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6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doc

药剂学实验指导2022-10-19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软膏基质的主要性质。

2、掌握软膏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软膏剂是指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的一种易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它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

软膏剂的基质占软膏剂组成的绝大部分,除起赋型剂作用外,还对软膏剂的质量及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软膏剂常用基质有:

油脂性基质(烃类、类脂类及动植物油等)、乳剂型基质(O/W型和W/O型)和水溶性基质。

基质应无刺激性,使用前应在150℃干热灭菌1小时,过滤备用。

软膏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可根据药物及基质的性质选用研和法、熔和法或乳化法。

含固体药物时应研成极细粉,并用少量基质或液状石蜡研成细糊状,然后加其余的基质混合均匀。

制备用具均应灭菌,并应在无菌操作柜内进行操作。

对于软膏剂的质量评价,除应检查熔点外、酸碱度、粘度、稳定性和刺激性外,其释药性能等也是重要检查项目。

三、实验内容

(一)仪器与材料

仪器:

蒸发皿、乳钵、电热水浴器、电炉、温度计、显微镜、等。

材料:

(写实验时所用到的)

(二)实验部分

1、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

[处方]

硬脂醇1.8g白凡士林2.0g液状石蜡1.3ml

月桂醇硫酸钠0.2g尼泊金乙酯0.02g甘油1.0g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20g

[制备]

(1)取油相成分硬脂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于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加热至70~80℃左右混合熔化。

(2)另将水相成分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和计算量蒸馏水置小烧杯中,于水浴上亦加热至80℃左右。

(3)在搅拌下将水相成分以细流状加入油相成分中,在水浴上继续保持恒温并搅拌至呈乳白色半固体状,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O/W型乳剂型基质。

[操作注意]油相和水相应分别于水浴上加热并保持温度在80℃,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不断顺向搅拌。

2、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性软膏基质

[处方]羧甲基纤维素钠1.2g甘油3.0g

尼泊金乙酯0.04g蒸馏水加至20g

[制备]

(1)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乳钵内,加甘油研匀,加入12ml水使完全溶解。

(2)边研边加入溶有尼泊金乙酯(防腐剂)的水溶液,研磨均匀,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操作注意]用CMC-Na等高分子物质制备溶液时,直接加入水中,需慢慢吸水膨胀后,才能加热溶解,否则因搅动而成团块,很难溶解制得溶液。

但若先在CMC-Na中加入甘油研匀分散后再加水,则很快溶解,而不会结成团块。

[软膏剂的质量检验]

1、外观性状

软膏剂、乳膏剂应具有适当的粘稠度,外观均匀、细腻,无酸败,异臭。

乳膏剂还不得有油水分离及胀气的现象;软膏剂、乳膏剂应易于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不融化,无刺激性。

2、乳剂型软膏基质类型的鉴别

(1)加苏旦红Ⅲ油溶液1滴,若连续相呈红色则为W/O型乳剂。

(2)加亚甲蓝水溶液1滴,若连续相呈蓝色则为O/W型乳剂。

3、稳定性试验

(1)耐热耐寒试验:

乳膏剂分别放置于55℃恒温6小时与-15℃放置24小时,观察有无液化、粗化、分层等现象。

(2)离心试验将软膏剂样品置于10ml离心管中,离心30分钟(3000r/min),观察有无分层现象。

四、结果与讨论

1、将质量检验结果填入表6-1。

表6-1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质量评价结果

处方号

性状

鉴别类型

耐热耐寒试验

离心试验

1

2

为色的膏

为色的膏

2、分析讨论软膏剂的质量情况。

五、思考题

1、实验所制备的软膏基质各属何种类型?

试分析各处方的组成。

2、乳剂型软膏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3、软膏剂制备时药物加入的方法有哪些?

六、实验指导

1.选用的基质应纯净,否则应加热熔化后滤过,除去杂质,或加热灭菌后备用。

2.混合基质熔化时应将熔点高的先熔化,然后加入熔点低的熔化。

3.基质中可根据含药量的多少及季节的不同,酌加蜂蜡、石蜡、液状石蜡或植物油以调节软膏硬度。

4.不溶性药物应先研细过筛、再按等量递加法与基质混合。

药物加入熔化基质后,应不停搅拌至冷凝,否则药物分散不匀。

但已凝固后应停止搅拌,否则空气进入膏体使软膏不能久贮。

5.挥发性或受热易破坏的药物,需待基质冷却至40℃以下时加入。

6.含水杨酸、苯甲酸、鞣酸及汞盐等药物的软膏,配置时应避免与铜、铁等金属器具接触,以免变色。

7.乳剂基质的类型决定于乳化剂的类型、水相与油相的比例等因素,即便乳化剂为O/W型,但处方中水相的量比油相量少时,则往往难以得到稳定的O/W型乳剂,会因转向而生成W/O型乳剂基质或破乳。

8.水相与油相两者混合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80℃以下,此时一般的水相和油相均能溶化成液态,有利于水相和油相之间的混合均匀且制得乳剂细腻均匀,无颗粒感。

通常水相温度略高于油相温度,这样当水相加入油相时,油相不会在两相交界凝固,有利于两相的混合。

9.乳化法中两相混合的搅拌速度不宜过慢或过快,以免乳化不完全或因混入大量空气使成品失去细腻和光泽并易变质。

为了得到合格的乳剂基质,搅拌必须沿一个方向进行。

10.对于软膏剂的质量评价,除应检查熔点外、酸碱度、粘度、稳定性和刺激性外,其释药性能等也是重要检查项目。

3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