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695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巧八编Word文件下载.docx

2.分析问题——对观点提问题,然后进行论证

(1)为什么沉默是一种力量?

A.有时候沉默是一种自信。

(举不与百花争艳的菊花)

B.有时候沉默是一种包容。

(举生活中事例,如母亲对孩子的争辩从来不较真)

C.有时候沉默是一种坚韧。

(举伊米花、尖茅草事例)

(2)怎样才能拥有沉默这种力量?

A.要有远见

B.学会等待

3.解决问题:

——小结全文,强调观点

梅花在沉默中展示着坚强者的铮铮傲骨;

天空在沉默中透露着宁静和致远;

大地在沉默中映射着辽阔和广博。

青年人要善于发挥,更要善于沉默!

第二编:

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要有整体意识

  由于故事本身的形象性、含蓄性和多义性,因此很多学生总觉得故事类材料作文在审题时很难吃准,稍不小心就会偏题甚至离题。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故事的要义,从而写出立意准确的文章来呢?

笔者认为第一要著是要树立整体意识。

  那么,什么叫整体意识?

所谓整体意识就是在阅读故事时学会分析两个问题:

  1.故事写了几个对象?

哪一个是主体对象?

  2.故事写了几件事?

事件之间的逻辑怎样?

  下面我们用“整体意识”的方法来分析下面这道作文题: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

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下令:

“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

”水手们担忧:

“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

”船长镇定地说:

“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

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

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

“一只空水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

在船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

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其一,从对象看,故事写到老船长和水手两个,从故事叙述方向看,很明显“老船长”是主体对象。

  其二,从事件看,故事写了一件事:

在空货船遇巨大风暴时,老船长命令水手往船仓中灌水,并告诉水手们这样做的原因:

根基深的树是难以被风暴刮倒的,船负重了就不容易被风吹倒。

  显然,这则故事的立意最佳角度是“老船长”,重点研究老船长往空船仓灌水的理由,就不难理解这则故事的寓意了——在生活中,我们要勇于负重,要敢于承担责任;

在压力面前,不要退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舟才能平稳地闯过一个个风暴。

  如果你的思想更深刻一点,还可想到现实中,很多年轻人贪图安逸,面对困难不是迎头而上,而是弃械而逃,总惧怕生命太沉重,其实生命的精彩、生命的坚韧就在于你能够当担。

我们为什么经常赞美悬崖上的树、瓦缝中的草?

我们为什么赞美沙漠中的伊米花、深海中的安康鱼?

我们又为什么赞美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隐忍苟活的司马迁?

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负重,并且在负重中演绎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讲的那个故事:

  英国的科学家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得最多。

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

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锯开的。

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可见负重、压力只能让一个坚强的生命变得更坚强,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

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老船长往空船仓中灌水”的故事很好地引导中学生思考生命的轻和重。

然而在考试中,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整体意识,或断章取义,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纷纷偏题。

如有的学生从水手听从老船长的命令,于是就拟出“学会信任”的主旨;

有的抓住“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一句话,就拟出“要重视积累”的主旨,另外还有象“遇事要果断”“遇事要镇定”“学会逆向思维”等等偏离故事要义的立意。

 

第三编:

拟好“议论文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式标题”和“论题式标题”。

“论点式标题”一般用祈使句、判断句的形式来表达,态度鲜明,简练利落。

“论题式标题”往往交代文章议论的问题、话题,其格式常见的有:

《谈……》《我看……》《从……说开去》《……和……》《小议……》《浅谈……》等。

考场议论文最好拟用论点式标题,这样的标题既点明议论的中心,又概括文章的精要,干脆醒目,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要记住:

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你的文章的要旨是对阅卷老师的最大抚慰。

请欣赏下面“论点式”好标题:

1《扬起理想的风帆》2《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

3《生命“诚”可贵》4《给生命一个笑脸》

6《用心雕琢自己的天使》5《带上理想上路》

7《机遇是一尾鱼》8《天空总有属于你的星座》

9《成功的门是虚掩着的》10《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1《明镜照已,昏镜照人》12《诱惑,是天使还是魔鬼》

13《谁为我摆渡》14《一阵了+一阵子=一辈子》

15《青春是一种没有杂质的快感》16《守一片宁静,守一片天空》

17《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18《三月陌上花自开》

19《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20《对手点燃你生命的灯》

21《心中有一朵不败的花》22《别让善意插错了枝头》

23《给我一个重力加速度》24《谁也拦不住我》

25《有一种力量叫借助》26《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27《创造一个月亮给自己照明》28《做人从失败中开始》

29《放下名利,轻松飞翔》30《别忘了给生活加点苦》

31《飞蛾扑火是为重生》32《让自信唱响山谷》

33《没有一株草不是花》34《上帝无宠儿》

35《水到绝境方飞瀑》36《幸运是汗水的红利》

37《请珍惜你的痛苦》38《做麦田的守望者》

39《换一种方式飞行》40《青春因挫折而精彩》

41《莫做空头理论家》42《请别把自己当权威》

43《傲慢的枝头总结着偏见的果》44《别把权威当“上帝”》

45《请亮出自己的见解来》46《铲平心中那座山》

47《人生不售修正液》48《再卑微的人也有发言权》

49《“渺小”也能演绎精彩》50《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第四编:

议论文开篇技巧

议论文的开篇就是如何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地引出来。

常见的开篇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用自然现象起兴,类比中引出观点

例1: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

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

例2:

沉潜,为成功蓄势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

蝉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换来阳光下的自由放歌;

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换来一道完美的弧线……自然现象无不向我们暗示着一个哲理:

成功源于静静地沉潜,心无旁骛,积聚力量,等待机会。

二、用名言、俗语、故事、社会现象等引出观点

用名言引出观点

知之·

行之·

思之

  老子云:

“大象若希”。

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

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用生活现象引出观点

摆渡自己

在生命的日子里,我们会遇到晴朗天气也难免会遇到阴天雨天。

在人生的路途中,有可能平坦广阔,也可能会遇到没有船的渡口。

我们虽不能改变这种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折成一只小船,在波涛澎湃的大海中摆渡自己。

例3:

用故事引出观点

放下是一种大境界

湖北黄梅五祖寺,是著名禅宗寺庙,惠能曾在此受戒。

寺前有一道山溪,终年流水淙淙,游人欲进寺门,必须经过一座古老的廊桥,走近廊桥,抬头看见门楣上有三个醒目的大字:

“放下着。

“放下着”虽是一句禅词,却蕴含着人生大哲理、人生大境界。

三、驳斥他人说法引出观点

时髦不一定就美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怎样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已成为许多青年朋友格外关注的问题。

不少人认为“时髦就是美。

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美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而时髦只是一种时尚,它反映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对美的一种看法,但并不能说时髦就是一种美。

四、概述材料引出观点(常用于材料作文)

例: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上,老师让对自己目前的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结果第一次有30人举手。

老师让同学们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让对新换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尚有15人举手。

接着,老师再一次让大家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举手,仍有12人不满意。

这时,老师问大家是否还想再交换座位,大家都说不想了。

因为,这时大家已经明白,再怎么交换下去,也不可能让100%的同学满意。

在学习、生活中,不仅是排座位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是如此。

这个心理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心理老师让班里对自己座位不满意的同学自由换座位,可是每换一次都发现还有同学不满意,换了几次以后,同学们都不愿意换了,因为他们明白:

再怎么换也不会让每个人都满意。

其实,不独换座位如此,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满意”是生活的常态,因此,我们要“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第五编:

学会搭建并列式架构

这种结构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图示如下: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一般放在每段开头(注意“一般”),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那么该如何拆分总论点?

或者说该如何提出分论点呢?

角度有三: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从“是什么”角度拆分

这种拆分适其实就是对总论点中核心概念作出多角度阐释,通过多角度揭示核心概念的内含、实质,辨析清其性质、特点,从而说服读者,认可你的观点。

示例:

这篇议论文就是通过分析“想当然”的性质、内含,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

“想当然”地做事是要不得的,做事一定要重视实际调查。

2.从“为什么”角度拆分

运用因果思维,对总论点问“为什么”,由此拆分出两至三个原因,构成并列式分论点。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拆分角度,多数并列式议论文都是从这个角度去构思的。

示例1:

这篇议论文通过分析“想当然”地做事带来的危害性,让读者明白“凡事不要想当然”这个理。

这篇议论文通过分析“心存忧患”带来的益处,让读者认识到,只有“心存忧患”,人生之路方能走得更沉稳、更成功。

示例3:

这篇议论文的因果思维,既没有分析危害性,也没有分析益处,而是分析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由此让读者认可本文的观点。

3.从“怎么办”的角度拆分

这是策论文(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议论文)拆分总论点的方式。

示例:

本文从如何才能“推进高质量政务公开”角度拆分总论点,提出三点切实可行的对策,构成并列式的分论点。

【范文引领】

01自信的树上结出成功的果

富阳二中童新华

获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

于是,我们经常试着去叩问那些走在成功路上的人,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关于如何成功的秘诀。

有人告诉我,成功在于学会放弃;

有人告诉我,成功要学会“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也有人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无疑,这些成功的秘诀都有道理,专注、好心态、自我奋斗,哪一项不是成功应该具备的品质?

可是,这里我想跟你谈谈“自信”这个古老的话题,也许你们早已将它丢到爪哇国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谈自信,太不时髦了!

别急,请你耐心地读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

因为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许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获胜。

但是他走不出过去失败的阴影,担心会再次出现失败。

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做出了令他终身后悔的事,他派手下潜入对方竞选总部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内安装窃听器。

在事情发生这后,他多次阻止调查,推卸责任,最后只得在选举胜利不久后,提出了辞呈。

是什么让一个拥有巨大优势的胜利者哄然倒下?

答案不言而喻:

缺乏自信!

你看尼克松,作为一个政治家,要政绩有政绩,要口碑有口碑,真可谓资本雄厚,只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竞选的优势,还怕选民另觅他欢吗?

可要命的是尼克松受过去失败的影响,怕恶梦重演,丢失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自信,酿就了黯然辞呈的苦酒。

尼克松的失态告诉我们,拥有自信,方能拥有阳光心态,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还记得日本的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小泽征尔的故事吗?

在一次世界指挥家比赛的决赛中,他从演奏专家给他的乐谱中听出了不和谐音符,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错,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依然发现不对。

就在他觉得是乐谱错了的时候,专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有错,是他的判断错了。

小泽征尔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斩钉截铁地说:

“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

”这时,评委们立即站了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在比赛中夺魁。

其实这是评委们设下的一个“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错并遭到评委和权威们的“否定”时,能否自信地坚持。

其实参加决赛的前两位指挥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他们附和了权威。

很多时候,“自信”看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却很难。

权威、舆论、常态这些都是自信的强敌,面对它们,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自信”二字是难以立起来的,可是不立起这二字,成功亦是万万不可能的。

小泽征尔立起了自信的旗帜,终将成功抱在怀中,这其间的道理难道不深刻吗?

成功的秘诀千条万条,但不能少了“自信”这一条。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在人生路上种下“自信”的树,那才能长出成功的果。

每一个渴望的成功的人,请你铭记:

自信的树上方能结出成功的果!

02心存忧患

曾经,比尔·

盖茨这样告诫手下的员工:

“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

”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其实是在提醒员工:

心存忧患。

世事风云变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也许转眼之间便遍布阴霾,如果被暂时的安定、暂时的兴盛、暂时的胜利所蒙蔽,必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险、兴盛背后的衰败、胜利背后的失败。

所以孟子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还记得美国阿拉斯加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事吧!

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鹿而将狼消灭了,本以为鹿没有了天敌会生长得更好,可是事与愿违,鹿的因为失去了天敌,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导致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衰竭,鹿因为缺乏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的体质衰退而大批死亡,其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开始过起提心吊胆的生活,整天为生存而四处奔跑,然而鹿群却因此而恢复了生机。

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不引人深思吗?

安逸无忧的生活固然惬意,然而却隐藏着最大的生存危机,它像麻醉剂一样,让人丧失警惕,于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困境。

可见,心存忧患,是每一位生活强者必备的素养,而这种忧患意识,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海尔是怎样成为一家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的?

那就它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海尔在国内已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但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海尔满足于现状,为这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以为从此可以躺在那里坐吃老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也许海尔会成为下一个巨人集团,一瞬间土崩瓦解。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心存忧患,可以大大增强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可以让鹿变得更强壮,可以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可以让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心存忧患,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869字)

03让“行”支起一个大写的人

富阳二中童新华

孔子说,看一个人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为什么呢?

因为“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骨;

离开“行”,“言”就无以立,“言”就成为“花言”“谰言”“巧语”“妄语”。

看来,一个人要直立于世,更多的要靠“行”来支撑。

“言”造就的是一个虚幻的人。

战国赵括读的是百家兵书,说的是豪言壮语,可是有“言”无“行”,留下“纸上谈兵”作后人笑谈;

三国马谡言辞逼人,仿佛能将小小街亭玩于股掌,可是司马大军一到,马大将军却只能将街亭拱手相让……漂亮的言辞就像花瓣上的露珠,晨曦中的雾气,沙漠中的海市,给人的永远是一种虚幻的美丽。

还记得法国文学家罗曼·

罗兰笔下的那罗亭吧,这个长相英俊,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子,满脑子装着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真理,常常慷慨陈词,可是就是不肯不能不敢付诸行动,结果被人称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人”字两笔,如果我们把一撇比作“言”的话,那么一捺就是“行”了。

“人”字少了那一捺,何以支撑?

为人处世少了“行”,何以成就大写的人!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吧。

波光粼粼的濮水边,形容枯槁的庄子说:

“吾愿曳尾于涂。

”然后转过身,在通往函谷关的路上踽踽而行,留给世人一个巨大的背影。

幽幽鉴湖畔,英姿焕发的秋瑾说: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

”然后仗剑离家,投身革命浪潮,留给后人一段英雄的传奇。

四月麦黄的田野,乱发横飞的贝多芬仰天长啸: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然后穿过那片成熟的麦地,安然坐在钢琴边,创作出了《命运》《悲怆》《女神》等震古烁今的伟大作品。

他们用踏踏实实的“行”为自己的“言”做了最好的注脚,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在历史的天空支起了一个个大写的“人”!

如果说“言”是参天大树,那么“行”就是深扎泥土的根;

如果说“言”是皎洁的月亮,那么“行”就是灿烂的太阳;

如果说“言”是美丽的羽毛,那么“行”就是飞翔的双翼。

“言”无“行”不立!

离开了“行”,“言”何以附丽?

让我们少说一些美丽的豪言壮语,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吧!

——“人”是靠“行”来支撑的!

第六编:

如何把素材提炼成论据

如何把素材提炼成论据,并发挥论据的作用,这是议论文写作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素材往往是立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论点或分论点进行定向叙述,把素材中能证明观点或分论点的内容提炼出来。

论据提炼出来后要扣住观点或分论点进行评析、议论,评析的越精彩,越能发挥论据的作用。

【素材一】

宋朝岳珂在《木呈史》中说:

辛弃疾做镇江知府时,每次宴会,总喜欢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

一次吟诵了《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一一问客人,一定要他们指出毛病来。

客人大都谦逊地说指不出,有人讲一两句,却不合辛意,辛不予理会。

岳珂当时年轻,敢于说话,说:

“《贺新郎》一篇写得豪放,非世人能及,只是前后两阕的警句用语有些相似;

《永遇乐》一篇,略觉用典多了些。

辛听了大喜,舀了一杯酒对客人说:

“这一位说中我的毛病。

”于是就边吟边改其句,一天换了几十次,几个月都没改完,辛作词的刻意到了这种成度。

【观点】刻意追求,方能成就经典。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一观点对此素材进行定向处理,即提炼论据,并对论据进行评析:

辛弃疾写完《贺新郎》《永遇乐》两首词,觉得不是很满意,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当时有位叫岳珂的客人指出《贺》词上下阕警句相似,《永》词用典太多,辛弃疾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边吟边改,反复推敲,一连几个月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终于成就了代表其豪放词风的经典作品。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刻意追求完美的勇气,我们今天怎能读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如果没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宋词历史上又怎能留下辛弃疾的大名呢?

可以说,刻意追求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品质。

如果我们要论证的观点是“请大胆亮出你的见解来”,那么我们就要这样处理素材了:

要想被人赏识就要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辛弃疾在宴会上吟诵《贺新郎》《永遇乐》两首得意之作,并当众征求修改意见,其他客人在词作大师面前都很谦让,不敢或不愿提意见,唯独岳珂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指出两首词的缺陷,结果得到辛弃疾的高度赞赏,并被引为知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种种原因,诸如碍于情面、人微言轻、底气不足等等,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结果或是埋没了自己的才学,或是失去了本可以把握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妨学学岳珂,当说必说,大胆地把自己的见解亮出来。

【素材二】孔雀上土堆先迈哪只脚

有谁注意过孔雀上土堆时先迈哪只脚?

擅长绘画的宋徽宗赵佶就注意了。

一天,宣和殿前栽的荔枝成熟了,孔雀争着啄食掉落的果实。

赵佶立即宣旨:

宣画家前来图写。

图画院里的画师画出了二幅幅生动、富丽的孔雀荔枝图。

赵佶一张张审阅,看完后说:

“画得虽不错,可惜把细节都画错了。

”“错了?

”画师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惊疑的神色,“孔雀上土堆是先举左脚的。

”画师们反复观察。

果然像赵佶所说的,个个闹了个大红脸……

如果要论证“遇事不能‘想当然’”这一观点,我们就应该这样处理材料:

遇事“想当然”往往会闹笑话。

有一次,宣和殿前荔枝成熟了,孔雀争着啄食掉落的果实,宋徽宗一高兴就命令宫廷画师画下这幅美丽的图画,然而很遗憾,这些画师的画虽然生动逼真,却无一例外地错误地把孔雀画成“迈右脚”。

为什么画师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那还不是“想当然”造成的!

画师们想当然地认为人走路都是先迈右脚的,那孔雀当然也不例外,可实情却恰恰相反,孔雀上土堆是先迈左脚的。

可见,遇事要多调查,要多想想,不能想当然,否则就会弄出画师们这样的笑话来。

【素材三】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