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2432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指标任务书N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坚持升降国旗和校会、班会制度。

提供本部门对升降国旗、中小学校会、班会制度化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上一季度升降国旗和校会、班会的情况。

各学校要有此内容的情况汇总表、图片、资料等。

Ⅲ—14—2)

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等时机,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提供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等时机,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方案、图片等。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等时机所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并至少有3个活动的相关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

Ⅲ—14—3)

定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优化校风学风。

提供本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定期评选优秀、先进方面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的情况。

各学校有此内容台帐。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健康素质

Ⅲ—15—2)

每学年召开运动会,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提供每学年召开运动会、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的文件、计划材料,另附部分学校文字材料、图片材料佐证。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召开运动会和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材料等。

各学校要有此内容台帐。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德育队伍

Ⅲ—17—1)

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普通中学明确专门机构主管德育工作,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有1名教导主任分管德育。

提供本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管理制度。

随机抽取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各1所,审核德育工作教师的工作记录(注:

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分管德育的领导为副校长或政教主任的亦视为达标)。

各学校要有此内容台账

Ⅲ—17—2)

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了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

提供相关制度材料。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中小学校的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

各学校要有此内容台账。

Ⅲ—17—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配备少先队辅导员。

提供相关佐证文件材料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配备少先队辅导员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Ⅲ—17—4)

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

说明本市有关部门规定在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和开展法制教育的文件。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查看法制教育课堂的学习材料或课堂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Ⅲ—17—5)

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提供相关制度文件,各学校相关文件佐证。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其校外辅导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聘校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其工作记录。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师德建设

Ⅲ—18—1)

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开展主题教育。

提供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制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材料。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团队建设

Ⅲ—19—1)

把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布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

提供本部门的督导评估指标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内容。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建设的内容。

Ⅲ—19—3)

学校团队组织健全、团队活动制度化。

说明本市学校团队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团队活动制度化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在团队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以及上一季度团队活动的情况,各学校要有此内容台账。

Ⅲ—19—6)

重视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支持和指导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说明本市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的总体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4所中学(含职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生会、学生社团所开展的主要活动。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校园文化

Ⅲ—20—3)

举办歌咏、书画、读书演讲、经典诵读、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开展的主要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度≥4次)各学校要有此内容台账。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校园安全

Ⅲ—21—4)

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严格落实门卫制度,加强校内巡逻。

提供本市出台的相关规定的文件、制度。

提供5个学校的门卫制度、门卫排班表、校内巡逻记录。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专业保安人员配备情况、学校门卫制度内容和加强校内巡逻的具体措施。

Ⅱ—7

“三结合”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家长学校

Ⅲ—23—2)

家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从随机抽取的学校,查看2所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考核其主要内容及活动落实情况。

学校提供教师进社区开展活动的资料图片。

Ⅱ—8

“三结合”教育体系社会教育/社区(村)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

Ⅲ—28—2)

建立教师进社区制度,城市有专门的社区教师,农村中小学校指派专门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节假日开展活动。

列举本市落实教师进社区制度的相关措施。

对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和2个村进行材料审核,审核社区和村是否有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节假日开展活动。

Ⅱ—9

“三结合”教育体系重点工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Ⅲ—33—1)

围绕“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的主题,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列举开展的最具特色的3个道德实践活动,并提供其活动方案和活动期间的相关媒体资料(如文字、图片资料、报道等)。

各校列举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并提供活动方案和活动期间的相关媒体资料(如文字、图片资料、报道等)。

Ⅲ—33—4)

在中小学校建立一批主题活动联系点,及时督促检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县)作为主题活动联系点的学校名单,并说明其中3个学校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情况。

各校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情况。

“三结合”教育体系重点工作/经典诵读

Ⅲ—36—3)

组织开展诵读展演、竞赛交流、冬(夏)令营等活动,建立推进经典诵读的工作机制。

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县)推进经典诵读、建立诵读机制的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相关情况。

Ⅱ—13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校馆衔接/衔接措施

Ⅲ—44—2)

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把校外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主动加强与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联系。

提供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对其中关于校外活动的内容予以标注。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教学安排中关于校外活动方面的内容,以及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联系的具体措施。

Ⅱ—17

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流动儿童/流入地解决就地入学

Ⅲ—58—3)

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提供佐证此指标的材料。

对随机抽取的4所城市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近两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获得各种表彰奖励、入队入团等情况。

 

二、实地考察

Ⅲ—20—1)

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环境整洁优美。

1)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

2)校园环境整洁,无废纸、果皮等杂物;

墙面、门窗无乱写乱画乱张贴现象,无脚印、球印等污迹;

校内停车区师生车辆按要求停放、规范有序,车棚地面整洁卫生。

3)教室、办公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处室布置文化氛围浓郁;

食堂做到窗明桌净,室内整洁,生活用品排放整齐。

对随机抽取的6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若全部符合标准为达标。

Ⅲ—20—2)

校园内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或少先队鼓号队、队室等文化阵地。

1)中学校园内有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或广播站(城区中小学具备三项以上为达标,农村中小学具备一项以上为达标)。

2)小学校园内有少先队鼓号队、队室或其它文化阵地(城区学校具备三项以上为达标,农村学校具备一项以上为达标)。

Ⅲ—20—4)

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良好,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1)中小学师生行为举止文明,无说脏话、打架斗殴之类的现象;

2)课堂上教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讲解透彻、师生互动良好;

3)课堂上教师无无故迟到早退、接打电话、酒后上课等现象;

学生无行为散漫、交头接耳等现象。

“三结合”教育体系重点工作/心里健康辅导

Ⅲ—34—2)

在城市社区、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利用网络、电话、授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1)城市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有相对稳定、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其活动记录显示前两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不少于4次。

2)城区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有专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其活动记录显示近两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活动不少于4次。

3)乡镇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有专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对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和6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Ⅱ—10

文化产品供给/网络阵地

Ⅲ—39—1)

依托中小学校网络教室、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处的上网设施,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并有实现持续运营、规范管理、健康上网的保障机制。

1)中小学校网络教室、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建有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和设施。

2)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开放时间、管理人员以及日常工作记录。

3)公益性上网内容健康,无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随机抽查中学网络教室、小学网络教室、文明社区、公共图书馆和青少年宫各1处。

5处均符合标准为达标。

Ⅱ—15

校园周边环境/治安和交通环境

Ⅲ—54—1)

在上学、放学时,有公安干警在校园周边执勤。

协调辅警、民警在校园周边执勤。

随机查看6所学校。

Ⅲ—54—4)

在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有专人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1)在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设有交通标志标线和其它交通安全设施。

2)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有专人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随机查看4所城区学校和1所幼儿园。

Ⅱ—20

未成年人文明行为/维护公共环境

Ⅲ—67—1)

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和口香糖现象。

1)公共广场无未成年人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和口香糖现象。

周末或学校放学后的时间(下午4:

30-6:

30)随机查看1处公共广场。

若实地考察期间90%的未成年人能符合以上要求,则视为达标。

Ⅲ—67—2)

无攀折、损坏花草树木现象。

1)公园无未成年人攀折、损坏花草树木现象。

30)随机查看1处公园。

Ⅲ—67—3)

无乱刻乱画现象。

1)公共图书馆(附录中有注释)无未成年人乱刻乱画现象。

30)随机查看1处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文明行为/遵守公共秩序

Ⅲ—68—1)

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1)未成年人能够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在周末或学校放学后的时间(下午4:

30),随机抽查公交车站1处(停留时间为15分钟),未成年人能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Ⅲ—68—2)

不乱穿马路、闯红灯

2)未成年人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

30),随机查看市中心区域主要交通路口1处(停留时间为15分钟),未成年人过马路时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的现象。

Ⅲ—68—3)

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未成年人在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说脏话、嬉闹现象。

随机查看2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2处公益性文化设施,无未成年人大声喧哗、说脏话和嬉闹现象。

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讲究礼仪礼节

Ⅲ—69—1)

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

1)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且仪容仪表整洁得体。

随机查看2所小学。

在校门口考察小学生放学时的用语情况。

Ⅲ—69—2)

友善对待外来人员,中学生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中学生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

随机查看4所中学(含1所职校)。

在校门口向中学生问路。

Ⅲ—69—3)

中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3)中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30)随机乘坐3条线路的市区内公交车,行程分别为5站次。

三、问卷调查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课堂教育

Ⅲ—13—4)

积极进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对德育教学的满意率≥85%。

Ⅲ—14—4)

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比例≥80%。

Ⅲ—15—1)

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育锻炼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校体育锻炼≥1小时/天。

Ⅲ—15—3)

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组织中小学生每年进行1次体检。

Ⅲ—15—4)

确保中小学生休息睡眠时间≥8小时/天。

“三结合”教育体系学校教育/课业减负

Ⅲ—16—1)

小学生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包括三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1小时/天。

Ⅲ—16—2)

无占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及各种形式的有偿上课、补课现象。

Ⅲ—16—3)

无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以赛促销代销等现象。

Ⅲ—16—4)

无挤占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现象。

Ⅲ—18—4)

学生、家长对师德的满意率≥90%。

Ⅲ—19—4)

团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少先队干部由队员定期轮流任职。

Ⅲ—21—1)

有计划地开展自护自救教育,向中小学生普及治安防范、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有关法律常识。

“三结合”教育体系家庭教育/行为示范

Ⅲ—26—1)

家长能以身作则的比例≥80%。

Ⅲ—26—2)

家长能够尊重未成年子女隐私的比例≥80%。

Ⅲ—26—3)

家长了解未成年子女交友状况并给予指导的比例≥80%。

Ⅱ—1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措施

Ⅲ—40—1)

所属学校图书馆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Ⅱ—12

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体现公益性原则

Ⅲ—43—4)

未成年人对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的满意率≥80%。

Ⅱ—19

未成年人思想品质/爱国情感

Ⅲ—63—1)

国家标识(国旗、国徽、国歌等)知识的知晓率≥90%。

Ⅲ—63—2)

基本国情知识的知晓率≥90%。

Ⅲ—63—3)

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比例≥90%。

Ⅲ—63—4)

了解我国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历史文化名人的比例≥90%。

未成年人思想品质/理想信念

Ⅲ—64—1)

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充满信心的比例≥80%。

Ⅲ—64—2)

相信家庭生活状况会越来越好的比例≥80%。

Ⅲ—64—3)

对个人前途充满希望的比例≥80%。

未成年人思想品质/道德品质

Ⅲ—65—1)

认为身边同学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的比例≥80%。

Ⅲ—65—2)

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比例≥80%。

Ⅲ—65—3)

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他人关爱的比例≥80%。

Ⅲ—65—4)

对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感到羞耻的比例≥80%。

Ⅲ—65—5)

即使在道德约束条件放松的情况下,仍然能严格自律的比例≥80%。

未成年人思想品质/心理素质

Ⅲ—66—1)

在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基本上能够做到不气馁,并冷静反思的比例≥80%。

Ⅲ—66—2

在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基本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比例≥80%。

Ⅲ—66—3)

如果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基本上都能够坚持到底的比例≥80%。

Ⅲ—66—4)

对自己的过失言行感到惭愧,并勇于承认错误的比例≥80%。

Ⅱ—21

社会评价/成年人满意率

Ⅲ—70

成年人满意率>

80%

社会评价/未成年人满意率

Ⅲ—71

未成年人满意率>

社会评价/未成年人安全感

Ⅲ—72

未成年人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