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答案Word下载.docx
《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附答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5.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
“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
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
”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
6.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
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7.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周恩来作了补充发言。
会后,一位美国记者在《时代》周刊上评述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D.万隆会议
8.、“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积极参与新型区域自主合作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0.2007年2月22日,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
“35年前的破冰之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他所讲的“破冰之旅”是指
A.尼克松访华B.基辛格访华C.乒乓外交D.中美建交
11.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这主要是针对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12.中国有句俗话: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日内瓦会议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世贸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从梭伦到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逐渐走向顶峰。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保护贵族利益到保护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的利益
B.梭伦改革以地域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
C.克里斯提尼改革使所有公民都可以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D.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委员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
15.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A.十二铜表法B.陶片放逐法C.雅典公民法D.公民大会法
16.法国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
这些史实最能说明罗马法
A.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B.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17.“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
18.《世界文明史》介绍: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9.“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20.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
21.伏尔泰说:
(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
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2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3.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24.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
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5.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
“……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
”他评价的是
A.德国B.中华民国C.美国D.法国
26.《独立宣言》写道:
“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
”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B.美国实行联邦制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27.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 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2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29.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
A.总统批准B.外交部批准C.最高法院批准D.国会批准
30.“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B.民主原则C.联邦制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
3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
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32.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33.“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4.观察下列图片说明
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D.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实行农业集体化
35.俄罗斯前总统普京针对美国在东欧的反导计划曾说:
“现在的情况在技术上与当时非常相以。
我们已经撤走了在越南和古巴的所有基地。
但就在我们的边境上,针对我国的类似威胁却正在出现。
"
普京所说“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A.越南战争B.古巴导弹危机C.北约建立D.朝鲜战争
36.有人把冷战时期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其含义是指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没有直接的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关系日益缓和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37.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
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B.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D.二战达成的协议
38.1983年9月,日本首相中曾根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
”中曾根所说的日本成为“国际国家”的实质是
A.日本不但要在经济上,而且要在文化上为世界做贡献
B.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传统文化大国
C.日本要使经济、传统文化和民主政治走向国际化
D.日本不但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政治大国
39.有人这样评价: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B.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宰世界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D.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40.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
为此,西欧国家建立了
A.世界银行B.华沙条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作答)
41.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头条标题为《第一届人大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第一章总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
(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分)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
(1分)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1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分)
(4)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4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得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
……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在军事方面它海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那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局的特点(1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民族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历史必修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42.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杜鲁门主义北约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3)多极化趋势
(4)多极化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