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967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乡村旅游实习目的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实习概况

1.实习相关信息:

1)实习个人

2)实习岗位:

3)实习单位:

2.实习时间进程:

1)20XX年5月底---6月18日每周末去旅行社参加导游培训,背导游词,

认真听取经验,整理学习带团技巧.

2)20XX年6月19日---6月21日跟团踩点,掌握各景点路线、购物店情况,

向老导游学习,熟悉带团基本流程.

3)20XX年6月22日---9月10日,正式实际独立带团,带团期间不断积累

经验,彼此交流,学习导游带团各方面技巧,定期做实习总结.

实习地基本境况秦皇岛,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交通便利。

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接唐山,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市辖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近300万。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

秦皇岛提出“旅游立市”的概念,正在打造一幅“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的美丽画卷。

秦皇岛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墅、候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是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秦皇岛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逐步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秦皇岛市旅游景区个,开辟了长城文化、海滨休闲度假、历史寻踪、观鸟旅游、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国家地质公园、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城乡双向游、会议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精品旅游线路,并每年举办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海关长城节、孟姜女庙会、望海大会、昌黎干红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这些旅游线路和节庆活动都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秦皇岛一年四季皆景,可供旅游者探险猎奇、寻幽揽胜。

其中自然资源以山、海文明,人文资源以关、城最为突出,社会资源以中央暑期办公地——北戴河最具魅力。

这里山地地貌奇特多样,飞瀑流泉到处可见;

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丰富;

更有长城等大量文物与古迹点缀其中。

海沙细而平矿,滩缓而水清,潮平而差小,延绵近百里;

海水污染程度低,水质清洁,阳光充足,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浴、沙滩活动与海上观光、海上游动的最佳场所。

辖区内的长城蜿蜒起伏,枕山襟海,依势而修,关隘地处要塞。

社会资源以北戴河——中央暑期办公地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而闻名遐迩,成为秦皇岛市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各处文物古迹,以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顶、天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长廊、孤竹国文化遗址等。

实习单位基本境况

实习地接导游工作描述

1.工作内容:

?

确认团队相关信息:

1)团队基本信息。

团队名称、全陪姓名及电话号码、团号、旅游团的结算方式、旅游团的等级。

旅游团人数包括儿童、用车、住房、餐标等情况。

在食、住、行、游等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

所乘交通工具的情况掌握特殊要求的注意事项落实接待事宜。

检查旅游团的交通、食宿方面的问题。

火车和飞机团还要落实旅游车辆,知道司机的姓名、电话、车型、车号并与司机定好时间。

2)落实住房,宾馆的位置,名称、概况、服务项目和设施。

是否含早,向宾馆提供该团抵达的时间,落实用餐,应该提前与有关餐厅联系,确定日程表上安排的每一次用餐的情况。

包括日期、人数、餐标、特殊要求等。

3)了解不熟悉的景点的情况去景点的路线。

开放时间,最佳游览路线,厕所位置,以便活动顺利进行。

及时与全陪联系,了解接团的时间和地点,防止漏接、空接团队事故的发生。

接团前准备:

1)物质准备。

上团前,按照该团游客人数领取导游图,门票结算单和费用,带好接待计划、导游证、胸卡、导游旗、接站牌等必备物品。

2)语言和知识准备。

根据接待计划上确定的参观游览项目,就翻译、导游的重点内容,做好外语和介绍资料的准备。

接待有专业要求的团队要做好相关专业知识、词汇的准备。

做好当前的热门话题、国内外重大新闻、游客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等方面的准备。

3)形象准备。

导游人员的着装要符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着装习惯和导游人员的身份,衣着大方、整齐、简洁,要方便导游服务工作;

佩戴首饰要适度;

不浓妆艳抹,不用味道太浓的香水;

上团时应将导游证书佩戴在正确位置

4)心理准备。

准备面临艰苦复杂的工作:

地陪在为接待旅游团做以上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有充分的面临艰苦复杂工作的心理准备。

不能只考虑到按规定的工作程序要求为游客提供热情服务的方面,还要有遇到问题,发生事故时应如何去面对、去处理,对需要特殊服务的游客应采取什么措施等各种思想准备。

准备承受抱怨和投诉:

导游工作手续繁杂,工作量很大。

有时导游人员虽然已经尽其所能热情的为游客服务,但还会遇到一些游客的挑剔、抱怨和指责,甚至提出投诉,对于以上情况,地陪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冷静、沉着地面对,无怨无悔地为游客服务。

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导游、服务:

篇二:

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国忠

一、旅游发展的趋势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迫性

《旅游法》于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成为国民的基本权利:

一是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三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常态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花的生活方式

〃常态化促进旅游消费的普遍化

旅游休闲成为人的基本要求和权利,其社会属性、公益属性、全民属性也日益彰显,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促进和谐的价值愈发突出。

〃常态化导致旅游消费方式的多元化

旅游消费除常规的六大要素外,康体、益智、体验、休疗、养生等都成为重要的元素。

〃常态化体现出旅游选择的自主化

人们有了足以支配的收入,自我调控的闲暇时间,自驾的交通工具,多元化的选择推动了产品多元化的提。

个性化、专项性、自助型的旅游成为趋势。

〃常态化推进了旅游发展的全域化

城市即旅游,乡村即景区,旅游将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空

间过程。

结论:

〃常态化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系统的常规旅游工作思路,按照旅游产业运行的规律,想旅游,抓旅游,推旅游。

〃常态无界限,旅游无边界,非门票经济将成为旅游经济的构成特征,要素经济成为重要杠杆。

〃以常态化的心态从非常态化的角度思考旅游,“常”是状态,“变”是规律,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求异。

省政府决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

把乡村旅游提上重要位置,各级要顺应大众旅游。

发展乡村游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

〃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

乡村旅游时解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主要方式和优化乡村环境的主要载体。

〃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平台。

通过宣传旅游促进城乡互动,带动城乡两种内需,活跃城乡两个市场,联系城乡两类产业。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传承的主题在乡村。

二、乡村旅游基本概念及理论

概念:

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主体是农民,北京是乡村,核心是乡村性,这是乡村旅游的核心。

乡村旅游时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刘德谦

乡村旅游的起源发展——国际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成为乡村旅游诞生的标志。

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开始将乡村与文化结合,形成乡村综合体验。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对主要城堡式农场进行重点改造,形成乡村度假旅游的热潮。

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最主要方式。

国外乡村旅游主要模式:

休闲观光型:

1、韩国观光农园2、爱尔兰乡村游3、新西兰花卉游

务农参与型:

1、美国农场游2、日本春秋农场游乡村旅游发展——国内

起点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荔枝节,以1984年开业的珠海白藤湖农民度假村为标志。

20世纪90年代,四川,上海,河北,北京,深圳等地乡村游大规模兴起。

20XX年以来,在全国形成围绕大型中心城市开展的近郊乡村旅游和以少数民族以及乡村文化突出的地区形成的远程乡村旅游两大趋势。

国内乡村游主要模式:

1、客源地依托型

主要游客为当地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复游性,典型钟摆式流动

2、目的地依托型

客源为顺访和综合型为主,吃住的游客规模较大

3、非常规型(设施创意型)

借助乡村地理环境,通过创意而形成的具有突出吸引力和特色参与性的乡村旅游点

4、复合模式

具有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休闲、度假等多种业态模式

举例:

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以“富在农家”推动经济发展,以“学在农家”培育新型农民,以“乐在农家”实现文化富民,以“美在农家”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贵州。

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基础或者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双重耦合

城市的休闲需求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破球需要(可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乡村旅游的动力作用:

〃带动农民向非农领域流动(身份上移)

〃带动农业向非农产业移动(产业进位)

〃带动农村向非农化转移(乡村环境优化、美化、个性化)〃带动乡村旅游资源增值(资源价值多元化,实现乡村资源资产化,乡村资产产业化、乡村产业规模化)特别注重农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的巨大动力。

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性,其根源是悠久的农业文明及其传统的传承

〃乡村风光(景观自然性)

〃乡村文化(传统与古老)

〃乡村产业(以农为本)

〃乡村生活(农业传统)

〃乡村环境(非城市化)

乡村旅游产品的三大构成主体:

旅游经营者、目的地居民、乡村社区与乡村自然环境

乡村旅游的业态构成(用旅游产品的结构难以解释乡村旅游的综合性,兼容性特点)

篇三: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假期出行与消费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随着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出外旅游已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多所,校生人数超过万人,可见中国的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本次的调查目的在于:

了解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以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旅游消费,以及根据国务院下达文件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预测和提供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法,于20XX.08.01-20XX.08.15进行,随机在各个路口等地点进行调查和采访。

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为90.4%;

有效问卷为232份,有效率为96.6%。

其中高年级(大三、大四)为100份,低年级(大一、大二)为132份;

男生107份,女生125份;

来自城市的学生98份,来自农村的学生134份;

独生子女109份,非独生子女123份。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

大学生的旅游意向,旅游的时间与地点,旅游的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游的消费结构等。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首先,大学生在经济和生活等各方面还必须依靠与家长与学校,但是相对于高中生,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又有比较宽松的时间。

大学生相对于成年人,更具有好奇心,追求刺激以及探险的精神,同时,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可以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

故相对而言,大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出游动机。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为其出游提供了经济条件。

因此,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值得我们关心。

有接近95%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旅游意向上。

另外5%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

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

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金钱,去旅游的目的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

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

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调查结果表明。

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

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

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

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

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

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

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

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

约占51%;

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

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

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

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人约52%,占大多数。

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

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

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

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出行的消费情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各个消费价格水平上大体平均分布,而且年级、性别、城乡的差异不显著。

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超过1000元的旅游消费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如下图)独生子女中有27.9%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独生子女中最多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

非独生子女中有9.5%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是非独生子女中最少人选择的一个消费水平。

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负担相对较轻,家长更愿意为子女旅游提供资助。

在旅途中的花费这一项中,大学生不受年级、性别和是否独生的影响,具有总体相似的消费结构:

即游玩是最大消费(占53.6%),次之是购物,接着依次是吃、住、行。

在吃上,绝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好吃或便宜原则;

在住宿上,将近半数的学生(49.1%)选择50~100(元/每人每天)。

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占62.7%),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

也有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出自兼职所得,因为有65.4%的人表示旅费主要来自兼职所得。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旅游消费普遍呈现以下特点:

(一)大部分大学生打算去旅游,从来没有打算去旅游的人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主要原因是没有钱;

(二)大学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增长见闻,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三)大学生大都选择寒暑假出游;

(四)大学生更愿意与情侣出游,很少人选择与父母出游,而且倾向于自助游;

(五)大学生旅游花费来源主要来自兼职所得,体现出节约原则;

(六)在旅游的吃、住、行、购物、游玩中,超过一半学生都选择乐意把钱用在游玩上。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整理出现在旅游业仍存在且较为严重的弊端:

(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

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

目前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对前期国务院下达的文件,我们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建议:

1.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要立足旅游需求、市场和特色资源优势,科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全面提升产业要素配套水平。

旅游业发展后发地区要加快推进产业要素的发展,大中城市和旅游业较发达地区要加快完善产业要素的配套建设,尽快形成全面配套、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要素体系推进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基础、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依托,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增强城市旅游功能,突出特色,完善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

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配套完善、吸引力强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积极探索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和富有特色的小城镇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建设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在巩固观光产品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切实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

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休闲度假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高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发挥专项旅游产品需求潜力大、附加值较高的优势,发展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专项旅游产品。

依托世界遗产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

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使红色旅游与绿色环境、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提示、旅游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通讯、金融、卫生等相关配套服务。

以“12301”游客服务电话为平台,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推动完善旅游国际航线,推动旅游支线机场建设,推动通往主要旅游景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公路建设,推动铁路、水路客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旅游安全和危机管理,完善各类旅游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全行业并与相关部门、行业联动的安全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旅游保险制度,完善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等旅游险种,增强旅游保险的理赔效能,提高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2.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

完善旅发挥旅游对休闲产业的主导作用。

休闲是与全面小康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旅游是休闲产业的重要内容。

要适应人们休闲生活发展的需要,推动大中城市公共休闲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发展水平,提升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水平,培育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增加休闲产品,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内容游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

推动科考旅游、探险旅游、游轮游艇、海洋旅游、网络预订、旅游传媒、汽车俱乐部等新兴业态发展。

促进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滑雪旅游、高尔夫旅游、自驾车旅游发展。

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推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娱乐等领域的设施设备及旅游房车、游船游艇、高尔夫设施、滑雪装备、野营设施、安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跟踪了解太空旅游、深海旅游等旅游新领域的发展

拓展旅游要素内涵。

将以旅游网络等形式进行旅游经营的实体,纳入旅行社业管理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