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265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语参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docx

我在大梁的时候,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以后,唯恐不能见到他们。

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

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

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

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

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

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

魏王忧虑这件事,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

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就告诫门下客:

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

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

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

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声名传闻到各国,只因为有魏国。

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

话还没有说完,公子立刻变了脸色,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

5.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人。

年轻时当过兵士,侍奉梁太祖。

末帝即位,升为濮州刺史。

梁、晋争夺天下成为强敌。

晋军攻破澶州,虏获彦章妻子儿女,把他们送归太原,赐给他们房宅,供给的物质非常齐备,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斩杀晋军使者来断绝自己的后路。

这时候,晋军已全部占有河北,用铁锁锁断德胜河口,在河的南北修筑两座城,号称为“夹寨”。

而梁末帝昏庸,小人赵岩、张汉杰等人把持朝政,大臣老将大多被谗言离间,彦章虽然是招讨副使,但谋略不被采用。

龙德三年夏天,晋夺取郓州,梁人非常惊恐。

宰相敬翔见事情危急,把绳子放进靴中,入朝见末帝,哭泣道:

“先帝夺取天下,不认为我无能,我的谋划无不采用。

今强敌没有消灭,陛下不重视我的话,我不被重用,不如死去!

”于是拿起绳子将要自杀。

末帝使人阻止他,问他想说什么。

敬翔说:

“事情危急了,非彦章不可!

”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用段凝担任副职。

末帝问打败敌人的日期,彦章回答说:

“三天。

”左右的人都哑然失笑。

彦章受命出兵,奔驰两天到达滑州,置办酒宴,大会宾客,暗中派人在杨村准备船只,命令六百兵士都手拿巨斧,船上装着冶炼金属的工匠,准备火炭,顺流而下。

彦章(与宾客)聚会饮酒,酒宴进行到一半,假装起身上厕所,带领数千精兵,沿着河岸奔向德胜。

船上的兵士举起铁锁(用火)烧断了它,于是用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带领军队急攻南城。

浮桥被砍断(使北城之兵无法过河援助),南城于是被攻破,只用了三日。

这时,段凝已经有了异心,与赵岩、张汉杰暗中勾结,彦章一向刚正,为梁一天天被削弱而感到愤恨,因而憎恨赵岩等人的所作所为,他曾经对人说:

“等我打败敌人回去,(将)诛杀奸臣来向天下人谢罪。

”赵岩等人听到这话,很畏惧,与段凝合力排挤他。

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召来彦章,让他把守东路。

这时,梁的优胜兵力都交给了段凝,京城只有护驾兵五百骑,都是新捉来或招募来的兵,不可重用,就把他们交给彦章。

彦章到达递坊,因为兵少而战败,彦章受重伤,战马跌倒,彦章被擒。

晋庄宗喜爱他勇猛善战,想要保全他,让他活下去,派人劝慰并(把此意)告知彦章。

彦章因伤卧病,躺着不能起身,仰头看着明宗,呼他的小名说:

“你不是邈佶烈吗?

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

”于是被杀,终年六十一岁。

6.熊鼎,字伯颖,是临川人。

元代末年熊鼎被乡里推举执掌龙溪书院。

江西发生贼寇暴乱,熊鼎聚合乡里兵丁自行守卫。

陈友谅屡次威胁,熊鼎都没有顺应他。

邓愈镇守江西的时候,多次邀请熊鼎相会,为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向朝廷)推荐他。

太祖想授予熊鼎官职,熊鼎用双亲衰老(需要照顾)的理由而辞谢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幕府之中辅助军队事务。

等到母亲去世并守孝期满之后,熊鼎这才应召到了京师,被授予德清县丞的官职。

松江人钱鹤皋反叛,相邻的郡治都非常惊恐,熊鼎予以镇守抚慰使他们得以恢复平静。

后来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

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

而当时已经颁发敕令(任命文书),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要求不派御史),皇帝都没有接受。

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一起进言说:

“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

”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出御史。

改洪武纪年后,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

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聚集了伪官悍将两百人,都非常凶暴横蛮。

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

平阳知州梅镒犯了贪赃罪,不住地分辩,几百个老百姓都来申诉知州无罪。

熊鼎想要听从民意,有一个小吏禀告道:

“如果释放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的罪名来怎么办呢?

”熊鼎叹息说:

“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的人吗!

”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不得伸冤。

熊鼎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

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

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没有敢隐瞒的。

洪武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

到了那里,熊鼎察知敌寇是假装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

皇帝派使节前来慰劳,赐给他皮裘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来召他回京。

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返回北方。

熊鼎对他们以大义相斥责,怒骂他们,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一起被杀害了。

7.员半千本名余庆,是晋州临汾县人。

青年时与齐州人何彦先一同用师礼对待学者王义方,王义方赞赏推重他,曾经对他说:

“五百年出现一个贤人,您可以承受这样的话。

”于是改名半千。

等到王义方去世员半干与何彦先都穿上丧服,办完丧事才离开。

上元初年,参加八种科目的科举考试,后被任命武陟县尉。

适逢多年旱灾饥荒,员半千劝县令殷子良开仓来救济贫苦饥饿的人,子良不听。

恰逢子良到州府去了,员半千便发放粮仓粮食来供应饥民、怀州刺史郭齐宗对此很吃惊,于是查办他。

此时黄门侍郎薛元超做河北道存抚使,对郭齐宗说:

“您的百姓受灾您不能救助他们,却把赈济百姓的好事让一个县尉做了,难道不惭愧吗!

”立刻下令释放员半千。

不久,员半千又参加岳牧(岳牧,指封疆大吏)科举考试,唐高宗来到武成殿,召集各州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亲自问道:

“兵书上所讲的天阵、地阵、人阵,各指什么呢?

”员半千越过等次进前说:

“我看过有关书籍,这方面的说法很多。

有的说:

天阵,是像星宿孤立若虚;

地阵,是指山川阴阳向背;

人阵,是指军队协调互相弥补缝合。

按照我的见解,认为不是这样。

军队出战靠道义,像天及时落雨滋养庄稼一样,得到上天的赐命,这是天阵;

军队重在有充足的粮食,一边耕种一边作战,得到土地的好处,这是地阵;

善于用兵的人,能使三军将士像父子兄弟一样,得到人的团结和睦,这是人阵。

离开了这三条,凭什么作战呢?

’高宗听了非常赞赏他。

等到回答策问,提拔为优等。

垂拱年间,多次补任左卫胄曹,依旧担任宣慰吐蕃使。

等到引见天子告辞,武则天说:

“我很久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

出使境外是小事,不值得烦劳你,你应该留下来等候任用的诏令。

”当天就让员半千进入朝廷官署做供奉官员。

员半千于是撰写《明堂新礼》共三卷呈报给武则天。

武则天祭拜中岳嵩山,员半千又撰写《封禅四坛碑》诗十二首来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赞赏他。

前后赐给他千余匹绢。

五次升官做正谏大夫,封平原郡公。

开元二年去世。

二1.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

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

“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

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

”在隋朝担任马邑郡丞的官职。

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

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

李靖大喊道:

“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

”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释放了他。

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

那年八月,在夔州聚集军队。

萧铣认为当时正时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

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

李靖说:

“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

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这是军事家的上等策略。

即使他们知道了我的行动,匆忙征调军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成为俘虏的。

”进军到了夷陵,萧铣的将领文土弘带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靖挥师打败了他。

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

李靖又打败了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四下掳掠的现象。

有人请求抄没萧铣将领中抵抗的人的家资来奖赏将士们,李靖说:

“我们是仁义之师,作战的意义在于吊民伐罪。

百姓受萧铣的驱遣逼迫,抵抗和作战难道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吗?

我们应当发扬宽大为怀的道义,来抚慰远近百姓的心。

敌人投降了,反而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助出来的本意吧。

只怕从这往南的各个城镇都会坚守不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好计策。

”于是没有那样做。

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

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

李靖秉承皇帝的意旨授予他们官爵,总共招抚了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皇帝用热情的诏书对他加以慰劳鼓励。

太宗继承皇位,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

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议论纷纷:

“唐军如果不是全国军队都来了,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

”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

李靖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他心腹之人(将领),使突利可汗所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

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仅一个人逃走了。

唐太宗曾对他说:

“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但还得到史书留名;

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功绩,足够报当年在渭水被他们打败的仇恨了。

2.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梁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

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梁国。

梁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梁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

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

“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

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

“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

“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

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

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

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

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

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

“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

”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

“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

”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

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

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

“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

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

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

”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3.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父老出迎。

太祖接见他,跟他谈论。

陶安进言说:

“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

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

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

”太祖问:

“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

”陶安说:

“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

”太祖说:

“好!

”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又进升为郎中。

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

“这四个人怎么样?

”陶安回答说:

“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

”太祖赞许他能谦让。

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

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

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

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

皇帝说:

“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

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

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忌。

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

你说的很恰当。

”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

陶安说:

“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

”皇帝说:

“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美色使人看了晕眩。

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

”陶安叩头说:

“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

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

皇帝盘问说:

“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

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那个御史回答说:

“我也是道听途说。

”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4.崔浩字伯深,从小爱好学习,他广泛阅读了儒学和史学著作,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在精心研究各家宗旨和深刻含义方面,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

20岁时,(他)就担任了通直郎,不久升为著作郎,道武皇帝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道武皇帝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以避免眼下的不测之祸。

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

道武皇帝知道后,就派人把自己用的饭食赏给他吃。

崔浩心胸坦荡,任凭时事变化,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泰常元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沿黄河逆河西上,就向北魏请求借路。

明元帝群臣议论是否可行。

外朝(指以宰相为首的一套办事机构)的公卿都说:

“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可能破关西入?

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意图还难以预料。

我们应该抢先发兵黄河上游加以阻截,不要让他西去。

”内廷(指由皇帝近侍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的官员和外廷大臣意见一致,明元帝打算采纳。

崔浩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司马休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已有好久了。

现在姚兴已死,其子姚泓尚幼,趁着他们危急的时候攻打他们,我看刘裕的意图一定在于入关,强大而暴躁的人,是不会顾忌后果的。

我们现在如果阻截他们西进之路,刘裕一定会上岸向北进攻。

这样姚泓平安无事而我们要受到攻击了。

柔然是我国北方的敌人,他们的人和粮食又缺乏,(正需要补充)。

我们发兵到南边,那么北方的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

如果我们要救北方,那么南边又危险。

不如借水路给刘裕,放刘裕西去。

这就是所谓的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啊。

如果刘裕取胜,一定感谢我们借道给他的恩惠;

如果姚氏取胜,我们也不会丢掉救助邻国的名声。

即使刘裕取得关中,也会因太远而难守。

他们不能守,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的。

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坐观成败,使两虎相斗而我们获长远的利益,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议论的群臣还是说:

“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腹背受敌;

向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救助我们。

刘裕声言向西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在于北上,情况就是这样。

”明元帝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

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

明元帝对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悔恨不已。

三1.董叔想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

“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

”董叔说:

“想要结交攀附他们。

”后来有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

“(董叔)不尊重我。

”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

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

“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

”叔向说:

“(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2.王道是不能用在小处的,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从前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施行过仁义,然而最终导致自身灭亡、国家丧失。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他们所施行的是不能够用来满足他们想得到的。

所以有可以用来取得天下的方法,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思想,才能够跟他谈论王道。

……吴王被困在姑苏域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勾践想赦免他,唯独那范蠡认为不能赦免,拿起鼓锤敲打战鼓,率领军队进攻,最后割下了吴王的头。

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留侯劝谏说:

“这是上天灭亡他,赶快攻击,不要丧失时机。

”这两个人,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能用来改变自己的重大方针。

3.管仲说: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

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

”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

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4.鄂州的崇阳县,素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到了那里,就处理了原先没有判决的一百多宗案件。

桂阳有争夺船只的百姓,互相殴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无法判决。

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个人在厅堂里。

留下来的那个人变了脸色,惶恐四顾,欧阳公说:

“杀人的就是你。

”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

欧阳公就说:

“我观察吃饭的人都用右手持刀(筷子)只有你用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

5.魏文侯问李克:

“吴国为什么灭亡?

”李克说:

“因为屡次得胜。

”文侯说:

“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

“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

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

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6.陈留郡董祀的妻子,是同郡人蔡邕的女儿,名叫琰,字文姬。

她学识广博,才华出众,善于论辩而又精通音律。

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

后来丈夫死了,又没有子女,便回到了娘家。

汉献帝兴平年间,天下发生大的变乱,蔡文姬被胡人的骑兵掳掠,被强迫嫁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

曹操素来与蔡邕交好,为他没有留下子嗣而伤心,便派遣使者用金璧把文姬赎了回来,重新改嫁给了董祀。

7.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那谨慎宽厚的风度和行为。

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

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

就来告诉周丰,周丰赶紧叮嘱让货物原封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

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以前一样对待。

高傅占告诉说:

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帮助别人。

可是周丰曾经说:

“我比不上吴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