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教案1Word格式.docx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课程教案1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
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
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
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
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
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
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
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
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
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
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
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
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
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
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
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
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
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
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4
(二)
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6
(三)
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四)
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五)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
2
机动
合计
34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
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2.评价原则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评价方式
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
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
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
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
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
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
4.评价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
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
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科技成果,是指承担学校及所属单位的任务,或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名誉、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
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属归学校,具体内容泛指创新知识与技术,包括已经产权化的成果(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等),和未产权化的创新知识、专有技术、技术秘密、软件、算法及各种新的产品、工程、技术、系统的应用示范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四条 科技成果转化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厚则,依照合同的约定,享受利益,承担风险,不得侵害学校合法权益。
第二章 组织与实施
第五条 学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统一管理。
合同的签订必须是学校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内研究机构,否则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签订均是侵权行为,由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 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在领导班子中明确分管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负责人。
第七条 学校科学技术处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归口管理部门,是科技成果的申报登记和认定的管理机构,负责确认成果的权属并报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
第八条 学校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
(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二)向他人转让;
(三)有偿许可他人使用;
(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六)其它协商确定的方式。
第九条 不论以何种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都应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各方享有的权益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并在合同中约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权属。
第十条 对重大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成果,或拟转让的、作价入股企业的、金额达到100万元的科技成果,应先到科学技术处申请、登记备案,并报请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公示后才能进行。
第十一条 科技成果转让的定价主要采取协议定价方式,实行协议定价的,学校对科技成果名称、简介、拟交易价格等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
第十二条 对于公示期间实名提出的异议,学校科学技术处组织不少于3人的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将论证结果反馈至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异议提出者,如任何一方仍有异议,则应提交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结论为准。
第十三条 学校积极推荐成果到规范的技术市场进行挂牌交易,对多个企业有受让意愿的科技成果,也可采用竞价拍卖等方式。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的定价,以双方协议定价为基础,按照国家规定,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评估所需经费可以先从科学技术处业务费中开支,待转化收益费用到位后从中扣除,涉及股权评估的,由成果完成人支付。
第十五条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管理和实施。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收益,收益分配形式分为直接转让收益和作价入股后的股权收益两种。
(一)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所获收益,可尊重教师意愿,按照横向科研经费进行管理,用于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也可按照以下收益分配办法进行分配:
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所获收益的95%,扣除可能产生的评估费用后,用于对科技成果研发团队和完成人(包括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以及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相关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等相关方面的奖励;
所获收益的5%作为学校收益。
(二)科技成果以作价入股形式转化的,学校和成果完成人按1:
4的比例分配股权。
学校所持有的股权,由学校资产管理处负责管理。
(三)学校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
其他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但获得股权激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利益。
对领导干部违规获取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权益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经费,资金主要来源是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获收益,同时还有其他来源,例如捐赠等。
第十八条 个人收益所得税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学校所有,未经学校书面授权同意,任何个人或单位擅自实施或擅自与他人合作实施学校职务科技成果的,学校有权收回其既得利益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科技成果完成人不得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得将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占为己有.侵犯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允许,泄露学校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学校科技成果的,学校有权收回其既得利益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向境外的组织、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其实施科技成果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发明人应对转让、许可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参数、配方、工艺、流程、设计图纸、软件程序、源代码、植物新品种等),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成果转化中出现纠纷的,应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确因发明人的原因引起的纠纷,由发明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时,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学技术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年月日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社会科学项目□
自然科学项目□
申请
经费
万元
起止
年限
年月至
年月
学科专业
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是否重点
学科
国家级□
自治区级□
研究方向
课题组成员简介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年龄
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在课题组中承担的任务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及
技
术
指
标
(300字以上)
(含研究内容的原创点或创新点)
主题词(不超过3个)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研究目标、思路、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请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500字以上)
二、已有研究基础及已经具备的研究条件
三、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进度,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形式
四、经费概算(单位:
万元)
拟申请财政资助额度
其它来源经费
支出科目
金额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五、导师推荐意见(包括课题的意义,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评价,对项目结果的预测,总经费预算,可提供的支持以及对结题的监督等)
签名:
年月日
六、所在学科(学院)意见
学科(学院)负责人(签章):
七、学校审核意见
学校公章
年月
八、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教育厅专家组审核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在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快速反应、迅速抢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和损失。
做到正确判断、正确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充分做好通信、交通、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3造成交通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来源:
3.1.1路面情况:
冰雪路面、湿滑路面、乡村路面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2气候环境:
狂风暴雨、大雾弥漫、酷暑炎热、冰寒严冬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3地理环境:
高原山区、连续弯道、狭窄车道、山体滑坡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4设备因素:
未及时消缺、保养不达要求、修理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5生理因素:
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视力欠佳、听力不济、年高迟钝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6违规运输:
超载、超高、超长、装载重心偏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7操作因素:
超速行驶、弯道超车、占道行驶、麻痹驾驶、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3.1.8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交通事故。
3.2交通事故的影响及后果
3.2.1给驾驶员及司乘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3.2.2给家属亲友造成心灵创伤;
3.2.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3.2.4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4交通事故分级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
“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
(1)轻微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5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5.1.1成立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
刘文清
成员:
潘广发葛林
5.1.2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二个工作组
应急救援组:
潘广发
李军荣秦丽春王春阳李兵高文
善后处理组:
葛林
张秋萍王静孙伟强陈娜
5.2各部门工作职责
5.2.1安技部的应急职责:
1)、当发生轻微、一般交通事故时,负责应急部署;
2)、当发生人身伤亡重大、特大交通事故时,需派员亲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
3)、应紧急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督促公司内有关部门做好善后事宜。
5.2.2人事行政部的应急职责:
1)、负责人身伤亡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应急信息的编辑;
2)、负责人身伤亡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应急信息的发布;
3)、负责接受有关部门对人身伤亡重大、特大交通事故情况的询问;
5.2.3营运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