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086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综合检测浙科版必修2Word文档格式.docx

aa的后代可能全为Aa,也可能一半为Aa,一半为aa,同理B_×

bb的后代也一样,所以,其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可能为1∶0、1∶1、1∶1∶1∶1,但不可能为1∶2∶1。

3.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

A.25%B.50%

C.75%D.100%

解析 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其母是蓝眼(aa)的褐眼女子的基因型为Aa,她与一个蓝眼男子(aa)婚配,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Aa∶aa=1∶1,因此他们生蓝眼孩子(aa)的概率为50%。

故选B。

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去除后代中的黑身果蝇,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果蝇基因型比例为(  )

A.4∶4∶1B.3∶2∶1

C.1∶2∶1D.8∶1

答案 A

解析 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Aa)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去除其中的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AA占

、Aa

占,所以A基因占

×

、a基因占

让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

)∶(2×

)∶(

)=4∶4∶1。

5.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

A.AaBbB.Aabb

C.aaBbD.aabb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子代中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所以“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6.下列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小麦根尖细胞B.受精卵

C.初级精母细胞D.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小麦根尖细胞属于体细胞,小麦体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是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还未分离,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

7.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着丝粒的分裂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  )

A.减数分裂间期、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笫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着丝粒的分裂。

8.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

A.1/2B.1/4C.1/8D.1/16

答案 C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都可以到任一极,即在每一极的可能性都是1/2,因此3个母方染色体都在同一极的可能性是1/2×

1/2×

1/2=1/8。

9.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b或d时期

B.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e时期

C.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

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解析 因昆虫的基因型是BB,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b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对应于图乙中的b时期(间期DNA复制),A项错误;

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e时期,B项正确;

图乙中c时期转录合成较多的mRNA,最可能是间期的G2期,C项错误;

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项错误。

10.(加试)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HY,XHXHB.XHY,XHXh

C.XhY,XHXhD.XhY,XHXH

解析 由题意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甲为男患者,故其基因型为XhY;

乙为正常女性,故基因型为XHX-,因为其父亲及儿子是患者XhY,所以乙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HXh。

11.下列哪种人类疾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

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

C.传染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解析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研究的是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而且每一对相对性状都由一对或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各对基因单独作用微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遗传无关;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病,也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12.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拟核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注入自身的DNA,其后的增殖是利用细菌的原料和场所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所以其外壳是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以细菌的tRNA为运载工具,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1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为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有两次培养T2噬菌体的过程,可以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噬菌体侵染的是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为保证侵染的效果可延长保温的时间

C.离心的目的是让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

D.用32P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解析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培养噬菌体必须先培养对应的细菌,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时间一般较短,因为如果时间太长会导致细菌内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B错误;

离心的目的是让脱离了大肠杆菌表面的T2噬菌体颗粒与大肠杆菌分层,分别进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C错误;

用32P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D错误。

14.DNA分子的碱基种类是固定不变的,但各种碱基的数目却因生物种类而异。

下列比例关系中,因生物种类而不同的是(  )

A.

B.

C.

D.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A=T、G=C,则

=1;

双链DNA分子中A=T、G=C,对于不同的DNA分子

的比值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双链DNA分子中

=1,

=1。

15.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的mRNA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  )

A.一种,一个B.一种,多个

C.多种,多个D.无数种,无数个

解析 转录的单位为基因,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基因,但不是无数个;

而每个基因都可以转录成相应的mRNA,并且这种转录在反复进行,因此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个mRNA。

16.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解析 丙是ATP,其结构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但ATP不是乙的水解产物之一,所以选D项。

A中甲含脱氧核糖,乙、丙含核糖。

甲中含3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3种核糖核苷酸。

17.贫铀弹的放射性污染,可使生物体产生变异,导致癌变、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

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南联盟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疾病死亡,并称为“巴尔干综合症”,对上面现象的讨论,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

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畸形

C.“巴尔干综合症”都将遗传给后代

D.射线引起“巴尔干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诱发基因突变

解析 “巴尔干综合症”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患者体内仍可产生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有可能产生表现正常的子代。

18.(加试)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

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

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

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

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解析 秋水仙素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而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的,故秋水仙素只能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起作用,植物细胞的分裂是不同步的,就使秋水仙素对有些细胞不起作用,仍进行正常分裂,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配子中染色体数比体细胞少一半,4n(4n=76)细胞可以产生含38条染色体的配子;

4n细胞产生的配子与2n细胞产生的配子结合形成的后代为三倍体;

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产生含19条染色体的细胞。

19.在一个气候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解析 种群中的个体差异越多越能适应多变的气候;

差异越少,越有可能被环境淘汰。

20.(加试)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基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解析 地理隔离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物种的形成最终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生殖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加试)(12分)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性作用,3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3个纯种的玉米品系,即甲(aaBBDD)、乙(AAbbDD)和丙(AABBdd),某小组设计了获得aabbdd个体的杂交方案如下。

第一年:

种植品系甲与丙,让品系甲和丙杂交,获得F1的种子;

第二年:

种植F1和品系乙,让F1与品系乙杂交,获得F2的种子;

第三年:

种植F2,让F2自交,获得F3的种子;

第四年:

种植F3,植株长成后,选择表现型为非紫冠糯甜的个体,使其自交,保留种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种。

(3)F3中aabbdd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请在甲、乙、丙3个品系中选取材料,设计可行的杂交实验方案。

第一步:

取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

答案 

(1)AaBBDd 紫冠非糯非甜 

(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 1 (3)

 (4)品系乙和丙 让F1个体自交,得F2 F2出现4种表现型(非糯非甜、非糯甜、糯非甜、糯甜),且比例为9∶3∶3∶1

解析 

(1)由题干可知,aaBBDD(甲)×

AABBdd(丙)→F1:

AaBBDd,表现型为紫冠非糯非甜。

(2)AaBBDd(F1)×

AAbbDD(乙)→F2: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且比例为1∶1∶1∶1,全部表现为紫冠非糯非甜。

(3)F2中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的个体各占

,让其自交得F3,只有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且概率为

(4)为了验证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测交法、自交法、花粉鉴定法等。

题中要求设计可行的杂交实验方案,可选用品系乙(bbDD)和丙(BBdd)杂交得F1(BbDd),F1自交得F2,F2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符合孟德尔的性状分离比(9∶3∶3∶1),则说明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

22.(12分)如图甲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基因。

(5)若该相同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论上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

答案 

(1)初级精母细胞 

(2)4 0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如图所示

(5)4

解析 从题图甲所示细胞中细胞质分配及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来看,其应属于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M、m及N、n等位基因分离,M与M、n与n属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应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时,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

图乙细胞中有一条含M基因(即黑色)的染色体和一条含n基因(即白色)的染色体,则图丙细胞中应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另一条。

23.(13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全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所示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________,图C所示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________,图D所示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的序号是________。

(2)看图回答(有关题空可用图B、C、D中所示符号填写):

上述图示中,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含有DNA分子,图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脱氧核苷酸长链。

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含有mRNA,图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核糖核苷酸长链。

(3)图C、图D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完成图A中③、④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5)图D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中。

A.神经元细胞B.肝细胞

C.心肌细胞D.人成熟的红细胞

(6)图E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答案 

(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① ② ⑤ 

(2)B、C P链、T链、A链、B链 C、D C链、D链 (3)转录和翻译(4)RNA病毒 (5)D (6)转运RNA(tRNA) 

解析 图A表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图B表示DNA的复制,图C表示转录,图D表示翻译,图E表示转运RNA的结构。

24.(加试)(13分)《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曾刊登一份政府调查报告说,被称为“超级病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美国国内正呈蔓延趋势,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严重感染这一病菌。

请回答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问题:

(1)从细胞结构来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属于____________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

(2)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作用,使细菌的_____发生定向改变。

(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抗生素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的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和器具:

青霉素、培养皿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普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将实验完善:

①实验步骤:

步骤1:

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

取培养皿B若干个(B1、B2、B3……),加入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

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

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一枚“印章”,在A1上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菌就按一定的位置正确地“复制”到B1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

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

②预期结果:

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③本实验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

答案 

(1)原核 基因突变 

(2)选择 基因频率

(3)①含有青霉素 ③A组细菌从未接触过抗生素,而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解析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其变异方式只有基因突变这一种。

(2)抗生素属于环境选择因素,具有定向性,其实质是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设置一组含有青霉素的对照组,实验证明先变异,后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