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501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公车上书: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令。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

粉碎敌人进攻:

1947年3月,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分三路渡江作战,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

政权垮台。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西安事变:

(1936、12、12),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主要战役: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召开:

1945、4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胜利:

1945年8月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兴中会(1894年)、中国同盟会(1905年)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

新文化运动

背景、开始(1915年)、口号(民主、科学)、代表人物。

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

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上海。

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5月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7月出师北伐,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长开始:

1934年10月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抗日战争

二、综合能力提高训练(A)

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30分)

1.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

()

 A、广州   B、香港岛   C、宁波   D、香港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清王朝与太平天国政权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4.鸦片战争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红巾军起义  B、白莲教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位英雄?

A左宝贵B邓世昌C丁汝昌D徐邦道

6.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侵略军力量不足

 C.义和团的反抗斗争 D.清政府组织有效的抵抗

7.①改组军机处  ②设立翻译馆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校

以上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①②③

8.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壮烈献身的人物是:

A.陈玉成B.丁汝昌C.梁启超D.谭嗣同

9.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是:

A.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C.维护清王朝统治D.建设近代化企业

10.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

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黎元洪

1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C、新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

1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B、武汉C、广州D、北京

14.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伪政权的是()。

  A.美国和英国B.英国和法国 C.俄国和英国D.俄国和法国

15.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新文化运动中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17.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18.“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徐悲鸿D.张大千

19.红军长征,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后B、巧渡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D、翻越夹金山后

20.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一二·

九运动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是()

①七·

七事变②西安事变③日本投降④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

22.迫使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不包括()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原子弹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毛泽东发出对日最后一战号召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大反攻

23.史学家胡绳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其成熟表现有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②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25.重庆谈判是签定的《会谈纪要》最重要的意义是:

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B.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D.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26.使华北地区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7.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28.解放战争的第二年,解放军转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东北地区B、平津地区C、中原地区D、华南地区

29.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城市最先解放的是:

A.沈阳B.北平C.武汉D.广州

30.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A.《棠棣之花》  B.《屈原》  C.《虎符》  D.《孔雀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1895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从此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__程度大大加深。

3._____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_____为总理。

4.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__战役。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5.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的制碱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是__________。

三.列举题(共20分)

1.1. 

列举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巨大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分)

2.列举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主要阵地和主要代表人物。

(5分)

3.列举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名称和参战部队、各自所起作用.(9分)

四、材料题(第1题9分,第2题6分,第3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七年之中总数逾五千二百三十万两协饷,是支持左宗棠在新疆取得胜利的惟一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他的成功也应归功于他的筹划和战略,以及他对复杂的后勤工作的措置得当,………左宗棠在新疆的胜利还应归因于这一事实:

他现在增多了对欧洲武装或者中国仿造武装的使用。

………甚至俄国人也给清军以帮助。

早在1875年,一位俄国官员在拜会驻节兰州的左宗棠时,曾提出原向左宗棠的北疆部队提供五百万斤粮食,价格极其公道………

——《剑桥晚清史·

收复新疆》

请回答:

1① 

作者认为左宗棠在新疆取得胜利的惟一决定性因素对不对?

为什么?

(4分)

2② 

哪些原因分析得有道理?

(2分)

3③ 

俄国人的帮助也是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原因吗?

(3分)

2、阅读下列材料(6分)

“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力。

……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

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

……自由的曙光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请回答

①此引文出自谁的什么文章?

(2分)

②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③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信念?

3.阅读下列材料:

下列两段材料是关于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

材料1:

日本在1997年使用中的5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而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2:

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

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请回答:

料2中提到了南京大屠杀,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人数。

(2)读了这两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五、问答题(20分)

1、简答《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

2、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A卷参考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C5、B6、C7、B8、D9、B10、A

11、A12、C13、A14、C15、D16.D17.A18.C19.C20.D

21.C22.D23.A24.D25.D26.C27.B28.C29.A30.B

二、填空题

1、虎门硝烟林则徐2、伊藤博文半殖民地化3.1905孙中山  

4.台儿庄百团大战5.海国图志侯德榜

三、列举题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15年“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

3.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四、材料题

1、①不对。

(1分)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部队的协饷(钱)充不充足。

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穷胜富的战例很多。

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收复新疆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配合。

(3分)②左宗棠的精心策划和正确的战略、使用先进武器等原因分析得有道理。

(2分)③俄国人的帮助不是左宗棠取得胜利的原因。

(1分)因为俄国侵略成性,一直怀有割占我国领土的野心。

它不会真的帮助左宗棠,一定另有图谋。

2、①引文出自于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

(2分)②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分)③表达了作者的共产主义必胜的思想信念。

3.

(1)1937年12月;

30万人以上。

(2)参考:

日本占领东北后,对东北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而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不可抹煞的用血写成的事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在30万人以上是具有可靠根据的,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掩盖其侵华罪行,必然要遭到中国人民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抗议,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每个中国人,现代的年轻人好好的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五、问答题

1、内容: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危害: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参考:

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1分)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1分)第三,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分)第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3.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

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2分)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

(2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了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作用相当大。

(3分)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

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开始。

(1分)

三、综合能力提高训练(B)

1.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

刀矛弓箭抵挡不住坚船利炮的进攻

B.B.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敌不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C.C. 

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D.D. 

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

2.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法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④⑤

3.李鸿章曾打算捐银参加强学会,被康有为拒绝。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李鸿章奉旨到广东挖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

这说明:

A.李鸿章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B.李鸿章变法无门,便起歹心

C.李鸿章从洋务派变成维新派,又从维新派变成顽固派

D.李鸿章也想图变,但他毕竟还是清廷的奴才。

4.《马关条约》中,具有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俩

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5.中国近代割地和赔款最多的条约分别是

①《南京条约》②《爱珲条约》③《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B、其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其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D、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7.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是: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兴中会  D、同盟会

8.下列有关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9.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A.广州B.厦门C.上海D.宁波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

中国大中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主题是: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政

1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的合理的要求遭到英法美的拒绝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

12.《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13.“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

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B.法国和法国C.日本和俄国D.英国和美国

14.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15.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帝国主义的侵略

封建势力的压迫

C.官僚资本势力的压迫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16.下列各项能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阶级矛盾尖锐②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③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7.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

A.A. 

孙中山、黄兴B.林则徐、魏源C.康有为、梁启超D.邓世昌、丁汝昌

18.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D.革命取得了成功

1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①广州②武汉③南京④重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0.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21.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2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历史事件:

①遵义会议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③②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③⑤④①D、②③①⑤④

23.“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其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平型关战役②淞沪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