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22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我会读书看报因为它能范文模板 20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难点是:

学会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会与人分享读书的乐趣。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缺乏读书能力的实际情况,从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和选择阅读书籍及在读书的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

通过开展“好书推荐会”“讲述名人读书方法的故事”等教学活动,切实地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三、目标定位

1初步了解书籍的变迁,感受“书海无涯”,激发学生阅读好书的欲望。

2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能采用有效的读书方法,

3引导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培养读书兴趣,学会与人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教学条件评估

1教师制作课件,并自带有关书籍。

课堂上需要电子白板或电脑电视机等电

教设备

2教学时长:

40分钟

五、自学设计

1学生写出自己读过的书名,并选择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书带来向大家推荐。

2收集有关名人的读书方法

3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将自己的读书方法进行思考并有条理地写出来。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案,表格式:

七、教学反思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我会读书》这一课的学习上,我采取了开放式与引导式相结合、认识与思辨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感觉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体现了实践探究式学习的内在要求。

(一)成功之处

1、开放式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

教师必须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迁移到教学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会生活。

“学习做人,学会生活,是课程的核心。

如学习《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和好书交朋友》这一课,学生初步懂得和好书交朋友会长知识,有助于学习。

但如何选择好书、怎样科学读书?

这些问题教师还应对其具体指导。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开展读书体会交流,推荐好书等活动时,我不但组织学生上台推荐,还请有关教师以及听课家长上台推荐适合学

篇二:

201X年闸北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闸北区201X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201X.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请注意,不要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中华民族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吗?

黄国荣

①全民阅读成为当下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不只是因为它写进了十八大的报告,媒体上传国家将为它立

法,更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不再读书让人忧心忡忡。

号召、立法故然是件好事,但这事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其效果也不容乐观。

假如我们不正视民族当下的现实,不脚踏实地抓具体落实,仍然继续满足于文件上写、会议上讲、嘴上说、电话上统计、形式上忽悠这种浮夸、应付、糊弄的工作作风,而无实际阅读活动的组织和现实困难的解决,即便立了法,也只能仅仅是一种空打雷的声势而已。

...

②我们民族当下的现实是什么呢?

北大王余光教授在哈尔滨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年会的发言中

说,20年前季羡林老师曾经说,中华民族是最爱读书的民族。

他不赞同季老师这话,但不好意思当面反对,他认为中华民族并不是最爱读书的民族,而是不爱读书的民族。

梁晓声先生在他的讲座中也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说,我国年人均读书四本多,他认为这个数字是骗人的,中国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读过四本书。

我非常赞同二位的说法,我也认为,中华民族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

③中华民族若不爱读书,怎么会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

炎黄子孙那么多苦读书的美传,你们没有耳闻?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谁也否定不了,而且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这个“悬梁刺股”的典故可能外国人都知道。

还有匡衡“穿壁借光”的故事,唐代诗人岑参还曾有诗赞“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④但是,我要请问一句,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就证明我们的民族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吗?

我还

要问一句,孙敬、苏秦、匡衡、车胤、孙康他们如此苦读读的是什么书?

他们又因何如此苦读?

很显然,他们读的是当时的课本或教材,他们的苦读是为了应试,是入仕、求功名的欲望所驱使。

这种带着个人奋斗目标的功利性读书,能代表一个民族爱好读书的习惯吗?

⑤我们现在所说的全民阅读,并不是指在校学生为完成学业为应试而读课本读教材教辅这种读书,而

是指民众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自我的心灵情操,完全出于自觉的阅读。

这种阅读既没有人逼迫,也没有任务要求、更没有指定书目,是没有功利,纯粹个人爱好的阅读;

所读的书不是教材教辅,而是那种可读可不读的“闲书”。

⑥自古以来,读“闲书”是遭反对的。

不只是长辈、老师反对,连政府都反对。

我们民族观念中的读书,是为仕途、为功名而求学,是非常功利的。

历来视求学读教材教辅是“走正道”,读“闲书”是“走邪路”。

过去是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苦读;

如今是因“年龄是个宝,学历不可少;

戴了博士帽,才得乌纱帽”而苦读。

尽管《论语》中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种勉励学人勤奋读书的名言,但实践中,书读好了有余力了去做官的人数不胜数,而官做好了有余力了再好好地读书的人却不多,古往今来也少有这方面的典故。

⑦中华民族是不爱读书的民族,这话听起来不好接受,但这是事实。

我们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始皇帝就

做过焚书坑儒的傻事,他就不想让国人读书,不仅要把全国的书烧掉,而且要把全国的文人儒士也都坑掉,要不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会更加灿烂辉煌,经典会更加丰富多彩。

不只是皇帝不让中华民族读书,连我们的圣人老子和孔子,他们也并不赞成天下老百姓都读书,做有知识的人。

老子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第三章)他是说,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

就是使百姓头脑简单浑沌,填饱百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志气,强健百姓的筋骨,永远使百姓无知无识、

没有欲望。

孔子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第八)意思是说,可以指点老百姓

走哪条路,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不只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流行,一直

到新中国成立都是如此。

⑧读书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区别于野蛮的文明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的人只是士人,读书是文

化人的事情,今天的中国人,除知识分子外,一般普通家庭就没有藏书的习惯,倒是有相当多的人以藏书

来装潢门面的。

⑨让一个本来不爱读书的民族改变习惯热爱读书,光靠政府立法、下文件、发号召是不管用的。

事关

民族习惯、民族素质、民族尊严的事,要全民族来认识,来改变。

⑩在美国、西欧、东欧的街头、公园、候机厅、候车室、飞机上、火车上,随处你会看到捧着书孜孜

不倦地阅读的人们,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随身总忘不了带书。

而我们中国人呢?

我们手里捧着的不是书本,

而是Ipad、手机,人一天到晚泡在游戏和“八卦’里,是提高不了素质的,相反只会让人更庸俗、更自私、

更没有道德底线。

因嫉妒而毒死自己的同学、一受挫折就跳楼自杀、个人理想破灭就报复社会、……Ipad!

手机!

你们要把中国的年轻一代引向哪里去?

我们切不可躺在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历史上骄傲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那是咱们祖先的功劳,与我

们这些人没多大关系,我们要不努力,祖先们创造的悠久文化谁来传承?

怎么发扬?

又怎么发展?

没有发

扬、没有创造,最悠久的文化也会衰落,最宝贵的遗产也会破败,最丰硕的财富也会丢失,最优秀的品质

和优良传统也会失传。

1.第

(1)段中加点词“空打雷”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2.赏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3.就全文而言,第(3)段列举“悬梁刺股”的主要作用是()(2分)

A.说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谁也否定不了,而且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B.证明他们的苦读是为了应试,是入仕,求功名的欲望所驱使。

C.说明带着个人奋斗目标的功利性读书,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爱好读书。

D.告诫我们切不可躺在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历史上骄傲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4.有人认为文章第(8)段在论证思路上跳跃,应删除,你认为呢?

请说明原因。

(3分)

5.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以第(11)段为例进行分析(3分)

6.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19分)惊蛰

①气候太冷或太热,人会变得倦庸、懒散,思维僵化,以至一个冬季下来,懒于动笔,东西写得少,

犹如昆虫蛰伏一般。

猛一抬头,立春已过,雨水至矣,下一个节气便是惊蛰了。

由此感叹,四时光景,24

节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始终以自己的节奏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走来,从不停滞,从不失信,

该过去的过去,该到来的到来。

②在农历24节气中,我最喜欢惊蛰这个节气,与其说喜爱倒还是敬畏更多一些。

③经秋历冬,从秋风萧瑟到草枯叶落,再到天寒地冻白雪飘零,万物从盛极到衰落及至冬眠,大地进

入了一年中最为萧条的季节。

④节气,是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总结。

节气的变化,写在农民的脸上,而印证则在农民的肩

上、手上,因为他们每日所从事的农事,始终以节气为主线。

倘若农民忙碌一年是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则

节气便是小说中的24章节。

冬至若为农民肩头的担子支点,它的一头挑着小雪、大雪,而另一头则担着小

寒、大寒,同为“大、小”两个节气,从季节寒冷程度上说,后一头的分量更重一些。

小寒、大寒一过,

接踵而来的便是立春、雨水,惊蛰……

⑤惊蛰的意思是。

古人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

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陶渊明更是用文学语言描述惊蛰这个节令,他说:

“促春遘时雨,

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⑥惊蛰昭示着万象复始,气象更新,大自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灵动的时节。

⑦科普书上说:

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

这句充满天文地理

色彩的专业语言,是气象学的范畴。

但气象的变化,又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而大自然的变化又与人类

活动息息相关。

⑧在古代,先辈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鸧鹒鸣;

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的是进入仲春,

桃花红灼、梨花洁白,黄鹂鸟啼叫,苍鹰渐去而斑鸠替代,这样一个气候转暖,大地花绽鸟飞的时节。

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升温,雨水渐多,很多地方进入了春耕。

地气动了,惊醒了蛰伏在泥

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

⑨惊蛰是一个划季节的极具生命意义的节令。

⑩我很庆幸自己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又工作在江南。

因为,江南地区一年不但四季分明,而且春夏秋

冬时间分配上也差不多。

由此,一个季节,分别对应了六个节气。

江南地区四时温和、冷热,就像写在人

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再明显不过了。

而对江南地区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来说,也是幸运的,春发夏茂秋收

冬藏。

冬天对植物来说,就是“藏”,即休养生息。

江南植物生长,四时配臵,不紧不慢,这种一岁一枯

荣的生长规律恰到好处。

不像热带里的植物,不分季节,不分昼夜,拼命地长、长、长,一个字“累”。

也不像北方的植物,生长季节太短,刚刚嫩叶爬满枝头,正要拼命长的时候,季节就拉长了脸,准备越冬

了,你想怎么长也不允许,由不得自己的性子,而且冬季又特别漫长。

⑾惊蛰时节的晴朗天,在江南田野上行走,会深切地感受到大地春意的萌动。

“春雷响,万物长”。

蛰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地表上,紫云英花已似繁星点点,小麦可闻拔节声,

油菜花也争露金黄色,更有众多不知名的田间野花,竞相绽放。

地低下,昆虫经过一冬的长眠,渐渐复苏,

睁开了惺忪的眼睛。

大地母亲似乎在叫唤它:

“真是懒虫。

别睡了,起来啦,外面天气暖和了。

⑿而乡间田头,农人开始备耕,修整农具,天晴时晒种子,准备各种土杂肥,给即将下地耕作的牛犊多

吃精细饲料……

⒀此情此景,应了古人的一首田园诗,诗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7、“一个季节分别对应了六个节气”,其中属于春季的,除了立春、雨水、惊蛰之外,还有春分、和谷雨。

(1分)

8、根据第5段的内容,“惊蛰”的意思是(2分)

9、作者喜爱、敬畏惊蛰这个节气,理由是:

(4分)

(1)

(2)

10、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11)段画线句。

11、对文本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3段写冬天的寒冷与萧条,衬托出即将到来的惊蛰节气气候温暖、生机勃发。

B.第4段多用比喻,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农民才对节气的变化有着真切敏锐的感知。

C.第8段引用先辈的物候分类,生动地写出了气候物象的变化,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

D.第10段写热带和北方的植物,与江南的植物形成对比,突出了后者的生长规律恰到好处。

E.第11段中运用引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田野的春意萌动。

12、文章以一首田园诗结尾,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分)

(三)默写(6分)(任选六空作答,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3.

(1)饭疏食,饮水,。

(《<

论语>

七则)

(2),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3),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5)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常恐秋节至,。

(《长恨歌》)

(7),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教然后知困。

(《礼记》)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

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

14.本诗句句写“月”。

颔联写了、。

(2分)

15.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初升景象,赋予“山”动态的美。

B.“疑鹤发”、“恋貂裘”,既是诗人的推想,又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

C.尾联,明写嫦娥孤寂,实则推己及人,表达诗人自况自伤之情。

D.深秋月夜,诗人通过所见所感,抒发自己衰老孤寒、凄凉寂寞的境遇。

16.“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加以赏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7分)

(1)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

①②

(2)彪性沈重好古。

年二十馀,更始败,三辅大乱。

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

嚣问彪曰:

“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

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

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

愿生试论之。

”对曰:

“周之废兴,与汉殊异。

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

③有从横之事,执数然也。

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

④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

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

十馀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

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

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

”嚣曰:

“生言周、汉之执可也;

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

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

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3)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

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

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

彪乃为

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

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

“所上章奏,谁与参之?

”融对曰:

“皆从事

班彪所为。

”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

——《后汉书〃班彪列传》(节选)

【注释】①更始:

更始政权,是新朝与东汉之间的过渡政权。

②三辅:

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③执数:

执掌(国家政权)的道理。

④即真:

这里特指王莽称帝、建立新朝。

17、写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周之废兴,与汉殊异()

(2)哀、平短祚,国嗣三绝()..

(3)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4)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

18、把文中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

(2)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

1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在句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

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艰,乃著《王命论》..

C、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

D、至于成帝,假借外家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

20、请依据第二段班彪的答话,概括班彪认为汉室将要复兴的依据。

(3分)21、第三段“彪既疾嚣言”,其原因是(2分)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6题。

(12分)

篇三:

金山区201X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金山区201X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

3.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太守”是指____(写出人名)。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AvX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课文《狼》,出自著名短篇文言小说集《_____________》。

9.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甲】文中的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

【乙】文中的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的狼吃掉,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郑玄在马融门下③,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

一转便决,众成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

融果转式⑤逐-,告左右曰:

“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本,此必死矣。

”遂罢追。

玄竞以得免。

(节选自《世说新语·

文学》)

【注】①郑玄:

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

马融:

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

②浑天:

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多利用浑天仪这种算具进行演算。

③礼乐皆东:

这里是说儒家的学问都跟随郑玄传到东面去了。

④在水上据屐:

在水面之上,脚穿木屐。

⑤转式:

旋转式盘推演吉凶,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三年不得相见()

(2)及玄业成辞归()

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动算具立刻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害怕佩服。

B.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下子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害怕和佩服。

C.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转动算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