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学课程重点知识正反印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校管理学课程重点知识正反印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管理学课程重点知识正反印刷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学习型组织①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若不变革就不管用了)②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接它)③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创新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④主要担心不学习不适应⑤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⑥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2精益思想3业务流程再造4核心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条件①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②不是物理性资产③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④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⑤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第二章
1企业伦理道德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观点:
1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极可能多的利益。
评价:
1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2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3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2)权力至上道德观(观点: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
评价1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3)公平公正道德观(观点:
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1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2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4)社会契约道德观(观点:
1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2综合两种“契约”a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程序b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商业道德观与其他几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5)推己及人道德观
3道德管理的特征:
1)道德管理的特征:
a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实为组织的一项责任(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b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c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d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视人为目的)e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去的卓越的成就(超越法律)。
f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g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为导向。
4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道德发展阶段:
a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b惯例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c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社会和权威之外建立的道德准则);
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a人们一步一步的一次通过这六个阶段,不能跨越。
b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也可能倒退和堕落。
c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四阶段上,也有少数人能始终坚持自己信奉的原则,出污泥而不染)2)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主要是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自信心和自控力,及自我强度与控制中心(自我强度:
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
a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中东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b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
控制中心:
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a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命运有运气和机会决定b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资的是非标准指导行为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更加一致。
)3)组织结构:
a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b模糊程度最低,并时刻提醒管理者什么是“道德”的结构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c正式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d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e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f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4)组织文化:
a组织有无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对管理道德有重要影响。
b最有可能产生搞到的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效强控制能力以及具有承受风险和冲突能力的组织文化。
C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动指南。
5)问题制度:
所谓问题强度,是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如a有多少人会受到伤害?
b有多少舆论会谴责这种行为?
c这种行为造成危害的概率有多大?
d人们是否能直接感觉到?
e潜在受害者与这种不道德行为距离有多近?
f这种行为的危害是否课能集中爆发?
)
5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a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b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c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d设定工作目标(目标对员工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是明确的,也会产生道德问题)e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f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g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h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6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最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7企业与现代社会: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现代社会基本上有四类组织所组成,即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家庭。
8企业的价值观发展:
阶段一工业化初期:
股东利润最大化。
阶段二工业化中期:
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
阶段三工业化后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阶段四后工业化时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同时要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社会责任追渐加大)
9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a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b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c社会福利投资d社会慈善事业e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一节全球化内涵
一、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指国家日益增长的紧急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二、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包括:
进出口额占GDP得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流动额等。
三、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指某一产业在全球化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
衡量产业全球化的关键指标包括:
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额中所占的百分比等。
测量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和测量国家或地区的全球化程度用跨国指数和国际化指数。
四、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或地区交流程度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全球化的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和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比较。
管理这要了解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即一般环境(主要是国家和文化)和任务环境(主要是供应商、竞争对手、销售商、顾客和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以及理解这些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一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政治与法律环境
(1)国家政治体制:
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证券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
(2)政治的稳定性:
东道国证据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
(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法律环境:
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项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
2.经济和技术环境。
经济体制包括三种类型:
自由市场经济、命令经济和混合型经济。
(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价格与数量由供求关系所决定,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
(2)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衡量市场规模指标: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分布状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
(4)技术发展水平
(5)社会基础设施: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通信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
3.文化环境。
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等
反映文化环境的指标:
(1)权力距离
(2)不确定性的避免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
(4)男性化或女性化
(5)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二)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1.供应商
2.销售商
3.顾客
4.竞争对手
5.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二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四种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角转化能力、创新能力。
管理者如何培养全球化管理的管家能力?
一,从经历中学习。
二,从工作任务中学习
三,从关系中学习
第三节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一、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一)出口
1.间接出口:
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为松散的进入方式是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适合于中小企业和刚刚介入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
2.直接出口:
是出口阶段的高级形式。
贸易对象时海外中间商。
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
(二)非股权安排:
是国际化经营的第二阶段,特征:
不以股权控制为目标,并且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小,包括:
1.特许:
当事人一方将技术、商标、或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由后者按合同规定使用交易行为
2.合同制造:
指企业利用目标市场和场上现有的设备和条件生产规定产品的经营方式。
与许可贸易的区别在于:
该企业仍保有合同制造产品的营销权和售后服务权。
3.管理合同:
通过目标市场的某一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或负责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等,介意进入海外市场的一种方式。
(三)国际直接投资:
以控股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股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
包括:
1.合资进入特点:
1共同投资,股权有个方案一定比例拥有2共同经营自负盈亏共担风险缺点:
1银投资这个投资方的动机不同,因而在经营目标、经营战略等难以协调一致2由于不能独立的掌握对企业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因此在整体的经营战略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独资进入特点:
不存在于其他投资者利益冲突的问题,可享受完全的经营自主权2有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整体战略的制定有利于企业在资源和生产配置、利益实现方面进行最佳问题调整3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使母子公司之间协调统一4保证母公司转移给子公司的技术资产不易扩散
3.新建进入:
至国际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行为优势:
有利于与跨国企业整体战略的整合2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缺点:
形成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入大、周期长。
4..购并进入:
指国际企业通过收购投资所在国的企业的股份或购买企业产权已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目的。
实施购并战略的基本点是以占有被购并企业的股份份额,获得被购并企业的控股权,从而达到对被购并企业的实际控股。
跨国购并的方式有:
1横向购并2纵向并购3混合购并
购并的优势1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市场,购并方式可以省掉建厂时间,从而可以迅速建立起国外的产销体系。
2有利于节省企业的资金投入3有利于充分利用被购并企业的现有资源。
4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障碍缺点1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准确估价2国际企业对被购并企业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二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一)全球化的压力
(二)当地化的压力
(三)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有四种:
1国际组织模式:
是一种有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播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
2多国组织模式:
特点1对资产与责任都实行分权2在非正式人际协调基础上用简单财务系统进行的管理思想3将公司海外经营是为相互独立业务所构成的投资组合的主导思想
3全球组织模式:
游牧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
适合低成本全球竞争战略的公司
4跨国组织模式:
特点1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的适应当地的情况,并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
(三)全球化经营的领导风格
四.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控制
(一)管理控制系统的制定逻辑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1全球化企业必须通过分公司的战略实施而服务于总不协调确定的价值创造过程2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帮助分公司适应其当地环境,有利于分公司挖掘当地所有机会与潜力
(二)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分公司的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同时用于解决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差异。
第四章
1.管理科学中通常认为: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
2.数据:
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
3.信息:
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
4.不值得管理者获取的信息:
a信息的收益较高,但其获取成本更高;
b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5.信息评估的关键:
在于对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评估,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6.管理者有用的信息特征:
a必须是质量较高的;
b必须是及时的,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
c必须是完全的和相关的。
7.质量:
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8.质量要求分:
a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b清楚是高质量的信息的另一要求,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c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d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即要:
精确、清楚、有序、媒介)
9.及时的信息要求:
a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
b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c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
10.信息的安全要求:
a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的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b信息应尽可能的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
c信息应该尽可能详细的呈现给管理者,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d应该提供与管理着工作有关的信息,信息提供过多反而不好。
11.信息的采集:
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索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
12.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
13.管理者为采集有成效的信息应:
a明确采集目的;
b界定采集范围;
c选择信息源。
14.信息源分: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电子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15.信息的加工:
指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
16.信息的加工有:
a鉴别;
b筛选;
c排序;
d初步激活;
e编写。
17.鉴别的方法:
查证法;
比较法;
佐证法;
逻辑法。
18.筛选的步骤呢:
a真实性筛选;
b实用性筛选;
c精约性筛选;
d先进性筛选。
19.信息的储存:
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20.信息存储的含义:
a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
b对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
c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时信息及时得到更新。
21.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陆、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
22.信息存储环节中应注意:
a准确性问题;
b安全性问题;
c费用问题;
d方便性问题(第一层含义是指使用方便,信息的存储要便于人们检索;
第二层含义是指更新方便)。
23.信息传播的特点:
a目的更加具体;
b控制更加严密;
c时效更加显著。
24.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
a传播主体的干扰;
b传播渠道的干扰;
c传播的客观障碍的存在。
25.资料→编码→传播→接收→译码→反馈。
26.信息的利用过程:
a管理者在认清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b对组织目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判断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
c如果组织中存在所需的信息,则可直接利用。
如果不存在,则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对现有信息进行开发、整合来满足管理者对信息的需要。
如果不能,则要考虑重新采集信息,回到信息管理的源头。
27.管理者为更好利用信息应努力做到:
a善于开发信息;
b为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c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的价值。
28.管理者为更好的利用信息应尽量避免:
a信息孤岛;
b信息过载。
29.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30.20世纪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31.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内容:
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32.MRP的依据:
a主生产计划;
b物料清单;
c库存信息。
33.20世纪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34.20世纪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
35.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1、杨洪兰的定义:
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2、周三多的定义:
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本书采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
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
);
④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
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
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
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作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三、决策的依据
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的特点:
目标性;
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
选择性;
满意性;
过程性;
动态性。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1、1950年以前盛行基于经济人假设最优决策原则完全理性
2、目的:
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即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
3、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6、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行为决策理论
1、始于1950年代满意性原则有限理性强调非经济因素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
2、主要内容:
①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的理性是相对的④在风险决策中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1、发现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
不平衡是决策的起点。
2、不平衡:
指组织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出现不协调而导致的组织内部活动内容和方向的改变。
3、出现不平衡后,组织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在何时何地已经或将要发生何种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2)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其主要根源是什么?
3)确定不平衡的性质,指出是否有必要改变或调整组织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二、明确目标
1、针对不平衡,研究将要采取的措施应符合哪些要求,必须达到哪些效果,即明确决策目标。
2、明确决策目标的作用:
保证组织内部各种目标的一致性;
为动员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依据;
为分配资源提供依据;
形成一种普遍的思想状况或组织气氛,如促成一种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为那些能够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人形成一个工作核心,同时为阻止那些不能与之保持一致的进一步参与组织活动提供一种解释;
促成把组织总目标和不同阶段目标转化为一种分工结构,包括在组织内部把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点上;
用一种能够对组织各项活动的成本、时间和成效等参数加以确定和控制的方式,提供一份关于组织目的和把这种目的转化为分阶段目标的详细说明。
3、识别目标要完成以下工作:
提出目标;
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限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