、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B.苛勒 

C.奥苏伯尔 

24、白鼠学习压杠杆,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辨别学习

2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反映的是()

A.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B.认知派学习理论 

C.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26、黑猩猩摘取香蕉的实验是问题解决理论的()。

A.顿悟说 

B.信息加工论 

C.分析说 

D.试误说

27、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 

B.反思 

C.同化 

D.观察

1、强调学习主体内部内部因素的学习理论有()。

A、顿误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D、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E、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2、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将强化分为( 

A、负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直接强化 

D、正强化 

E、自我强化

3、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

D.连续性 

E.模仿性

4、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

A、连续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E、不均衡性

5、我国心理学界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A、信号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行为规范学习 

E、情感学习

6、小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

A.直观-操作性 

B.任性-可塑性 

C.幼稚-发展性

D.指导-模仿性 

E.基础-再现性

7、以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巴浦洛夫 

E.马斯洛

8、人类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社会特性 

B.以语言为中介 

C.能动性 

D.发展性

E.既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

9、意义学习包括()。

A.接受学习 

B.代表性学习 

C.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 

E.命题学习

1、最近发展区:

在探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时,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应区分个体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目前个体已经达到的水平,是自己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二种水平是个体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 

展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主张应关注、研究人的情感、态度、自我价值等,反对把人的完整的心理特性人为地肢解、割裂开来。

凡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论述,就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

指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4、意义学习:

指学习者根据原有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

5、接受学习:

指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6、知识的学习:

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7、强化:

即能够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各种手段、措施。

8、心理发展的动力:

个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相互作用,环境与教育等外部因素提出要求引起个体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与个体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矛盾,这种内部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1、简述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直观—操作性。

是指小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以及形象性的谚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得基本经验与基本技能。

第二,指导—模仿性。

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

第三,基础—再现性。

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和再现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内化基本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而不是掌握当代的前沿性的知识经验或创造、发现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

这创造性的朋友并不矛盾,也不排斥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

2、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通过对动物学习过程研究,提出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某种反应(R)之间的联结,即建立S—R联结。

对于猫而言,即建立迷箱情境与触动开门设施这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第二,联结的建立是一个盲目尝试并不断减少错误的渐进的过程,简称试误过程。

第三,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

桑代克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等三条规律。

3、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简繁程度的不同,提出8类学习,即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

他认为:

8类学习是分层次排列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同时,又具有累积性,每类学习都以前一层次的低级学习为前提,较高级、较复杂的学习是建立在较低级和较简单的学习基础之上的。

4、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班图拉认为:

以往的学习理论家经常忽视社会变量,只关注动物的自然本能,这对于作为社会成员而言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

他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

主要观点有:

第一、个体、环境和行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

一般而言,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二、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经验的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第三、观察学习受到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的支配。

具体讲,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与动机四个子过程。

5、简述认知建构理论的主要学习观点。

该理论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

主要观点为:

第一、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这种建构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理解。

第二、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

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原有经验结构的改造和重组。

第三、不同的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经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

6、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学习。

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即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能产生实质性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任意的联系。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这与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

接受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同化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7、简述布鲁纳的主要学习观点。

答、布鲁纳强调认知学习与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

主要学习观点有:

第一、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系统。

在他看来,认知结构即表征系统,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现与记载方式,有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它们相互作用,顺序发展,但被此不可代替。

第二、学习包括三个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过程:

信息的获得、转换及其评价。

这说明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建立更系统、更完善的认知结构。

第三、学习的核心内容应是各门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

即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态度与方法。

第四、发现学习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他提倡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探索新情境的态度。

8、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罗杰斯对学习论述最具代表性。

他的学习与教学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过程。

这种过程应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地自我评价的过程。

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积极的变化。

第二、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的。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接到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获得相应的体验。

第三、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

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等,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为此,应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情境。

9、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个体的心理发展虽各有不同,但具有某些共同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顺序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同时发展有一定顺序。

第二、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心理发展也一样,质变使心理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人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陈述水平的时候,因人而异。

第四、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

就同一个人而言,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条件不同。

10、简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第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和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第二、个体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

就是说,教育要考虑个体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考虑学习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11、简述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能够生存的重要手段。

第二、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个体的生理发展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

人类的进化……脑的发展……学习使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三、学习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1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运演水平的不同,将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主要借助感觉及身体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

此时儿童尚没有达到运演水平。

第二、前运演阶段(2-7岁)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应用表象符号来代表外界事物,具有表象思维。

但儿童尚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且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和守恒性。

第三、具体运演阶段(7-12岁)儿童的思维已真正具有运演的性质,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第四、形式运演阶段(12岁以后)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

这是最高的思维形式。

五、论述题

试述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

一是两因素论,即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因素;

二是三因素论,即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

三是四因素论,即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自身努力。

我们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

第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高可能性。

就是说,个体没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缺乏遗传这个物质基础。

同时,个体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心理发展不一定是良好的,因为,个体心理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制约。

第二、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