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水到哪里去了 教案Word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水到哪里去了 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水到哪里去了 教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封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理解蒸发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分析凝结现象,解释塑料薄膜上出现小水珠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三杯常温水,橡皮筋一根,塑料薄膜一块
老师准备:
1.先倒一杯200毫升的水,再把黑板擦干净。
2.湿毛巾(不要有太多水分)、水变成水蒸气的漫画(有几个水分子是后贴上去的,可以摘下来)
【活动过程】
一、聚焦
1、小魔术:
烧不坏的手帕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
大家看这是一块普通的手帕,我把它在魔水中泡一下,再拿出来,用火点燃。
大家猜一猜,手帕会被烧坏吗?
(火熄灭后,让学生检查手帕是否完好无损。
)
问:
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
2、大家都猜手帕烧不坏与水有关。
那我们就来研究水。
水还有哪些形态?
(课件展示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水)
二、探索
1、用湿毛巾在黑板上板书“水”字,请大家观察这个水字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
板书课题(学生猜想)
2、生活中像这样水干了的现象,你们能举几个吗?
(学生举例)出示课件水干了的现象。
3、黑板上的水、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以及大家所说的这些地方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
(空气中)变成了什么?
水慢慢飞到空气中变成了一种气体,叫做水蒸气。
4、下面我们来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
(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2)、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另一个不盖。
(3)、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4)、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三、研讨
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依据是什么?
(1)、虽然我们看不见,大家发挥你们的想象,水是怎样变成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呢?
闭上眼睛想象。
(2)、老师这里有一幅漫画形象地表示出这一过程。
(出示水变成水蒸气的漫画演示)水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在水中不断的运动。
靠近水面一些淘气的微粒就会跑到周围的空气中,就像这样一个一个跑出去的。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画箭头)叫做蒸发。
(3)、像刚才黑板上的水变干蒸发了,我们可以说黑板上的水蒸发了,那玻璃上的水会蒸发吗?
地面上的水会蒸发吗?
敞开的杯子或盆里的水会蒸发吗?
江河湖海里的水会蒸发吗?
还有哪些地方的水会蒸发?
(小结:
只要有水存在,蒸发现象无处不在。
2、你在透明塑料盒子中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1)老师来做个演示实验。
这是三杯相同温度同样多的常温水,在三个蒸发皿里分别倒热水、常温水和碎冰块,同时把三个蒸发皿分别放到杯子上方,过一会儿,用手摸一摸三个蒸发皿的底部有什么?
(注意不要烫到手)
(2)指名到前面摸一摸,汇报观察结果:
你观察到了什么?
(3)这里的水珠是从哪儿来?
水蒸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的?
(4)小结:
当水蒸气的微粒遇到较冷的杯底,就像我们同学在很冷的时候抱在一起一样不断地抱成团,几千亿几万亿颗水蒸气微粒遇冷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水”。
水蒸气冷却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3、水蒸发后变成了什么?
那教室里有水蒸气吗?
(用手指一指,问:
这有吗?
哪儿有吗?
也就是说水蒸气就在我们教室每一处的空气当中。
)还有哪些地方有水蒸气?
{操场上有水蒸气吗?
家里有水蒸气吗?
概括的说水蒸气是无处不在的。
4、既然水蒸气就在我们身边的空气当中,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看见水蒸气了吗?
?
你觉得水蒸气是什么样的?
(可以用多种感官)。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水蒸气的特点?
5、出示维恩图,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水水蒸气
四、拓展
解释:
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和水蒸气的有关知识,你能说一说水和水蒸气有什么关系吗?
六、课后延伸
1、蒸发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很大的方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便。
家里经常有水果,放久了,水分会怎样?
变干了,这个时候还好吃吗?
马上就要播种了,这是如果土壤里的水分都蒸发了,种子还能发芽吗?
大家课后思考,我们要怎样利用蒸发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了解雨雪霜露等自然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板石设计;
1、水到哪里去了
看不见
(时刻)蒸发无色无味
板书:
水
水蒸气
(液体)(遇冷)凝结(气体)
无处不在
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学设计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7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单元学习,夕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是怎样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
聚焦板块,提出本课核心任务——“预测未来天气,制作天气预报”。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也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
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
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加上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
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小组:
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
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呢?
(预设:
看看天气预报。
2.是的,天气预报就在预测未来的天气。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很热衷于研究如何预测未来的天气。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会在乌龟壳上面写一些天气,然后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烧着烧着龟壳会裂开,裂缝指着哪种天气,比如雨,古人就预测明天要下雨了。
如果裂缝指着晴,那就预测明天晴。
提问: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准吗?
为什么?
不准。
②我国早期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③西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
它可以随着风转动,风吹来时,鸟头也会转过来,迎着风,展开翅膀,它好像要飞翔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风向标了。
我们国家真了不起!
后来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仪器,但是比我国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呢。
到了晋代,人们将铜鸟改为了木鸟,更轻便,转动也更灵活了。
④唐代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他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给风定了10个等级。
1000年后,英国学者把风划分为0到12级。
⑤到了宋朝,人们对气象的认识就更加丰富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闪电、冰雹、气候带等,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列了四道测雨雪的算式,可以用来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并制造了现存最早的观象台,这个观象台在我国河南省。
⑦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中西方气象学研究成果开始融合。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他的船队设有专门观测气象的人员。
到了清朝成立了类似我们现在的气象部门,叫做“钦天监”。
3.揭示课题:
那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天气预报究竟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板书)
二、探索: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
每位同学一张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1.这是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介绍部分仪器。
2.提问:
那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谁来说一说?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4.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吧!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资料(建议:
当地前几天的气象资料),准备一篇气象播报稿。
然后小组内先来轮流播报,再请小组内最佳天气小主播来台上,为我们播报天气预报。
学生准备,小组练习,上台展示。
三、研讨:
天气预报未来的发展(预设8分钟)
1.提问:
准确的天气预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请设想一下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有哪些发展和改变呢?
说说你的推测和理由。
2.天脸介绍
我们气象部门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让“天脸”像“人脸”一样变得可被识别。
这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天脸摄像头,它能自动识别云状、云量、结霜等天气现象,让天气要素能更实时、精准地被观测。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先请学生看书本图片说一说,填一填天气预报的基本流程。
2.交流学习后,再对照刚才自己的填写,进行修正。
【作业设计】
1.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区域表示()。
A.海洋B.陆地C.云区
2.全球不同的地区放飞探空气球的时间应该()。
A.全球统一B.由国家决定C.由地区决定
3.(多选)气象员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做出预报需要结合哪些信息?
()
A.地面观测站的仪器获取的观测资料
B.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
C.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