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555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聂锦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Word文档格式.docx

e)10号和西蒙大街(Simeonstra?

e)8号的马克思两处故居和位于诺伊大街(Neustra?

e)83号的燕妮故居的周围,步行最远不超过20分钟。

渊源流长的古罗马文明滤去时代的风尘、战争的残忍、王权的威严和思想的宰制,保存下这些恢弘的建筑艺术和更多的人文经典,处处彰显着辉煌、秩序、平等和尊严;

马克思和燕妮就是在如此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诞生并长大的。

  与高大而厚重的罗马古建筑、博物馆遍布的城中心不同,广袤的郊区则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献词”中提及的“风景如画的山野和森林”[2],大片的草地、茂密的树木,放眼望去,满目是绿;

一年四季,即便是在冬天亦复如此,而夏秋时分则更是多姿缤纷。

清澈而美丽的摩泽尔河从城市左侧穿过,东南方向10公里外与萨尔河汇合,向东北延伸100公里到科布伦茨与莱茵河交接。

沿着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前的大街往西走十几分钟就到河岸边了,宽阔而洁净的水面与两岸连绵的树丛,真正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低缓的红砂岩山坡上,则种满了葡萄,简单的架子齐整地排列在梯田上,远远望去,像一支支庞大的绿色军阵和乐队,这是著名的“摩泽尔-萨尔-乌沃”(Mosel-Saar-Ruwer)葡萄酒产区——哪有一丝马克思当年忧虑的“贫困”的影子啊!

  我租住的房子在距离城中心约6公里、位于特里尔东南方向的Trsch小镇,一栋栋二、三层的小楼分布在一个由湿地和树林构成的宽阔低谷南北延伸的缓坡上。

初来乍到,这里的干净和静谧让我这个从北京来的人感到惊讶。

家家窗明几净,连屋顶的玻璃也没有尘垢。

我住所的窗户临街,偶有汽车和行人经过,住过大半年后,有一次我特地用手抹了一下窗台和玻璃,几乎没有一点脏的痕迹,屋里地上的小毛原来是自己衣服上掉下来的。

据说季羡林曾经描述过,他当年留德期间所居住的小城哥廷根有家庭主妇用肥皂水清洗马路,在此我倒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3],但也没有见过有清洁工来打扫街道:

每一户的垃圾都专用塑料袋严格分类装好,放到垃圾桶里,每周一次有专门的卡车来拉走。

除此而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治安状况的良好了:

家家没有围栏,更不用说院墙了,窗户挨着马路,从外面看里面一览无余,平时有白纱布遮挡,晚上放下卷帘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那么,这里人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以我的房东库尔特·

维罗尼卡(KurtVeronika)为例,年过七旬的他属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典型的普通工人阶层,退休前是做刀具的技工,现在与其典雅的妻子冉尔根(Schergen,退休前是小学教师)住在一栋属于自己的单独的三层小楼里,靠退休金生活,平时料理家务,偶尔外出度假,日子过得富足而安逸。

在Trsch小镇居住的人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和水准。

从我的住地Husareng?

?

chen(我也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很多特里尔大学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街道,但谷歌地图上却可以搜索到)5号出来,沿着一条布满青苔的小巷走100多米,再右转向北50米是一座教堂,路东则是一块墓地,镇上去世的人一般都安葬在这里。

每到星期日,人们都汇集于此,来做礼拜。

如果是国家法定或者宗教节日,来的人会更多,旗杆上还会挂上四面彩色旗帜,并邀乐队来演奏助兴。

午后,做完礼拜的人们会聚集到外面的草坪上,汽车运来成箱的啤酒,人们喝酒、吃点心、聊天,非常尽兴。

每见我走过来,总会有人与我打招呼,有的竟知道我是中国人!

(我估计是房东跟他们说的。

)还有学生见我是个外国人,也凑过来,要单独跟我留影。

我平时拒斥喝酒的,但在这样情意浓郁、阳光温暖的下午,接过一杯喝下去,真正感到沁人心脾。

  Trsch距离特里尔大学坐公交有5站路,只需不到5分钟,但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处理我宁愿花40分钟步行前往。

沿途风景养眼而悦情。

中途路过另一小镇Filsche,路边有一座标明建于1846年的黄色小旅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特里尔人还是特地将其保留下来,定期清洗,还特地在此设置了一个公交站点,就以FilscherH?

uschen来命名。

此外,我还发现,从Trsch出来,经过Filsche、Tarfost两座小镇,再到大学,路途不过四、五公里,竟然有六个足球场!

这里的中小学绝大多数一般只上半天课,一到下午,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活跃在操场上。

在一个足球场围栏的绿色匾牌上醒目地写着:

Fu?

ballistZunkunft(“足球就是未来”)。

  作为一个“异邦人”,一次又一次目睹马克思故乡百姓如此这般的生活情形,不禁令我豁然开朗:

这不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页边上插进去的那段话所描述的状态吗?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4]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不再需要打猎、捕鱼和从事畜牧等体力劳动,而是有大量的时间休闲、娱乐和度假,而工作期间则一丝不苟、专注而敬业。

在这号称“资本主义”的国家,尽管现在存在经济复苏乏力、难民涌入的危机,甚至报纸上不时还会有“大众买不起大众汽车”之类的讨论,但在这个古老、静谧而优美的小城,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到分工、等级、地位、名誉、政治、资本、金钱对普通人生活的操控、支配和压力,他们活得自由而舒适——马克思的故乡现在没有他毕生所批判的资本明显作用的痕迹,多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在Trsch镇口靠近马路的地方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

IchwilleuchzunkunftundHoffnunggeben(“我也想给你未来和希望”)。

每次路过我总会停下脚步观瞻一番,看着它,总让我感慨良多,思绪绵绵,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挂心那些终日为生活奔波、辛苦,在贫困、卑微、恩怨和焦虑中度日的父辈和兄弟姐妹: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

我们正在建设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

[page]

  二

  位于特里尔市中心布吕肯大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是一座建于1727年的巴洛克风格的楼房,临街三层,后楼也有三层,中间是天井小院,前后楼二三层之间由走廊连接,后院是一个小花园。

房子的外形色调几经变化,现在是白色的墙壁、暗绿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户。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

马克思于1818年4月租下这所房子作为其处理律师事务的办公室,同时也供家人居住[5]。

同年5月5日马克思在此出生[6],一年半后全家迁往现距离黑门不远的西蒙大街8号[7]。

1928年4月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ParteiDeutschlands,简称SPD)购买了这栋房子。

犹太建筑师古斯塔夫·

卡塞尔(GustavKasel)对其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修复。

1933年5月它被纳粹没收,战后又回归社会民主党,1947年作为马克思纪念馆开放。

1968年被托管给弗里德里希·

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Ebert-Stiftung)。

同年,值马克思诞辰150周年之际,作为马克思生平和事业的展览馆开放。

在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1983年,房舍经过扩建和内容重新布展后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博物馆供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观。

  这是德国境内唯一的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以及一直到现在为止的广泛影响”的展览馆,引起人们兴趣的自然就是其展览的内容了。

面对马克思曲折的生命历程、复杂的思想嬗变以及争议更为激烈的“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布展的呢?

  目前的展览内容是2005年设计的,占据了故居大小不等的23个房间(包括连接前后楼的两个走廊)。

其中第1-17个房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内容,分为“故居历史”、“青年马克思”、“政论家和哲学家”、“1848年历史时代的转折”、“流亡生活”、“政治经济学——生活主题”、“马克思和工人运动”、“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等专题,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和实践历程;

除展板以外,也展出了一些重要手稿的复制件、原始照片、实物、多种语言文本的电子书籍等等,还设计了多种视频、影像。

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展览的三分之二。

标明18号的是一个户外开放式的走廊,在一面宽阔的墙壁上挂着巨幅红色布幔,远看是马克思的头像,其实是由“或终身或短时受到马克思及其思想影响的众多知识分子(主要是西方的)的名字”组合而成的。

第19-23号房间分成“工人运动的分裂”、“欧洲的分裂”、“卡尔·

马克思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运用”等专题叙述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及其曲折的实践历程。

  作为一个主要供一般民众参观的普及性的展览,再加上空间有限,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仅就马克思部分而言并没有充分反映和体现最近20余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研究的最新成果,但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还是有些新的材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比如,马克思曾说:

“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8]。

中国学者根据恩格斯1890年8月5日致康·

施米特的信,大都认为这只是针对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把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为“经济决定论”而言的,但展览中提到的材料表明,马克思晚年特别警惕他的学说以后会沦为政党政治斗争的工具和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哲学”,认为那样会“窒息精神创造的本质”,并且举例说黑格尔哲学就是这样衰落的。

在一封信中他表达了这样的忧虑:

“把马克思主义垄断化并使它成为一种国家宗教,就意味着卡尔·

马克思精神的死亡,而这种精神正是他毕生研究和生活的灵魂之所在。

”[9]还有,关于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展览以列表的形式叙述了他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复杂关系,即1863年斐迪南·

拉萨尔创立“全德意志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ADAV);

1869年奥古斯特·

倍倍尔和威廉·

李卜克内西创立“社会民主工人党”(爱森纳赫派,SDAP);

1875年整合成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APD);

1891年起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解说词同时指出,马克思对前两个派别组织合并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意两派的整合,另一方面又对整合后的纲领很不满意,于是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

但他的意见并没有被接纳和吸收,所以,事实上“马克思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年,不再从事政治活动和工人运动,而是专心致力于历史和人类学的研究。

”[10]这些史料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展览内容的选择、解释的思路和具体的评论反映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立场。

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与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有过直接关系的政党,它起源于工人运动的实践,曾经有着明确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后来在致力于建设社会福利的前提下,接受了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思想观点,在意识形态上从“向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看齐”“逐步但非正式”转向试图通过“以民主的合法的手段”、“以改革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最著名的变化是1959年出台的《哥德斯堡纲领》,首次明确指出其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植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启蒙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和工人运动的经验。

”[11]1989年修改、1998年补充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则再次声称: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主义、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学说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

”[12]这样的演变历程所形成价值观使其对马克思思想、历史和当代性的理解、解释和评论呈现出与前苏联和中国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情形,特别是展览对马克思身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解释有的地方是不客观的和带有偏见的,有的论断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上述解释方式旨在从西方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演变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形成,又从欧洲资本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发展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由于我来德后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马克思文本、文献的编辑和组织者,特别是在与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伊丽莎白·

诺伊(ElisabenthNeu)、负责教育培训的玛格丽特·

狄岑(MargretDietzen)、特里尔大学政治学教授温弗里德·

塌(WinfriedThaa)、汉学家乔伟、梁镛和刘慧儒、钟惠娟等的交流中,我们愈益形成一种共识,即感到20世纪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理解马克思原始思想的障碍,只有回到西方思想传统和社会发展中、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文献中才能探究清楚他的问题和观点,进而分析其对现实的影响,这样就在当代政治、社会变革的框架和视角之外,把作为一个思想家的马克思的理论原貌和历史地位以及这种研究方式所体现的学术思路凸显出来了。

  三

  我就是在上述新的感性体验、理论资源和解释框架下开始重新探寻和思考马克思思想的起源、搜集和研读相关文献并最终完成本书的。

从著述方式上看,我仍然采用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文本学”路数,特别注重内容细节的解读和思想逻辑的梳理。

只是由于本书所涉及的是真正属于马克思的“早期”文献,包括了中学材料—大学文学作品—哲学笔记—博士论文等文献,其体裁不一、思路多变、叙述凌乱、观点有异,因此需要我更为审慎地处理。

客观地说,国内外学术界除了对其中的博士论文有些零星的研究外,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将这组文献作为一个单元统摄起来做过总体上的把握和详尽的解读,更鲜见有关于马克思思想的起源与其以后思想关联和当代效应的深度分析。

所以,本书的讨论虽然带有探索的性质,但在一定意义上确有弥补以往研究遗漏和空白的意图,我也做到了尽己所能勉力为之。

  

(一)中学文献

  现在保留下的马克思中学时期的材料计有10份,包括:

两篇诗作《人生》《查理大帝》;

高中毕业班教学计划和功课表;

宗教、德语和拉丁语作文;

拉丁语、希腊语和法语即席翻译记录;

数学试卷;

中学毕业证书的正式文本与原始副本。

通过这些材料大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少年思考者的成长背景、人生理想和思维禀赋。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中学生总与思想幼稚是联系在一起的;

况且马克思这一阶段虽然表现出“良好的资质”,甚至是“智慧和感情的独特性”,但绝然不能说已经非常“出类拔萃”。

然而,如果要是联系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发展,探寻那些深刻思考的最初源头,就不能忽视他的这些早期材料了。

我在翻阅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甄别出这一时期大量相关文献,梳理了它们的主要内容及其刊布情况,特别是对迄今为止马克思最早的作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

在对马克思中学文献的解读中,探讨了其成长和运思的宗教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对人生职业的考虑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

最后还分析了当时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发达和完善状况,马克思身上开始显现的作为一个思想家所具有的基资、意向和思路以及以少年之眼看世界所达及的有限程度。

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证实了梅林的判断:

“还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经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成年时期的不朽贡献。

”[13]

  

(二)文学作品

  大学一、二年级的马克思是个激情澎湃的人,心意绵绵,无以抒泄,便诉诸笔端,累积成册。

现在保留下来的有6本诗集(其中还包括未完成的一个剧本和小说片段)和与父亲之间的通信等。

其中有4本诗集是由马克思本人亲自编定的,即献给未婚妻燕妮的《爱之书》第一、二部和《歌之书》以及《献给父亲的诗册》,还有的诗作保留在1本纪念册和1本笔记本里,是由他的姐姐索菲娅抄录的。

《爱之书》第一部收录诗歌12首,第二部收录诗歌22首,《歌之书》收录诗歌23首,《献给父亲的诗册》收录诗歌36首、剧本1个和小说1篇,保留在纪念册里的诗歌39首,笔记本收录诗歌10首。

这其中《献给父亲的诗册》里的9首、纪念册中的19首、笔记本中的8首是重复收入的,将其剔除后可以准确地统计出,现在保留下来的马克思创作的诗歌共有117首。

  这些作品展示的是由激情和浪漫交织的梦幻情怀、柔美细腻的情感体悟和跌宕起伏的心理变迁。

比如,《爱之书》第一部表达了他对“爱”的探索和理解,即她是由温馨曼妙的想象、五味杂陈的情愫和患得患失的思虑交织而成的感受,而实现“爱”的历程正是体验“爱”的内涵和理解人性的过程,简言之,在“爱”中才能理解“爱”。

稍后写作的第二部主题虽然一如既往地是在吟咏爱,但马克思思考的范围已经不限于此,而是视野更为展宽了,其中展现的“英雄”意象和对爱的命运的思虑,显示了思想的新进展。

  《歌之书》的书写则更为动人。

不同于那些矫揉造作的夸张和苦思冥想的创作,大学时期马克思写给燕妮的诗篇真正属于“情动于衷而表现于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是其生命激情的记录和抒发,这里有他脉搏的跳动,每个字句都是其心迹的表白,每个音符都是他奏响的爱的旋律。

“燕妮”不仅仅是一个听起来让他感到亲切甜蜜、像齐特尔琴弦上弹出的乐曲一样美妙的名字,更是一个震撼其心灵、独特而神奇的生命的表征,意味着永久的爱的力量,包含着此刻马克思生命中全部的情感和思考,汇聚了他的思想、意志、价值、知识、理想、欢乐、痛苦、思念、忧伤、诗韵。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之无神论不是天生或者传承的,而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从有神论转化、发展而来的。

对马克思的研究来说,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理解其无神论思想的具体观点和内涵,更重要的是需要梳理和思考他是如何由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转而形成另一种类型的宗教观的。

然而,正是长期以来并未引起论者关注的那些早期文献较为具体、生动地显现出他这一方面思想转换的迹象、机缘和方向。

在《歌之书》中,马克思借助对爱的探究对人-神关系进行了思考,并对“精灵”意象进行了极其广泛的描摹。

在马克思的理解和叙述中,“精灵”所指尽管是相当杂多、随意、迷蒙、混沌乃至矛盾的,但最终却逻辑地促使马克思得出结论:

神是不存在的,神的户籍在人间。

  除了诗歌之外,马克思对其他文学样式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在表征马克思思想起源的主要作品中,剧本《乌兰内姆》的文体形式很特殊,其故事情节无可考证,但其中无疑有在西方流传很广的“浮士德形象”的痕迹,所涉及和讨论的人生议题也十分重大,重大而无解,所以马克思自己标明这是一出“悲剧”。

如果仔细地研读文本,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受欧洲人文经典和浪漫派思潮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其中无疑也包括了他当时对人性矛盾和人生“悲剧”的独特理解。

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他思想起源期的真实状态,也奠定了其以后思想走向的人文底蕴。

  此外,受劳伦斯·

斯特恩(LaurenceSterne)《项狄传》(TristramShandy)的感染,马克思在激情澎湃、兴奋之时还突发奇想创作了小说《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片段,尽管这是一部急就章,但深得现代派文学技巧和情节的真传,叙述的顺序完全打破了顺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传统程式,表面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非常零乱,但仔细琢磨和体悟,意蕴深刻,入木三分。

这种主题鲜明但叙述松散而不连贯的风格甚至影响了《资本论》的结构,诚如弗朗西斯·

惠恩所说,“《资本论》充满悖论和假设,深奥的解说和怪诞的傻话,断裂的叙述和奇妙的怪事”,“如同《项狄传》一样。

”[14]解读《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极容易让人想到20世纪的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伍尔夫、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等现代派文学大师的作品。

  如果说中学习作和大学文学作品不过是少年马克思的梦想表达、生活随感和私人情感记录,那么在反思了以这种视角来“观照和理解世界”的局限后,他便走上了思维方式探索的道路。

最终,他花费相当大功夫所做的哲学笔记和撰写的博士论文就成为其哲学思想的真正起源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标志。

  (三)哲学笔记

  假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问题是:

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起点何在?

MEGA2第4部分第1卷刊出的文献提供了答案。

通过对马克思的哲学笔记《伊壁鸠鲁哲学》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就表征伊壁鸠鲁思想文献的选择、理论源流的追溯,还是其思想中的“准则学”和“主要原理”的概括,乃至“原子论”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逻辑的探究,以及对“原子”的抽象性质与古代原子论的思维特征的揭示,都反映了处于哲学思想起点上的马克思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准;

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以此为基础来估量他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能再出现“低于起点”、“起点之前”乃至偏离起点的理解、诠释和发挥等情况了。

  马克思哲学起始点的状况是他最终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基准线。

作为早期作品的《伊壁鸠鲁哲学》不仅仅是摘抄,而是马克思当时一些朦胧而朴素的想法乃至不无矛盾和混乱的思绪的记录,构成一幅复杂的思想图景,涉及诸多重大而永恒的哲学问题,不管他当时的思考是否有明确的答案,或者与后来思想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差别,但能进行这种思考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哲学高度、境地和水平。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苦心孤诣的探究并没有悉心体悟和领会,甚至某个时期所宣传和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的地方都没有达到马克思哲学起源期的水准,这是多么大的错位和缺陷!

  观照和思考世界必须有与对象相匹配的认识框架和能够透视本质的认识能力。

古希腊次第出现的哲学流派和“哲人”序列的更迭,呈现出从实体性思维到实体的“观念性转化”,再到主体精神的嬗变轨迹,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昭示出主体自身永恒的矛盾和“纠结”。

现实世界的真正存在不是实体、物质和生命体,而是人的应有、愿望、观念在其中的实现和落实;

将两者连接起来的是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思维就是在从观念与实体、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实践、内在与外化的关联中观照和思考世界,在矛盾总体的结构和运动中把握现实;

作为“哲人”,不仅要关注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