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0158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题Word下载.docx

10.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11.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12.“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D.推行行省制度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4.瓦肆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达官贵人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15.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6.如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造船技术D.活字印刷术

1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8.在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A.西汉时,大臣们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

D.宋代人们用罗盘针航海

二、填空题

19.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

20.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其中最优秀的是_____,代表作为《窦娥冤》

三、简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四、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

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说道:

“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

”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

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

“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

2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二

(2)图中A地是今是,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3)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比谜更看不清的宋代,比词更幽婉的宋代,比画更迷乱的时代,像我们年轻时一样的宋代,那是个可爱的时代,穿过时间的河流去寻找曾经的梦呓,那是个颠簸的时代,穿过空间的阻隔去找寻曾经的知己,那是个美轮美奂的时代,乘着想象的翅膀找寻我们的影子

——《穿越宋代》

材料二锣鼓声中,数十只老虎奔腾跳跃,之后恢宏仪仗鱼贯而出,文武百官揖手而至,黄罗伞盖之下,锦绣宫娥款款而行,颔首挺胸,百媚千娇,身穿玄黄团龙袍、头戴通天冠的大宋皇帝率领百官虔诚叩拜,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是春节期间宋城景区推出的大型民俗表演“猛虎开年”,游客们可以再次在新年目睹宋代皇宫仪典。

另外,新版《宋城千古情》《燕青打擂》《招财进宝》等各种好戏连台,游客们可以邀上亲朋好友、三五知己,穿上古装,在宋城找寻千年以前的风俗。

请完成:

(1)如果我们来到宋代乡村,你将会发现农民的文化生活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当时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宋代城市生活繁荣,如果你要体验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你选择哪里?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毛泽东诗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D项符合题意;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君主。

A项不合题意;

11世纪前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崛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B项不合题意;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帝和中央的权力,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级军官们交出兵权,被称为“杯酒释兵权”,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议和和宋夏议和,宋朝答应给辽和西夏岁币,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故A正确;

加重的北宋人民的负担,没有加重少数民族的负担;

宋辽议和是北宋打败辽之后签订的进行的议和,宋夏议和是双方都有损伤的情况下签订的合约。

故排除BCD项。

4.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

因此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主要抓住“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的特点,即可选择论文的主题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B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10世纪初,我国北方的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定都上京,辽国在北宋的东北。

11世纪前期,我国西部地区的党项族元昊称大夏皇帝,夏在北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所以B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B。

6.B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7.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被害后,南宋才与金和议,所以B项有误;

苏轼是北宋词人,南宋时期会出现苏轼的词集。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也有可能出现在南宋。

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景德镇。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9.C

根据所学可知:

南宋时期,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赋税粮食主要来自南方,故C符合题意。

和南宋相对应的是金,相对安定,故A不符合题意。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沉重、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均是次要原因,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尤其是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逐渐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依据课本所学,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C项符合题意;

秦朝在地方设立郡县制,A项不合题意;

唐朝设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B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2.D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可知“都省”应该是中央机构,结合所学是中书省;

“十省”是指十个行省。

材料的制度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故D符合题意;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制度,排除A;

郡县制是秦朝时期推行的地方制度,排除B;

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隋朝创立,排除C。

13.C

依据题目材料可知,题目诗句叙述了宋代的春节,在当时称“元旦”,C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14.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级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不断的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由许多娱乐兼营的商业场所瓦肆。

所以瓦肆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5.D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

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16.D

题文材料叙述了活字印刷术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速度,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C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项符合题意;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

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应该始于宋代。

D项不合题意。

18.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9.毕昇

【解析】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故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

20.元曲关汉卿

本题考查的是元剧的相关知识,元朝戏剧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两部分组成,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所以答案是元曲和关汉卿。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21.

(1)契丹族.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宋真宗.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辽,定都上京。

故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

(2)根据材料可知,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送辽议和应客观公正的评价,从北宋方面来说,该条约有屈辱的一面,“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战,宰相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士气大振,击退辽军。

故题中的“寡人”是宋真宗。

22.

(1)岳飞;

秦桧.

(2)北宋灭亡.

(3)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

(4)戚继光.

(5)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1)据材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可知,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岳飞的遗骨,“佞臣”指秦桧,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所以人们把岳飞看作忠臣,称秦桧为佞臣。

(2)据材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知,“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北宋灭亡,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英雄很多,如抗击倭寇的戚继光、率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渥巴锡、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并立的时代,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3.

(1)落后。

(2)两宋时期。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

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

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

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

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

此题分设4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汉相关的知识点。

题文信息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

材料大意西汉的时候,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地广人稀。

江淮以南地区,没有受冻挨饿之人,也没有很富裕的人家,反映了江南地区生产落后,生活贫困。

根据要求即可回答:

生产落后。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知识点。

题文信息提示: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

谚语反映了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粮仓,反映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两宋时期(或宋朝)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汉、唐朝、北宋相关的知识点。

西汉、唐朝、北宋南方经济发展变化。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即可回答:

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

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题文信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

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带来先进的技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

人教版七年级下·

经济重心的南移

24.

(1)1271年;

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

(2)大都,北京,行省制度.

(3)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依据材料一的“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76年,元军灭亡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实现统一的政权。

(2)分析材料二的“元朝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处是元朝的都城大都,大都是今天的北京。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

(3)分析材料二的“元朝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B地是西藏地区。

唐朝时期,在西藏生活的民族是吐蕃。

元朝时期,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的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认识材料的“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指的是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遂一天下”指的是元朝统一全国。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图,明确图中A处是元朝的都城。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识图,明确图中B地是西藏,藏族的祖先是唐朝的吐蕃,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5.

(1)元旦;

元宵节.

(2)瓦子.

(1)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市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基本都有。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元宵节,最受重视;

元旦前几日,人们就洒扫庭院,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而元宵放花灯的节日气氛,很早就开始酝酿了。

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

因此,当时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有元旦;

元宵节。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因此要体验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就去瓦子就可以。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宋朝的乡村生活和市民生活。

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是元旦和元宵节。

元旦是春节。

东京城内出现的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反映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26.

(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2)阿拉伯人.

(3)因果关系,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

根据材料二“惟以指南针为则”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2)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知,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3)根据上述材料及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