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溶解度单元检测附答案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
《溶液 溶解度单元检测附答案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 溶解度单元检测附答案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
100%=28.6%,故错误
故选D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答案】A
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错误。
故选A。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4.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答案】C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
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故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
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故正确。
故选B。
7.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向l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液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乙
D.t2℃甲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
【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t1℃甲的溶解度为60g,向l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时甲析出,而乙由于受温度影响较小,且量少,几乎不析出,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t2℃甲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质因析出而减少,溶剂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
选D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8.请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向20ga固体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
C.将t2℃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b中含有少量a,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只有在
℃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6g,也就是说此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a物质;
C从t2℃降温至t1℃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且都为饱和溶液,因此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物质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变化相差较大,因此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不可以用来提纯b。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双选中出现,得分率不是很高,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粗心。
9.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
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
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g。
即:
在20℃时在100g水中溶解28.6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g,选项C不正确;
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
故选D。
10.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水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A.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
C.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D.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
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正确;
B、2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
109g和17.3g,所以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
21.8g和不溶,所以Na2CO3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正确;
C、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为不溶,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正确;
D、4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129g和40g。
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NaOH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在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B。
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固体研碎可增大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B.将t1℃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将t2℃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为30g
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B、根据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晶体析出情况;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A、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将固体研碎不能增大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b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选项说法错误;
C、将t2℃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不一定为30g,选项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的质量,故C选项说法错误;
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D选项说法正确。
【点睛】
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结晶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0℃时,甲饱和溶液质量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
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A、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故A错误;
B、2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14.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璧发烫。
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B.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故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
B、t1~t2段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反应的速率增加,而反应物的量没有增加,故错误;
C、t2~t3段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故速率减慢,故正确;
D、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正确。
15.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S/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
36.6
37.3
38.4
A.t1介于20℃-40℃之间
B.5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NaCl
C.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6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14.2g
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20℃-40℃之间,硝酸钾和氯化钾有相同的溶解度,正确;
B.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NaCl,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正确;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110g,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溶质是30g;
再降温到20℃,硝酸钾的溶解度31.6g,50g水溶解15.8g,会析出晶体30g-15.8g=14.2g,正确。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将2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不正确;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将2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C不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故D正确。
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A.20℃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
B.50℃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50%,此选项错误;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2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
A,所以将5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5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所以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A>
C,此选项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18.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a>
b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a>
c
D.在t1℃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质量
a>b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
故选项错误;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错误,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所得溶液质量=25g+50g=75g;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还是最小;
故选项正确;
D、在t1℃时,a、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19.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对应的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
乙
C.t2℃时,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D.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A、a点表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C、c点是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是乙的过饱和溶液,故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故降温到t1℃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20.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A、图2中两试管底部溶液中都有固体溶质未溶解,因此试管中的溶液均为t2℃时的饱和溶液,图1显示,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因此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A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降温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逐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