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41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质化研究注重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它不用控制变量,对结果的解释,也依存于收集资料的情境。

研究者的角色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

研究过程注重描述性资料的收集。

研究的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是归纳法的运用。

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

质化研究关注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研究逻辑的比较:

在量的研究中,研究者注重根据现有文献、理论或经验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然后采用量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

而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更注重直接进入研究情境,提炼、发展研究的问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对研究情境中的意义及关系进行描述与解释,并从中归纳、建构理论。

尽管两者在步骤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般而言都是按照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方法、收集数据、获得结论等程序逻辑地进行5.科学逻辑中的归纳法与演绎法归纳法是从观察到的资料发展出概化的通则,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项间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

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并称归纳法为实证研究。

演绎法是把普遍的法则运用到特定事例中(从一般到特殊,把理论运用于个案)。

演绎法的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三段论。

管理学中很多研究都是从通则化的理论预期开始,然后运用具体的可测量的变量建立假设,通过对实际经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最终确定演绎推论是否得到证实。

这一类研究所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特别的,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解释性模型;

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经济计量模型;

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为描述性模型,如库存模型等。

6.假设演绎法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

提出理论假说;

设定假设;

采集资料;

进行检验;

7.研究计划设计的具体研究步骤1选定研究问题2建立研究假设3选定并标明变量4建构操作性的定义5操作与控制变量6拟定研究设计7选定并建立观察与测量的方法8设计问卷与访谈表9进行统计分析10撰写研究报告8.假说和推理推理是由已知判断引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概念和判断是推理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前提是已知的判断,是整个推理的出发点。

结论是推理得出的新判断,是推理的目的和结果。

按照前提和结论一般性程度的不同,推理可分为演绎、归纳和类比。

假说是在人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在实践中观察和研究到的一些现象,在理论上提出假定的解释的思维形式,它提出新的尚待证明的思想或观点,或者对旧有的理论提出质疑并且做出自己新的尝试性解释。

科学假说的特征:

首先,假说必须以事实或科学知识为基础;

其次,假说具有猜想的性质。

一个完整的假说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假说的提出;

假说的推演;

假说的验证。

一般来说,在假说的提出阶段,多用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即根据基本理论,依据观察到的部分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在假说的推演和验证阶段,多运用演绎推理,即在推演阶段,遵循逻辑规则,从假说出发,引申出新的可以解释具体事物的结论;

在验证阶段,通过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对推演出的结论,用事实予以验证。

9.变量间关系的分类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变量分成自变量、因变量、内含变量、外生变量和中介变量。

自变量是在研究中被视为影响或决定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其取值是独立给定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变量是因应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在研究中其取值被视为由自变量影响或决定。

内含变量(moderatingvariables)是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框架内作为附加条件而存在的变量,它的存在可能会强化或弱化因变量受自变量的影响程度。

外生变量(extraneousvariables)是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框架之外作为外在条件而存在的变量,它用于说明或限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存在的外部环境。

中介变量(interveningvariables)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框架内起调节作用,它与自变量同时存在,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10.实证研究(H-O-E):

①实验研究②非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实地研究无干扰研究或非介入型研究(现有统计数据分析、文本分析、历程比较分析等)11.案例研究特点及其研究步骤:

案例研究是指所研究的事项发生在真是的生活里,且现象与情境(背景)往往无法清楚分割或界定,在进行实地研究之前,有理论命题指引研究所要观察的范围,借着各种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方式,对有界限的系统,如个人、团体、事件、机构等所做的深入翔实的描述、诠释与分析。

特点:

独特性;

整体性;

纵向性;

质性步骤:

一、案例研究方案的设计案例研究设计的要素:

研究的问题:

怎么样?

为什么?

研究假设:

若研究中所包含的具体命题愈多,则愈可能维持在一个可行的范围分析单元:

研究对象的定义将决定研究实施的界限。

早期案例可能是一个人,现今案例可能是一个团体联结数据与假设的逻辑:

案例研究中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法就是用模式匹配的方法联结数据与假设,即研究者可以先找出两个以上对立假设的模式,然后再看看收集来的资料较符合哪一个假设模式揭示研究发现的准则:

案例研究要设定一个准则来解释研究发现二、实施案例研究:

收集资料的准备研究者的准备案例研究草案的开发对案例研究项目的审查和评估实地调查的程序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级水平的问题,要求特定的访谈对象回答的问题;

第二级,与单个案例有关的问题;

第三级,与多个案例相关的、有关研究模式的问题;

第四级,与整个研究相关的问题;

第五级,在研究范围之外的、与提出政策建议或进行总结评价有关的问题。

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筛选案例试验性研究三、实施案例研究:

收集资料证据来源,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实物证据四、案例研究的证据分析12.调查研究的步骤:

选题阶段:

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

二是将比较含糊、笼统、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

准备阶段:

包括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目的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等。

工具准备主要指问卷的准备、调查对象的选取等。

实施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阶段:

对资料的加工和处理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总结阶段:

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13.调查研究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具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3、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到研究的结论。

就调查的具体内容而言,调查研究应用于:

1、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2、社会问题调查;

3、市场调查;

4、民意调查;

5、学术性调查14.实地研究法和观察法实地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fieldstudy)有时也称作田野研究或现场研究,是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收集一段时间内若干变量的数据。

试图从事先无法预测的进程中,发现有意义的东西;

从初始的观察开始,推出尝试性的一般结论,这些结论能够启发进一步的观察,进行这种观察,然后再修正结论,可以如此循环往复。

实地研究的步骤:

1准备工作2抽样3访谈、提问4观察记录5资料分析实地研究最主要的优点是它们的综合性。

实地研究最适用于三类课题:

(1)在自然状态下才能确切描述变量间的关联;

(2)重大或关键的发展进程;

(3)形成研究假设阶段。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1决定研究的目标2决定被观察者是哪个群体或个人3获得同意进入研究4与被观察者打成一片5进行观察研究,并做成记录6危机处理7结束观察研究8分析资料9撰写研究报告观察法的特点:

1有一个研究目的或假设2有系统的设计3有系统的记录4避免主观偏见5可以重复查证15.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区别实地研究强调的是通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观察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想的理解,而调查研究强调资料收集工具的标准化,资料的量化处理,以及通过抽样的方法达到对总体的推论;

两者在获得资料前的先验性准备上不同,调查研究对于所要问询的问题做出事先的准备,反映在标准化的工具上(问卷或结构式访问表),而实地研究往往要求研究者在观察时不应有先验性的框架16.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验研究的五个重要特征:

1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划分:

在实验中所操作的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处置变量或实验变量。

对自变量施加的控制行为叫实验处置或实验刺激。

实验研究所输出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

2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比较:

实验组接受某种实验处置(例如小组案例讨论法),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置(例如常规讲授法)。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据此确定实验处置是否产生了影响,或者某一实验处置是否比另一种更有效。

3对自变量的操纵:

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的变化可能有多种形式:

一种形式与另一种形式的变量;

同一种形式的变量出现或不出现;

同一种形式的变量的不同水平。

4配对和随机化:

配对(matching)是指一个过程,它使各对实验主体的一种或多种变量具有类似的属性,并将成对的主体一个分入实验组,一个分入控制组。

配对的困难是实验前并不知道主体的何种变量将影响实验结果。

随机化(randomization)是随机分配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缩小各成员间的差异,使实验结果凸显出实验处置的效果。

随机化方式利用概率的原理,而事先无须对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研究。

5额外变量的控制:

研究者关心实验组的变化所引起因变量的变异,这种变异称为实验变异。

问题在于因变量的变异不只是来自实验处置或实验刺激,测量误差和随机干扰以及未接受实验刺激的其他自变量也是引起变异的因素。

由于实验刺激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异称为外部变异17.问卷设计步骤:

确定问卷纲要;

基础性探索工作;

设计问卷初稿,通常采用卡片法(由具体问题到整体结构)和框图法(由整体结构到具体问题);

评估和试用;

修改并定稿。

18.访谈法访谈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调查方法,是与文献检索法、观察法和问卷法并列的四种经典的调查方法之一。

访谈法在对于人的诸种心理因素(如动机、价值观)的调查中,能够发挥其他方法不能起到的独特作用。

19.访谈法与问卷法异同【问卷法是以语言为媒介,使用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有很好的匿名性;

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问卷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问卷调查法有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集中填答法和电话访谈法等。

访谈法是另一种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访谈一般是面对面,也可采用电话方式,有点事可以得到问卷法难以得到的深入资料,缺点是太费时,成本大,以致样本数有限】。

访谈法与问卷法常常结合在一起应用。

访谈法与问卷法的研究步骤和要求基本一致。

确定问题和形成假设的过程相同,抽样过程相同,只是样本量较小。

两者都需要被调查者的合作,拒绝或不配合对访谈法的影响更大,因为其样本量较小。

问卷法所提问题一般都是结构化问题,访谈法所提问题有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两者的主要区别:

访谈提纲取代问卷;

访谈法需要研究者有良好的公关、沟通技术和记录技术。

20.访谈法与问卷法的区别:

①问卷法所提问题一般都是结构化问题,访谈法所提问题有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②访谈提纲取代问卷;

③访谈法需要研究者有良好的公关、沟通技术和记录技术。

21.民族志:

分析性民族志学者的终极使命在于建立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命题,因此有一些是属于描述性的(例如事件发生的频率),有一些则是解释性的(例如什么原因造成了特定行为)。

独立研究。

洛夫兰提醒实地调查的研究者要坚持任何事件都是公平的观点。

深入接近。

不仅听他们诉说,更要留意他们对这个情境的反应中最细微的抱怨和不满。

即时分析。

是对观察的分析,而不是在假设的形式下进行观察。

真实内容。

新的内容。

确立处理方式。

洛夫兰提到,从观察中获得的原始资料与代表这些资料的和使得其得以产生意义的理论性概念之间,应该要取得平衡。

22.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作出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以此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形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出情报预测。

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1、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

2、结构化研究;

3、非接触研究;

4、定性与定量结合;

5、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

步骤:

1内容抽样。

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确定总体。

在确定总体时,要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完整性是指要包含所有有关的资料;

特殊性是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有关的特定资料。

内容抽样要涉及三种方式:

来源抽样(什么资料);

日期抽样(什么时间的资料);

单元抽样(资料的什么单元)。

2类目与分析单元的确定。

类目,是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通常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

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或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

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

3评判记录。

内容分析的评判记录工作,就是按照预先制订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

4效度与信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指设计的变量和赋予的属性组成能否真实地反映研究者企图描述的因素。

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重复性)。

一致性越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越高。

23.事件研究法一般适用的研究步骤:

1、界定事件及事件期间界定事件要依据研究假设。

在界定了所关注的事件后,需要辨别、确定与之相关的事件期间或称事件窗,即事件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时间段。

2、界定估计期间和后事件期间划出估计期间或称估计窗的目的,是利用该期间的数据去估算在事件未出现情况下因变量之值,即期望收益值。

将期望收益值与事件期间因变量变异之后之值(实际收益值)相比较,便得出事件所带来的异常收益值。

在有些情况下,须界定后事件期间或称后事件窗,该期间数据和估计期间数据共同用来估计无事件情况下的期望收益,以便在有趋势性变异情况下提高期望收益值估算的可靠性。

3、确定分析单位4、预期正常收益计算5异常收益计算:

异常收益为事件期间的实际收益和事件未出现情况下预期的正常收益之差6异常收益累计7统计检验8机理解释2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分为确定性关系和非确定性关系两类。

确定性关系即函数关系,非确定性关系即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对客观事物数量依存关系的分析,均有一元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之分。

在应用中互相结合与渗透,但仍存在差别,主要是:

(1)相关分析主要是刻画两类变量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揭示一个变量如何与其他变量相联系,并可由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2)在相关分析中,变量y与变量x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处于被解释的特殊地位;

(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y与x全是随机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是随机变量,自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

一般来说,只有存在相关关系,才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程度越高,回归测定的结果越可靠。

25.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

主成分分析常被用来寻找判断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综合指标,并给综合指标所蕴含的信息以恰当解释,以便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

主成分分析步骤:

1根据标准化矩阵求出协方差矩阵(与相关阵完全一样);

2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3确定主成分,结合专业知识给各主成分所蕴藏得信息的信息给予恰当的解释,并利用它们来判断样品的特性。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

它也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联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步骤:

1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从矩阵和统计量确认与其它变量无关的变量,评价因子模型的恰当性,以及处理在某些变量上有缺失值的case;

2因子提取,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因子数及其计算方法;

3因子旋转,集中于变换因子使之更好解释;

4计算每一个case的因子得分,然后将它们用于各种进一步的分析中。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区别:

1就区别而言,主成分分析仅仅是一种数据变换,不假定数据阵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而因子分析假定数据阵有特定的模型,且其中的因子满足特定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不满足时,因子分析就可能是虚假的;

2两种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主成分分析重点在于从观测变量到主成分的变换上,而因子分析重点在于从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到观测变量的变换上;

3主成分变换是可逆的,而因子分析则不要求;

4两者实际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主要应用在综合评价和指数筛选上,因子分析除这两个作用外,还可应用于对样本或变量的分类。

26.形式逻辑思维方法①对比与分类:

对比(确定事物之间异同点)和分类(在对比的基础上,将所以研究的事物区别为不同种类)②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各个部门或各个方面,然后逐个分别加以考察、研究)和综合(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分别考察后的认识联结起来,然后从整体上加以考察)③抽象与具体27.辩证逻辑思维方法①矛盾分析法:

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客观现象②质量分析法:

用质量湖边规律来分析客观事物③辩证否定分析法: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客观现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28.信度与效度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信度高的测量工具对随机误差有较强的排除能力。

效度指测量工具对调查对象属性的差异进行测量时的准确程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可信可以导致有效,也可导致无效。

有效必先可信,不可信则必无效。

无效可以不可信,也可以可信。

29.研究计划设计的问题和具体研究步骤具体的研究步骤:

选定研究问题;

建立研究假设;

选定并标明变量;

建构操作性的定义;

操作与控制变量;

拟定研究设计;

选定并建立观察与测量的方法;

设计问卷与访谈表;

进行统计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实验研究的难点,往往在于如何消除外部变异而凸显实验变异,或者区分因变量的哪些变异属于实验变异,哪些属于外部变异。

为此,实验中要引入控制变量和控制组。

控制组提供了测量实验变异的参考点。

控制变量指实验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的自变量,这些变量引起因变量的任何变化都应消除。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成为相关变量,而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成为无关变量。

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成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额外变量(外扰变量)。

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

如果不控制额外变量,就弄不清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还是由额外变量引起的,因而就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外变量。

非实验研究方法包括:

1)调查研究(问卷法、访谈法)2)案例研究3)实地研究4)无干扰研究或非介入型研究(现有统计数据分析、文本分析、历程比较分析等)30.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