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7960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脱硅槽二次开挖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浅黄色,中密,稍湿,下部少量微湿,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磨圆好,级配较均匀,粒径一般20——80mm,最大粒径150mm,粉土填充,偶见漂石块,场区内普遍分布。

重型动力触探N63.5修正值在12.0——17.6击之间,平均15.1击。

第③1层:

淤泥质粉土(Q4a1+p1)

灰黑色,局部为浅灰色,稍密,湿,无光泽,土质均匀,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表层含有大量腐植物,分布较广只在场区西北角有缺失。

第④层:

卵石(Q4a1+p1)

浅黄色,密实,湿,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磨圆好,级配较均匀,粒径一般20——60mm,最大粒径120mm,砂土填充,偶见漂石块,场区内普遍分布。

重型动力触探N63.5修正值在22.8——26.0之间,平均24.7击。

以上各层空间展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No.03——11)及钻孔柱状图(No.12——30)。

各拟建建(构)筑物各层地基图层厚、层底埋深、层底标高及揭穿钻孔数统计结果详见表3—1

地基土厚度、层底埋深、层底标高统计结果表表3—1

层号

岩土

名称

频数

层厚(m)

层底埋深(m)

层底标高(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卵石

12

2.9

0.9

1.7

845.4

843.4

844.56

③1

淤泥质粉土

11

1.3

0.2

0.79

3.1

1.5

2.54

建筑场地所有钻孔未穿透该层,揭露最大层厚6.80m,层底埋深40.50m

四、设计图纸及地基基础部分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厂房柱基础采用高杯口基础,持力层为第④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

厂房内的设备基础采用换填法,即将第①层填土全部挖出,用级配碎石分层夯实回填至基底标高,宽处基础外边缘2米,压实系数≥0.97,换填的施工及验收检验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勘察报告提供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脱硅槽基础及套管换热器支架基础持力层为第④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

五、施工部署

5.1土方施工组织机构现场专门成立土方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土方开挖组织机构见下图:

 

5.2施工安排

1、开挖前准备工作:

1.1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专家论证方案

1.2二次土方开挖放线测量记录报验表

1.3基槽四周安全围栏及标识牌

1.4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并报请主管部门审核。

1.5机械及施工人员到位。

1.6临时护坡材料及人员准备到位。

5.3工期安排

第三层卵石及淤泥土开挖时间为2012年7月5日——2012年7月12日内完成。

5.4现场准备

5.4.1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5.4.2建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并办完预检手续。

5.4.3做好夜间施工准备,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5.4.4开挖时跟进测量,保证开挖线尺寸与标高的准确性。

5.5技术准备

5.5.1在进行施工之前,应核对技术文件、土层条件和环境条件,土方开挖提供的操作面宽度不少于8m。

5.5.2预埋好水准点及控制网点,并做好完整的数据及文字记录。

5.6机械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土方量及现场实际情况,拟配备3台铲斗容量1m3~1.25m3的履带式液压反铲挖掘机。

除一台负责短驳土方外,其余负责开挖土方,开挖土方全部外运,配3台ZL50装载机及15辆自卸汽车,配合倒运土,土方运距为1千米。

另备抽水泵15台,保证基坑内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明水。

机械设备表

型号

数量

反铲挖掘机

PC220

3台

装载机

ZL50

自卸车

15m3

15辆

污水泵

Ф100

15台

5.7劳动力准备

我方准备在土方开挖时人工配合机械挖土,计划每台挖掘机配备5人,基坑及基槽三侧由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底预留土层,计划配备劳动力25人。

六、施工方法

6.1首先根据建筑物轴线、基础边线、开挖深度、放坡系数,撒出开挖灰线,基坑底考虑0.5米宽的操作距离。

6.2机械开挖:

首先从现有开挖基槽南距溶出基础北侧4米处(紧靠基础4米宽土层原土不动),用挖掘机把上层3米厚土层全部挖运至甲方指定的位置,放坡系数按照支护方案

(一)实施。

开挖时,施工队要有安全员全过程旁站,以防原基槽边沿塌方,对机械及人员造成伤害。

开挖过程分两个机械作业班组,第一组从南侧由东至西开挖,第二组从北侧从西至东开挖。

隔膜泵位置原计划作为施工道路及预制梁、柱构件制作场地,现在因开挖深度加大所以需要同时开挖,此处开挖方案按照支护方案

(二)实施。

基槽上部挖完后,经主管部门检查同意后方可开进行后序施工。

支护方案

(一):

<

用于现有基槽南侧>

1、天然放坡支护

2、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基坑等级

一级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0

1.10

基坑深度H(m)

9.000

放坡级数

3

超载个数

1

3、放坡信息

坡号

台宽(m)

坡高(m)

坡度系数

1.000

3.000

0.500

2

2.000

0.800

0.000

1.200

4、超载信息

超载

类型

超载值

作用深度

作用宽度

距坑边距

形式

长度

序号

(kPa,kN/m)

(m)

60.000

50.000

14.500

---

5、土层信息

土层数

4

坑内加固土

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外侧水位深度(m)

6、土层参数

土类名称

层厚

重度

浮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与锚固体摩

(kN/m3)

(kPa)

(度)

擦阻力(kPa)

水下(kPa)

水下(度)

素填土

3.00

18.0

15.00

0.1

4.70

22.0

5.00

35.00

淤泥质土

0.80

20.0

12.00

10.00

12.0

40.00

7、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

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

总应力法

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1.00m

8、天然放坡计算结果:

道号

整体稳定

半径

圆心坐标

安全系数

R(m)

Xc(m)

Yc(m)

1.927

4.183

8.957

10.072

1.875

5.590

8.000

11.500

1.374

11.011

2.592

13.593

1.282

11.622

5.407

12.267

5

1.292

1.398

12.094

6

1.333

16.078

-1.469

16.011

支护方案

(二)<

用于现有基槽北侧>

二级

1.00

5.000

1.250

30.000

9.500

3.70

1.445

6.299

4.604

6.850

1.320

5.483

1.225

5.950

1.371

8.216

-0.569

8.196

槽底二次开挖前,应根据图纸要求打好定位桩,撒上白灰线,修好临时道路,用挖掘机由西到东,由南到北顺序开挖。

回填卵石及淤泥用载重车运至甲方指定位置。

开挖到10米后,应检查开挖深度是否到位(第三层淤泥质粉土是否挖干净),并测出海拔高程,对照地勘报告做好记录。

离边坡2米挖一个1*1*1.5米的排水坑,插入污水泵准备排水,沿槽基四边间隔10米按以上尺寸挖一个排水坑,并随机将污水泵安装就位,以待下一步工序进行。

在开挖过程中,施工队要设两个安全员专门观察边坡动向,发现异动立即通知机械及人员撤离。

该工程要求连续作业24小时不能间断,现场照明、道路必须经受住自然条件的考验(如下雨天)。

基槽开挖完成,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间距6米,梅花布点的地下钎探,钎探深度为3米,并将钎探数据上报主管部门作为交工资料存档。

钎探完后,要立即组织主管部门人员进行验槽,并备好相关资料。

6.3根据挖土部署,运土车采取分批进场,随着大面积开挖,陆续安排车辆进场。

现场设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尽量使进出场车辆不冲突,从而保证现场交通有序流动。

由于场地不平,开挖前先用河卵石对施工道路进行修整,厚度为60cm。

道路宽度为7米,长度为460米,并用震动压路机分层夯压,并高出自然地坪30cm。

(临时道路及临时雨排水沟附后图)

6.4、为了随时掌握开挖进度,采用发卡制,每个司机在进出施工现场时进行进出场登记并发卡,把各辆车的进出场时间、在场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在路上运行的时间等各种信息及时汇总,从而判断出开挖所需机械的数量,随时调整机械数量,从而保证挖土的进度。

6.5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和开挖区域的场地情况,开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土质变化,坡顶5米范围内严禁堆放土方,并尽量减少震动,挖土过程中应随时进行边坡稳定性监测,如发现边坡失稳或坍塌现象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采取加固保护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6.6基坑开挖时应在东西两边留设汽车坡道,待基坑第二次大面积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东边坡道按正常顺序挖掉,在基坑外重新留设挖机坡道(详见附图1),挖除坑内汽车坡道土方及清运人工开挖的预留300mm厚土方。

6.7机械开挖时留300mm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挖土增加坑内土方运输,平均运距105米,双轮车运土,运至坑东外坡处,由反铲挖掘机挖运至坑边后,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出。

6.8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指派专人指挥挖机操作,严禁挖机碰撞,土方开挖时要逐层进行标高控制,避免挖机超挖基底土方,若发生超挖,严禁用原土回填,应采用砂夹石分层回填密实。

6.9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须及时通知业主、勘测、设计、监理等单位到现场验槽,确认基坑土层与设计要求一致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若遇到不宜做基础持力层的土质,按勘测、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七、基坑周围安全防护措施

7.1挖好的基坑周边采用Φ48×

3.5的钢管搭设防护,立杆长度为2000mm,埋地深700mm,立杆间距不大于2000mm,水平横杆设三道:

距地100mm一道,600mm高设一道,1200mm高再设一道,防护栏全部挂密目安全网封闭,下面300mm高竹脚手板。

设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

如下图:

7.2基坑内周边应采用Φ48×

3.5的钢管搭设四个上下安全通道,以保证人员上下安全与材料运输。

八、雨期施工措施

由于基坑开挖正值雨季,基坑边四周设明排水沟,排水流入现场南面规划砌筑的水池处。

基坑内设集水坑,集水坑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改动确定。

坑内备污水泵,降雨时雨水流入集水坑,通过泵排到基坑边。

再通过排水沟流入南边水池内。

(集水坑内径0.8m*0.8m*1m,底部10cm垫层,四周砌240mm砖墙.挡墙用240mm砖墙砌)如下图:

9、质量标准

9.1保证项目

基坑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基坑土方开挖后,要对基底土验收。

如有杂填土,必须通知业主、勘测、设计、监理等单位,另出处理方案。

9.2允许偏差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

表面标高

-50

用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200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9.3质量保证措施

9.3.1土方施工设专人指挥,并进行书面交底,严格执行土方施工方案。

9.3.2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每一步的开挖深度,保证基底标高,避免基底土被扰动。

十、成品保护

10.1挖土时,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控制桩,防止碰撞位移。

10.2基坑开挖后,应预留200~300mm厚土层,在施工下道工序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10.3基坑开挖后,边坡覆盖彩条布。

10.4本工程监测项目包括:

边坡沉降观测、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路面变形监测。

十一、基坑监测

11.1边坡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布设:

将沉降观测点布置于坡顶1.0m范围内,每侧布置3个。

(2)观测数据处理:

将建筑结构正负零高程作为沉降观测基点,并取各观测点初始值,以每1次/天的监测频率对各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将各观测点沉降值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11.2基坑西侧、北侧原有建筑物沉降监测:

⑴监测要点:

分别在原有建筑物两侧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观测距离应≥建筑高度。

观测之前,首先对原有建筑物外墙角进行初始观测,记录外墙角的倾斜现状,作为依据,与以后每次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对照,如果每次观测均与初始观测值吻合,说明原有建筑物未发生倾斜,如不吻合,说明原有建筑物已出现倾斜。

每次观测与初始观测之差,即是建筑的倾斜度,根据倾斜度,计算倾斜值。

(2)观测方法:

如果出现倾斜,多在钢结构顶端表现最为明显,所以要在建筑物外结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上、下两个观测点,即M点与N点,两点为一铅直线,并处于同一视准面内。

观测时,瞄准上部观测点M,用正倒镜法向下投点N′点,如N′点与N点重合,说明建筑未倾斜,如不重合,说明建筑物已发生倾斜。

观测计算时,以a表示N点与N′点之间距离,H表示M与N之间的距离,则倾斜值为:

I=a/h

⑶监测频率:

每7天观测一次,雨后增加一次。

⑷数据处理:

根据每次观测,观测点变化值或累计值,填写观测记录并绘制变形曲线图。

11.3基坑西侧、北侧路面变形观测:

⑴观测方法:

仪器观测与目测巡视结合,仪器观测每15.0m间距设置1个沉降观测点。

目测巡视发现问题随时设点,仪器跟踪观测。

(2)监测频率:

在施工过程中,目测巡视随时布置的有问题的设点每2h观测一次,常规测量频率为2次/周。

(3)数据处理:

地表沉降量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按开挖部位及时进行监测,将各沉降监测点沉降值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十二、安全施工措施

12.1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防止作业时下陷。

12.2两台以上挖机同一作业面开挖,挖机间距应大于10米,挖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12.3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机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它作业。

12.4挖机操作和汽车装运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

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防止撞车及泥浆坑沉陷。

12.5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坑壁情况,防止发生危险。

12.6不得在坑边堆土,停留汽车。

13.7夜间作业,机上及基坑内必须有照明设施。

12.8基坑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挂警示牌。

12.9施工前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开挖过程中,抓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

夜间施工保证照明亮度,并在已开挖的基坑周围设置警示灯,确保施工安全。

12.10土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进场前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确保施工期间机械的正常运转。

车辆在场内行走时应避开基坑边5米以外,避免对土壁造成影响。

12.11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围搭设1.2m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跌落。

基坑周围设5组9m高的上下梯。

12.12人工清底时必须佩带安全帽,并远离挖土机施工半径,如果基坑周围松动土方,应提前将该部位土方铲至坑底,再行坑下操作。

12.13对各司机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交通安全。

12.14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古墓、各种管道、管沟、电缆)和文物时,立即暂停施工,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2.15、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应实行目标管理。

12.16、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道路和雨排水沟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