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211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集每题答案已做Word下载.docx

7.人体必需脂肪酸为(BC)

Aγ-亚麻酸Bα-亚麻酸C亚油酸DEPAEDHA

8.食物的能量来源是(ABCD)

A碳水化合物B酒精C脂肪D蛋白质E矿物质

9.下列矿物质中,属于必需微量元素的有(ADE)

A锌B磷C钙D铁E硒

10.属于优质蛋白的有(BCE)

A谷蛋白B大豆蛋白C鸡肉蛋白D白蛋白E鱼肉蛋白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E)

A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B血红素铁在肠内的吸收并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

C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D无论是血红素铁还是非血红素铁均受植酸、草酸盐的影响

E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有关

12.含碘量丰富的食品有(ACDE)

A海带B深绿色蔬菜C干贝D紫菜E海鱼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E)

A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B硒是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组成成分

C锌参与蛋白质合成

D人乳中的钙磷比例约为1:

E缺硒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

14.维生素D的较好食物来源有(BCE)

A牛奶B蛋黄C肝脏D谷类E海鱼

第二章植物化学物

二、单选题

1.下面哪些属于植物化学物(D)

A维生素B蛋白质C胆固醇D植物固醇

2.大豆皂甙经酸性水解后其水溶性组分主要为(B)

A氨基酸B糖类C有机酸D五环三萜类

3.无氧型和有氧型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区别在于(C)

A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不同B与氧结合的形式不同

C对热的稳定性不同D对酸碱的敏感性不同

4.皂甙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在(B)中含量特别丰富。

A谷类B豆类C肉类D蔬菜

5.异硫氰酸盐属于(C)类植物化学物

A多酚类B含硫化合物C芥子油甙类D植物固醇

6.在植物界分布最广、最多的黄酮类化合物是(C)

A儿茶素B葛根素C槲皮素D大豆素

7.在一些国家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饮料的植物化学物是(C)

A类胡萝卜素B多酚C皂甙D芥子油甙

8.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谷类的(A)中含量更高。

A种籽B谷皮C胚乳D胚芽

9.异黄酮和木聚素属于多酚类物质,但是从生物学作用上讲,它们也属于(C)

A硫化物B植物凝血素C植物雌激素D芥子油甙

1.下面有关植物化学物的正确说法是(BCDE)

A植物化学物是植物的初级代谢产物

B植物化学物属于非营养素

C植物化学物对健康具有有害和有益的双重作用

D植物化学物具有抗癌作用

E维生素A原也是植物化学物的一种

2.下面哪些物质属于多酚类植物化学物(AC)

A槲皮素B吲哚C儿茶素D大蒜素E异硫氰酸盐

3.下面哪些物质本身就具有雌激素活性(CD)

A大豆异黄酮B大豆皂甙C大豆甙D染料木黄酮E异黄酮

4.大蒜中含有的维生素主要有(AB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

5.大蒜几乎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有(BDE)

A蛋氨酸B半胱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E赖氨酸

6.人体血清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以(ACDE)形式存在

A有氧型类胡萝卜素B无氧型类胡萝卜素

Cβ-胡萝卜素Dα-胡萝卜素E番茄红素

1.含维生素C最多的蔬菜是(C)

A大白菜B油菜C柿子椒D大萝卜

2.野果的营养特点(A)

A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B富含维生素B1

C富含维生素A和DD富含维生素E

3.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D)

A15~20%B50~60%C10~15%D35~40%

4.某食物中蛋白质的INQ值大于1(A)

A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高于能量供给

B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低于能量供给

C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能量供给量平衡

D表示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高于机体所需

5.下列不宜用于喂养婴儿的奶制品是(A)

A甜炼乳B调制奶粉C淡炼乳D全脂奶粉

6.影响蔬菜中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B)

A磷酸B草酸C琥珀酸D植酸

7.大豆中产生豆腥味的主要酶类是(B)

A淀粉酶B脂肪氧化酶C脲酶D蛋白酶

8.豆芽中富含(D)

A维生素EB叶酸C维生素BD维生素C

1.大豆中的非营养因子(ABCDE)

A蛋白酶抑制剂B植酸C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D皂甙类E异黄酮类

2.下面食品中含有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的有(ACDE)

A鸡蛋B稻米C鸡肉D牛肉E大豆

3.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包括(AC)

A棉籽糖B阿拉伯糖C水苏糖D半乳聚糖E蔗糖

4.下列属于大豆及其他油料的蛋白质制品的有(ABDE)

A组织化蛋白质B油料粕粉C纯化蛋白质D分离蛋白质E浓缩蛋白质

5.蔬菜水果中富含下列哪些成分(ACDE)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有机酸D芳香物质E矿物质

6.禽肉的营养特点有(ABDE)

A脂肪含量少B脂肪熔点低C含氮浸出物少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E易消化吸收

7.肉类食品在冷冻贮藏中可发生哪些变化(ABD)

A变色B蛋白质变性C自溶D脂肪氧化E后熟

8.谷类中含量较高的蛋白质为(AD)

A谷蛋白B球蛋白C白蛋白D醇溶蛋白E酪蛋白

第四章特殊人群营养

1.当妊娠期妇女体内(A)缺乏时,无法满足自身和胎体的需要,结果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

A叶酸B蛋白质C铁D维生素A

2.(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故母乳中的含量很低。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3.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B负氮平衡C排除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

4.婴幼儿佝偻病主要是由(C)缺乏引起的。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硫胺素

5.小于6月龄的婴儿宜选用蛋白质含量(B)的配方奶粉。

A<

12%B12%~18%C18%~25%D>

25%

6.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C)含量减少引起的。

A铁B硒C钙D锌

1.导致新生婴儿先天畸形的孕妇营养因素(BC)。

A铁缺乏B叶酸缺乏C维生素A过量D碳水化合物不足E脂肪过多

2.学龄儿童可出现的营养问题有(ABCDE)。

A缺铁性贫血B维生素A缺乏C维生素B1缺乏D肥胖E锌缺乏

3.可使孕妇出现贫血的维生素包括(CD)。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12D叶酸E维生素E

4.母乳中含量低于牛乳的营养素包括(ACD)。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钙E磷

5.下列叙述属于婴幼儿生理特点的是(ABE)。

A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并对某些成年或老年疾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B婴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

C婴儿可以食用成粒花生

D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参照母乳的营养素及其组成模式配制而成的,因此新生儿完全不用食用母乳而直接喂以配方奶粉代替,不必强调母乳喂养

E母乳是自然界中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是婴儿的最佳食物,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6.妊娠期营养不良可使胎儿发生(BCD)。

A佝偻病B先天畸形C低出生体重D脑发育受损E肥胖

1.膳食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C)。

A负相关B不相关C正相关D未确定

2.脂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B)。

A相同的B不同的C不确定D有时相同

3.预防动脉硬化应增加(B)的摄入

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甘油三酯D胆固醇

4.(D)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葡萄糖、蔗糖B葡萄糖、果糖C乳糖、麦芽糖D蔗糖、果糖

5.(A)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胆酸的吸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A膳食纤维B淀粉C双糖D寡糖

6.(D)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A大剂量的维生素AB大剂量的维生素E

C大剂量的维生素DD大剂量的维生素C

7.(A)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集作用。

A茶多酚B大蒜C洋葱D草酸

8.营养素可在基因表达的(A)上对其进行调节。

A所有水平B转录前水平C翻译和翻译后水平D转录后水平

9.携带有(C)者骨密度与钙的摄入量呈剂量反应关系。

ABB基因型Bbb基因型CBb基因型D以上三种基因型者

10.叶酸摄入不足只对携带有(A)人群的影响较大,该型人群应比一般人群摄入更多的叶酸。

AT/T基因型BC/C基因型CC/T基因型D以上三种基因型

1.使血胆固醇升高的有(ACD)

A豆蔻酸B亚麻酸C月桂酸D棕榈酸E亚油酸

2.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的是(BC)

A苏子油的油脂B橄榄油的油脂C茶油的油脂D鱼油的油脂E芝麻油

3.引发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CD)

A高能量膳食B低能量膳食

C不合理的饮食结构D不合理的特殊饮食习惯

E高盐膳食

4.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ABD)

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B甘油三酯

C游离脂肪酸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E胱氨酸

5.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矿物质有(ABC)

A膳食钾B膳食钙C镁D铁E钠

四、名词解释

1.血糖指数(GI):

GI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之比,反映不同种类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人体内引起血糖值的不同。

2.肥胖:

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3.BMI: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主要用于衡量肥胖程度。

4.遗传性肥胖:

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罕见并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

5.继发性肥胖:

主要指由于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或其它疾病、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而导致的肥胖。

6.单纯性肥胖:

主要指排除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7.分子营养学:

主要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研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另一方面研究遗传因素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作用。

第六章社区营养

二单选题

指数的公式()

A[体重(kg)/身高(cm)2]x104B[体重(kg)/身高(cm)2]x103

C[体重(kg)/身高(cm)]x104D[体重(kg)/身高(cm)3]x104

A[体重(kg)/身高(cm)4]x107。

B[体重(kg)/身高(cm)3]x105

C[体重(kg)/身高(cm)3]x106D[体重(kg)/身高(cm)3]x107

A{[体重(kg)+胸围(cm)]/身长(cm)}×

100%

B{[体重(kg)-胸围(cm)]/身长(cm)}×

100

C{[体重(kg)+胸围(cm)]/身长(cm)}×

D{[体重(kg)-胸围(cm)]/身长(cm)}×

4.缺少维生素A的临床体征()

A干燥,毛囊角化B毛囊四周出血点

C癞皮病皮炎D阴囊炎,溢脂性皮炎

指数越大,说明()

A生活水平越贫穷B生活水平越富裕

C工资收入越大D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越大

6.制订蛋白质RDA的一种方法需将人体必须的氮损失折算为()后再考虑安全率。

A总氮量B大豆蛋白质C参考蛋白质D蛋白质

1.关于体质指数(BMI)的叙述哪些正确(ABDE)

A~为正常B17~为轻度消瘦

C~为中度消瘦D25~为超重

E多于30为肥胖。

2.营养发展纲要中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的总体目标哪些正确(BCDE)

A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4300kcal,其中80%来自植物性食品,20%来自动物性食品。

B蛋白质77g,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品。

C脂肪70g,其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5%。

D钙580mg,铁23mg,锌12mg。

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775mg。

3.营养发展纲要中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的总体目标哪些正确(ABDE)

A人均每年口粮155kg,豆类13kg。

B人均每年蔬菜147kg,水果38kg。

C人均每年食用植物油50kg,食糖20kg。

D人均每年肉类28kg,蛋类15kg。

E人均每年奶类16kg,水产品16kg。

4.营养发展纲要中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的总体目标哪些正确(ABCE)

A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病率降至5%,生长迟缓发病率降至15%。

B孕妇贫血患病率降至20%。

C儿童贫血患病率降至15%。

D4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达到50%。

E4个月以上的婴儿应逐步补充各种辅助食品。

5.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ABCD)

A膳食调查B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C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D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E人体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6.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BCDE)

A评估法B称量法(或称重法)

C记账法D询问法E化学分析法

7.反映人体蛋白质生化检验参考指标有(ABD)

A血清总蛋白B血清白蛋白C全血血红蛋白浓度

D游离氨基酸E游离脂肪酸

8.反映人体铁生化检验参考指标有(CDE)

A血清视黄醇B血清胡萝卜素C全血血红蛋白浓度

D血清铁蛋白E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9.发生贫血时可能缺乏的营养素包括(ACDE)

A蛋白质B钙C铁D叶酸E维生素B12、B6、

10.理想体重的常用计算公式如下(BCD)

A理想体重(kg)=身高(cm)-110B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C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D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E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11.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ABCDE)

A居民膳食营养摄取量和食物组成结构与来源,食物资源生产加工,供应分配,就餐方式习惯等。

B居民营养状况与发育状况,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种类、发病率、原因和发展趋势,控制措施等。

C营养方面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D第二代发育趋势及原因分析。

E各种人群中有倾向性的营养失调趋势。

12.社会营养监测常选用的指标如下(ACE)

AEngel指数BKaup指数C收入弹性

DVervaeck指数E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

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标志,下列的判定哪些是正确的()

AEngel指数在60%以上者为贫困BEngel指数50%~59%为勉强度日

CEngel指数40%~49%为小康水平DEngel指数30%~39%为富裕

EEngel指数30%以下为说明存在计算错误

14.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世界各国通常以下列食品为载体(ACDE)

A粮食B保健食品C饮料D乳制品E食用油和调味品

15.具有开发研制和生产经营潜力的食品新资源。

ABCE

A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开发的农品种B食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开发

C野生植物、野菜、野果的开发D野生动物

E食用油源,如核桃油、松籽油、黑加伦籽油、葡萄籽油等。

16.无公害农产品必须达到以下要求(ABCE)

A产地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

B必须按照无公害食品管理部门规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C产品必须对人体安全、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D无公害食品生产应有HACCP

E必须取得无公害食品管理部门颁发的标志或证书

17.绿色食品标志的图形组成(BCDE)

A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包括三个绿色五角星。

B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

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C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D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

E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18.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A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B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

C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

D将营养知识纳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

E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营养宣传教育活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第七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A)。

A抑制胆碱脂酶活性B致癌性C血液系统障碍D肝脏损害

2.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被(D)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A金属汞B砷C铅D甲基汞

3.骨痛病是由于环境(B)污染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人体慢性中毒。

AHgBCdCPbDAs

4.对有毒金属铅最敏感的人群是(B)。

A老人B儿童C男性D女性

5.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A)。

A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B有机物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C无机物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D:

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环境污染

6.N-亚硝基化合物可对(C)产生致癌性。

A一种动物B大鼠、小鼠C多种动物D猴

7.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后有恶臭味,是食物中(C)成份分解而致。

A脂肪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纤维素

8.肉及肉制品发生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微生物污染B农药残留C使用亚硝酸盐D加工方法粗糙

9.砷的急性中毒多是由于(B)引起的。

A污染B误食C食品添加剂D三废处理不当

10.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烧烤或熏制的动物性食品中B(a)P的含量应(C。

A≤10μgB≤10μg/kgC≤5μg/kgD≤1μg/kg

11.苯并(a)芘化学结构是由(C)。

A三个苯环构成B四个苯环构成C五个苯环构成D六个苯环构成

12.聚乙烯塑料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使用,其安全性是(A。

A安全B不安全C限定使用范围D限定乙烯量

13.花生最易受到(C)污染而出现食品卫生学问题。

A大肠菌B肠道致病菌C霉菌D酵母菌

14.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D)。

A≤μg/gB≤μg/gC≤μg/gD不得检出

15.赭曲霉毒素(A)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物质。

AABBCCDD

1.(AC)对金属毒物的吸收和毒性有较大影响。

A蛋白质B碳水化物C维生素CD维生素BE水

2.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包括(ABC)。

A硝酸盐B亚硝酸盐C胺类物质D氨E铵盐

3.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有(ABCD)。

A感官指标B物理指标C化学指标D微生物指标E放射性指标

4.我国使用最多的农药是(ABC)。

A除草剂B杀虫剂C杀菌剂D植物生长调节剂E杀鼠剂

5.我国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的原因是其(ABCDE)。

A半衰期长B蓄积性强C稳定性强D脂溶性强E致癌作用

6.亚硝胺在(BCE)条件下稳定。

A酸性环境B中性环境C碱性环境DpH=4EPH=10

7.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AD)。

A食品清洁状态标志B食品曾受温血动物粪便污染

C预测致病菌污染可能性D预测食品耐保藏性E食品对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