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450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昭通市昭阳区山丫口煤矿副井回风上山作业规程55页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章施工工艺17

第一节施工方法17

第二节破煤方式17

第三节爆破作业17

第四节装、运(煤)方式19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附设19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0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

第一节劳动组织20

第二节循环作业21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

第六章生产系统21

第一节通风系统21

第二节排水系统24

第三节运输系统24

第四节压风系统25

第五节防尘系统25

第六节防灭火26

第七节安全监测系统26

第八节供电系统28

第九节通讯系统29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9

第一节施工准备29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30

第三节顶板管理32

第四节爆破管理33

第五节探放水管理及措施38

第六节机电管理45

第七节运输管理51

第八节其它53

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55

第一节灾害预防55

第二节避灾路线56

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57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58

审批意见

同意本规程的内容,并补充以下审批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会审时间:

安全科

生产科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矿长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副井与南风井贯通M1煤层回风上山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了矿井回风及行人。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m。

服务年限:

临时。

四、预计施工、竣工时间

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19年11月份开始施工,预计2019年12月中旬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矿井技术改造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矿井技术改造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9年10月。

二、矿井生产地质报告

矿井生产地质报告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9年4月1日。

笫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笫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

地面标高(m)

+2575~+2590

井下标高(m)

+2452.35~+2578.71

地面相对位置

及建筑物

地面相对位置位于矿区南部;

地面无建筑物和民房,四面为山坡,野草杂物。

井下位置

及相邻关系

巷道东面无巷道和开采历史,南面为巷道掘进与南风井平硐联接,西面是副井岩石运输巷,北面是副井井口方向,巷道的东本无开采历史和巷道。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巷道周边无开采历史,

该巷道掘进方位

方位

长度

m

笫二节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

矿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带(Ⅰ2)滇东北台褶束(Ⅰ32)。

区域构造以华夏构造体系最为发育,多呈北东向展布。

地层倾向以南东东向及北北西向为主,倾角6-65°

区域构造主要有箐门背斜、五寨向斜和箐门断裂、五寨断裂。

本矿区位于箐门背斜北西翼的次级构造—控飘冲向斜的北西翼,箐门断裂上盘。

总体上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

在西南角F5断层下盘,地层倾向北西。

区内地层倾角一般在30°

~55°

之间。

(详见矿区地形地质图)

(1)箐门背斜:

其主体部分在昭阳区境内,自箐门经新华至花园。

轴向为北东15~38°

,轴长约22km。

北西翼倾角25°

~65°

,南东翼倾角6°

~40°

核部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D)地层,两翼依次为石炭系(C)、二叠系(P)地层。

两翼不对称,南东翼稍缓,北东段受断层影响局部发生地层倒转。

(2)挖飘冲向斜:

为箐门背斜北西翼的次级向斜。

南起头行梁子东,往北东方向延伸,经懒台地至青龙洞,中间被3条走向近于东西向的断层错切。

其轴向北东11~42°

,轴向长度约6.3km。

北西翼倾角15°

~60°

,南东翼倾角10°

~50°

核部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P1)地层,两翼依次为石炭系(C)、泥盆系(D)地层。

第三节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昭通盆地东部边缘,区域性水系牛栏江、洛泽河、洒鱼河的分水岭地带,属构造抬升剥蚀、溶蚀中山地貌。

地形较陡,切割较强烈,沟谷发育。

区域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勘查区西南部5km处的大龙洞水库,该水库水库最高水位标高约为+2019m,汇水面积约为57km2,最大水深约20m,最大蓄水量约为1017万m3。

本区地表及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水系属长江水系金沙江流域

据凉风台气象站观测资料,区内年最大降雨量1380mm,最小降雨量776mm,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40mm,雨季月最大降雨量212mm,旱季月最小降雨量12mm;

每年5~10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90%,11月~次年3月为干旱霜冻期。

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3.7℃。

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及西南风,属高原性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分带明显。

区域内出露的岩层可分为碎屑岩类及碳酸盐岩两大类。

碳酸盐岩类包括泥盆系灰岩、白云岩,石炭系下统岩关阶和大塘阶上司组、摆佐组灰岩,石炭系中统威宁组灰岩,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灰岩,地貌上常表现为溶蚀、侵蚀和岩溶洼地(漏斗)。

据本次勘探及区内以往调查资料,按岩溶发育特点划分,区内可分为以溶洞为主的强岩溶发育带和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弱岩溶发育带。

强岩溶发育带一般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其特征是在分水岭及高台地上发育有较多的溶洞、落水洞、洼地,如在洛泽河两岸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发育有高出当地河床40~50m的2~3层水平或倾斜的溶洞。

在笋叶煤矿区龙潭分水岭二级台地(二叠系上统栖霞组灰岩)小规模的洼地、落水洞相当发育。

在强岩溶发育带,岩溶水主要以垂直下渗运动为主,水力坡度较大,地下水多在灰岩与碎屑岩交界处以以泉的形式排泄。

在洛泽河河谷(野牛塘煤矿东部13km)的许家院地段,距洛泽河河床40~50m的陡崖上,地下水在灰岩与碎屑岩界面的溶洞排泄流入洛泽河,泉点涌水量为1.5L/s。

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弱岩溶发育带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至可溶岩底板溶蚀基准面。

其特征是溶蚀裂隙发育,而溶洞、落水洞欠发育。

在弱岩溶发育带,岩溶裂隙水一般在切割较为强烈河谷以泉的形式排泄。

总体上,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岩溶裂隙水,地下水分布不均,含水层富水性为中等~强,地下水一般通过岩溶裂隙、岩溶管道、暗河、伏流等形式径流,以泉的形式排泄,具有交替强烈,运移距离远,集中排泄的特点。

地下水的补给面积宽广,补给源除大气降水外,还能通过岩溶接受越流补给,或接受河流补给。

区域内碎屑岩类包括在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等沉积型碎屑岩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在以碎屑岩为主的分布区,多为含、隔水层相间的裂隙含水层,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源,以下降泉的形式于沟谷和低洼地处排泄,一般流量为0.1~1.4L/s,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弱。

笫四节煤(岩)特征

根据本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大塘阶旧司组(C1dj),地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泥岩、煤,全组地层厚度154.70~174.48m,平均厚度164.28m。

共含煤5~7层,全部为编号煤层,由上而下分别编号为M1、M2、M3、M4、M5、M6、M7煤层。

煤层总厚为3.67m,含煤系数为2.2%。

其中M1、M4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32m(M1)、1.05m(M4),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37m,可采含煤系数为1.4%。

其余均为不可采的薄煤层

M1煤层:

位于旧司组第二段(C1dj2)地层的中上部,上距旧司组(C1js)顶界约32m。

煤层厚1.09~1.61m,平均厚1.32m,从南往北有变薄的趋势。

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薄层(厚约0.01m)泥岩夹矸,全区稳定可采。

煤层顶板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含较多黄铁矿结核,产少量植物碎屑化石。

底板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显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富含黄铁矿结核。

M4煤层:

位于旧司组第二段(C1dj2)地层的底部,上距M1煤层约46m。

煤层厚0.80~1.23m,平均厚1.05m,从南往北有变薄的趋势。

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全区稳定可采。

煤层伪顶为灰黑色薄层(厚约0.30m)泥质粉砂岩,顶板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石英质细砂岩,细砂状结构,波状层理。

伪底为一薄层(厚约0.40m)炭质泥岩,底板为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泥质粉砂岩,显缓波状层理。

煤层特征汇总表1表

煤层

编号

层间

距(m)

厚度(m)

煤层结构

煤层稳

定程度

可采性

煤层对比

可靠程度

最小-最大

平均值(点数)

M1

1.09-1.61

1.32(37)

简单

稳定

全区可采

可靠

46.10

M4

0.80-1.23

1.05(33)

第五节瓦斯

矿山瓦斯检测资料:

山丫口煤矿曾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对矿井进行过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三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表8-1-1

年份

最大相对

瓦斯涌出量

(m3/t)

最大绝对

(m3/min)

二氧化碳涌出量

07年

3.28

0.19

3.11

0.18

08年

3.51

0.20

09年

4.09

4.78

0.21

根据以上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本矿井应为低瓦斯矿井,矿山未来瓦斯管理工作,应按低瓦斯矿井进行管理。

矿井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及时做相关的采样测试工作,不断提高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工作的准确性,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节煤尘爆炸、煤的自燃倾向性

一、煤尘

2019年8月,该煤矿在M1煤层采样,送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

火焰长度为0,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0。

结论为无煤尘爆炸性危险。

二、煤的自燃

2019年8月,该煤矿曾在M1煤层采样,送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作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

煤的吸氧量为0.84cm3/g.干煤,煤层自燃等级属二类,为自燃煤。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煤矿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有关政策、法令、安全技术措施等规定,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第七节地温

正常通风情况下,矿井在主平硐水平运输大巷掘进迎头温度为22.3°

据相邻的野牛塘煤矿ZK1001钻孔井温测试资料,钻孔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地温梯度为1℃/100m,在正常值以内。

在山丫口煤矿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未发现有地温异常现象,矿区应属地温正常区。

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及巷道的延伸,有可能会产生热害影响。

第八节矿井环境地质特征

山丫口煤矿位于昭通盆地东侧边缘,区域构造属于箐门断裂的西端尾部南东翼。

历史上昭通地区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多次,区域稳定性属较稳定区。

矿区位于区域性水系牛栏江、洛泽河、洒鱼河的分水岭地带,地表水及地下水属长江水系金沙江流域。

矿区属构造抬升剥蚀、溶蚀中山陡坡地形,矿区范围内无常年性河流或水库等大的地表水体,较大的溪流为发源于矿区南部的长言庆冲沟溪流。

区内气侯属高原性季风气候。

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大塘阶旧司组(C1dj)。

可采煤层两层(M1、M4),均为中高硫、三级含砷、特高热值的无烟煤。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地质构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主含煤段砂泥岩弱裂隙含水层直接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岩类、可溶盐岩类为主的中等类型。

矿山目前处于停采状态,正在进行技改扩建。

矿山以往在矿区北部开采M1煤层,采用平硐开拓,开采方法为“走向壁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进行顶板管理,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机械排水和自然排水相结合。

目前矿区北部F2断层上盘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空,其老主井平硐掘进至+1950m水平。

己形成采空面积22.81万m2。

矿山在过去开采过程中,其遭遇到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现显出来,其基本特点如下:

1、矿区区域稳定性中等,尚未遭受到地震危害。

2、虽然矿区地形坡度较陡峻,但第四系地层不发育,且基本上为反向坡,区内山体较为稳定,现状未发现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规模小,形成的采空区范围不大,且可采煤层厚度小,计算预测开采形成的煤层顶板冒裂带最大高度为27.78m,一般不会通达地表,因此矿区内现尚未见诱发产生地面开裂、沉降等地质灾害现象。

3、矿山开采过程中,未见导致公路路基开裂、沉降现象,亦未导致地表水体因导通采空冒裂带而发生溃水事故。

4、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矿山排水量较小,矿井的疏干排水对当地水环境有影响不大。

5、矿区含煤地层及煤层中的硫、砷等有害组分含量较高,随着开采出来的原煤及矸石的排放,煤及矸石中的硫、砷等有害组分对当地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形成一定影响。

6、矿山开采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NO2等有有害气体,对矿区周边的空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因量不大,影响程度有限。

第九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勘查区位于云南强震带之一的小江断裂带之东约百余千米,据以往地震记载:

相邻发震区常波及本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区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区域稳定性属较稳定区。

第十节地质灾害

据本次矿井地质工作对矿区的调查结果,矿区范围内现状未发现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

虽然矿区地形坡度较陡峻,但第四系地层不发育,且基本上为反向坡,区内山体较为稳定;

区内冲沟发育,但冲沟规模较小,流程不长,且地表第四系坡积、残积层发育差,不具备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

所以未来矿山开采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易于防治。

但在局部陡坡地带,有产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

笫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笫一节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在M1煤层中,开口位置于50m起与南风井平硐M1煤层贯通落平,形成通风系统。

开口点与贯通点高差126.36m.巷道按伪倾斜30°

由下向上掘进施工。

巷道形状为矩形。

上净宽1.3m,下净宽1.3m,净高2m,净断面积2.6㎡。

掘进宽度1.45m,掘进高度2.15m,掘进断面积3.1㎡。

巷道支护及断面图(1:

50)。

笫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设计及规格:

巷道选用11#工字钢梯形7字方式支护,支架间排距:

600mm,帮顶背材φ120~φ140mm,间距400mm

笫三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方式:

1.临时支护

(1)临时支护形式:

选用φ140~160mm松木及硬质杂木点柱支护。

支护长度按巷道高度确定。

柱帽规格:

≥300×

200×

100,柱窝沉入底板≥200。

笫四章施工工艺

笫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从煤层运输顺煤层选点由下向上以伪倾斜30°

首先向西南方向掘进至高程2516.18m处时反向伪倾斜30°

掘进与南风井平硐贯通。

笫二节破煤方式

本规程所施工的巷道在M1煤层中施工,以煤层厚度为巷道宽度,煤层硬度系数为F=2~3,为此巷道掘进施工选择风镐落煤掘进,如煤层硬度发生变化,布置3个炮眼爆破,炮眼布置为直眼伪斜30°

笫三节爆破作业

爆破说明书

表五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掘进断面积

m2

3.1

5

工作面瓦斯情况

2

煤层硬度

f

2~4

6

雷管段数

毫秒

3

炮眼深度

7

总雷管数

4

炮眼个数

8

总装药数

Kg

1.2

主要爆破参数

眼名

(m)

眼距(m)

装药量

角度

爆破顺序

联线方式

装药结构

眼个数

每孔装药量(块)

总装

药量

(块)

重量

(kg)

水平

垂直

1-3

0.5

0.4

30

0.8

正向装药结构一次爆破

合计

预期爆破效果

炮眼利用率

%

90

每循环雷管消耗

发/m3

0.53

每循环工作面进尺

1.8

每米掘进炸药消耗

Kg/m

0.29

每循环爆破实体煤

m3

5.58

每米掘进雷管消耗

发/m

1.66

每循环炸药损耗

Kg/m3

0.215

每循环炮眼总长

m/循环

笫四节装煤方式

一.回风上山巷道内的煤自溜至溜煤眼煤层运输巷内的矿车装运。

二.煤炭装入矿车后人工推至石门与运输大巷的巷道内经2.5t蓄电池机车运输运输出井。

笫五节管线铺设

一.管线铺设:

在掘进施工中所敷设的压风管和风筒。

1压风管选择φ10mm胶管,主管在石门与运输大巷交界处,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

②风筒选用φ560mm阻燃、抗静电胶质风筒,风筒必须环环吊挂,风筒口距迎头不大于5m。

局扇安装在副井口右侧20m地方。

局扇选用FBD№5.6/2×

11KW,两台,一台在用,一台备用。

笫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

设备、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备注

探水钻

TXU-75

局部通风机

FBD№5.6/2×

11

双风机.双电源

控制开关

馈电开关

综保

电话

铁锹

16

风镐

在用一把,备用一把

9

10

力矩扳手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采用“三八”作业制(每班八小时一循环)组织生产,(每班八小时一循环)一天三个循环,循环进尺2m,每日6m。

出勤率30×

90%=27天,月平均进度为162米劳动组织表表七

瓦检员及安全管理员

出勤人数

7

21

风镐操作工

装煤

1

大巷推车工

运材料工

班长

24

笫二节循环作业

本巷道掘进破煤、运输、支护三道工艺在八小时内全部完成,支护是短掘短支。

一个小班八小时,一个小班为一个循环,全天三个循环作业。

笫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项目

指标

备注

循环进尺

m

月循环天数

30×

90%

27

月进尺

27×

163

工字钢消耗量

㎏/架

39.6 

163÷

0.6=10758(㎏)/月

坑木消耗量

m3/m

0.0123

3.34m3/月

每班出勤人数

810天/月

第六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系统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安设在地面距回风口大于10的地方,风筒出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5m。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巷道断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速和人数等规定要求分别进行计算,并必须采取其中最大值。

(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

q瓦绝×

k掘通(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m);

q瓦绝—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0.05m3/mim。

k掘通—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