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71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客运站旅游客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7.《某—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受兴安盟某交通局的委托,通辽市融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及阿市交通局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市场分析;

3.资源及原辅材料;

4.厂址;

5.设计方案;

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

7.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8.项目实施进度;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财务评价;

第三节主要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站务用房1288.5m2,办公用房400m2,生产辅助用房950m2,生活辅助用房760m2和场院设施。

50辆旅游接待用车。

第四节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基本情况

某自1996年建市以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某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5年,某市共接待游客100.2万人次。

2006年1—11月,游客总人数已突破90万人次。

2005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55万人,旅客发送量为29万人;

2006年公路客运量预计完成63万人,旅客发送量为32万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某公路客运量呈逐年提高趋势。

原某市客运站于1997年10月建成,总面积858平方米(其中候车厅面积129平方米),停车场面积5500平方米。

某市现有班车客运客车70辆,旅游客车为22辆。

某市辖白狼、五岔沟、天池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个行政村,村通车率为100%。

原客运站面积过小,其功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客流量的需求,因此急需重建站,来缓解交通压力。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公路发展的需要

建市以来,某市的交通和公路客运实现了快速发展,某的客运量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是某市目前的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入口公路某—锡林浩特、某—海拉尔的公路等级较低,两伊铁路正在建设中,尚未通车,机场项目在推进之中,交通条件的落后面貌已成为制约某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加快某市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十一五时期,某拟建等级公路14条,14条公路建成后主要连通农、林、牧场及重要旅游景区及工业园区和养殖场。

机场、两伊铁路预期将建设完成,口岸将实现开关过货。

交通条件的改善,必将带来客运量的增长,而客运量的增长势必对客运站的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某汽车客运站在未来的远景规划中显然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需求,因此提升某客运站的建站规模十分必要。

(2)项目建设是某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建市以来,某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旅游人数由1996年的2.5万人次,提高到2005年的100.2万人次。

着眼未来,某市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这一目标对阿尔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年200万人次的客流量大部分要通过公路客运分流,这就对公路等级及客运站的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重建某客运站确属必要。

(3)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某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某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有关要求,某市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某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这一规划,某将在原址扩展.扩大规模建设客运站,来承接该区客流,方便机场、口岸、铁路客流的疏通;

(4)项目建设是提高旅游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

随着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对旅游区域的接待能力要求亦逐渐提高,把某市汽车客运站建成附带住宿及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规模的汽车站,对于提高城市接待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5)项目建设是促进某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的建设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车站规模增大,原客运站处某市温泉街繁华主干道地段,会促进公交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是至少可增加公交线路6条,新增公交车80台,创效益可达480万元;

二是可以繁荣当地经济,提高就业率;

三是吸引大量商家经营,并促进当地城市化发展,预计年增收600万元;

四是新汽车站建成后,每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72万元。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某市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五节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在某市进行某汽车客运站改建工程,符合某——柴河旅游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兴安盟交通运输业“十一五”规划。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建筑风格与街道两侧建筑风格相协调。

项目建成后,将与拟建的“两伊”铁路某火车站相对应,方便广大旅客旅行、节省旅行时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项目建成后,年直接营业收入为172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17%。

项目可行。

第六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附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表1—1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基础数据

 

1.1

建设规模

万人次/年

50

1.2

新增建筑面积

平方米

2948.5

1.3

项目定员

97

1.4

总投资

万元

4996.05

1.4.1

固定资产投资

4619.05

1.4.2

流动资金

200

1.5

项目计算期

15

1.6

总成本

13954.02

1.7

经营成本

13311.06

1.8

产品销售收入

15500

1.9

销售税金及附加

115.41

1.10

营业税

106.87

1.11

利润总额

7087.42

1.12

净利润

1430.6

2

评价指标

2.1

投资利润率

%

19.33

2.2

投资利税率

30.94

2.3

销售利润率

6.23

2.4

销售利税率

9.97

2.5

借款偿还期

10

2.6

财务内部收益率

29.6

财务净现值

4708.99

ic=10%

投资回收期

3.12

2.7

盈亏平衡点

54.61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和选址

“十五”期间,某市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4.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2%,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交通量的增长直接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而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亦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

因此,随着工农业生产指标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运输需求必将继续增加。

对于某市来说,铁路和公路的需求将高于其他运输方式,公路需求更高于铁路。

随着两伊铁路及机场的开通,以及某——扎兰屯公路的投入使用,某市将形成立体式的交通网络,这将为提高公路客运量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

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行政区划及人口

某市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麓,内蒙古兴安盟最北部,辖区东西宽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北与呼伦贝尔市的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扎兰屯市相接;

东与兴安盟的扎赉特旗为邻;

南与兴安盟的科右前旗相连;

西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93.531公里。

2.区域经济优势

①区位优势

某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从国际地缘关系看,处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形成的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从国内区域联系看,某属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边沿地带,直接受东北经济区的京津唐经济区辐射;

从现实和潜在的国内、国际交通联系看,某市处在白阿铁路终端,可经白城市南下与国内铁路网络连接形成快捷联系,目前两伊铁路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届时将与东北地区铁路连接。

公路交通方面,S203线(乌兰浩特—满洲里)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贯穿全市,南出口在乌兰浩特与国道111线、国道302线、省际通道交汇。

北出口与满洲里市、海拉尔市相连。

西出口与锡林浩特市相通,是内蒙古东部地区进入中西部地区的捷径。

长白山——某国家干线(一级或高速路)已列入规划即将实施,将为某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

空中交通方面,某市旅游机场即将开工建设,届时某将与北京等重要城市通航。

从远景发展看,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规划,某将成为又一条欧亚大陆桥,成为东北地区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②政策优势

某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地区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既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的鼓励政策,又可享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

因此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产权重组、行政事业性收费、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等方面较其它地区有较大的政策优势。

③旅游及矿泉资源优势

某市地处北部资源富集区域,境内森林资源、矿泉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良好。

既具备当今世界旅游潮流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基本要素,又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的浏览景点。

这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植被完好、无污染源。

境内山峰峥嵘,层峦叠嶂,林木森森,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无人工雕饰的天然美景比比皆是。

天池、杜鹃湖、玫瑰峰、樟松岭、石塘林、哈拉哈河等自然景观、景景有特色。

某市具有世界罕见的矿泉群,在长500米、宽70米的狭长地带内,有48眼水质优良、冷热泉相间分布、成份不同的重碳酸纳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三种矿泉和冷、温、热、高热四种温泉的混合性矿泉群,是世界上除南斯拉夫以外的第二大功能矿泉群,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每年来这里洗浴和疗养者不计其数。

某市行政区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西接蒙古及锡林郭勒大草原,南连科尔沁草原,既有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诺门罕战争遗址及日伪遗留建筑物。

中蒙跨国旅游线路的开通也正在运作之中。

同时某又具有火山遗迹等稀有的地质结构。

着眼于今后旅游经济的发展,某市特色旅游已与草原旅游形成连线,也可以开展火山地貌观光、科考、森林观光度假游。

由此可以看出,某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自1996年建市以来,全市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水平,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8亿元,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696万元,消费品市场不断升温,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3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67元。

见表2-1、表2-2。

3.交通和通讯

交通:

“白阿”铁路穿越市区,正在建设的“两伊”铁路也将在市边缘通过,S203省道、呼海大通道在市西侧交汇,与城市道路构成立体交通网。

民航机场已进入立项审批程序。

通讯:

网通、移动、联通等网络覆盖全市,可方便对内对外联系。

第二节选址及项目区其它情况

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根据某市城市规划的要求,汽车站拟建地址在原址,位于温泉繁华中心区,东临贵贺宾馆,西临市政公司,南毗邻别墅区,北临永兴街,面积7000平方米。

(见图5—1某汽车站平面图)

2、土地权属类别及利用情况

项目区土地归某市人民政府管辖,该项目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业主已取得土地使用权。

3、建设条件

(1)气候条件

某市地处北温带,横跨大兴安岭南北坡,属高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受太平洋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湿润,气候宜人;

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气候寒冷,清晨多雪;

年平均温度—3.2℃,年平均降水量450mm,年均蒸发量2000mm,最大冻深312cm,无霜期90天。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某地区在地质上处于阴山—天山构造带和华夏构造体系大兴安岭巨型隆起地带的复合部位。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由此形成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

由于火山喷发,熔岩壅塞及流水的切割,造成一系列带有镶嵌性质的截头圆锥状火山、马蹄形熔渣火山堆、熔岩湖和熔岩盆地等奇特的地貌景观。

某市处于大兴安岭主脉南北两侧,是哈拉哈河和洮儿河的发源地,属于河流上游段,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为基岩裂隙水,在市内有两种,一种为风化裂隙水,随风化破碎程度,单位涌水量一般在15—50立方米/日,山地高坡地带单位涌水量不足5立方米/日,没有开采价值,一种为构造裂隙水,此种地质构造复杂,境内有明显表现,如温泉群的裸露,并含有重碳酸钠、放射性氡和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日自流量可达1600吨,水质一般均良好,无污染,仅伊尔施镇浅层水PH值偏大,部分受林木加工业污染。

一类为沟谷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受地表径流影响,单位涌水量200—500立方米/日,某市水资源总量为9093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9170万立方米,地下水11760万立方米。

第三章市场分析

1.为商贸客流提供运输服务。

未来依托口岸资源与蒙古国资源发展过境游,将促进边境商贸往来。

在依托蒙古国资源优势和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背景下,根据蒙古国东北部区能源市场需求,将实现两国资源与市场对接,使某成为国内运输、国际联运的枢纽及国际物流中心;

口岸经济的发展将带来商贸的频繁往来,商贸客流随之增加,新客运站的建成可为商贸客流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

2.为游客提供住行多方位服务

某为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游客人数逐年递增,包车旅游将会成为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新客运站的建成可为游客提供包车旅游客运,而其完善的站场设施及高质量的住宿服务功能将为游客提供方便,从而缓解旅游旺季时某市宾客接待压力。

3.交通优势日渐突出

中蒙某——松贝尔口岸公路及努木尔根界大桥将破土动工,是中蒙世界连接中国某二类口岸至蒙古松贝尔口岸的一条公路租界河——努木尔根河上的一座大桥。

是图门江交通走廊:

吉林——长春——乌兰浩特——松贝尔——乌兰巴托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北部地区与蒙古国的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的咽喉,同时内蒙古省级道S202起点于乌兰浩特市与国道G111、G302相连,可通往全国各地,经某市到伊尔施镇,口岸道路起点与省道S202与某新街处相连,终点为某口岸,全长28.2公里,属山岭丘区级公路,总投资3400万元。

已于2002年9月正式通车,“十一五”路网规划中,乌兰浩特至海拉尔拟建一级公路,从伊尔施至某口岸规划为二级公路。

4.公路运输担当主角

某市2005年完成公路客运量55万人,铁路完成客运量20万人,公路完成量占客运完成总量的73.3%,可见某市的旅客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

5.旅游已成为城市的核心产业

突出发展旅游业,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推进新兴服务业建设进程,积极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高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

6.为商贸客流提供运输服务。

7.为游客提供住行多方位服务

8.为周边居民提供出行服务

某市客运站位于阿尔市温泉街繁华主干道地段,可极大地方便周边居民的出行需要。

9.服务作业量预测

(1)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对客运站建设项目影响区域内旅客运输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及客运站功能的分析是客运站旅客发送量预测的基础,合理的旅客发送量预测是确定客运站建设规模、项目投资额的重要依据。

本项目预测的基本思路为:

在分析某旅客运输历史资料、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划,对某市客运量进行预测;

通过对本项目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充分考虑其功能与定位,预测本项目的旅客发送量。

图2-4为本项目旅客运量预测思路图。

(2)公路客运量预测

某市公路客运量预测是预测客运站场发送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站场建设的规模与实施计划。

某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是某市客运量增长的最基本因素,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近两年某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2000年某市公路客运量仅为15万人,而到2005年则增加到55万人,年增速为29.7%,2006年为63万人。

通过分析某市公路客运量的历史发展情况,同时根据某市公路客运发展规律,某市客运量未来5年内呈递增状态,而此后客运量增速呈缓减趋势,因此对某市的公路客运发展速度进行了适当调整,根据增长率统计法预测出了各特征年度公路客运量发展水平。

公路客运量增长率分别为20.3%、7.8%、4.4%、2.2%,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的某市公路客运量分别为139万人、202万人、251万人、280万人。

(见2-5表)。

表2-5某市公路客运量发展预测表

年份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公路客运量(万人)

55

139

202

251

280

(3)本项目客运发送量预测

根据原某市客运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2005年旅客发送量为29万人,占公路客运量的52.7%;

2006旅客发送量为32万人,占公路客运量的50.7%。

随着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人数会越来越多,而方便快捷的公路客运将成为首选的运输方式,班车运输量增多了,进站率必然提高,加之完善的站场设施及高质量和多功能的服务体系,均会提升适站量的比重。

但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及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未来小汽车将逐步进入家庭,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亦逐年上升,对客运站的需求将因此有所下降,这就使得站内旅客的发送量的比重在未来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运输结构的改变,公交线路的延伸和加密,城市公交将逐步取代近途公路客运,亦使得旅客站内发送量比重降低。

通过对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处地区的客源环境、交通条件等特点,结合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服务范围及未来发展趋势,某市客运站适站量占公路客运量的比重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至2018年由于城市边境商贸客流及旅游客流的显著增加,适站量比重将逐步上升到53.8%,此后受私人轿车出行增长和短途公交化的影响适站量的比例会小幅递减。

因此,经综合分析及专家的意见,确定2010、2015、2018、2020和2025年某市公路旅客进站比例分别为52.5%、53.9%、52.1%、52.1%、47.2%。

据此预测2010、2015、2018、2020及2025年某市客运适站量分别为73万人、109万人、131万人、146万人及175万人(见表2-6)。

适站量与客运量比例图(见图2-7)

表2-6某客运站旅客发送量发展预测表

2018年

371

旅客发送量(万人)

29

73

109

131

146

175

日均旅客发送量(人次)

800

2000

3000

3600

4000

4800

10.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按照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以公路、铁路为骨干,民航、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布局协调,衔接顺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一是尽快启动旅游机场建设,力争在2008年实现通航;

二是完成195公里伊尔施-伊敏铁路建设和“白--阿”线改造建设,并投入运营,配合做好满洲里至某铁路前期工作;

三是以某-乌兰浩特一级公路建设为主线,带动其他出口路及旅游路的建设,配合做好某-满洲里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积极配合旅游公司进行景区公路建设,即:

某-柴河-扎兰屯景区公路,及“三条环线”(以某新城区为中心的温泉雪街-银江沟-东沟里滑雪场市区一环线、温泉雪街-金江沟林场-金江沟温泉-白狼-北兴安-温泉街二环线、温泉雪街-金江沟林场-天池林场-南沟林场-好森沟林场-明水河林场-五岔沟飞机包-白狼-温泉雪街三环线)的建设;

四是完成哈拉哈河航运工程,使其成为旅游的水上通道;

五是完成农村公路网建设。

第四章主要功能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项目功能

汽车客运站是公益型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进行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为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所,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载体。

本车站的主要功能是:

①运输服务功能。

②运输组织功能。

③中转、换乘功能。

④多式联运功能。

⑤通迅、信息功能。

⑥辅助服务功能。

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

通过对某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公路客运量发展状况分析,某市客运站日均旅客发送量到2010年将达到2000人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到300人;

2015年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3000人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450人;

2018年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3600人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540人;

2020年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4000人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600人;

2025年日均旅客发送量达4800人,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870人。

本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以2018年某市公路预测发送量为依据,按二级客运站标准某市客运站设定为旅客发送量3600人/日。

第三节建设规模

根据部颁标准(JT/T200—2004),某市属国家级旅游区,按二级客运站标准建设,拟建规模为:

①汽车站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

②总建筑规模3398.5平方米(主楼共四层楼)。

其中,站房1688.5平方米,辅助用房1710平方米。

总运输车辆设计为100辆,其中50辆为自购,50辆为社会组织。

五章设计方案

第一节营运年限设计

设计年限是指主体工程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年限,它是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

本客运站设计年限为15年,自客运站主体工程投入运营后起算。

第二节客运站场地和建筑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