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63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Word文件下载.docx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来源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地面的开挖、回填、堆放和运输土方,以及运输、堆放和使用砂石、水泥等建材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汽车尾气。

施工期拟采取以下扬尘治理措施:

①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制,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措施和控制施工扬尘的专项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②施工作业时打围作业,施工现场最好采用钢板围护;

围挡的高度必须达到2.0m以上,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防尘,不得留有缝隙,严禁在围墙外堆放施工材料、建筑垃圾等。

③项目在开挖土方和土方回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文明施工,做到洒水作业,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④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要及时回填或清运,临时堆放于管线开挖地附近的土石方,不能及时回填的要采取覆盖措施,用围栏进行围挡或篷布覆盖;

施工过程废弃的土石方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以免产生二次扬尘。

⑤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临时建筑材料堆场进行蓬布覆盖;

运输石灰、砂石料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篷布。

⑥自卸车、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象,尽量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

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封闭,定期对洒落在路面上的渣土及时清除,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避免产生扬尘对周围住户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⑦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

⑧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环保型设备和轻质燃油,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配合交管部门搞好施工期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而造成交通堵塞,减少因此产生的废气怠速排放。

⑨土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扬尘,必要时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处理。

⑩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严格遵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中对于施工期的相关规定:

严格控制建设施工扬尘,组织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施工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管理,主城区工地做到“六必须”(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要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降尘、压尘和抑尘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1.2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本工程施工中排放的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开挖作业面泥浆水,下雨径流水冲刷形成的泥浆水,场地施工及机械冲洗水、砂石骨料加工废水,设备及机械冲洗水和运输车辆冲洗水等,另外对道路路面硬化恢复时产生的少量的混凝土拌和水和冲洗废水。

项目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废水。

工程施工高峰期间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共25人,按60L/人·

d计算,用水量为1.5m3/d,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2m3/d。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SS以及少量动植物油等。

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均利用殡仪馆旱厕收集后,最终用于周边绿化及农田施肥。

施工期拟采取以下废水治理措施:

①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严禁随意排入附近的水体。

②施工现场所有临时废水收集设施、处理设施均需采取防漏隔渗措施。

③水泥、黄沙等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工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

④有关施工现场水环境污染防冶的其它措施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执行。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环境影响较小。

1.3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开挖土方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工程施工高峰期间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共25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0.5kg/人·

日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5kg/d。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不可就地填埋,以避免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构成潜在的影响因素。

施工期拟采取以下固废治理措施:

①项目产生的土石方量应尽可能回用于工地填方,沿施工带就近平整,挖土方,填土方及购买土方实现平衡。

②不能利用的土石方应统一运往城市管理局指定地点进行处置。

③车辆驶出施工场地和垃圾消纳场时,应做到净车出场。

④生活垃圾,主要是各种食品的塑料餐具、杯、袋,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玻璃、陶瓷、纸布等废弃物,具有容易腐败、发臭的特点,所以应集中处理,及时外运。

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桶,定点堆放并及时转运至市政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⑤对施工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不得乱丢乱扔各种废弃物。

⑥施工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工棚均要立即拆毁,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包括生活垃圾等固废等污染物)应通过分类收集,进行妥善处置,避免二次污染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在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上述措施后,其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可实现清洁处理和处置,不致造成二次污染。

1.4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类型主要是地面工程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与场地内及周围道路上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在本项目施工中,经常使用挖掘机、重型运输车辆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噪声。

因此,必须尽可能把施工期噪声影响减到最小,尤其是夜间施工,必须采取措施严加控制。

施工期拟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①对一些固定的、噪声强度较大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控制高噪音设备同时运行的台数。

②对移动噪声源,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应采取安装高效消声器的措施;

选用新型的、低噪声的设备,例如低噪声振动棒、新型混凝土输送泵等新型施工设备,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③施工作业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施工单位应当使用低噪声机械或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噪声的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④进行工程设计应当包含施工期间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编制工程预算应当包含施工期间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专项费用。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施工需要,安排噪声污染的防治费用,建设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达标排放施工噪声。

⑤禁止在午间、夜间进行产噪的施工作业,但因抢修、抢险作业或生产工艺要求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生产工艺要求及其他特殊情况须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当事前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午间、夜间施工意见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可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证明,并公告附近的居民。

⑥建议在施工区域靠近居民一侧设置1.8m以上声屏障,以减小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⑦做好周围居民的协调工作。

施工期对周围群众带来多种不便,尤其受施工噪声的影响,抱怨较多,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安定。

因此,业主应加强与周边居民的联系,及时通报施工进度,减少人为噪声污染纠纷,取得谅解。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

1.5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

项目建设地大部分属于荒地,由于区域内无珍稀动、植物分布,施工对动植被影响较小,项目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因场地和道路开挖碾压而改变地表地形,导致土壤表层结构疏松,近乎裸露,使土壤抗侵蚀能力大大削弱,废弃的渣土和建筑垃圾会产生大量可蚀物质,在降雨和径流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而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环评建议,加强环保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施工期间,禁止施工人员滥砍乱伐。

项目建设不可避免要形成一些裸露地表,这些裸露地表如果不及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容易造成有害物种入侵、压迫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加剧、泥石流、滑坡等生态影响。

需要及时采取与当地植物区系保持一致的植被恢复措施,建议从当地植物区系中选择当地适宜植物物种,采集和播撒种子,严禁引进外来物种进行绿化。

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等原因,造成部分植被破坏,使得土壤裸露,遭遇到雨天将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施工过程应注意水土保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为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建设区的生态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适时适地采取水土保持的管理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为此,环境建议项目施工方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①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及开挖范围,严禁乱挖乱采。

②施工安排尽量避开雨季。

③水保防护措施要先于挖填工程,避免施工初期的水土流失。

④施工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工棚均要立即拆毁,工棚拆除后立即做植被恢复措施,以免水土流失。

为方便施工的施工便道在施工期结束后应立即松土并恢复植被,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2.1运营期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该项目营运期的废水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遗体渗滤液。

生活废水主要是餐厅饮食产生的污水和工作人员办公生活污水,运营期员工人数为12人,工作制度为每天一班制,但每天安排2名全天值班人员,值班人员用水量以0.1m3/人·

d计算,其余工作人员用水量按照0.05m3/人·

d计算;

家属就餐人员按照每天10人计算,用水量按照0.05m3/人·

未预见用水量按照总用水量的10%计,排放系数按照0.85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12m3/d,一年工作日为365天,污水产生量为408.8m3/a。

其主要污染物为COD:

350mg/L;

SS:

200mg/L;

动植物油:

40mg/L;

氨氮:

30mg/L。

本项目废水量很小,水质较为简单,通过项目自建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入七里河。

遗体渗滤液是很多微生物的蛋白质、糖类变质后的产物。

人体死亡后机体不再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运转,细菌病毒在不受人体防御体系的控制下大肆繁殖,通过脱水作用使糖类、蛋白质形成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中从而形成遗体渗滤液。

由于有大量食腐细菌和真菌生活在遗体渗滤液中,而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有一定毒素的,故液体渗滤液具有一定毒性。

本项目拟建一套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将各墓穴中的遗体渗滤液进行收集,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入七里河。

本项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工艺为:

“调节池+UASB+A/O+混凝沉淀”。

该废水处理工艺为一般性企业普遍处理工艺,具有成熟可靠,技术经济,被广泛采用。

本项目采用该工艺,能够使项目生活废水和遗体渗滤液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综合分析,项目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运营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的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控制、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主动与被动防渗相结合的防渗原则。

由于防渗工程属于隐蔽工程,项目防渗工程应引进环境监理。

一、源头控制措施

(1)积极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2)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

正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

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3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二、分区防渗措施

将公墓按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三类地下水防渗分区。

1、项目重点防渗区主要为:

公墓墓穴、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预处理池以及废水管道等。

采取的主要防渗措施包括:

(1)重点防渗区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中的要求进行防渗,防渗层为细沙水泥基础,上覆环氧防腐漆后,再覆上环氧砂

浆,表层涂覆环氧防腐漆,渗透系数≤10-10cm/s。

(2)污水输送全部采用管道;

管道材料应视输送介质的不同选择合适材质

并作表面防腐、防锈蚀处理,减轻管道腐蚀造成的渗漏;

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

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3)隔油池、污水预处理池和污水处理站所有废水处理构筑物各面均采用

防渗、防腐处理;

接缝和施工方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

预埋管件、

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每座水池必须做满水试验和渗水试验,

质量达到合格;

此外,重点防渗区防渗工程必须引入环境监理,确保通过相应的防渗措施后

使重点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

2、一般防渗区包括寄存塔、接待区、办公区、殡仪服务区,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

通过上述措施可使一般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

3、简单防渗区包括门卫和公墓道路等,进行一般地面硬化即可。

因此,环评认为如果严格按照环评措施,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渗滤液的产生,从传播途径上阻止了污水污染周边地下水和土壤,因此本项目一般不会对周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2.3运营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食堂烹调产生的油烟废气、纸钱焚烧废气和烟花鞭炮燃放产生的废气。

(1)食堂油烟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食堂每天约有22人就餐,其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油烟产生量为18.68g/d,食堂灶炉采用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量为7.47g/d,油烟排放浓度约为0.75mg/m3,外排浓度能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的要求。

油烟废气排放量小,排放浓度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纸钱、遗物焚烧废气

纸钱焚烧量较小,主要产生烟尘;

遗物焚烧主要为少量的贴身衣物,殡葬管理所在殡仪区设置规范焚烧炉,遗物焚烧统一在焚烧炉中进行,气体为间断性、分散性的面源污染,排放量无法确定,会对局部的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焚烧量较小,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3)鞭炮燃烧废气

根据当地风俗,逝者亲属朋友进行祭奠、开追掉会以及送葬时会燃放烟花鞭炮,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该气体为间断性、分散性的面源污染,排放量无法确定,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污染。

建设方在殡仪馆区设置烟花鞭炮燃烧池,并通过专人管理使烟花鞭炮限制在池内燃烧,这样虽然能将污染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削减。

目前国内还没有对燃放烟花鞭炮的废气进行除尘脱硫处理先例;

并且对燃放池的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机械排烟,同时对其采取脱硫措施不仅投资大,而且由于燃炮的数量、时间均存在间断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其效果难以保证,操作管理难度也很大,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

要彻底解决烟花鞭炮燃放废气污染,只有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殡葬习俗和观念,禁止燃放烟花鞭炮,采用现代、文明、无污染的电子烟花鞭炮。

因此环评建议,在每个公墓区内及墓区周围、服务区周边栽种适应本地生长,对二氧化硫、烟尘净化能力强、抗性较强的树种,例如刺槐、松柏类(白皮松、侧柏)、榆树、泡桐、夹竹桃等。

墓区内宜为灌丛,墓区分界及周边宜为乔木。

殡葬管理所应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改变传统的殡葬习俗和观念,减少纸钱遗物焚烧量和鞭炮燃烧量,从源头上解决废气的产生,从而减少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国没有公墓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有关规定及现行有关国标中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

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进一步解释为: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边界到居住区满足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离。

本项目烟花鞭炮的燃烧数量、时间均存在间断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废气量较小,且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开阔,有利于燃烧废气自然扩散稀释,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不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2.4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营运时噪声源主要是燃放烟花鞭炮的噪声、送葬车辆产生的噪声、进行悼念活动时高音喇叭以及乐队奏乐发出的噪声。

按照目前当地的习俗,公墓区祭奠和送葬队伍均会燃放烟花鞭炮。

公墓区会因燃放烟花鞭炮而产生一定的噪声,产生的噪声经公墓区绿化隔音和大气扩散之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4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是办公人员、送葬家属及亡人遗物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纸屑、果皮、废纸、衣物等;

食堂会产生餐厨垃圾,主要包括餐厨潲水和废弃油脂等。

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进行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定期的清运;

餐厨垃圾置于专门的有盖容器内,统一存放,由环卫部分定期的清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