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1603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项训练 酸碱盐的溶解性Word格式.docx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某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絮状沉淀

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H2

H2O

H2CO3 

Ag

AgCl

AgNO3溶液

Ca(OH)2溶液

Ca(NO3)2溶液

CaCO3 

NaCl

NaHCO3

Na2SO4溶液

7.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2SO4、BaSO4两种白色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C

制备Cu(OH)2

向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

D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9.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 

CuSO4 

BaCO3 

AgNO3 

Ba(OH)2

10.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二、填空题

11.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不得误入口中,因此医院在作钡餐透视检查病人的胃病疾病时,除了可选用口服硫酸钡,能否选用口服碳酸钡?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信息填空.

Ba2+

不①

Na+

溶②

溶③

溶④

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如物质④所在行为“Ca2+”,所在列为“NO3﹣”,则其化学式为Ca(NO3)2,说出物质③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写出选用表中合适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来制备物质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请预测其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限选试剂是:

Na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铜。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够与含Ba2+的盐反应

________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如果观察到________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________ 

(填物质类别)反应

,如果观察到________ 

,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

(1)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

①CaO+H2O═Ca(OH)2;

②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Ⅰ.固体A成分的探究及测定

【猜想】①固体A中只有CaCO3;

②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2;

含有Ca(OH)2的理由是________.

(3)

【实验】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出现________,猜想②成立.

(4)

【组成测定】取8.7g固体A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纯净

CO22.2g,则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

【猜想】①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

②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③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

根据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6)

【实验】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③正确.

四、综合题

15.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的溶解性.你能利用此表完成下列的任务吗!

H+

﹣﹣

溶、挥

(1)查:

氢氧化钡的溶解性________

(2)写化学式:

一种酸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

(3)判断: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4)写化学方程式:

表中的一种酸与一种盐反应________.

16.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我能利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

Cu2+

Ba(OH)2的溶解性________.

一种酸________;

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是________.

(4)写铝与表中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表中物质写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各种物质的溶解性来判断,氯化镁、硝酸银、磷酸钾都能溶于水,只有硫酸钡难溶于水,故选C

【分析】这是基础性知识,要记住,才能应用,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是:

钾钠铵硝酸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2.【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故可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确定原子的质子数,但不能查找出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故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A、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B、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但中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体现;

C、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有之一是有沉淀产生,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找出沉淀;

D、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表格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依据的是20℃酸、碱、盐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一般可分为:

溶、微溶和不溶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Ca(OH)2、CaSO4的溶解性是微溶,溶解度在0.01g~1g之间;

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溶解度小于0.01g,故选项说法错误.

D、Ca2+、NO3﹣、Cl﹣三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分析】A、根据表格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溶解性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C、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g,属于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

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不溶).

D、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4.【答案】D

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故正确;

B、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可确定混合溶液的分离方法,故正确.

C、因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是否有水、沉淀、气体生成,利用“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判断物质的溶解性,因此,“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故正确;

D、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中子数没有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现,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解答;

B、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故可确定混合溶液的分离方法;

C、判断复分解反应的依据为:

生成物中是否有水、沉淀、气体生成;

D、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原子种类等.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简答题,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回顾,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烧的火焰颜色、产物情况等描述.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而“淡蓝色”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故A描述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注意:

“烟”为固体小颗粒,“雾”为液态小液滴,故B描述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C描述错误;

D、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絮状沉淀,描述正确,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解答】A、水和一氧化碳不能反应生成碳酸,水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生成碳酸,不符合题意;

B、银的活动性位于铜的活动性之后,银不能和氯化铜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钾,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水、氨气、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不符合题意。

C。

【分析】A、水转化成碳酸是与二氧化碳反应;

B、银的活动性比钙弱,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氯化银不溶于水和酸;

C、氢氧化钙能与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化钠、氨气和水不能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7.【答案】B

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故A正确;

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有元素名称、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信息,所以利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不能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故B错误;

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才可以进行,所以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能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有元素名称、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信息,进行解答;

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进行解答;

D、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才可以进行,来解答本题.

8.【答案】C

【解析】【解答】A、Na2SO4能溶于水、BaSO4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可鉴别,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NaOH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吸收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铜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两者不能发生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分析】A、鉴别Na2SO4、BaSO4两种白色粉末,加水溶解时,硫酸钠可以溶于水,硫酸钡不容水,根据他们的溶解性可以区别

B、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用浓硫酸干燥;

即能够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

C、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能够发生反应,氧化物制碱只适合可溶性的碱;

D、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以用酸,即能够与酸反应的比不能与酸反应的活泼。

9.【答案】B

碱的溶解性规律:

碱溶钾钠钡钙微;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盐酸盐中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中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A、CuSO4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BaCO3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C、AgNO3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D、Ba(OH)2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

【分析】碱的溶解性规律: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A

【解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由碱性--中性---酸性PH由大到小,A正确。

B中发生反应:

H2SO4+Ba(OH)2=BaSO4↓+2H2O

MgSO4+Ba(OH)2=BaSO4↓+Mg(OH)2↓有两种沉淀,B错误。

由氯守恒所以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相等,同等的盐酸消耗碳酸镁的质量大于氧化镁的质量,

C错误。

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固体质量也不变,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答案】不能;

因为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能电离出钡离子,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中毒;

BaCO3+2HCl═BaCl2+CO2↑+H2O

胃酸的成分是盐酸,由于硫酸钡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钡盐,因而不能电离出钡离子被人体吸收,不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能电离出钡离子,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中毒,因此医院在作钡餐透视检查病人的胃病疾病时,可选用口服硫酸钡,不能选用口服碳酸钡,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CO2↑+H2O.故答案为:

不能;

BaCO3+2HCl═BaCl2+CO2↑+H2O.

【分析】胃酸的成分是盐酸,重金属盐有毒是因可溶的重金属盐可电离出重金属离子,硫酸钡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钡盐,因而不能电离出钡离子;

而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能电离出钡离子.

12.【答案】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Ba(OH)2+Na2SO4=BaSO4↓+2NaOH(合理即可)

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③所在行为“Na+”,所在列为“CO32﹣”,组成的物质为碳酸钠,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物质①是硫酸钡,表中组成的物质中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合理即可).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Ba(OH)2+Na2SO4=BaSO4↓+2NaOH(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题意,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③所在行为“Na+”,所在列为“CO32﹣”,进行分析解答.物质①是硫酸钡,表中组成的物质中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识读方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NaHSO4电离出SO42-;

有白色沉淀产生;

碳酸盐;

NaHSO4电离出H+;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指示剂;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色

【解析】【解答】①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判断的依据是:

NaHSO4电离出SO42—,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②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氢离子能够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能够反应的物质是:

预测依据:

硫酸氢钠能解离出氢离子;

操作和现象为:

取少量硫酸氢钠溶液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③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溶液呈酸性,故能够与指示剂石蕊反应,使石蕊变为红色;

故能够反应的物质是:

指示剂、预测依据为:

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

【分析】一是要理解硫酸氢钠溶液可以离解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二是依据氢离子的性质,即使溶液呈酸性分析;

三是根据硫酸根离子能够与钡离子结合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Ca(OH)2+Na2CO3=CaCO3↓+2NaOH

(2)Ca(OH)2微溶于水

(3)蓝色沉淀

(4)50:

37

(5)固体A中含有Ca(OH)2

(6)Na2CO3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

Ca(OH)2+Na2CO3=CaCO3↓+2NaOH;

【猜想】根据由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进行解答;

【实验】根据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即溶液的成分只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若要证明,只需在B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进行解答.

【猜想】②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

Ca(OH)2微溶于水;

【实验】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将固体充分溶解后滴加硫酸铜溶液将出现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组成测定】经计算,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5g,则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3.7克,即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50:

37.故填:

50:

37;

【猜想】由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所以猜想③正确;

固体A中含有Ca(OH)2;

【实验】溶液中不会存在碳酸钠,即溶液的成分只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若要证明,只需在B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故填:

Na2CO3.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分析】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解答;

【猜想】②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进行解答;

【实验】根据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则将固体充分溶解后滴加硫酸铜溶液将出现蓝色沉淀进行解答;

【组成测定】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出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进行解答;

经计算,生成2.2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5g,则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3.7克,即固体A中CaCO3和Ca(OH)2的质量比为50:

四、综合题

15.【答案】

(1)溶

(2)HCl;

CaCO3

(3)否;

因为互换成分无沉淀、气体或水产生,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CaCO3+2HCl=CaCl2+H2O+CO2↑

(1)查找Ba(OH)2的溶解性,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交的格内写着“溶”,即Ba(OH)2不溶于水.故填:

溶;

(2)酸有盐酸、硫酸、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