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789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训练机械效率计算题有解析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应用类分析法: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解题的重要手段。

许多设计、推理的应用题,都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规律进行解题的能力。

例如有两个未知物理量,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数据建立两个方程,然后求解未知量。

机械效率的计算题是中考的常考题型,同学们只要把握机械效率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准确地辨析哪个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哪个力做的功又是总功,就能正确快速地解题。

1.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

(h为物体提升高度,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2)滑轮组(水平方向拉动物体):

(f为摩擦力,l为物体移动距离,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3.斜面的机械效率:

(h为斜面高,S为斜面长,G为物重,F为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

一、填空题【典例1】

(2018•临沂)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N的水桶,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  N;

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动);

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重越大,效率越高。

【解答】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绳子的动力:

F=(G+G动)=(140N+20N)=80N;

使用同一滑轮组,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变,增加水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会变大。

故答案为:

80;

变大。

二、选择题【典例2】

(2018•滨州)如图所示,重40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B.有用功为400JC.拉力F的功率为9W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72N【解析】A、由图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绳=3s物=3v物t=3×

0.1m/s×

10s=3m,故A正确;

B、拉力做功为:

W总=Fs绳=30N×

3m=90J,有用功:

W有=ηW总=80%×

90J=72J,故B错误;

C、拉力做功的功率:

P===9W,故C正确;

D、有用功W有=fs物,拉力做的总功W总=Fs绳,由η====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η×

3F=80%×

30N=72N,故D正确。

故选ACD。

三、综合计算题【典例3】

(2018•潍坊)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恒为240N,货物被匀速提升10m。

求:

(1)工人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

(1)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

10m=20m,工人做的功:

W总=Fs=240N×

20m=4800J;

(2)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

10m=40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

(1)工人做的功为48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3.3%。

一、填空题1.(2018•黔南)如图为某同学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这个过程用时2秒,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请你根据这个同学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准备了下列器材:

钩码、天平、滑轮组、细绳、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其中多余的器材是  ;

(2)如图,由刻度尺的读数可知,钩码上升的距离是  cm。

(3)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2N,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  W。

(1)实验中不需要测出钩码的质量,故多余的器材是天平;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则钩码上升的距离为10.0cm;

(3)弹簧测力计从25cm开始上升,上升到45cm处,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20.0cm=0.2m;

拉力做的功即总功为:

W总=FS=1.2N×

0.2m=0.24J;

有用功为:

W有=Gh=mgh=0.2kg×

10N/kg×

0.1m=0.2J;

机械效率为:

η===83.3%;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

P===0.12W。

(1)天平;

(2)10.0;

(3)83.3%;

0.12。

2.(2018•岳阳)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把重为72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所做的总功为12000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机械效率会_________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考点】机械效率、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解析】所做有用功W有=Gh=720N×

10m=7200J;

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对于同一滑轮组可增大提升物体重力提高机械效率。

60%、变大。

3.(2018•南京)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85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F为50N。

此过程中有用功为J,总功为  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根据已知条件,以下四个物理量:

①动滑轮上升的高度、②动滑轮的重力、③额外功、④拉力的功率,还能求出的有  和 (选填序号)。

(1)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4)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由于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动滑轮上升的高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

②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

③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

④拉力的功率等于拉力做的功与做功时间之比。

【解答】

(1)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85N×

2m=170J;

(2)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2m=4m,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N×

4m=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75%;

(4)①因为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动滑轮上升的高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大小为2m;

②不计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据此可求动滑轮重力,但题目没有提高“不计摩擦和绳重”这个条件,无法计算动滑轮的重力;

③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W额=W总�W有用=200J�170J=30J;

④因为不知道做功时间,所以无法计算拉力的功率。

可见,还能求出的有①、③。

170;

200;

85%;

①;

③。

4.(2018•德阳)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0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是N。

【解析】①知道拉力大小,利用W=Fs求出总功,利用W=Gh求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②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为额外功,根据W=fs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有用功:

W有=Gh=mgh=12kg×

1m=120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00N×

2m=200J;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

100%=60%;

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J-120J=80J,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W额/s=80J/2m=40N。

60;

40。

5.(2018•安顺)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20s时间内将700N重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W。

【解析】根据图中滑轮组中线的绕法,有两段绳子承担总重,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利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已知绳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拉力所做的功;

根据计算出拉力的功率。

解答:

由图可知,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

拉力做的功:

,拉力的功率:

,200。

6.(2018•海南)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A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用时4s,拉力F的大小是25N,则拉力F的功率是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解析】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拉着物体上升,即。

总功为:

拉力F的功率是:

【答案】

(1)25;

(2)80%。

7.(2018•淮安)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有用功:

W有用=Gh=400N×

6m=2400J;

(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

6m=12m,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

12m=3000J,工人做功的功率:

P===50W;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00%=80%。

2400;

50;

80%。

8.(2018•泰州)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滑轮在10s内将重为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已知拉力F为25N,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若匀速提升重为80N的物体,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然后根据s=nh求出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2)先根据W=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然后利用η=×

100%即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根据η=×

100%可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

2m=4m;

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W总=Fs=25N×

4m=100J;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40N×

2m=8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80%;

(3)由η=×

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和物体重有关,动滑轮重力不变,物体重力变大,机械效率将变大。

100;

80%;

9.(2018•荆门)工人利用斜面和滑轮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高1m,长2m,物体重500N,平行于斜画的拉力200N,所用时间10s。

在此过程中,物体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拉力的功率为  W,把物体直接提高到斜面顶端做的功为有用功,则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1)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物体的动能不变。

(2)物体沿斜面升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所以其重力势能增大。

(3)图中滑轮是动滑轮,则绳端通过的距离为:

s=2L=2×

拉力做功为:

W总=Fs=200N×

4m=800J;

拉力的功率为:

P===80W;

(4)此过程的有用功为:

W有=Gh=500N×

1m=500J;

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100%=62.5%;

不变;

增大;

62.5%。

二、选择题1.(2018•广安)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解析】

(1)利用W=Fs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额=W总�W有求出额外功,然后利用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2)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1)拉力F做的功:

W总=Fs=150N×

3m=450J;

有用功:

W有用=Gh=500N×

0.6m=300J,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f===50N,故A正确、C错;

(2)拉力的功率:

P===75W,故B错;

(3)斜面的机械效率:

100%≈66.7%,故D错。

故选A。

2.(2018•聊城)(多选题)工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倾斜放置一长木板搭成斜面,将地面上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15s。

已知车厢高1.5m,木板长3m,货物质量为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400N,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人做的总动为9O0J;

B.工人做的额外功为300J;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60W;

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解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

再根据P=可求功率;

再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解答】A、工人做的总功为:

W总=Fs=400N×

3m=1200J;

故A错误;

B、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mgh=60kg×

1.5m=900J;

所做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1200J�900J=300J;

故B正确;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故C错误;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

故选:

BD。

3.(2018•龙东)(多选题)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

已知绳子的拉力为4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做的有用功是6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D.拉力F的功率为80W【解析】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

1m=2m,故A错;

B、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00N×

1m=600J,故B正确;

C、拉力做的总功:

2m=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75%,故C错;

D、拉力做功的功率:

P===80W,故D正确。

4.(2018•十堰)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50N的物体A以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lm,拉力F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W;

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50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解析】根据求出拉力做的功,由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时间,然后根据求出拉力的功率;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可知根据,求出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根据求出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根据求出摩擦力f。

A、拉力做的功:

,由可得:

拉力的功率:

,故A错误;

B、2s内物体移动,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故B错误;

C、拉力做的功:

,由公式得,,故C错误;

D、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根据得,,,故D正确。

D。

5.(2018•深圳)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

B.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

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解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功率;

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故A正确;

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物体上升的速度为,故B正确;

n=3,拉力端端移动距离,拉力做的总功为:

拉力的功率为:

,故C错误;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故答案为C。

6.(2018•咸宁)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

B.拉力F的功率为90W;

C.拉力F为9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解析】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

(2)根据F=(G+G动)求出拉力;

根据W=Fs可求拉力做功;

根据P=可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3)根据W=Gh求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3h=3×

2m=6m,故A错误;

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

F=(G+G动)=×

(160N+20N)=60N,故C错误;

拉力做功:

W总=Fs=60N×

6m=360J,拉力做功的功率:

P===90W,故B正确;

W有用=Gh=160N×

2m=32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88.9%,故D错误。

故选B。

7.(2018•齐齐哈尔)(多选题)小庆家买了新楼房,为了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已知动滑轮和装货物的箱子共重100N,一次提升重500N的材料到12m高的楼上,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提升重物时,绳上的拉力为300N;

B.工人做的有用功是6000J;

C.工人做的总功是108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解析】A、由图知,n=2,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绳端的拉力:

F=(G+G轮+箱)=×

(500N+100N)=300N,故A正确;

B、工人做的有用功:

12m=6000J,故B正确;

C、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12m=24m,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300N×

24m=7200J,故C错;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83.3%,故D正确。

ABD。

8.(2018•哈尔滨)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B.这个滑轮组是费力机械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D.F做的有用功是0.24J【解析】本题考查动滑轮的知识。

A.动轮滑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2倍,因此速度也是重物提升速度的2倍,所以v绳=0.4m/s,A选项错误;

B.动轮滑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此轮滑组是省力机械;

C.提升重物的有用功W有用=2N×

0.1m=0.2J,拉力F总功W总=1.2N×

0.2m=0.24J,所以效率η=W有用/W总100%=83.3%,C选项正确;

D.拉力F做的有用功等于0.2J,D选项错误。

故选C。

三、综合计算题1.(2018•青岛)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600N的货物,绳子自由端被竖直拉上6m,额外功为300J。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由s=nh求出货物提升的高度h,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

已知额外功,根据W总=W有用+W额计算总功;

最后根据公式η=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由图知,n=3,由s=nh可得,货物提升的高度:

h===2m,则所做的有用功:

2m=1200J;

拉力所做的总功:

W总=W有用+W额=1200J+300J=15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2018•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同一重物,从相同位置开始提升至同一高度处,求:

(1)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质量为400g,动滑轮质量为100g,匀速拉动过程中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1)甲图,n1=2;

乙图,n2=3,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G,据此求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

(2)利用G=mg求重物重力、动滑轮重力,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利用η=计算。

(1)由图知,甲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