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566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Word文件下载.docx

B.肺→气管→鼻腔→外界

C.外界→鼻腔→气管→肺

D.肺→气管→咽→外界

5.甲、乙、丙、丁等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若用A型血清检查,发现丙、丁的血液有凝集反应,而且经检验,丙只能接受乙的血液.那么,推测这四人的血型的依次是()

A.O,A. 

 

B.AB型 

B.A,O,B.AB型 

A.O,A.AB.B型

B.A.O,AB.B型

6.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7.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时发现叶片遮光部分也存在淀粉,可能原因之一是用作实验叶片在光照前放在暗处时间不够长

C.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D.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各瓶中的种子数量无需等量,主要是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偶然性

8.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A.水果

B.动物肝脏

C.新鲜蔬菜

D.标准面粉

9.用血压计测量人体血压的通常部位是()

A.上臂肱动脉

B.腕部桡动脉

C.颈部动脉

D.腕部静脉

10.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这些突起是()

A.皱襞

B.肠腺

C.小肠绒毛

D.毛细血管

11.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蛙蹼内两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据图分析图中A、B两处血管各是什么血管。

()

A.A是小静脉,B是小动脉

B.A是小动脉,B是小静脉

C.A、B都是小静脉

D.A、B都是小动脉

12.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应让儿童多吃()

A.含钙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C.含钙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D.含钙无机盐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13.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

下列关于表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液体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0.15

0.1

0.02

0.9

7.5

0.0

1.8

1.1

A.甲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的

B.从肾单位的肾小囊腔处可以提取到乙

C.乙液体是血浆,与甲相比多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人体排出丙的通道是肾脏→肾盂→膀胱→尿道

1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和氧结合,但不易分离

B.氧浓度高时易和氧结合,氧浓度低时易和氧分离

C.易和二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不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但易分离

15.常吃海带、紫菜、带鱼等食物能够预防()。

A.贫血症

B.骨质疏松症

C.夜盲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16.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呆小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所致

C.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D.近视是物像落到眼球的视网膜后方所致

17.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D.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8.膈肌收缩和舒张的变化引起胸腔容积大小的变化,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缩小

B.膈肌舒张引起胸腔容积扩大

C.膈肌收缩不会引起胸腔容积变化

D.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容积扩大

19.经过重吸收,大量原尿形成了少量的尿液,重吸收部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体

20.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反应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列指数属于肥胖的是()

A.18

B.26

C.40

21.平时,我们吃的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常用淀粉制成的胶囊包裹着,这是因为()

A.避免药物中含有的刺激胃的成分对胃造成伤害

B.避免药物太苦,难以下咽

C.让药物慢慢渗透出来,减轻对胃的刺激

D.有利于口腔对胶囊的消化

22.下表是某病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几项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

测定结果

正常值

红细胞(RBC)

2.3×

l012个/L

4.0﹣5.5×

血红蛋白(Hb)

90g/L

120﹣160g/L

白细胞(WBC)

37×

l09个/L

4﹣l0×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109个/L

A.建议该病人要多吃含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物

B.该病人皮肤受伤出血后,其伤口可能流血不止

C.该病人可能身体有炎症

D.如果给该病人输液,针应该刺入他的静脉血管

23.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B.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C.右心室中流动脉血

D.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24.在显微镜下观察三种血管的横切片:

其中有的管壁较厚,有的管壁较薄,有的甚至只是由一层细胞组成,判断它们依次是()

A.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C.毛细血管 

动脉

D.静脉 

25.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b的示意图,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若c血管内流动脉血,你认为b可能代表的器官和结构是()

①大脑 

②肺 

③小肠绒毛 

④肾小球 

⑤肾小管 

⑥左心房、左心室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二、综合题

26.如图所示为小肠及内部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②的结构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2)由于①②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_____。

(3)②③的壁都很薄,只有_____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这里被消化成_____被吸收。

27.如图1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图2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和肺组成的。

(2)图1中,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___________;

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___血。

过程[D]表示_______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____中被利用。

(3)图1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

溺水停止呼吸是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

(4)图2中,曲线____表示在静坐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______表示跑步后的呼吸情况。

(5)从图2两幅曲线图的对比中可知,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肺活量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增强肺的呼吸功能。

28.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________________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其他物质和___________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3)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血液流经毛细血管过程中,血液从______血转变成__________血。

29.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是对图中三个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

97

微量

0.03

95

92

(1)肾单位由③_____、④_____和⑥_____组成。

(2)甲、乙两种液体分别是:

_____、_____,其中甲取自图中[_____]部位的液体。

(3)丙液体承担的功能主要是运载_____,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_____。

(4)健康人的乙中不含葡萄糖,但当一次摄入过多的糖时,乙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这说明肾小管的_____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实验探究题

30.如图是小明做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小明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_。

(3)请你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

滴加清水的1号试管_____,滴加唾液的2号试管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实验中1号试管起_____作用。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1.请观察下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甲表示的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胸廓容积____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气体吸入。

(2)为了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同学们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当新鲜的空气进入肺泡后 

,________________通过扩散进入血液中,______________通过扩散进入肺泡。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