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
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
学生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
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
经济上,延长产业链,带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4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6分)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11分)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点”
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
(1)位于30°
N附近;
该省东北部沿海;
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
滨海平原面积较大;
气候温暖湿润;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
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
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
观点A:
有利
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
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
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
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四点即可。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观点B:
不利
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
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
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
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
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
(2)本题考查区位条件分析。
区位条件的分析应该从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自然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从劳动力、交通、市场及技术等方面分析。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结合都市农业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重要信息进行作答。
(4)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回答本题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分析。
(2014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分)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
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3)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
径流量减少(变化大);
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解析】
(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在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用修建水库调节,既能防灾防洪,也能防旱灾。
(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试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
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
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
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014四川卷)13.(2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3.0
13.5
8.0
降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4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水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
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6分)响粮食生产的稳定。
所以不赞成。
(1)丘陵地。
鞍部(4分)
(2)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
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
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赞成。
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
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
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
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1)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为丘陵。
甲地地形为鞍部。
(2)根据表格数值,最冷月气温大于零度,所以说冬季温和。
夏季气温在25度以上,说明夏季高温,四季的气温、降水差异较大,说明四季分明。
(3)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冬春可能遭遇寒潮或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
冬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
该地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开放性试题。
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读表格可知,该利于建坝、蓄水。
库区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所以赞成。
图示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建水库要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
要淹没大片耕地,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
考点:
等高线图的判读,区域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库选址的原则。
(2014天津卷)14、(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
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
请列举两项。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三峡水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为了解决三峡水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
并说明调产生的具体作用。
请填表回答。
(10分)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①
②③
工业
④
⑤
(1)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方便城内地域联系;
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地质灾害。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①信息:
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条件:
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力量强
②信息:
工业历史悠久-(原来就有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制造业)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
③信息:
是“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
④信息:
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条件:
地域间联系便捷,市场广阔
(答出①②③④中两项即可)
(3)①扩大林业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④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扩大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
⑤减少污染物排放
(1)从“山城”的缺点看“削山头、造平地”对“城市建设的好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频发。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现代制造业”、“社会经济条件”是答好该题的关键。
(3)三峡水的环境问题是泥沙淤积、水污染问题。
从农业结构调整角度,山区应扩大林业比重,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化肥农药对水的污染;
工业结构调整方面,降低高污染工业的比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14新课标II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减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
难度系数高。
(2)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虫害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
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本题考查气候对于其他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难度系数中等。
(3)土壤肥沃,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三大因素之技术因素中的化肥问题。
(4)环境质量优良,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
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
生产规模大。
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
商品率高。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2014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30分)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
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材料三:
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
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6
(2)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并
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不利区位因素:
地处偏远,远离客源地
主要问题:
存在消防隐患;
古建筑损毁;
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任答两点)
(2)云南瑞丽试验区为原料(或劳动)密集型;
贵安新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
云南瑞丽试验区距原料产地近,市场需求大;
边境贸易便利;
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任答两点)
贵安新区交通便捷;
科技较为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充足;
有大城市依托(任答两点)
(3)顺比昆明:
安气温低;
降水量大;
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
昆明受暖气团控制;
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1)丽江古城位于西南地区,交通不便,且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增多,加上缺乏专业的维护,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与管理。
(2)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瑞丽的支柱产业以资源性为主,贵安的支柱性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3)比较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
从表中资料就可以看出两地的气候差异。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陆地上主要考虑地形);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距海远近、地形(迎风坡和背风坡)。
(2014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
图14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1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取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
(该地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
(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
(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
(2分)
限制开荒面积;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对其中1项得2分),答对其中2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
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2014上海卷)(十三)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
读杭州湾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
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刺侵蚀,南岸不断淤涨……
3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岸线的凹凸性状特征。
(2分)
3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
3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差异,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北岸岸线向陆地凹,南岸岸线向海湾凸。
32.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于遭受侵蚀;
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
33.距离远近差异:
杭州湾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很近,甚至紧贴岸线;
而杭州湾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相对较远。
北岸建设需要注意问题:
由于杭州湾北岸易于遭受海浪冲刷,岸线向后退缩,城镇与公路建设应该向背离岸线的方向拓展,采取措施,防治海岸崩塌、后退。
南岸建设需要注意问题:
由于南岸快速淤涨,滩涂面积较大,城镇建设中可以适当利用滩涂荒地;
注意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任答一点即可)
31.32,杭州湾主要是受海浪的侵蚀,依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侧侵蚀严重,联想到钱塘大潮每年夏秋季节最盛的原因,推出东南风夏季风的推波助澜,导致北岸被侵蚀严重,再根据图示可知答案。
33。
距离远近的差异根据图示可见。
结合31.32题,可推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