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6973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人教版全国II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一Word文档格式.docx

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t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0~1s内与2~3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B.2~3s内与3~4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同

C.0~1s内与3~4s内质点的位移不同

D.0~2s内与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析 由图知,在0~3s内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0~3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2~3s内和3~4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

v-t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s内和3~4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C正确;

0~2s内和0~4s内质点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选项D错误。

答案 C

3.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

B.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C.t=3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

D.t=4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

解析 由速度图象可知在第1s内,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物体的位移,由题意知,在t=1s时两物体相遇,所以在t=0时,甲物体在后,乙物体在前,A项错误;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差表示两物体间位移差,故第1s内,两物体的位移差等于第2s内两物体位移差的3倍,第1s末,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故t=2s时,两物体不是相距最远,B项错误;

第1s末到第3s末,两物体位移相等,即两物体再次相遇,C项正确;

由图象可知,0~4s内,两物体位移相等,故t=4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3s0处,D项错误。

4.(2016·

湖北黄石二中、鄂南高中、鄂州高中联考)如图4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

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图4

A.

mB.

mC.

mD.

m

解析 设物体通过AB、BC所用时间均为T,则B点的速度为vB=

,根据Δx=aT2,得a=

,则vA=vB-aT=

,xOA=

m,选项A正确。

答案 A

5.(2016·

山西四校联考)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5所示,取开始时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是(  )

图5

解析 在0~1s时间内,a1=1m/s2,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正向做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1s末速度v1=a1t=1m/s,在1~2s时间内,a2=-1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速度减小,2s末速度v2=v1+a2t=0,2~3s时间内重复0~1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3~4s时间内重复1~2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

,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解析 平均速率

,当Δ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A项正确;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B项正确;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C项错误;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D项错误。

答案 AB

7.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6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图6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解析 由v-t图象知,甲在t=4s时间来回运动,路程为6m,总位移为0,A项正确,B项错误;

由x-t图象知乙在t=4s内一直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位移大小均为6m,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AD

8.(2016·

北京重点中学联考)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4m/s

解析 第3s内的位移x3=

at

,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

m/s2=1.2m/s2,第3s末的速度v3=at3=1.2×

3m/s=3.6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3m/s,前3s内的位移是x=

×

1.2×

32m=5.4m,故选项A、B正确。

9.(2016·

浙江金华十校模拟)“ABS”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启用ABS时,汽车能获得更强的制动性能。

某汽车在启用ABS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

由图7可知(  )

图7

A.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B.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C.启用ABS后制动所需时间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D.启用ABS后制动距离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解析 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选项A正确;

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先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小,后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选项B错误;

由题图可知,t2<t3,选项C正确;

根据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 ACD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6分。

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0.(12分)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8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D=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到G的距离为xFG=________。

图8

解析 

(1)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的相邻点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距离时,误差较小,因此选项A正确;

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那么打出的点就过密,长度测量的误差较大,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B项错误,D项正确;

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应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和点迹不清晰的点,因此C项正确。

(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设相邻计数点O、A、B、C、D、E、F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小车的加速度由逐差法有:

a=

,即a=

=0.75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D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

vD=

=0.40m/s。

由于Δx=aT2=0.75cm,所以xFG=xEF+Δx=5.15cm+0.75cm=5.90cm。

答案 

(1)ACD 

(2)0.75m/s2 0.40m/s 5.90cm

11.(16分)随着中国女子冰壶队的走俏,该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某中学物理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冰壶比赛。

将队员们分成两队,各队的队员从起点O开始用一水平恒力推动一质量为m=0.5kg的小车,该恒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恒力撤去,最后小车停在MN区域内算有效,如图9所示,所有队员都完成比赛后,有效次数多的队获胜。

已知ON的距离为x1=5m,MN的距离为x2=1m,小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m/s2。

假设某队员的水平推力为F=20N,小车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沿直线ON运动,小车可视为质点。

求:

图9

(1)要想使该小车有效,队员对小车作用的最长时间;

(2)要想使该小车有效,队员对小车作用的最小距离。

解析 

(1)要想使小车有效,则当小车运动到N点速度正好为零,力作用的时间最长,设最长作用时间为t1,有力作用时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1,t1时刻小车的速度为v,力停止作用后小车做匀减速运动,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

μmg=ma2

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01=

减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02=

位移关系满足:

x01+x02=x1

又v=a1t1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1=

s。

(2)要想使小车有效,则当小车运动到M点速度正好为零时,力作用的距离最小,设最小距离为d,力停止作用时小车的速度为v′,则

=x1-x2,v′2=2a1d

联立解得d=0.4m。

答案 

(1)

s 

(2)0.4m

12.(18分)(2014·

新课标全国Ⅱ,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

鲍姆加特纳乘飞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记录。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

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10所示。

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图10

解析 

(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gt①

s=

gt2②

根据题意有

s=3.9×

104m-1.5×

103m=3.75×

104m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t=87s④

v=8.7×

102m/s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v

由所给的v-t图象可读出

vmax≈360m/s⑦

由⑥⑦式得

k=0.008kg/m⑧

答案 

(1)87s 8.7×

102m/s 

(2)0.008kg/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