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2733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方剂配伍的目的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称之为“配伍”。

配伍的总体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

可归纳为五大作用:

增强药力;

产生协同作用;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方剂的基本结构

  2.1君臣佐使的涵义

  2.1.1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1.2臣药:

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1.3佐药: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

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2.1.4使药:

①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

②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的变化形式

  3.1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

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

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3.2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

  3.3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

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

剂型的选择依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而定。

  三、常用剂型

  1.汤剂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有利于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煎煮费时而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口感较苦而小儿难以服用,亦不便于携带等。

  2.散剂

  根据其用途,分内服和外用两类。

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

  3.丸剂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

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

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十枣丸、抵当丸等;

还有因方剂中含较多芳香走窜药物,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4.膏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

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煎膏又称膏滋。

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

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

  5.酒剂

  又称药酒。

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

  6.丹剂

丹剂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内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日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

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四、煎服法

  1.煎法

  1.1煎药法

  1.1.1煎药用具

  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

  1.1.2煎药用水

  一般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

用水量应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

每剂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得量为100~200ml。

  1.1.3煎药火候

  煎药的火候有“武火”与“文火”之分。

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

另外,还要根据药物性味及煎煮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

解表与泻下之剂,宜用武火,煎煮时间应较短,加水量亦较少;

补益之剂,宜用文火,煎煮时问应较长,加水量亦较多。

如不慎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1.1.4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以利于其有效成分的煎出。

对某些有特殊煎服要求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生石膏、磁石等。

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余药物,处方时注明“煎汤代水”。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用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分钟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分的散失,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用大黄取其攻下时,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

对所有后下药物,亦应先进行浸泡再煎。

  (3)包煎,某些药物煎煮后可致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

  (4)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应切成薄片,放入加盖碗内,隔水炖l~2小时。

对于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的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切成薄片另煎2个小时取汁和服,亦可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5)熔化(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之类,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和匀后服,以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易于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疗效。

  (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者,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麝香、琥珀等;

散剂、药物的粉末以及药物鲜品的自然汁亦需冲服。

如紫雪、沉香粉、肉桂末、参三七粉、生藕汁、生萝卜汁等。

  2.服法

  2.1服药时间

  应当根据病位高下、病情轻重、药物类型以及病证特点来决定药物服用的时间。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药;

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药。

急性重病应不拘时服,慢性病则应定时服药。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时服;

安神类药物,宜临卧时服;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食后服;

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

还有少数方剂的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十枣汤应平旦时服、鸡鸣散应五更时服等等。

  2.2服药方法

  2.2.1服药次数,汤剂一般是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但急病重证,或顿服,或一日数服,或煎汤代茶频服,甚至一日连服2剂;

慢性病服用丸、散、膏、酒等剂型时,一般一日服2~3次。

  2.2.2服药方法,服用汤药,大多采取温服,但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意在辅助药力;

若病情严重时,可能发生服药后呕吐的“拒药”反应,此时则应寒药热服,或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

  2.2.3服药剂量,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

  此外.对于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小量频饮的方法。

对于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第二单元 解表剂

  一、概述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属“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

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深入,变生他证。

本类方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本类方剂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及扶正解表三类。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本类方剂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3)服解表剂的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

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服解表剂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若表邪未尽,而见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

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二、辛温解表

  麻黄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

【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肺气失宣所致。

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法。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

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畅行营阴以解诸痛而为臣药。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以加强止咳平喘作用,为佐药。

甘草既可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以防止麻、桂发汗太过而耗伤正气,为佐使药。

  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染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外感风寒,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致。

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法。

方中桂枝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为君药。

芍药养阴益津,敛营止汗,为臣药。

桂、芍等量配伍,一散一收,寓意有三:

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

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生姜助桂枝散寒祛邪,兼能和胃止呕;

大枣助芍药益阴生津,并可补脾益气,二药既可增强君、臣药调和营卫之效,又能调补脾胃以充营卫生化之源,共为佐药。

炙甘草之用有二:

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

一为使药,调和药性。

全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九味羌活汤

  【方源】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细辛五分(3g)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各6g)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

治宜疏风散寒,祛湿解表,兼清里热之法。

方中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兼治太阳经头痛而为君药。

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祛邪,同为臣药。

细辛、川芎、白芷祛风散寒,止头身痛而为佐药;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之弊,也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全方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甘草炙,三两(6g)桂枝三两(9g)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6g)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寒饮停肺,肺失宣降所致。

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法。

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可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

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全方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止嗽散

  【方源】《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各l000g)陈皮一斤(500g)甘草炒,十二两(375g)

  【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

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三、辛凉解表

  银翘散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牛蒡子六钱(18g)竹叶四钱(12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生甘草五钱(15g)

  【用法】上杵为散。

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勿过煎,去滓温服。

亦可作汤剂,加苇根(18g)水煎服,其余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外感风热,卫气被郁,肺失清肃所致。

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毒之法。

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

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并可解毒利咽;

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且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既可加强本方辛散透表之力,又无温燥伤津之弊,四药共助君药以加强解表散邪之力,同为臣药。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皆为佐药。

生甘草清热解毒,护胃安中,调和药性,合桔梗又擅止咳嗽、利咽喉,为佐使药。

  桑菊饮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钱(6g)生甘草八分(2.5g)芦根二钱(6g)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宣降所致。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

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

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

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

杏仁苦降,肃降肺气;

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

连翘透邪解毒;

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本方从“辛凉微苦”立法,其配伍特点为:

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

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四两(9g)杏仁五十个(9g)甘草炙,二两(6g)石膏半斤(18g)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外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而致。

治宜辛凉透邪,清热平喘之法。

方中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解肌以清热。

二药一温一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

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

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

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而以清为主;

宣肺与降气结合,而以宣为主。

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四、扶正解表

  败毒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各900g)

  【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二钱(6g),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去滓热服。

亦可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系正气素虚,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肺气郁闭而致。

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

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

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

桔梗辛散,宣肺利膈;

枳壳苦降,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

前胡化痰以止咳;

茯苓渗湿以消痰,皆为佐药。

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

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

方中人参亦属佐药,与甘草相配,益气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

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本方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

扶正药得祛邪药则补不滞邪,无闭门留寇之弊;

祛邪药得扶正药则解表不伤正,相辅相成。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

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属于“八法”中的“下法”。

  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

本类方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等五类。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若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亦不可纯用泻下药,以防表邪随下法而生他证,应权衡表证与里实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方能切合病情。

  

(2)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合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治法。

  (3)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宜配伍补益之品,以防攻邪伤正。

  (4)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5)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与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二、寒下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半斤(24g)枳实五枚(12g)芒硝三合(9g)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配伍意义】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

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

治宜峻下热结,攻积通腑,以“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君药。

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