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744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 网络工程师 答案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连接处理机的处理器、存储器及其他部件的总线属于内总线,按总线上所传送的内容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计算机中常采用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表示数据,其中,±

0编码相同的是(3)。

(3)A.原码和补码B.反码和补码C.补码和移码D.原码和移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数据编码基础知识。

设机器字长为n(即采用n个二进制位表示数据),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

原码表示方式下,除符号位外,n-1位表示数值的绝对值。

因此,n为8时,[+0]原=00000000,[-0]原=l0000000。

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则是其绝对值按位求反。

n为8时,数值0的反码表示有两种形式:

[+0]反=00000000,[-0]反=11111111。

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和反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则等于其反码的末尾加1。

在补码表示中,0有唯一的编码:

[+0]原=00000000,[-0]原=00000000。

移码表示法是在数X上增加一个偏移量来定义的,常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机器字长为n时,在偏移量为2n-1的情况下,只要将补码的符号位取反便可获得相应的移码表示。

某指令流水线由5段组成,第1、3、5段所需时间为△t,第2、4段所需时间分别为3△t、2△t,如下图所示,那么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个数)TP为(4),

(4)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査计算机系统流水线方面的基础知识。

吞吐率和建立时间是使用流水线技术的两个重要指标。

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里流水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数。

对指令而言,就是单位时间里执行的指令数。

流水线开始工作,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吞吐率,这就是建立时间,若m个子过程所用时间一样,

均为△t0,则建立时间T0=m△t0。

本题目中,连续输入n条指令时,第1条指令需要的时间为(l+3+l+2+l)△t,之后,每隔3△t便完成1条指令,即流水线一旦建立好,其吞吐率为最长子过程所需时间的倒数。

综合n条指令的时间为(1+3+1+2+1)△t+(/j-1)X3△t,因此吞吐率为

某项目主要由A〜I任务构成,其计划图(如下图所示)展示了各任务之间的前后关系以及每个任务的工期(单位:

天),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5)。

在不延误项目总工期的情况下,任务A最多可以推迟开始的时间是(6)天。

(5)A.A—G—IB.A—D—F—H—IC.B—E—G—ID.C—F—H—I

(6)A.0B.2C.5D.7

【答案】CB

【解析】

(5)本题考査项目计划的关键路径和松弛时间。

图中任务流A—G—I的持续时间为15;

任务流A—D—F—H—I的持续时间为18;

任务流B—E—G—I的持续时间为20;

任务流C—F—H—I的持续时间为13。

因此关键路径为B—E—G—I,其持续时间是20。

(6)任务A处于任务流A—G—I和任务流A—D—F—H—I中,分别持续时间为15和18,因此任务A的可延迟开始时间为2。

软件风险一般包含(7)两个特性。

(7)A.救火和危机管理B.己知风险和未知风险

C.不确定性和损失D.员工和预算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风险的特性。

软件风险一般包括不确定性和损失两个特性,其中不确定性是指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损失是当风险确实发生时,会引起的不希望的后果和损失。

救火和危机管理是对不适合但经常采用的软件风险管理策略。

己知风险和未知风险是对软件风险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员工和预算是在识别项目风险时需要识别的因素。

设系统中有R类资源m个,现有n个进程互斥使用。

若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那么当m、n、w取下表的值时,对于下表中的a~e五种情况,(8)两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死锁。

对于这两种情况,若将(9),则不会发生死锁。

(8)A.a和bB.b和cC.c和dD.c和e

(9)A.n加1或w加1B.m加1或w减1

C.m减1或w加1D.m减1或w减1

【答案】DB

(8)本题考查对操作系统死锁方面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

系统中同类资源分配不当会引起死锁。

一般情况下,若系统中有m个单位的存储器资源,它被n个进程使用,当每个进程都要求w个单位的存储器资源,当m<

nw时,可能会引起死锁。

试题(8)分析如下:

情况a:

m=2,n=l,w=2,系统中有2个资源,1个进程使用,该进程最多要求2个资源,所以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b:

m=2,n=2,w=l,系统中有2个资源,2个进程使用,每个进程最多要求1个资源,所以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c:

m=2,n=2,w=2,系统中有2个资源,2个进程使用,每个进程最多要求2个资源,此时,采用的分配策略是轮流地为每个进程分配,则第一轮系统先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此时,系统中已无可供分配的资源,使得各个进程都处于等待状态导致系统发生死锁,这时进程资源图如下图所示。

情况d:

m=4,n=3,w=2,系统中有4个资源,3个进程使用,每个进程最多要求2个资源,此时,采用的分配策略是轮流地为每个进程分配,则第一轮系统先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资源,此时,系统中还剩1个资源,可以使其中的一个进程得到所需资源并运行完毕,所以不会发生死锁。

.

情况e:

m=4,n=3,w=3,系统中有4个资源,3个进程使用,每个进程最多要求3个资源,此时,采用的分配策略是轮流地为每个进程分配,则第一轮系统先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第二轮系统先为一个进程分配1个,此时,系统中已无可供分配的资源,使得各个进程都处于等待状态导致系统发生死锁,这时进程资源图如下图所示。

(9)对于c和e两种情况,若将m加1,则情况c:

m=3,+n=2,w=2,系统中有3个资源,2个进程使用,每个进程最多要求2个资源,系统先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此时,系统中还剩1个可供分配的资源,使得其中的一个进程能得到所需资源执行完,并释放所有资源使另一个进程运行完毕;

若将w减1,则情况c:

m=2,n=2,w=l,系统中有2个资源,两个进程各需一个,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此时,进程都能运行完,显然不会发生死锁。

情况e分析同理。

关于软件著作权产生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10).

(10)A.自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时

B.自作者有创作意图时

C.自作品得到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可时

D.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知识产权中关于软件著作权方面的知识。

在我国,软件著作权采用“自动保护”原则。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即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不论整体还是局部,只要具备了软件的属性即产生软件著作权,既不要求履行任何形式的登记或注册手续,也无须在复制件上加注著作权标记,也不论其是否己经发表都依法享有软件著作权。

—般来讲,一个软件只有开发完成并固定下来才能享有软件著作权。

如果一个软件一直处于开发状态中,其最终的形态并没有固定下来,则法律无法对其进行保护。

因此,条例(法律)明确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当然,现在的软件开发经常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软件可能会有很多模块,而每一个模块能够独立完成某一项功能。

自该模块开发完成后就产生了著作权。

所以说,自该软件开发完成后就产生了著作权。

E载波是ITU-T建议的传输标准,其中E3信道的数据速率大约是(11)Mb/s.贝尔系统T3信道的数据速率大约是(12)Mb/s。

(11)A.64B.34C.8D.2

(12)A.1.5B.6.3C.44D.274

【答案】BC

(11)E载波是ITU-T建议的数字传输标准,分为5个复用级别。

在E1信道中,8位组成—个时槽,32个时槽(TS0〜TS31)组成一个帧,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

在E1帧中,TS0用于帧控制,TS16用于随路信令和复帧控制,其余的30个时槽用于传送话音和数据。

E1载波的数据速率为2.048Mb/s,其中每个信道的数据速率是64Kb/s。

E2信道由4个El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8.448Mb/s。

E3信道由16个E1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34.368Mb/s»

(12)E4信道由4个E3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139.264Mb/s。

E5信道由4个E4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565.148Mb/s。

T载波是贝尔系统的数字传输标准(如下图所示),在北美和日本使用。

T载波中话音信道的数据速率为56Kb/sd4路话音被复合在一条T1信道上,其数据速率为1.544Mb/s。

T2信道由4个T1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6.312Mb/s。

T3信道由7个T2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44.736Mb/s。

T4信道由6个T3信道组成,数据速率为274.176Mb/s。

RS-232-C的电气特性采用V.28标准电路,允许的数据速率是(13),传输距离不大于(14)。

(13)A.lKb/sB.20Kb/sC.100Kb/sD.IMb/s

(14)A.lmB.15mC.100mD.lKm

【答案】BB

物理层标准规定了DTE与DCE之间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RS-232-C是主要的物理层接口之一,是PC的标准设备。

RS-232-C的机械特性没有规定,可以采用25针、15针或9针D型连接器,RS-232-C的电气特性与CCITTV.28标准兼容。

常用的各种电气特性标准参见下表。

三种电气特性标准比较

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是(15),它的编码效率是(16)。

(15)A.在“0”比特的前沿有电平翻转,在“1”比特的前沿没有电平翻转

B.在“1”比特的前沿有电平翻转,在“0”比特的前沿没有电平翻转

C.在每个比特的前沿有电平翻转

D.在每个比特的中间有电平翻转

(16)A.50%B.60%C.80%D.100%

【答案】DA

(15)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Code)是一种双相码(或称分相码)。

双相码要求每一位中间都要有一个电平转换,因而这种代码的优点是自定时,同时双相码也有检测差错的功能,如果某一位中间缺少了电平翻转,则被认为是违例代码。

在下图中,我们用髙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边表示“0”,而低电平到髙电平的转换边表示“1”,相反的表示也是允许的。

比特中间的电平转换既表示了数据代码,同时也作为定时信号使用。

曼彻斯特编码用在以太网中。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类似于曼彻斯特编码,它把每一比特的起始边有无电平转换作为区分“0”和“1”的标志,这种编码用在令牌环网中。

(16)在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中,每比特中间都有一次电平跳变,因此波特率是数据速率的两倍。

对于100Mb/s的高速网络,如果采用这类编码方法,就需要200M的波特率,其硬件成本是100M波特率硬件成本的5〜10倍。

作为一种变通的办法,可以使用4B/5B或8B/10B编码。

HDLC协议是一种(17),采用(18)标志作为帧定界符。

(17)A.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协议B.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链路控制协议

C.面向字符的同步链路控制协议D.异步链路控制协议

(18)A.10000001B.01111110C.10101010D.10101011

【答案】AB

(17)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分为面向字符的协议和面向比特的协议。

面向字符的协议以字符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并用10个专用字符控制传输过程。

面向比特的协议以比特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传输效率高,广泛地应用于公用数据网中。

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是ISO根据IBM公司的SDLC(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协议扩充开发而成的。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则根据SDLC开发出类似的协议,叫做ADCCP协议(AdvancedDataCommunicationControlProcedure)。

(18)HDLC使用统一的帧结构进行同步传输,下图为HDLC帧的格式示意图。

HDLC帧由6个字段组成,以两端的标志字段(F)作为帧的边界,在信息字段(INFO)前面的三个字段(F、A和C)叫做帧头,信息字段后面的两个字段(FCS和F)叫做帧尾,信息字段中包含了要传输的数据。

HDLC用一种特殊的比特模式01111110作为标志以确定帧的边界。

同一个标志既可以作为前一帧的结束,也可以作为后一帧的开始。

链路上所有的站都在不断地探索标志模式,一旦得到一个标志就开始接收帧。

在接收帧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标志,则认为该帧结束了。

如果帧中间出现比特模式01111110时,也会被当作标志,从而破坏了帧的同步。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要使用位填充技术,即发送站的数据比特序列中一旦发现0后有5个1,则在第7位插入一个0。

这样就保证了传输的数据比特序列中不会出现与帧标志相同的比特模式。

接收站则进行相反的操作:

在接收的比特序列中如果发现0后有5个1,则检查第7位,若第7位为0则删除之;

若第7位是1且第8位是0,则认为是检测到帧尾的标志域;

若第7位和第8位都是1,则认为是发送站的停止信号。

设信道带宽为3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19).

(19)A.10Kb/sB.16Kb/sC.56Kb/sD.64Kb/s

模拟信号通过数字信道传输具有效率高、失真小的优点,而且可以开发新的通信业务。

常用的数字化技术就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ulseCodeModulation,PCM),简称脉码调制。

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

采样、量化和编码。

采样过程通过周期性扫描将时间连续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采样信号,量化过程将采样信号变为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编码过程将量化后的离散信号编码为二进制码组输出。

采样的频率决定了恢复的模拟信号的质量。

根据尼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恢复原来的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即

其中/为采样频率,T为采样周期,fmax为信号的最高频率。

电话线路中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3kHz(即300〜3300Hz)»

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最小采样频率应为6600Hz,CCITT规定话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为8kHz»

采样后得到的样本必须通过四舍五入量化为离散值,离散值的个数决定了量化的精度。

在T1系统中采用128级量化,每个样本用7位二进制数字表示,在数字信道上传输这种数字化了的话音信号的速率是7X8000=56kb/s。

在E1系统中采用256级量化,每个样本用8位二进制数字表示,传输速率为64kb/s。

设数据码字为10010011,采用海明码进行校验,则必须加入(20)比特冗余位才能纠正一位错。

(20)A.2B.3C.4D.5

海明(Hamming)研究了用冗余数据位来检测和纠正代码差错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海明的理论,可以在数据代码上添加若干冗余位组成码字,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一个码字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改变的最小位数。

海明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说明了海明距离的几何意义,n位的码字可以用n维空间的超立方体的一个顶点来表示,两个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就是超立方体的两个对应顶点之间的一条边,而且这是两顶点(从而两个码字)之间的最短距离,出错的位数小于这个距离都可以被判断为就近的码字。

这就是海明码纠错的原理,它用码位的增加(因而通信量的增加)来换取正确率的提高。

如果对于m位的数据,增加k位冗余为,则组成n=m+k位的纠错码。

对于2m个有效码字中的每一个,都有你、n个无效但可以纠错的码字,这些可纠错的码字与有效码字的距离是1,含单个出错位。

这样,对于一个有效的消息总共有n+1个可识别的码字。

这n+1个码字相对于其他2m-1个有效消息的距离都大于1.这意味着2m(n+1)个有效的或者可纠错的码字。

显然这个数应小于等于码字的可能的个数,即2n。

于是有2m(n+1)<

2n。

因为n=m+k,得出m+k+1,对于给定的数据位m,上式给出了k的下界,即要纠正单个错误,k必须取的最小值。

在本题中,数据码字为10010011的m=8,由上式计算出的k的最小值应为4。

可以把所有使用DHCP协议获取IP地址的主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

下面的选项列出了划分类别的原则,其中合理的是(21)

(21)A.移动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长的类B.固定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短的类

C.远程访问用户划分到默认路由类D.服务器划分到租约期最短的类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在大型网络中为客户端自动分配IP地址及有关网络参数(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等)。

使用DHCP服务器便于进行网络管理,可以节省网络配置的工作量,有效地避免网络地址冲突,还能解决IP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DHCP租约周期是IP地址的有效期。

租约周期可长可短,取决于用户的上网环境和工作性质。

一般把移动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短的管理类,把固定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长的管理类,远程访问用户划分到默认路由类。

对于服务器主机则要为其保留固定的IP地址,并且要把保留的IP地址与服务器主机的MAC地址进行绑定。

TCP协议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用netstat命令显示出TCP连接的状态为SYN_SEND,则这个连接正处于(22)。

(22)A.监听对方的建立连接请求B.已主动发出连接建立请求

C.等待对方的连接释放请求D.收到对方的连接建立请求

上图表示TCP的连接状态图。

事实上,在TCP协议运行过程中,有多个连接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TCP处于SYN_SEND状态时,表示协议实体已主动发出连接建立请求。

Tracert命令通过多次向目标发送(23)来确定到达目标的路径,在连续发送的多个IP数据包中,(24)字段都是不同的。

(23)A.ICMP地址请求报文B.ARP请求报文

C.ICMP回声请求报文D.ARP响应报文

(24)A.源地址B.目标地址C.TTLD.ToS

【答案】CC

(23)Tracer命令的功能是确定到达目标的路径,并显示通路上每一个中间路由器的IP地址。

通过多次向目标发送ICMP回声(echo)请求报文,每次增加IP头中TTL字段的值,就可以确定到达各个路由器的时间。

显示的地址是路由器接近源的这一边的端口地址。

Tracert命令的语法如下:

这个诊断工具通过多次发送ICMP回声请求报文来确定到达目标的路径,每个报文中的TTL字段的值都是不同的。

通路上的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之前先要对TTL字段减一,如果TTL为0,则路由器就向源端返回一个超时(TimeExceeded)报文,并丢弃原来要转发的报文。

在tracert第一次发送的回声请求报文中置TTL=1,然后每次加1,这样就能收到沿途各个路由器返回的超时报文,直至收到目标返回的ICMP回声响应报文。

如果有的路由器不返回超时报文,那么这个路由器就是不可见的,显示列表中用星号表示之。

举例如下:

1.要跟踪到达主机的路径,则键入:

tracert

2.要跟踪到达主机的路径,并且不进行名字解析,只显示中间节点的IP地址,则键入:

tracert-d

3.要跟踪到达主机的路径,并使用松散源路由,则键入:

tracert-j10.12.0.110.29.3.110.1.44.1

(24)下图是利用命令tracertwww.显示的路由跟踪列表。

OSPF协议适用于4种网络。

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广播多址网络(BroadcastMulti-Access)的是(25),属于非广播多址网络(NoneBroadcastMulti-Access)的是(26)。

(25)A.EthernetB.PPPC.FrameRelayD.RARP

(26)A.EthernetB.PPPC.FrameRelayD.RARP

【答案】AC

(25)OSPF定义了4种网络:

广播多址网络(BroadcastMulti-Access),例如Ethernet、TokenRing和FDDI等。

(26)非广播多址网络(NoneBroadcastMulti-Access,NBMA),例如FrameRelay、X.25和SMDS等。

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例如PPP、HDLC等。

点到多点网络(Point-to-Multi-Point),例如运行RARP协议网络。

RIPv2是增强了的RIP协议,下面关于RIPv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27).

(27)A.使用广播方式来传播路由更新报文

B.采用了触发更新机制来加速路由收敛

C.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和无类别域间路由

D.使用经过散列的口令字来限制路由信息的传播

RIP分为两个版本,RIPvl(RFC1058,1988)是早期的路由协议,现在仍然广泛使用。

RIPvl使用目标地址为255.255.255.255的广播来共享路由信息,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为30s,持有时间(Hold-DownTime)为180s。

也就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