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48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澧县职业中专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校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了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全县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县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需求,确定了农民培训规模、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项目。

针对全县农业高效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把农村实用技术和对接产业、服务转移作为培训重点,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培训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培养培训农民1.5万人次。

学校行政会议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就农民培训经费的落实、培训项目的开发、培训规模、培训师资和培训指导思想等进行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推动农民培训的政策和措施,对推进培训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培训工作开展、增加经费投入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近三年来,农民培训工作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已完成各类培训1万人次,全县农业紧缺实用技术人才得到有效补充,全县农村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

3、各项制度完善。

一是建立了培训资源统筹制度。

领导小组将各类培训项目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制定了培训项目统一规划、培训任务统一下达、培训经费统一使用、培训师资统一调配、培训过程统一监控、培训效果统一验收六统一的培训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了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

对所有培训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管理,监督培训过程,不走过场,并建立培训人员资料档案,内容包括培训专业(工种)、培训时间、培训成绩、就业地点、工资待遇、就业满意率等,确保培训质量。

三是建立了培训项目申报制度。

根据农民对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师,以此来满足农民个性化的培训要求。

四是建立了培训检查指导制度。

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根据年度目标管理任务及考核方案,对各处室、各专业、各培训教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各专业、各培训教师进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五是建立了培训奖惩制度。

学校每年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先进专业组与个人进行表彰,大力奖励优秀培训教师,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

4、运行机制协调。

明确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领导机构,负责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工作,各处室、各专业组、各培训教师必须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各行其事,明确各自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

领导小组年初召开工作会议,拿出学校的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各处室和各培训专业的工作职责,形成会议决定,各处室和培训专业按决定积极开展工作。

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分管职业教育培训的副校长协调解决。

目前,学校已形成高度统一、协调运转、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大降低了培训管理成本,提高了培训管理效能。

二、培训网络健全学校为了构建农民培养培训体系,大幅度提升农民培养培训能力,建立了上下联动、运转协调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

1、整合全县职成教资源,发挥县职成教中心的龙头作用。

2008年3月,以学校为龙头,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整合全县职成教资源,成立了县职成教中心。

县职成教中心成立后,认真履行专业设置和教学指导中心、项目培训管理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招生协调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有效整合了全县各类培训资源,促进了全县农民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县职业中专针对本县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和农业特色产业及第三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开展学历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目前,县职业中专每年为全县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3200人。

乡镇农校、村级培训点、各类培训机构在县职成教中心组织下,在牵头学校指导下,主要承担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是县职成教中心的牵头学校。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半工半读试点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常德市明星学校。

创办于1983年,校园占地1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100万元。

现有在校学历生6392人,专任教师320名,常年聘请50余名兼职专业课教师和多名外籍英语教师。

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园林、养殖、商务外语、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工艺美术、文秘、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胆改革,构建并实施校内工学交替+校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主体专业开办了兰江金属结构件加工厂、兰江光电厂、兰江服装厂3个校办企业,并与县内外35家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行低年级学生在校内工学交替,高年级学生在校外工学交替,将企业元素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积极推行以作业流程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施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

学校充分发挥牵头和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县域内职业学校、乡镇农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乡镇农校、培训机构和村级培训点开展各类培训,进行技术指导,采取多途径、多方式提供农村实用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学校成立了养殖技术咨询服务部、电子技术咨询服务部、种植技术咨询服务部,每年接待上千人次的技术咨询。

二是进行技术指导。

该校养殖专业师生承担了全县养殖场、园艺场和1200多人养殖户的技术指导。

学校农类专业师生与梦溪镇政府合作研究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获县农业技术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是进行技术攻关。

在全县养殖业发展初期,学校养殖专业教师与县内饲料厂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利用本地饲料源,开发了多个饲料品种,为全县养殖业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进行技术培训活动。

该校积极发挥多功能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新技术培训、再就业培训、特殊工种培训。

近三年,共培训3万人次,被相关部门挂牌认定为湖南省特殊工种培训基地、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县再就业工程培训基地。

学校已成为全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骨干基地,开办以来,已为全县输送了2万多名毕业生,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农村技术骨干和产业带头人,促进了全县农业高效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建设经济强县作出了贡献。

畜牧专业毕业生周平毕业后开展瘦肉型猪的引进、推广,自编了《瘦肉型猪养殖技术》教材,培训乡村干部、村民达5000多人,其中228人在他的指导下成为养殖专业大户,周平被授予澧州十大杰出青年和常德市养殖明星称号,省、市、县电视台和《中国企业家》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报道过他的优秀事迹。

2、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指导和服务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需要的原则,指导和服务乡镇农校培训。

全县32个乡镇均开办了乡镇农校,12所乡镇农校有独立校舍,基本达到了《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方案(试行)》的要求,其中张公庙镇农校、金罗镇农校、小渡口镇农校已入围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校。

其余20个乡镇均利用乡办中学、乡中心小学多余校舍,开办了乡镇农校,配备有专用教室、计算机、电视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设施,达到合格乡镇农校标准。

学校在各乡镇农校均建立了与该乡特色产业相对应的教学实训基地和示范基地。

学校在乡镇农校的主要办学任务,一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主要职能一是负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规划和实施,二是组织培训资源,三是开展信息咨询与服务,四是帮助开展农民维权工作。

3、依托小学和村部,指导和服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农民培训点。

学校在全县部分村组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网点,全县477个行政村,有253个村建有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余224个村均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点。

所有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点均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

学校切实加强了对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点的管理,对培训计划的制定、教学人员的选派、培训教材的遴选、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均进行了有效监控,从而确保了村级培训的落实。

学校根据各村培训计划,统一做好师资调配和培训教材遴选,选派教师到各村组培训网点上课、指导。

在培训时间上,根据农村实际,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面授、个别指导和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分散辅导相结合。

三、培训成效显著近几年来,学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1、培训规模大,质量高。

县职业中专积极实施四大培训工程,形成了规模大、质量高的培训特色。

近三年,采取专家讲座,专兼职教师授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网上培训等形式,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3000多人次。

培训内容涉及农村特色产业应用技术、工业支柱产业新技术、农民道德教育和法律常识、优生优育等。

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学校采取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选用教材,以岗位需求为培训标准,以基本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在培训中,切实加强对培训过程和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培训质量。

近几年,每年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达1000人次以上,形成了以建筑、机电、电子、家政、服装为主的、有一定声誉的澧县劳务大军。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各类培训,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78人、农村科技骨干49人。

学校决心在今后几年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并根据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断完善培训计划,使计划更加科学,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完善、调整农民职业技能素质提升计划,有序开展培训工作。

进一步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培训资源共享的培训工作格局,提高培训的整体效益和质量。

并及时总结培训经验,优化培训模式,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2、形成了品牌培训项目。

在农民培训中,学校设置开办了与本县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品牌专业和培训项目,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已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养殖专业已建成了集生产实习、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良种繁育于一体的县示范养殖基地,被列为市级精品专业。

学校以校内、外养殖基地为基础,以养殖专业教师和学生为骨干,以乡镇农校为依托,大力推广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繁育瘦肉型良种种猪和獭兔新品种,建立示范生猪养殖场28个,养殖户870个;

与乡镇农校合作,培训养殖场(户)主4200余名;

由学校骨干教师牵头,成立了澧县养殖协会,创建了协会+公司+农户的养殖新模式。

目前,全县生猪年出栏上升到80万头,创产值8亿元,被评为湖南省生猪养殖十强县。

全县獭兔养殖由无到有,迅速发展到60万只。

生猪和獭兔养殖已成为澧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中,县职业中专师生研究推广了高床产仔、早期断奶、防疫程序等11项养殖新技术,并获县应用科技推广三等奖。

为全县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良种繁育、新技术应用、销售加工、疫病防治服务。

2008年常德市生猪疫情十分严重,澧县在县职业中专师生指导下防治及时,未发生重大疫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50多万元。

学校还根据农民对培训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师,开展各类短期培训。

3、编印了有特色的培训教材与资料。

结合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和本地农民素质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活学活用、简明易学的原则,从2006年以来,学校整合多方力量统一编印了《獭兔养殖技术》、《生猪繁育技术》、《葡萄栽培技术》、《农机维修常识》、《农村实用电子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共8本,统一编印了《进城务工须知》、《求职成功之路》、《职业道德》等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材5本。

培训教材依据市场需求,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和执业资格认证要求,适时进行科学调整,做到够用、实用,突出实践训练课程,使农民工在培训期限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近三年来,学校共发放畜牧养殖业、种植业中高床产仔、早期断奶、疫病防治、防疫程序、葡萄栽培等8项新技术资料,常年组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时事政治和科技文化知识,免费赠送书籍、实用技术资料、光盘影碟等。

4、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年来,学校通过积极培育培训农民,全县农民素质和业务技能有了很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通过积极开展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乡村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