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7967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4Word下载.docx

  这副对联,上联五句处在同一层次上,下联五句亦处在同一层次上。

  余不赘举。

联句为并列成分时,有的可能退居第二层次

  并列成分退居第二层次的情况,时或有之,但大都出现在作宾语的时候。

如何绍基述志联: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阁、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

      ○   ·

 ̄ ̄ ̄ ̄ ̄ ̄ ̄ ̄ ̄ ̄ ̄ ̄ ̄ ̄ ̄ ̄○       ●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难。

      ●   ·

 ̄ ̄ ̄ ̄ ̄ ̄ ̄ ̄ ̄ ̄ ̄ ̄ ̄ ̄ ̄ ̄●       ○

  这副对联,上联之“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阁、终南”,联合起来作“从”的宾语。

这六个并列成分,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与联句的其他成分处于同一层次,就其并列的每个成分而言,皆属第二层次。

下联之“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联合起来作“与”的宾语,情形与上联之“天柱”等六个并列成分同。

  又陈觉是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细柳;

     ●    ○     ○  ·

·

 ̄ ̄ ̄ ̄ ̄ ̄ ̄ ̄●

  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    ●     ●  ·

 ̄ ̄ ̄ ̄ ̄ ̄ ̄ ̄○

  这副对联,上联之“曲院风荷,六桥细柳”联合起来作“对着”的宾语。

这两个并列成分,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与联句的其他成分处于同一层次。

下联“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联合起来作“想见”的宾语,情形同于上联。

不同层次的联句怎样按马蹄韵安排,完全由作者创作时的考虑所决定

  作者在写对联时,尽管都用的马蹄韵,但对并列成分的处理,却各有差别。

  有的凡属第二层次者,皆合起来作一句看待,其句脚只作一个平仄处理,平仄标在最后一个并列成分的句脚上。

这样,第二层次就只以一个整体上升为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中的停顿,只是节奏性停顿。

如刘树屏题南京愚园联:

  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    ○        ○           ●

  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    ●        ●           ○

  在这副对联中,上联末二句之“雨雨风风,清清冷冷”,是并列成分作“不教”的宾语。

两个并列成分合起来作一句看待,平仄只标在末句句脚“冷”字下面,“风”字退居第二层次,其平仄隐去不标。

这样上联句脚就合马蹄韵“仄平平仄”的规则了。

如果把“风”字亦独立并上升到第一层次,把其平仄也标出来,马蹄韵的句脚规则就会打破。

下联“暮”字下不标平仄,情形与上联同。

这样,句脚就合马蹄韵“平仄仄平”的规矩。

  又成都望江楼联:

  策杖喜重来。

&

par;

看风涛滚滚,流不尽云影波光。

天外更昂头,岂徒览南浦清江,

      ○      ●       ○     ○

西山白雪。

   ●

  临轩空四顾。

怅今古茫茫,历多少佳人才子。

蜀中堪屈指。

复何数吴宫花草,

      ●      ○       ●     ●

晋代衣冠。

   ○

  这副对联,马蹄韵是按两段安排的。

“南浦风光,西山白雪”为并列成分,联合起来作“览”的宾语,在“雪”字下标平仄,这样上联第二段的句脚便符合马蹄韵“仄平平仄”的规矩。

如果在属于第二层次的“江”字下也标出平仄,马蹄韵就会打破。

“草”字下不标平仄,情形同此。

这样下联第二段句脚也合马蹄韵“平仄仄平”的规矩。

  有的并列成分,按语法结构尽管应当居于第二层次,但作者并未这样安排,而是将各个并列成分都上升到第一层次,让其句脚都置于马蹄韵之中。

如九龙宋城联:

  拓地远尘嚣,适吾居矣。

喜园林日永,景物常新,好领取柳底莺声,松间鹤影。

      ○    ●     ●    ○       ○    ●

  升堂多俊杰,把手欣然。

想文酒风流,琴棋继兴,勿虚掉梅花时序,荔子光阴。

      ●    ○     ○    ●       ●    ○

  这副对联,“园林日永,景物常新”作“喜”的宾语,“柳底莺声,松间鹤影”作“领取”的宾语。

“永”与“声”所在句,本皆属第二层次,但上联若不明其平仄,马蹄韵就会打破。

平仄标出来了,其合马蹄韵“平仄仄平平仄”的规矩便一目了然。

下联“文酒风流,琴棋继兴”作“想”的宾语,“梅花时序,荔子光阴”作“虚掉”的宾语,情形与上联同,唯平仄相反。

  又吴良桐题四川新蔡东湖香晚斋联:

  有这样湖山比邻官舍,五花判别,作此间半日主人,试看他丛竹团烟,残荷战雨;

          ●    ●       ○       ○    ●

  最可怜身世隐抱杞忧,百感中来,忍不住一腔积愤,只落得依栏长啸,对酒当歌。

          ○    ○       ●       ●    ○

  这副对联,上联并列成分“丛竹团烟,残荷战雨”作“试看他”的宾语,按理“烟”字所在句应入第二层次。

但如归入第二层次,平仄隐没,马蹄韵“仄仄平平仄”的句脚规则就会打破。

而升入第一层次,把“烟”字的平仄也计算进去,马蹄韵就符合了。

下联“依栏长啸,对酒当歌”作“只落得”的宾语,情形与上联同,唯平仄相反而已。

  同为第二层次,出现两种不同的处理情况,皆因作者当初创作这些对联时考虑不同所致,笔者的分析,无非是指明了这两种情况的存在而已。

  有的虽居第二层次,但并列成分的句脚又按马蹄韵安排,于是出现了马蹄韵中又套马蹄韵的情况。

  这样的对联,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自成系统,又融入所在上联或者下联中,与其他句脚一起配套使用,以合马蹄韵在上联或下联的总体运用规则者。

如李士廉题四川灌县青城后山联:

  览胜且入长坪。

问小波义旗,献忠佚史,唐求隐迹,杜宇遗踪,往事动高吟,

       ○     ○    ●    ●    ○     ○

千古豪情添绝唱。

      ●

  探奇须登大面。

看泰安佛殿,宋明墓群,灵谷飞泉,丹岩云洞,风光宜细赏,

       ●     ●    ○    ○    ●     ●

一山幽意论平分。

      ○

  在这副对联中,上联之“小波义旗,献忠佚史,唐求隐迹,杜宇遗踪”,句脚平仄依次为“平仄仄平”,合每边四句的马蹄韵规则。

因其合起来才能作“问”的宾语,按理这四个并列成分居第二层次,前三句的句脚平仄应当隐去。

但这里却不能隐没。

因为它们作为上联句脚的一部分,又与上联其他句脚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以合每边七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马蹄韵句脚规则。

下联之“泰安佛殿,宋明墓群,灵谷飞泉,丹岩云洞”,句脚平仄依次为“仄平平仄”,作“看”的宾语,情形与上联四个并列成分相同。

这种情况在合马蹄韵的对联中并不罕见,前面所举的例句中,有的便是如此,只是并列成分不一定都是四项罢了。

  另一类是仅自成系统,除最后一个并列成分的句脚而外,其他并列成分的句脚皆与所在上联或者下联的其他句脚不相干。

如闻楚卿题黄山观日峰联:

  奇松、怪石、云海、飞泉,是处堪称诗世界;

   ○  ●  ●  △       ▲

  绝色、仙姿、朝霞、夕照,他乡无此好河山。

   ●  ○  ○  ▲       △

  这副对联,每边四个并列成分。

因皆为名词,中间的顿号皆可去掉,故当合起来作一句看。

这样,对联每边皆为两句,句脚平仄为“平仄,仄平”,合马蹄韵规则。

上联的“奇松、怪石、云海、飞泉”,因只有最后一字“泉”可与上联末字“界”视为同一层次,可以标出平仄,其余“松”、“石”、“海”三字,皆居第二层次,平仄不能标出来。

但是四个并列词语之末字,其平仄为“平仄仄平”,又独自符合马蹄韵每边四句的句脚规则。

下联“绝色、仙姿、朝霞、夕照”,情形同此,唯平仄相反而已。

  又王镇藩题武昌黄鹤楼联:

  形势出层霄,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

更四顾无边,

      △     △    ▲    ▲       △     ▲

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

   ●    ○    ○    ●

  沧桑经几劫,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

溯千年以往,

      ▲     ▲    △    △       ▲     ▲

只数笛弄费祎,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

   ○    ●    ●    ○

上联“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作“尽教”的宾语,只最后一个“阁”字可与上联其他句脚视为同一层次,标出平仄,其余“首”、“堂”、“阳”三字,皆居第二层次,平仄不能标出来。

但四个并列成分的最末一字,其平仄为“仄平平仄”,又独自符合马蹄韵每边四句的句脚规则。

下联“笛弄费祎,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作“只数”的宾语,情形与上联同,唯平仄相反而已。

  这类对联与上一类对联的不同是,如果将并列成分的句脚成分全视为第一层次,全联马蹄韵的规则就会打破。

如闻楚卿这副对联,句脚就会变成“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本来是有规矩的,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了。

  这类对联,非马蹄韵用得十分熟练者,不能为之。

十、联句在马蹄韵安排中的特殊处理

  古人在安排马蹄韵时,对联句有如下一些特殊处理。

对重言的处理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有规律地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

马蹄韵对重言的处理,亦可分为句脚和句中两类。

  句脚重言,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句所用的最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是相同的。

这样的联句,其句脚平仄的处理,有四种方式。

  其一,如果句脚重言的若干联句只能作一句看才合马蹄韵时,就作一句看,平仄就计最末一个重言句的句脚。

如无名氏所撰一联云:

  三千里行路,时骑着驴儿,时骑着马儿,仆仆风尘,又见家乡胜景;

      ●           ○    ○      ●

  十余日居园,或携来浊酒,或携来清酒,杯杯劝祝,难为父老深情。

      ○           ●    ●      ○

  这副对联,每边凡五句。

若将各句句脚的平仄都标出来,就是“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不合马蹄韵规则。

但上联中间二句句脚重言“儿”字,只将平仄标在后一句的“儿”字下,即两重言句句脚只计一个平仄,成为“仄平平仄”,就合每边四句的马蹄韵规则了。

下联中间二句重言“酒”字,情形相同,唯平仄相反而已。

  又戴衢亨题故乡祠堂联: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又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       ●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       ○

  这副对联,每边四句。

若将各句句脚的平仄都标出来,就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不合马蹄韵规则。

但上联前三句句脚重言“无名”,下联前三句句脚重言“第一”。

若三重言句脚只计其一,将平仄标在第三句的句脚上,全联的句脚为“平仄,仄平”,就合每边二句的马蹄韵规则了。

  其二,如果将重言的句脚全部按实计算,也合马蹄韵规,则不标出来可以,都标出来亦可以。

如洪秀全题南京太平天国王府联:

  天命诛妖,杀尽群妖。

万里河山归化日;

     ○    ○       ●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

     ●    ●       ○

  这副对联,上联前二句句脚重言“妖”字,下联前二句句脚重言“怒”字。

两句作一句计,句脚为“平仄,仄平”,合每边二句的马蹄韵规则。

若重言的两句句脚都计平仄,便为“平平仄,仄仄平”,又合每边三句的马蹄韵规则。

  又杭州孤山俞楼联:

  前有王氏,后有俞氏,同为昭代经师,争并世千秋,吴越他年分俎豆;

     ●    ●      ○     ○       ●

  昔之随园,今之曲园,具足邻邦文献,赖此楼一筑,湖山本地借风光。

     ○    ○      ●     ●       ○

  这副对联,上联首二句重言“氏”字,下联首二句重言“园”字。

两句作一句计,全联句脚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合每边四句的马蹄韵规则。

若重言的两句句脚都计平仄,则全联句脚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又合每边五句的马蹄韵规则。

  其三,重言的句脚都得独立看待,才合马蹄韵。

如闻楚卿题丰县名胜古迹古城巡礼联:

  黄金洞,土皇城,洞洞城城,开发旅游能创汇;

    ●   ○    ○       ●

  高乐山,大田坝,山山坝坝,经营规划可生财。

    ○   ●    ●       ○

中间二句,上联重言“城”字,下联重言“坝”字。

重言的句脚都计平仄,全联为“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完全合马蹄韵规则。

如果重言句有一句句脚不计平仄,句脚为“仄平仄,平仄平”,就与马蹄韵不相干。

  又刘振威辛未春日抒怀联:

  为事业苦,为爱好忙,长苦长忙,休因己苦忙埋怨;

     ●    ○    ○       ●

  不图虚名,不谋私利,薄名薄利,莫与人名利相争。

     ○    ●    ●       ○

  这副对联,每边也四句。

中间二句上联重言“忙”字,下联重言“利”字。

重言的句脚都计平仄,上联为“仄平平仄”,下联为“平仄仄平”,完全符合马蹄韵规则。

如果重言句脚有一句不计平仄,句脚为“仄平仄,平仄平”,则与马蹄韵相违。

  其四、有时重言的若干联句,若在语意上分属前后两段,则不能简单地只计最后一句句脚的平仄,而应酌情分段处理。

如陈逢元题新都桂湖香世界联:

  二亩半在邑,二亩半在田。

莫管是邑是田,海阔天空,一花一世界;

      ●     ○       ○    ○     ●

  众香国里来,众香国里去。

何如不来不去,神行官止,千树千菩提。

      ○     ●       ●    ●     ○

  这副对联每边凡五句。

上联之“二亩半在田”显然与前一句构成一段,“试问是邑是田”显然与后两句构成一段。

这样,重言“田”字的这两句句脚都得独立计算,两个“田”字的平仄都得标出来。

前一个“田”字的平仄标出后,第一段句脚的平仄为“仄平”,第二段句脚的平仄为“平平仄”,分别合每边二句和每边三句的马蹄韵规则。

下联句脚重言“去”字的两句,情形相同,平仄相反。

  句中重言,就是将相同的字或者词有规律地用于联句之中。

既可用于一句,亦可跨句。

其平仄的处理,有两种情形。

  其一,是与所在句的其他词语统一安排平仄。

所在句是几言,就与几言句的平仄协调一致。

如马一浮赠丰子皑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

  日月楼中日月长。

  ●●○○●●○

  这副七言联,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重言的“星河”二字皆为平声,处于联中两个“平平”的位置,与所在句的平仄协调一致,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重言的“日月”二字皆为仄声,处于联中两个“仄仄”的位置,与所在句的平仄亦协调一致。

  又周叔强题岳麓书院联: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 ○○●●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 ●●○○

  这副对联,上联重言“院”、“山”二字,下联重言“人”、“道”二字。

“院”与“道”为仄声,皆在句中仄字位,“山”与“人”为平声,皆在句中平字位,与所在四言句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统一协调,没有任何打破。

  有些重言,其平仄显然是随所在句的句中平仄来安排的,但是有所打破。

隔字重言者,就至少要打破一处地方。

如陶澍题上海豫园三穗堂联: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

  在这副对联中,重言的两个“非”字中间只隔一个“我”字,重言的两个“在”字中间只隔一个“山”字。

单以“非我非鱼”和“在山在水”来说,都是四言。

既为四言,不是“仄仄平平”就是“平平仄仄”。

不管是哪一种平仄格式,第一和第三字的平仄都是不相同的。

“非”和“在”之重言正好处于第一字和第三字,这样第一个“非”字和第一个“在”字,平仄就必然要打破规则。

好在这个位置的平仄可平可仄,这种打破不算破律。

  其二,是未与所在联句的句中平仄统一协调。

这种情况,其平仄安排,就要看重言的词语是否形成对称结构。

如果不形成对称结构,则只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

例如:

  无口有口口代口,

  ○●●●●●●

  是人非人人牵人。

  ●○○○○○○

  这副对联因受“口”、“人”重言的影响,其平仄上联为“平仄仄仄仄仄仄”,下联为“仄平平平平平平”,皆不合马蹄韵七言句的平只要求。

但“无”为平声,“是”即为仄声,“口”为仄声,“人”即为平声,“有”为仄声,“非”即为平声,“代”为仄声,“牵”即为平声,上下联平仄相反。

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

  如果形成对称结构,则不仅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对称结构中非重言的词语,因已形成自对,平仄亦要相反。

看简应人自挽联:

  忽然有,忽然无,纵完成上寿百年,莫非做梦;

  ●○● ●○○

  何处来,何处去,倘果信轮回一说,更要伤心。

  ○●○ ○●●

  这副对联中,“忽然有”与“忽然无”为对称结构,“何处来”与“何处去”为对称结构。

“忽然有”为“仄平仄”,“何处来”即为“平仄平”,

“忽然无”为“仄平平”,“何处去”则为“平仄仄”,上下联平仄相反。

此外,对称结构中的非重言部分,“有”和“无”自对,“有”——仄声,“无”——平声,“来”和“去”自对,“来”——平声,“去”——仄声,平仄也是相反的。

  句中重言的情形,是非常复杂的,有一连跨数句重言者,有若干词语交替重言者,有单以虚字重言者,有长结构重言者,等等。

不管属何种重言,上述处理规则都是适用的。

若重言不遵守上述处理规则者,即为破律。

若不受马蹄韵约束者,那又当别论了,下文会说到这个问题。

对感叹成分的处理

  对联句中感叹成分的处理,有两种方式。

这里讲感叹成分,是因为并非只是叹词一种。

有些表示感叹的词语,作用与叹词相同,也包括在内。

  感叹成分在联句中,即使独立运用,一般不算句。

因此其韵脚的平仄一般也忽略不计。

如四川蒲江县凤公祠联:

  吁!

造物不仁耶?

红亭子夜殒天星,青海湾晨飞刀雨。

推将军大树,泣山鬼秋风。

        ○       ○       ●     ●     ○

剩此苍苍莽莽破乾坤,我欲呼四百亿兆国民同声一哭。

        ○             ●

  噫!

钦使非死耳。

马革尸馨香锦里,麟图像俎豆燕京。

哀玉柱西倾,博丹纶北沛。

        ●       ●       ○     ○     ●

换来烈烈轰轰好恤祀,公将亘十二万年浩劫正气犹生。

        ●             ○

  这副对联,每边八句。

除“吁”、“噫”二句而外,上联句脚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句脚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合马蹄韵规则。

如果上联将“吁”的平仄计上,前三句句脚就会出现三平相连,下联将“噫”的平仄计上,前三句句脚就会出现三仄相连,这样,反而把马蹄韵打破了。

故“吁”和“噫”二字尽管独立成句,其平仄仍不能计算。

  但是也有叹词计算平仄者。

如樊萌荪题成都杜甫草堂联:

  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

拾梅花能得韵。

抚修竹能得声。

嘻,先生能耽咏否?

       ○    ●      ●      ○ ○      ●

  当日艰难险阻,久作寓公。

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

噫,君子亦有穷乎?

       ●    ○      ○      ● ●      ○

  这副对联每边六句,中间的“嘻”、“噫”二字如果不算句也不计平仄,全联句脚就会出现两仄夹一平(上联)和两平夹一仄(下联)的情况,从而打破马蹄韵的规则,如果“嘻”、“噫”算句也计平仄,全联句脚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与马蹄韵的规则相符。

对叠词的处理

  叠词的特征,是一个词(通常就是一个字)不间断地重复使用两次或者两次以上。

名词、动词、形容词、叹词、象声词等,都可以叠用。

对联中,这几类叠词都有。

本节所举的例子主要是动词、叹词和象声词这几种。

它们在对联中是否只作一个字看,与不与前后的联句断开,应视情况而定。

至于平仄,则一般不计。

看钟耘舫六十自寿联中的两段(上下联各一):

  ……罢罢罢,从此卷旗收伞,要利刀阔斧,斫尽情根,秘诀灵符,消除慧业,……

             ●     ●    ○    ○    ●

  ……哈哈哈,假饶乞借斧柯,当倾泻银河,湔除肮脏,掀翻玉轴,搜检贞元,……

             ○     ○    ◎    ●    ○

  这两段每边各五句。

“罢罢罢”与“哈哈哈”应与前后的联句断开,且不作一个字看。

把“罢罢罢”与“哈哈哈”除开,上段句脚为“仄仄平平仄”,下段句脚为“平平仄仄平”(虽“脏”字出于无奈当仄而用平,但句脚显然是按“平平仄仄平”来安排的),合马蹄韵规则。

如果把“罢罢罢”和“哈哈哈”最后一个字的平仄计算并且标出,上段开头句脚会出现三仄相连,下段开头句脚会出现三平相连,马蹄韵将被打破。

  又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联中的两段: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

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嗟余蹙蹙,四海无归。

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栏俯首:

看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