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学年八年级十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学年八年级十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学年八年级十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苦sè
▲儒雅▲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改为 改为
(3)根据前后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标点符号。
(▲)(1分)
(4)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句,使它和前面划线句子形成排比。
(2分)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盐城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终身受益。
B.超级难题的解决,沪通长江大桥顺利完工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C.在校园安全排查中,总务处及时解决并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
D.随着教育部等多部门联手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持续进行,大批无证无照,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的教育培训机构受到整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客观。
B.《三峡》选自《水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水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6.名著阅读。
(9分)
(1)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B.《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红军领导人,有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少奇等等。
C.1936年10月底,作者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终于诞生。
D.《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6分)
任务一:
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①结合选文中的加点词语的填空。
(3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选文中的加点内容强调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这体现了▲(作品体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任务二:
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②《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
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7.综合性学习。
盐海中学八
(1)班举办“我的家乡建湖”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活动一】阅读热点新闻
▲
中国江苏网9月23日盐城讯金秋时节,九龙湿地,风情弥漫,香飘四溢。
9月23日上午,由建湖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乐游建湖金秋行暨第七届九龙口生态湿地旅游节,在该县九龙口镇省级传统村落、文旅小镇收成村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气氛激情洋溢。
来自本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文旅企业,以及上海和本地的多家旅行社、游客等近千人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分)
▲
【活动二】分享美丽风光
(2)汇小杰想将这张九龙口的俯瞰图发在朋友圈里,以此来宣传家乡美景,请为此图配上一段文字(不超过三十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
▲
【活动三】纵观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面有一张城乡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
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
建湖县城乡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7分)
送别·
斗酒渭城边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
9.请简要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
(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
树梢。
②死敌:
死于敌手。
③死法:
死于军法。
④恁么:
如此,这样。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4)思欲就亭止息▲
1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表示,划三处。
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1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8分)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①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
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②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泪自然流出。
①▲。
此时,我的心情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勤奋、机遇。
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别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
关于才能,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
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
但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
机遇。
如果我一生还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
机遇的内涵十分复杂,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
④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六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
二战期间,我被困德国,一呆就是十年。
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根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向他汇报我十年学习的成绩。
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
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名扬全球;
但是,门槛一向极高,等闲难得进入。
现在竟有一个天赐的机遇落到我头上来,我焉有不愿意之理!
我立即回信同意。
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了当时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文学院长汤用彤先生。
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
北大三位领导立即接受。
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籍籍名,公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
②▲。
我虽然没有一日看遍北平花,但是,身为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心中有点洋洋自得之感,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⑤在此后的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和锡予(汤用彤)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度过了一段毕生难忘的岁月。
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不会太多的。
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
他那一间在孑民堂前东屋里的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
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上的一个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所以免不了也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
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
此外,在教授会上,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会上,在北京图书馆的评议会上,我们也时常有见面的机会。
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⑥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决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
有一件小事,我至今难忘。
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
这时适之先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⑦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
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
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
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
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
我也举一件小事。
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
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
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
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⑧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
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
③▲他正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⑨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中国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算是高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
中国古称“仁者寿”,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仁者不寿”。
⑩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五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烟,又历历如在目前。
中国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挚友墓前焚稿的故事。
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
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乱,但神智还是清楚的,我没有这样做。
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四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光闪闪,炫人双目。
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
但是,一定神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
我现在大有“老骥伏枥,志在万里”之感。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1999年5月2日写毕
14.将下列三句填到原文恰当位置。
A.“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C.“焉知五十载,躬亲扫陵墓。
▲▲▲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回忆了与胡适之先生哪些交往的事情。
16.根据要求,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7.文中在多次出现“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请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5分)
【甲】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
我的朋友"
式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
我现在大有"
老骥伏枥,志在万里"
之感。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乙】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两段文字共同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作文(40分)
19.请以“这样真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立意自定;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月月考试卷答案
一
1.
(1)金就砺则利
(2)工欲善其事
(3)猿鸣三声泪沾裳
(4)独钓寒江雪
(5)回清倒影
(6)晴空一鹤排云上
(7)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
2.
(1)(2分)苦sè
涩儒雅rú
(2)(2分)苍改为沧册改为策
(3);
(4)(2分)听潺潺流水(句式相仿,语意相近即可)
3.C4.D5.B
6
(1)B
(2)①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纪实文学②“人”的角度示例:
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
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示例:
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雄县的情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
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
7
(1)建湖举办金秋行暨第七届九龙口生态湿地旅游节
(2)略
(3)近五年来,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
从2015年起,城镇和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
二
8.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9.
(1)依依惜别之情
(2)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10.1.(4分)
(1)睡觉
(2)只,只是(3)曾经(4)到,靠近
11.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12
(1)(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空明”1分,“盏”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1分,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1分。
13.(3分)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
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答对其中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14.CBA(3分)
15.①在北大教书期间胡适之待“我”亲切,多有提携②适之先生幽默卷画显活泼③适之先生醉心文学钻研,曾在开会时高谈阔论《水经注》。
16.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
通过“站”、“走”、“卷”、“纳”等一系列具体的动词,形象传神地写出了适之先生极具喜感的样子,引得众人大笑,表现出他的活泼幽默。
17.①内容多次出现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利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一咏三叹作用,使文章中心更为突出③首尾呼应,紧扣标题④突出强调作者对适之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18.共同的表现手法是联想(1分)
都通过对旧人之回忆以激发出新的壮志与希望。
【甲】中写作者年事渐长,但依旧有“志在万里”的雄心壮志,这也正是适之先生给作者所带来的感悟。
【乙】中写作者的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藤野先生的触动,以笔为枪,为光明而奋斗,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