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12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8 现代中国经济测附解析764342Word文件下载.docx

D项不符合第三幅图。

所以答案选A。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图。

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4.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

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国民经济的调整

5.《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描述,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

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C.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   D.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贫穷状况无法改变。

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分自留地不被允许,因此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故答案为A项。

B项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材料没有反映,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项。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6.下图内容体现了中共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

其变革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农民阶级的愿望

C.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D.共产国际的要求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原因

7.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外资经济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1996年底,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1748.84亿元,总产值也达到了10972.8亿元。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深化

B.全球化趋势加强

C.新经济体制建立

D.思想进一步解放

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深化。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外资”经济投资总额迅速增加,这是由于开放的深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这是由于开放的深化,而和全球化趋势加强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这是由于开放的深化,而和新经济体制建立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这是由于开放的深化,而和思想解放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化

8.1988年,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

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6%的低点徘徊。

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权力收到省一级政府中”。

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C.说明改革中政府应适当强化计划职能

D.指出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答案】B

特点

9.阅读“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分析该表信息,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年份

原煤

(万吨)

发电量

千瓦·

原油

1952

6649

72.6

43.6

135

65.6

16392

130.4

1957

13000

193

146

535

84.4

19505

164

A.重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利于经济建设

C.“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D.体现了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论证问题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1952年、1956年”,这时中国正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在上升,说明A、B、C两项正确;

钢、煤、原油的产量比粮食、棉花的产量上升比例明显要大得多,说明D项错误,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初期经济探索·

一五计划

10.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

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B.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

【答案】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11.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

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

材料反映了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时间为1952—1966年,正处于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青年学子都致力于钢铁冶金系,这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A项正确;

选择冶金业,和生源素质高无关,B项排除;

建设国家可以在各国领域、各个行业,不一定非得选择冶金业,C项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干部选拔,而是大家选择的专业倾向冶金业,D项排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12.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

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

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大跃进”风潮席卷全国

C.十年文革大办航空运输

D.改革开放科技的成熟

近代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探索•人民公社化运动

13.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

52.8

29.6

17.6

43.3

31.2

25.5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显示的是1953——1962年,当时发展重工业,完全是收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故A正确;

大跃进时期导致工业比例失调,故B项错误;

八字方针调整得到体现,故C正确;

D错误,不符合题意,选择。

现代中国经济•经济探索•表现

14.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

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

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

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

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

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

B.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

C.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

材料体现的不是纠正“左”倾错误,不选A。

1984年之前,农村改革已经起步,不选B。

南方谈话在1992年,不选D。

从材料内容看即是要人们打消顾虑坚持改革开放,故答案选C。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改革开放

15.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经济体制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2题=40分)

16.只有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田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后自由贸易问题日益突出。

……工商业资产者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贸易,国家完全不干预,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

一大批所谓“政治经济学家”为此已作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托马斯吗尔萨斯等。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赍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

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

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

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

……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

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如不制定生产配颧。

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

朱特《战后欧洲史:

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材料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台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此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市场作用认识的三次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法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苏联“计划”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出的重要决策。

【答案】

(1)工业革命完成,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阻碍经济发展;

主张自由贸易的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逐渐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政治经济学家们的舆论准备。

(任答3点即可)

(2)措施:

发展政府公共部门;

制定国家计划;

推行国有化。

不同:

法国的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

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1)根据材料一提到,工商业资产者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自由贸易,国家完全不干预,实行彻底的“自由放任”,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英国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的原因:

业革命完成,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主张自由贸易的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逐渐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3)据材料三提到,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出的重要决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

过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模式

建国之初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工业优先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排斥城市化、高速度、先污染后治理,强调自力更生

以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协调机械化与就业,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适度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

——据《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示例:

观点:

经济体制的变革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论述:

建国之初,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包围,党和政府采取“计划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改革开放后,中央果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资源,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城市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10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