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6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Word格式.docx

“我人老了,可是心里一点儿都不糊涂,我天天看新闻。

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一直在搞民生工程,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特别是连续3年增加退休工资,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胡梦芬高兴地说。

2007年,她的退休金达到了每月800多元的“历史最高值”,因为年龄超过70岁还能再增加50元,这是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的。

据了解,从2005年起,安徽省已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138万企退人员人均增资260元。

安徽省还决定,从2008年到2010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工资也将做适时调整,保证退休人员能够和社会各界群众一起共享发展的成果。

五保户羿亚萍:

“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新合疗让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特别是对我们低保户还有特殊优惠政策。

”2007年岁末,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50岁的农民羿亚萍对记者动情地说。

羿亚萍丈夫早年去世,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家里非常贫困,只能靠低保金生活。

2002年,当地民政部门救助1万元,帮助她把全村最破的三间小房拆掉,建起了70平方米的新平房。

走进屋里,只见炕上堆着不少药盒。

羿亚萍告诉记者,过去是治了病就没钱吃饭,病呢,一直拖着。

现在好了,除了按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报销40%~50%之外,剩下的还可以再按低保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报销70%~80%。

她高兴地说:

“现在看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我的病好多了。

据了解,辽宁省是全国第三个实现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省份,有1100万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合疗。

2007年,辽宁省出资1200多万元,帮助80多万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合疗,此外,还筹集医疗救助金2800万元,救助农村低保户3.8万人次。

下岗女工王秀艳:

消除“零就业家庭”最受益

在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社区,记者走进社区居民王秀艳的家,说是家,其实不过是在小区空地上盖起的一个自行车棚,里面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

下岗女工王秀艳今年51岁,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丈夫老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双目几近失明。

前几年夫妻先后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夫妻俩一度动过自杀的念头。

2004年,在社区书记胡玉荣的奔走下,政府出资在小区建起了自行车棚,专门解决王秀艳一家的生活困难问题。

王秀艳夫妻为小区居民看管自行车,每月收入有600元。

有了生活能力,夫妻俩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了起来。

王秀艳说,过去老夏有病,吃得也不行,人瘦得都脱相了,现在胖多了。

讲到动情处,王秀艳流下了眼泪,她说:

“社区胡书记为我家的事儿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我家里。

据了解,2001年~2003年,辽宁省共有178.9万国企职工离开原企业,从下岗向失业“并轨”,辽宁省成为全国下岗失业职工最多的省份。

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07年10月底,这3年形成的“并轨”失业人员已全部实现再就业。

这个省还连续数年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特困户刘春荣:

享受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

北方冬日下午3点多钟天已经黑了。

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街道阜新三街刘春荣家,屋子里还黑着灯。

53岁的刘春荣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出入只能靠轮椅,从2001年开始享受城市低保。

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刘春荣却非常乐观,采访中她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她说:

“一句话,要是没有党和国家现在的好政策,我们这样的家庭就真活不了。

”她说,政府对我们很关心,取暖费全免,家里像样的物品,包括电视、家具,还有我的轮椅,样样都是政府捐助的。

现在每月还有50元钱的肉价补贴,吃饭没有问题,过年过节都有人送米送面。

我丈夫有劳动能力,社区给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工资,我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

我还享受惠民医保政策,每年交100多元钱,看病有了保障。

孩子上学也没问题,学校免除全部费用,街道办副书记杨艳丽还个人帮扶我孩子,经常给零花钱。

据了解,辽宁省2007年共筹集资金17亿元,逐步构建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医疗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2007年,约有140万城市低保人群成为受益对象,占城镇非农人口的7%;

共有86万人被纳入农村低保体系,人均年低保标准由2006年的853元提高到2007年的1150元,增幅高达35%。

农民工上官志伟:

免费培训实惠多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含元殿村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农民工上官志伟在西安的家。

“住的还是老样子,农民工就这条件,不过去年我还是有喜事。

”上官志伟说。

上官志伟来自陕西省乾县,在西安打工做临时工已有3年。

上官志伟告诉记者:

“我做的是电工。

原来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没有电工操作证,工作难找,报酬也低。

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新城区职介中心免费举办的电工培训班,培训了20天,拿到了电工操作证,总算把问题解决了。

现在虽然干的也是临时工,但每个月收入能有2000元左右。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从2007年初开始,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全市14家公共职介机构,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

仅去年一年,该市新城区就对4000多名农民工进行了电工、钣金工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从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难度大,力度更大”

———新思路催生新举措

本刊记者

2007年末,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市困难群众时,深情地指出: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政府的责任”,“你们生活踏实,我们心里就踏实。

踏实就是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温家宝总理的话,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片拳拳之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各地不断创新制度、加大投入、更新机制,逐一破解“民生难题”。

学有所教:

让穷孩子也能读书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

随着免费、助困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沉重的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

济南市历城区农民周学田的儿子2006年考上一所职业学校,一年学费4000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孩子一度面临失学。

在国家的资助下,现在周学田儿子每年能有15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这笔助学金帮了我们大忙,孩子上学有了基本生活保障,我们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他说。

据了解,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约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约400万名高校学生获得资助。

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更令困难群体高兴的是,义务教育离实现全部免费的那一天已越来越近。

2007年春季开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近1.5亿名中小学生。

秋季开学时,北京、山东等地又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农民工子女不用再额外支出大笔的借读费。

财政部估算,2007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达1068亿元,同比增长76%。

有关部门还决定,从2007年起3年内,全国财政将新增经费470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

劳有所得:

“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就业问题,既是改善民生、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根本之计,也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政府职能的“重头戏”。

2007年,全国各地政府不断创新办法,通过税费减免、购买“两险”、财政补贴、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子女免费教育等各种政策,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给困难群众带来了无限希望。

完善“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障制度,是安徽省合肥市探索出的一种有效办法。

当地结合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改革以及社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开发出物业管理、卫生保洁、治安、环境保护等新的就业岗位,提供给“零就业家庭”。

为了不让这一就业保障措施流于形式,合肥市还规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全部为聘用人员上工伤保险,所需费用由市财政全额补贴。

目前,全市通过公益型岗位实现就业的达到721人。

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进行“托底安置”,是合肥市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

这些企业性质的街道劳务公司,实行“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4050”人员加入公司后,不管被派遣到哪个单位,始终是街道劳务公司的员工,公司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5项社会保险,并确保其每月工资水平不得低于582元。

目前,合肥市街道劳务公司已吸纳就业帮扶对象1.7万多人。

此外,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实现就业”,合肥市政府还提供包括场地、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在内的各种优惠政策,建立起了百帮创业服务中心。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卢磊告诉记者:

“截至2007年底,合肥市已经有102个社区被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3。

病有所医:

医疗保障不断提速扩容

患有先天或后天疾病,是城乡困难群体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让这些困难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敢去看病,去年以来,我国各地在建立医疗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能报销医药费了!

”2007年,这个消息对于已经20多年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辽宁困难企业职工来说,是一个天大喜讯。

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闫彦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连续2年把解决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纳入“十大民生工程”来抓。

到2007年底全省已筹措12亿多元,为80万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其中省财政拿出近2亿元。

接着,又为50多万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中的24万人解决了参保问题。

目前,辽宁省正向新的目标迈进,就是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2007年,该省成为全国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最多的省份。

去年10月以沈阳、大连等地为试点,辽宁省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该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90%以上的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体系。

而在西北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也因新合疗的全覆盖而得到了初步解决。

在陕西关中地区西部的凤翔县,农户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钱,就能得到各级财政40元的补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

“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缴纳得少报销得多,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疗保障。

”凤翔县城关镇周家门前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哲算了一笔账,2007年全村有1410人“参合”,共缴纳1.41万元,全年共有48人次享受补助政策,报销医疗费5.73万元。

也就是说,通过“参合”减少了群众4万多元的医疗负担。

据了解,2007年上半年,陕西省已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全省“参合”农民近2400万人,“参合”率近90%,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针对个别农户大病致贫的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大病救助制度”的探索。

陕北革命老区志丹县每年拿出20万元,对患大病户合疗报销以外的费用按30%补助,最高1万元。

志丹县顺宁镇保娃沟门村村民杨事财的孩子杨德合,因患先天性心脏病,2007年8月在西安做手术,共花医疗费5.7万元,除按新合疗办法报销外,还获得了1万元的大病救助。

老有所养:

农民上“险”城里人涨钱

说到养老,2007年最有突破性的事莫过于农民也能办养老保险了。

这可是农村人多年来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喜事,并且这种保险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在全国农村落地生根。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农民常芝兰今年72岁,去年7月,她家7口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孩子们每人每年缴270元,她不用缴钱便每月能领到60元的养老金。

常芝兰说:

“这几年政府对农民管得越来越细了。

娃娃上学免了费,看病能报销,又给我们发养老金,现在咱们跟城里人真是没太大区别了!

去年7月1日,作为陕西省的惟一试点地区,宝鸡市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试点村45岁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60岁以上参保农民全部享受养老待遇。

凤翔县有5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

以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的标准计算,确定每年缴费额为300元,个人缴270元财政补30元,18岁~60岁的村民都可以参保。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财政每人每月发放60元的养老金。

据介绍,与全国不少地区一样,宝鸡市曾经实行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标准低,而且财政不予补贴,根本达不到解决养老难题的目的。

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比如在试点最早的太白县靖口镇焦家山村,全村64户中有59户参保。

对城市老人而言,2007年,他们受益最大的莫过于退休人员连续第三年涨工资了。

全国4200多万退休人员每月平均增加基本养老金约90元,养老金由2005年的月均714元增长到2007年的963元。

根据国务院部署,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还要再度上调,每月人均再增加100元。

住有所居:

廉租房让人身暖心更暖

2007年,中央政府接连出台政策,明确表示要加快廉租房建设,并将之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

各地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已有部分困难群众首先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

“我们一家子,以前住的是‘破烂窝’,做梦都没想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明德门廉租房小区,残疾人李金保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

“你看这个房子,又宽又亮,41平方米,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厕所。

凭我的经济能力,恐怕一辈子都买不起、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住房一改善,人活着就有了信心。

”李金保说,“比较来比较去,我发现去年是我活了这44年以来最幸运的一年。

”2007年,西安市城区有65户低保户住上了廉租房,还有5000户领取廉租房补贴300多万元。

除了让困难户住得上房子,还要让他们住得舒服、住得温暖。

2008年元旦前夕,大一新生杨光回到家里,让他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往年冷得像冰窖的家变得格外暖和。

沈阳市今年开始对城市低保边缘户实行采暖补贴,让他家5年来第一次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杨光的母亲邢东明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下岗后,因为拿不出每年1000多元的采暖费,她家过去4年一直没有供暖。

冬天里,儿子只能躲在被窝里读书学习。

说着话,她取来一只温度表:

“今年政府给补助60%的采暖费,自己掏了400多元,终于享受到了供暖。

你看,现在每天家里的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

“应保尽保”:

社会保障网越编越结实

过去的一年,在学、劳、病、老、住等问题的解决方面,困难群众都得到了相当多的实惠。

在做到应保尽保、基本“兜底”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让社会保障这道安全网越编越结实。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去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首次把低保边缘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开辟了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之后,又一道困难群体生活救助线。

这些低保边缘户月人均收入稍高于低保户,但实际生活水平比获得保障的低保户还要低,成为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2007年,和平区政府拿出1000万元,对城市低保边缘户提供教育、供暖、医疗、应急、节日和就业等七方面的救助,使1200多户家庭从中受益。

在陕西省西安市,城镇低保标准的上调给低保户带来了新年的好消息。

据西安市民政局局长王尊敬介绍,为了消除物价上涨给低保户生活带来的影响,西安市财政给每户每月发放物价补贴100元。

另外,从2008年1月开始,西安城郊9区保障标准由每月200元提高到230元,其余4县由每月165元提高到200元。

2007年11月中旬,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

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已被纳入新一年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

“今天好,明天应更好”

———困难群体的新年期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物价、医疗和住房问题仍旧是困难群体最关心的问题。

他们期待,新一年与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品价格不要再涨;

患大病难以报销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廉租房建设能够加快进度……记者感受到,困难群体的生活虽然还有许多难题和种种不如意,但是今天已经比昨天好很多,明天应该会更好。

“希望生活品价格不要再涨”

合肥市低保户张平,家庭收入只有每月500元工资和180元低保金,他对物价异常敏感。

他算了一笔账:

爱人每月服用降血糖药100多元;

五六元一斤的猪肉去年涨到十几元,翻了一倍;

超市里最便宜的色拉油从30多元一桶涨到了眼下的50多元;

去年下半年蔬菜杂粮更比上半年贵出将近一半;

10公斤一罐的煤气这两天刚刚又涨了8元钱。

光这几项算下来,两口子每天基本生活开支就要增加好几元钱。

“眼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我和爱人有时候也感到心慌,我们希望今年国家能解决好物价这一问题,否则再多的惠民政策、民生工程都会打折扣。

”张平说。

合肥市肉联厂下岗工人罗本顺,提到物价的涨跌,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你看现在市场上,手机、电脑、汽车等等,都在往下降,可这些东西对困难家庭都是奢侈品,根本想都不敢想,降价也没啥意义。

”老罗说道,“只有跟老百姓生活最贴近的必需品,像肉、蔬菜、油等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价格,这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分!

”令人欣慰的是,前不久国家几次严令油、气、电、水、暖、公交等近期不得涨价,给困难群体吃了“定心丸”。

困难家庭还普遍表示,城市低保金尽管看似微薄,但是对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也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逢年过节,民政等部门都不忘为困难群体送上慰问品或慰问金,这些举措让他们充满了期待。

“希望患大病也能报销”

记者在陕西镇坪、凤翔、志丹等县采访时,基层干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但还是面临报销标准偏低、慢性病难以报销等难题。

“虽然参加了合作医疗,可是我家里看病难题还是解决不了。

”陕西省凤翔县城关镇马村村民景关科说。

去年景关科患梗阻性黄疸做手术花了2万多元,根据规定只报销了5500多元。

景关科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在上高中,就靠4.8亩地维持生计。

他说:

“看病的钱本来都是借的,只能报销少部分,还是承受不起。

我希望今后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看病报销的标准能像城里人一样高。

”据凤翔县卫生局副局长李荣华介绍,考虑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该县报销最高标准2007年设定为1万元,所以很多群众患大病以后的负担还是很重。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镇,王权的家属也面临着同样的苦恼。

今年32岁的王权患有脑出血后遗症,每月拿300元左右的低保金,妻子也没工作,孩子刚6岁。

正在护理他的姐夫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王权每年都因病住院,去年他参加了新合疗,但是每年医疗费报销4000元就封顶了,而他每年医药费都得1万~2万元。

“希望能早日住上廉租房”

展望新的一年,一些困难户提出,在社会保障方面,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快落实中央的部署,做到政策执行雷厉风行,不走过场,更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西安市东风坊社区低保户李正国,一家3代5口人住着25平方米的房子。

82岁的老母亲与李正国的弟弟合住在一间黑乎乎的小房间,生活极其不便,一家人正在积极申报廉租房。

李正国说:

“家里实在没钱租房,更没钱买房。

我弟弟好几次要换我们3口人的大房间,我就盼着能早一天住上廉租房。

西安市新城区建设局党委书记杨溶冰说,目前新城区享受廉租房政策保障的已有1084户。

据最近摸底调查,全区希望享受政策的有7000多户,所以这一政策的覆盖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补贴标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希望在新一年里,困难群众的住房梦能够早日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