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游戏大全Word下载.docx
《培训游戏大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游戏大全Word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极少数情况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错了。
在日常工作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在深圳有一家香港公司的办事处,有一位主管和一位职员。
办事处刚成立时需要申报税项,由于当时很多这样性质的办事处都没申报,再加上这家办事处没有营业收,所以这家办事处也没申报。
两年后,在税务检查中,税务局发现这家办事处没有纳过税,于是做出了罚款决定,数额有几万。
这家办事处的香港老板知道这件事后,就单独问这位主管“你当时怎么想的,现在发生这要的事情?
”这位主管说“当时我想到了税务申报,但职员说很多公司都不申报,我们也不用申报了,考虑到可以给公司省些钱,我也就没再考虑,并且这些事情都是由职员一手操办的。
”老板又找到这位职员,问了同样的问题。
这位职员说“从为公司省钱的角度,再加上我们没有营业收入和其它公司也没申报,我把这种情况同主管说了,最终申不申报还应由主管做决定,他没跟我说,我也就没报。
“杀人游戏”之攻略
写这篇攻略之前,笔者连续两个通宵没睡。
干啥呢?
当然是“杀人”啦。
我现在还想不出其他有什么东东能有这么大吸引力。
“杀人游戏”目前已不是藏匿民间的小圈子游戏了,近期公开媒体都来报道,大有传遍祖国各地的态势。
可惜一些“敏感”记者可能根本没玩过,所以连抄袭来的文章都搞得驴唇不对马嘴,竟然把这么有趣的群体娱乐活动当成“电玩”了,可笑之极!
看来是需要澄清的时候了。
参加“杀人游戏”有3种角色。
我的攻略也要从3个方面说。
如果你是“好人”
一、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被“杀”死的准备。
在第一夜,“杀手”会无情地“杀”死一个好人,在座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第一个受害者。
这个人会死得很难看,天亮时,你已经死了,而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无辜。
但你还要留下线索,这时往往“直觉”作用很大,判断失误率也较高,很可能误导剩下的好人。
此后惨案陆续发生,好人的神经也更紧张,黑夜里你可能死于“杀手”刀下,白天你可能死于好人们的“误杀”。
二、要用自己的“风格”(沉默?
微笑?
辩解?
澄清?
)让大家相信你真的是“好人”。
大多时候,真诚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人多时,你的犹豫和不坚定会掀起群体性的怀疑和攻击。
三、一定要指出你的怀疑对象。
因为比较嫩的“杀手”总是指东指西,一副犹疑不决的样子。
作为好人,你一旦表现得不确定,好人们不会对你手软的。
四、注意观察被“杀”者顺序。
任何一个“杀手”都有自己的“杀人”风格。
比如先“杀”男再“杀”女、先“杀”身边的再“杀”对面的等等。
而且,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杀手”时,你要考虑什么样的“杀手”组合会以什么样的顺序“杀人”。
这里的经验是:
优秀的“杀手”总是先“杀”不太受人注意的人物,因为他们留下的线索最少。
五、注意投票裁决“杀”人时的举手情况。
稚嫩的“杀手”容易跟风,他会在关键时候最后举手(或不那么坚定),以便到达“杀”一个人要求的半数票。
六、找出比较嫩的“杀手”用逻辑,但遇到手段高超的“杀手”,你就要凭感觉了。
有一个绝密:
当游戏进行到最后,那个表现最成熟、理由最充分、看起来最无辜的家伙,必定是“杀手”。
如果你是“杀手”
一、绝对镇定。
第一次当“杀手”的人总是按捺不住激动,这从脸色、小动作、谈话语气中就暴露了。
而真正的“冷面杀手”最好面无表情,至少在刚刚拿到“杀手”牌的时候要做到。
二、尽量自然。
在游戏进行中,你要像往常一样,该说就说、该乐就乐、该沉默就沉默,不要让人家看出你与上局游戏中的表现差别太大。
三、“杀”人要狠。
无论是单个“杀手”行凶还是多个“杀手”合谋,“杀”人时一定要迅速决绝,不要心慈手软。
一般“杀”死大家认为与你很亲近的人,最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好人们会以为你不可能这么无情。
四、先杀那些不爱说话的。
因为这样的好人多是还没想清楚,他死了,一般不会留下对你不利的“遗言”。
不过这也要见机行事,有时候留下那些摇摆不定的好人,会让局面更乱,你就可以乱中取胜了。
五、指证“杀手”时要明确,举手投票“杀人”时要坚定。
“杀手”要明确,除了在黑夜里你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在白天你可是个“大好人”,你要坚决地指认你认为的“杀手”,还要为你认为的好人辩护。
学会帮好人说话,往往可以赢得好人的好感,你自己隐蔽得就更深了。
六、当人数越来越少,局势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杀手”一定要表现得思路清晰。
每次发言你都要澄清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不可能是“杀手”;
谁谁为什么一定是“杀手”。
但是,别忘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这时候,诚恳、简洁的解释更为有力。
如果你是裁判
一、按程序办事。
因为事关“生死”,每个人都想说话,这个游戏容易造成一片混乱的局面。
裁判要像法官,严格按程序办事,发言者言尽则止,不许反复陈说。
所有判决都要经过举手投票表决。
因为人们往往在投票的刹那念头就发生了变化。
二、严防“死人乍尸”。
这会使得游戏的趣味减少很多。
在“杀人”游戏中,最有趣的情况就是,死去的人什么都明白,但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权利。
就像我们常说的:
天堂里都是明白人。
三、威严。
裁判要说话算数,不要反复。
在辩论出现混乱和僵持的时候要果断决定:
现在投票。
让我们举手说话。
四、注意节奏。
往往在游戏开始的时候,大家发言不很踊跃,这时可以让发言者尽量快些,节奏加快有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而越到后面,情况越紧急越微妙,裁判要让节奏放慢,给每个人充分辩解和考虑的时间。
五、中立。
绝对不能流露出一点带倾向性的评论,不要和发言者讨论。
你最常用的词应该是:
“大家闭眼”、“好,天亮了”、“说完了吗”、“还有其他的吗”、“确定?
”、“请举手”“某某死了”等。
最后,任何参加“杀人”游戏的人千万不要把游戏和现实生活对号入座。
这纯属是一种智力和心力游戏,与个人道德无关。
这非常重要。
玩家点评:
我觉得这是和别人相处的一个好方法。
我是做市场推广的,以前不爱和客户吃饭,很难找到话题,说的都是最无聊的话。
但玩“杀人游戏”就不一样了,有斗智斗勇的味道。
只“杀”了一次人,就像已经认识很久了一样。
这样的游戏对工作有帮助,现在我的脸皮厚了,骗人不脸红了。
———孙悟空
在体会“杀”人与被杀快感的同时,有一种游戏化人生的感觉———王先生
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放松中体会与好人斗,与坏人斗,其乐无穷。
而且你还会知道你是怎么死的,有机会在下次游戏中报一“杀”之仇。
你会发现,一个糊涂的“好人”有时比“坏人”还危险。
———刘小姐
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我体会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快感。
你可以把一个你平时不喜欢的人给“杀”了,那怕是误“杀”。
———某作家
玩“杀人游戏”你会发现当坏人很过瘾,占尽了便宜。
而好人则显得愚昧,任人宰割,自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毛女士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是人们思考方式上的变化,人们的思考方式正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
它之所以先在IT界流行,是因为对于有上网经验的人来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是相通的,是乐趣、苦恼的现实化反照。
在这个游戏中,人们可以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表演不真实的事。
现实空间不可能一下实现的事,可以在游戏的虚拟空间集中表现出来。
在游戏中,你可以当个坏蛋,可以随意“杀人”,这也是一种发泄。
沙教授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说,这可能是一个涉及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的问题,表示要继续关注这一类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教授
人们有一种原始的、人性的东西就是征服欲,在现代社会被压抑的,通过虚拟空间释放出来。
现在人工作压力很大,游戏可以让人们暂时退出社会舞台,缓解心理压力,起到一个“安全阀”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星华
“杀人”游戏规则详解
参加人数以10人—20人较好,最佳人数12—16人,另设法官一名。
道具:
和人数相等的扑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标记物,很多场合以名片代替。
示例:
参加游戏人数共13人,选1人做法官。
由法官准备12张扑克牌。
其中3张A,6张为普通牌,3张K。
众人坐定后,法官将洗好的12张牌交大家抽取。
抽到普通牌的为良民,抽到A的为杀手,抽到K的为警察。
自己看自己手里的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么牌。
法官开始主持游戏,众人要听从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
法官说:
黑夜来临了,请大家闭上眼睛。
等都闭好眼睛后,法官又说:
请杀手杀人。
抽到A的3个杀手睁开眼睛,杀手此时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本轮游戏中最先达成同盟的群体。
并由任意一位杀手示意法官,杀掉一位“好人”。
法官看清楚后说:
杀手闭眼。
(稍后说)警察睁开眼睛。
抽到K牌的警察可以睁开眼睛,相互认识一下,并怀疑闭眼的任意一位为杀手,同时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给一次暗示。
完成后法官说:
所有人闭眼,(稍后说)天亮了,大家都可以睁开眼睛了。
待大家都睁开眼睛后,法官宣布谁被杀了,同时法官宣布让大家安静,聆听被杀者的遗言。
被杀者现在可以指认自己认为是杀手的人,并陈述理由。
遗言说罢,被杀者本轮游戏中将不能再发言。
法官主持由被杀者身边一位开始任意方向挨个陈述自己的意见。
意见陈述完毕后,会有几人被怀疑为杀手。
被怀疑者可以为自己辩解。
由法官主持大家举手表决选出嫌疑最大的两人,并由此二人作最后的陈述和辩解。
再次投票后,杀掉票数最多的那个人。
被杀者如是真正的凶手,不可再讲话,退出本轮游戏。
被杀者如不是杀手,可以发表遗言及指认新的怀疑对象。
在聆听了遗言后,新的夜晚来到了。
如此往复,杀手杀掉全部警察即可获胜,或杀掉所有的良民亦可获胜。
警察和良民的任务就是尽快抓出所有的杀手获胜。
目前也有不设警察身份的玩法,讨论更加激烈,但时间较长,并且坏人容易得逞。
抓间谍
注意:
最高机密!
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你的这份说明。
一个团体的成员有时不一定目标一致,也不一定彼此信任或相互影响。
这种情况常因大家不能坦诚沟通而变得更为复杂。
在这个练习中可能就有这样一个不与大家同心协力的人在你的小组中,我们可以称之为间谍。
一个小组中可能不只有一个间谍。
你的小组的目标是要:
1、求出本页下方问题的正确答案。
2、找出你的小组中可能有的任何一个间谍。
如果你被指派为间谍,你的目标为要全力阻挠你的小组作出正确的答案,同时不要被人家认出你。
任何人怀疑同组中的某个人是间谍时,只需要指控那个人是间谍即可。
除了被指控为间谍的人以外,同组的其他人进行投票表决,如果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被指控者确实是间谍的话,被指控者就不能在继续参与讨论。
无论你是不是间谍,都不可以说出来。
被表决逐出讨论的人必须留在小组中观察讨论过程。
问题:
有个人到你们店里买了一件65元的衬衣。
他给你一张100元的钞票。
因为你没有零票可以找他,你就到隔壁的小吃店去换了9张10元和两张5元的小钞。
回到店里,你把钱找给那个客人。
后来,小吃店的老板过来告诉你说你给他的百元钞票是伪钞。
你连声道歉,用两张五十元换回那张100元伪钞。
不包括衬衣的钱,店主损失了多少钱?
○你是间谍 ○你不是间谍
公平与不公平
案例讨论(40分钟)
案例(通过角色表演的形式来展现,共有六个角色):
小母鸡在谷场上扒着,直到扒出几粒麦子,她叫来邻居,说:
“假如我们种下这些麦子,我们就有面包吃了。
谁来帮我种下它们?
牛说:
我不种。
鸭说:
猪说:
鹅说:
我也不种。
“那我种吧。
”这只小母鸡自己种下了麦子。
眼麦子长成了,小母鸡又问:
“谁来帮我收麦子?
我不收。
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那会有损我的资历。
不做虽然饿一点,但也不至于饿死。
“那我自己做。
”小母鸡自己动手收麦子。
终于到了烤面包的时候,“谁帮我烤面包?
”小母鸡问。
那得给我加班工资。
那我还能享受最低生活补偿吗?
如果让我一个人帮忙,那太不公平。
我太忙,没时间。
“我仍要做。
”小母鸡说。
她做好五根面包并拿给她的邻居看,邻居们都要求分享劳动成果,他们说小母鸡之所以种出麦子,是因为地里找出了种子,这应该归大家所有,再说,土地也是大家的。
但小母鸡说:
“不,我不能给你们,这是我自己种的。
牛叫道:
损公肥私!
简直象资本家一样。
我要求平等。
猪只管嘀嘀咕咕,其他人忙着上告、要求为此讨个说法。
村长到了,对小母鸡:
你这样做很不公平,你不应太贪婪。
小母鸡说:
怎么不公平?
这是我劳动所得。
村长说:
“确切地说,那只是理想的自由竞争制度。
在谷场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该得的一份。
在目前制度下,劳动者和不劳动者必须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从此以后他们都过着和平的生活,但小母鸡再也不烤面包了。
针对这个故事,你如何看待“公平与不公平”?
参考答案:
公平不是绝对的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喜好,这就不能保证一个人对其它任何人都公平对待。
2、如果有绝对的公平,那就很难解释:
为什么地球上的土地有贫瘠与肥沃之别;
为什么非洲人民生下来要面对干旱、饥锇,而美国人民则享受文明、自由?
面对生来就不公平的环境来讨要所谓的“公平”本身就不现实。
3、人们因出身背景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会千差万别。
公平只是相对的概念。
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家认为平均就是公平,但结果如何呢?
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就是对工作积极员工的最大不公平。
4、人的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又怎能要求在复杂的社会中,处事待人的绝对公平。
提问:
如果你是经理,你的一个下属忿忿不平地说:
“我跟某人是同时进公司的,学历一样,干一样的电脑工作,为什么他的薪金比我高呢?
”你如何对答。
公平,是相对的公平。
薪金公平要看收入/付出。
所以要考察每个人的付出与业绩,再来谈收入,才是公平的。
啤酒游戏
背景
啤酒游戏,是1960年代,MIT的Sloan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
Sloan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各种年龄、国籍、行业背景都有,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配销系统业务。
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相同的危机还是一再发生,得到的悲惨结果也几乎一样:
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后来却严重积货,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却也只有第二周那一次而已!
如果成千成万、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却都产生类似的结果,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
这些原因必定藏在游戏本身的结构里面。
在这游戏里,有三种角色可让你来扮演。
从产/配销的上游到下游体系,依序为:
1.「情人啤酒」制造商
2.啤酒批发商
3.零售商
这三个个体之间,透过订单/送货来沟通。
也就是说,下游向上游下订单,上游则向下游供货。
游戏是这样进行的:
由一群人,分别扮演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三种角色,彼此只能透过订单/送货程序来沟通。
各个角色拥有独立自主权,可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向下游销出多少货物。
至于终端消费者,则由游戏自动来扮演。
而且,只有零售商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
零售商的常态:
1、销售、库存、进货
2、订货时间约为4周
3、每次订货4箱啤酒
安份守己的零售商
首先,先假设你扮演的是零售商这个角色。
你是个安份守己的零售商,店里卖了许多货品,啤酒是其中一项颇有利润的营业项目。
平均来说,每一个礼拜,上游批发商的送货员都会过来送货一次,顺便接收一次订单。
你这个礼拜下的订单,通常要隔4个礼拜才会送来。
「情人啤酒」是其中一个销量颇固定的品牌。
虽然这品牌的厂商似乎没做什么促销动作,但相当规律的,每周总会固定卖掉约4箱的情人啤酒。
顾客多半是20来岁的年轻人。
为了确保随时都有足够的情人啤酒可卖,你尝试把库存量保持在12箱。
所以,每周订货时,你已把「订4箱情人啤酒」视为反射动作。
为了方便起见,我把进货、订货、售出、原本库存量、结余库存量这五项数字,用图形来表示。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啤酒游戏的进行,零售商如何应对客户的购买行为、上游的进货行为。
零售商1-6周
第一周:
风平浪静。
第一周,一如往常,卖出4箱、进货4箱、结余12箱。
所以你也一如往常,向批发商订货4箱。
第二周:
多卖了4箱。
第二周比较奇怪,情人啤酒突然多卖了4箱,变成8箱。
因此,店里库存就只剩下8箱。
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多卖了4箱,也许只是有人举办宴会、多买了一些啤酒吧!
为了让库存量恢复到12箱,你这个礼拜向批发商多订了4箱,也就是订了8箱。
第三周:
还是一样。
这一周跟上一周一样,还是卖出了8箱。
批发商的送货员来了,送来的情人啤酒数量,正是4周前向他所订的4箱。
现在,情人啤酒的库存量只剩4箱了。
如果下个礼拜销售量还是这样的话,下个礼拜结束时,就要零库存了!
为了赶快补足库存,你本来打算只订8箱;
但是,怕销售量会再上升,为了安全起见,你多订了一点,订了12箱。
第四周:
原來如此
这一周,还是跟上一周一样,卖了8箱情人啤酒。
有一天,你抽空问了一下买情人啤酒的客人,才知道:
原来在第二周时,有个合唱团的新专辑的主打歌里,结尾是一句「我喝下最后一口情人啤酒,投向太阳」的歌词。
可能因为这样,所以销售量就变多了。
「奇怪,如果这是啤酒制造商或批发商的促销手段,为什么他们没先通知我一声呢?
」这一周进货量为5箱,嗯,批发商也开始反应我增加的订单了。
你预期销售量可能还会上升,而且库存也只剩下1箱了。
所以,这一次一口气订了16箱。
第五周:
库存沒了......本周,还是卖了8箱。
进货7箱,表示上游批发商真的开始响应了。
不过,库存变0了。
望着空空的货架,你决定跟上周一样,订16箱,以免落得「流行啤酒没货」的窘状,影响商誉。
第六周:
开始欠货。
真惨!
本周只到了6箱情人啤酒而已。
还是有8箱啤酒的顾客需求量,但库存已然耗尽。
你只好跟两位预约的老顾客说:
下次一有货,一定先通知你们......望着空空的货架,想着:
要是还有货,不知道可以多赚多少笔呀......真可惜......好象在方圆百里里头,只有你这一家才有卖情人啤酒。
而且,照顾客预约的情况看来,抢手程度好象还会增加;
以前可从来没有人会预约的......。
本来想再多订一点,但,一想到前几周多下的订单,可能就快送过来了。
于是,你抑制住冲动,还是维持原状:
订了16箱。
希望本周欠2箱的惨状能赶快解决掉。
零售商7-9周
第七周:
依旧。
这一周,还是只进货五箱。
五箱情人啤酒,刚把其中两箱卖给上周预约的顾客,不到两天,剩下的又卖完了。
更惨的是,有五位顾客留下他们的连络资料,希望你一有货就通知他们。
结果,本周欠了5箱货。
你另外订了16箱,并祷告说下周会真正开始大量到货。
第八周:
火大。
还是只进货5箱。
火大了!
「该不会是制造商的生产线还没赶上增加的需求量吧!
真是的!
反应这么慢!
本周,你订了24箱,以免欠货量越来越大,生意不用做下去了。
第九周?
先别急,让我们换个角色,看看批发商的情况。
批发商1-8周
安份守己的批发商。
你是个安份守己的批发商。
你代理了许多品牌的啤酒,情人啤酒也是其中之一。
比较特别的是:
你是本地的情人啤酒独家代理商。
你本周向制造商下的订单,通常约4周会送过来。
因为情人啤酒销售量一向很稳定,每周销给零售商的总数量都差不多是4卡车的量,所以,你固定每周向制造商订4卡车的情人啤酒,维持12卡车的库存。
第一~二周:
一如往常。
第一周,风平浪静,所以,你还是向制造商订4卡车啤酒。
第二周,有一两个零售商多订了一点情人啤酒,不过,总的来算,总订单数量还是一样。
所以,你还是向制造商订4卡车啤酒。
小波动。
好象多一点的零售商多下一点订单了,所以,你多销出2卡车的情人啤酒,库存也减少了2卡车的量。
为了恢复原先所维持的库存量,你向制造商多订了2卡车,也就是订了6卡车的情人啤酒。
第四~六周:
持续畅销。
第四到第六周,情人啤酒的销售量似乎越来越好,使零售商给的订单越来越多。
但是,上游制造商给的货还没增加,没办法同时满足所有零售商的需求,所以,只能一边给他们比平常多一点点的情人啤酒,一边向制造商下多一点的订单。
等到制造商送过来多一点的数量,才能把零售商给的订单消化光吧。
第六周某一天,你偶然听到一首流行歌曲有「情人啤酒」的字眼,恍然大悟!
可能这种畅销趋势还会持续好一阵子......。
第六周结束,库存量变负的了,总共积欠了8卡车的数量。
赶紧向制造商下20卡车的订单!
越来越惨。
零售商的订单持续增加,制造商的进货却还没反应过来。
对零售商积欠的数量也一直增加,到-40了。
你开始着急了。
打电话和制造商联络,赫然发现他们居然两个礼拜前(也就是第六周)才增加生产量!
「我的天!
他们真是反应迟钝!
我要怎么跟下游零售商交代呢?
只好先比照上个礼拜的数量给他们了......」从零售商传过来的订单越来越多看起来,情人啤酒的销售成绩似乎真的一直成长,一咬牙,把向制造商下的订单提高到30,但愿能赶快把积欠订单消化掉。
批发商9-17周
第九~十三周。
订单持续增加、存货持续赤字、进货缓慢增加。
总之:
持续恶化!
可怜的你,开始增加流连在附设酒吧的时间了,因为你开始害怕接听零售商打来的抱怨催货电话了。
显然的,情人啤酒制造商也跟你有一样的逃避想法,因为你也开始找不太到他们的负责人员。
第十四~十五周,进货终于大量增加了,积欠数字也终于可以开始减少了。
这时,零售商送来的订单也减少了,你想,可能是这两周送给他们的货,让他们可以少订一点了吧!
第十六周,到第十六周,你几乎已收到前几周所下的订单的数量:
55卡车量。
望着成堆的啤酒箱,你想,这些东东很快就可以卖出去了,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大赚一笔。
可是,零售商送过来的订单,怎么一个个都变成0了呢?
怎么搞的?
前几周,他们不都一直嚷嚷着要多一点啤酒吗?
怎么我一有足够的货,他们却都不要了?
一股寒意涌上心头,你赶紧取消向制造商发出的订单。
第十七周,制造商送来60卡车的情人啤酒,但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