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329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有四点:

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其二,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

其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其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

(P35)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个根本对立的派别,其划分的唯一标准为世界的本原问题。

凡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都属于唯物主义;

凡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都属于唯心主义。

5.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P68)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的否定原理。

辩证的否定原理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对待一切事物。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对待外来的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

6.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风气的好坏

D.人口增长的快慢

B

(P134)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P85~86)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7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首先,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性作用。

其次,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运用,都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选D。

8.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P147)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2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方法。

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方法有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和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两种,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又包括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两种。

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

(P205)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10.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操纵的销售市场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A

(P273)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垄断利润的来源。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P256)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纳的货币额,它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12.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P228)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的关系。

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即是说,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

反之,资本的周转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

而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即是说,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越多,意味着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反之,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越少,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P270)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4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主宰者。

金融寡头掌握着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并在实际上控制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1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

(P18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下,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存在;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

15.用公式表示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v+Δv+m/x)=Ⅱ(c+Δc)

C.Ⅰ(v+m)>

Ⅱc

D.Ⅰ(c+v+m)=Ⅰ(c+Δc)+Ⅱ(c+Δc)

(P233)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0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Ⅰ(v+m)=Ⅱc,其引申出的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为: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故选A。

16.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P134)本题在2010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3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分类。

社会意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可将其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根据各种思想体系反映社会存在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将其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解析:

(P140~141)本题在2010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4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P174~175)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4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1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P190)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为条件的,这两个条件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双重性质。

2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P201)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变资本的含义。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其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分别用c和v表示。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21.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P203)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7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也降低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22.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P238~239)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成,它们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23.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P249)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2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称为商业利润,该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P266)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4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垄断产生的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从而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

25.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P279)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6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主要有:

(1)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2)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采用经济手段。

2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P323)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

27.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

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P298)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公司的股份资本。

股份资本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单个私人资本对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限制和束缚,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

2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P336)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P323)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29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根本的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0.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P361)本题在2008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30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其远大理想。

选项C、D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二、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案:

(P16~18)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P176)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P230~231)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P293~296)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

第一,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P326~327)

(1)在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2)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P66~67)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

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

、裹足不前。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2.试述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P351~352)

(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

②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④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⑤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

,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③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⑥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

⑦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