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9375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小学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3.学会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

4.学会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初步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初步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培养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

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要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新理念和参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编写的。

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体目标。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强大工具,初步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和输出的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从小就要注意到信息社会的相关道德法规和社会责任。

课程设计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设置了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反复实践,直至获取成功,从而扎实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操作规范。

课程力求从小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出发,以和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任务提出并进入情境后,先由教师在“看一看”中进行范例的演示,在“跟我来”中引领学生操作实践,在“试一试”中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完成一项技能训练或一个作品的制作。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置了一些“想一想”,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放在“知识岛”内,技巧的提示由“小博士”解说,扩展的知识放在“百宝箱”中,相关素材和知识放在教学光盘中。

每课知识和技能的总结放在课尾的“回头看”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教材中尽量插入丰富的图片,以图释意,既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又体现了小学教材的活泼风格。

课程与以往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交流与评价环节。

在完成任务后,通过“评一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达到师生、生生互教互学,反思优劣,长足进步。

总之,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融入到信息技术教材中,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套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每册30课时。

教材内容的安排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从初步学会到熟练应用。

第一册供三年级使用:

第一单元,进入信息王国,2课时;

第二单元,亲密接触Windows,13课时;

第三单元,魔力画室,15课时。

第二册供四年级使用:

第一单元,作家工作室,15课时;

第二单元,遨游Internet地球村,5课时;

第三单元,多媒体展示的大舞台,10课时。

第三册供五年级使用:

第一单元,美妙的动画村,15课时;

第二单元,信息王国擂台赛,12课时;

第三单元,信息王国话规则,3课时

三、学习目标要求与相关行为动词

为帮助理解,下表列出了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

学习目标

掌握水平

具体要求

相关的行为动词

了解

再识或回忆事实性知识;

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

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

理解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

提供证据;

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应用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

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模仿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

独立完成操作;

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

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作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经历

能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并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反应

能表达感受、态度,能进行价值判断;

能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借鉴、欣赏

领悟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四、教学建议

第一册

本册共有三个单元:

进入信息王国、亲密接触Windows、魔力画室,供小学三年级使用。

第一单元 

进入信息王国

本单元包括两个活动,按照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高效工具的顺序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高效工具。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知道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过程与方法

能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身边的信息,列举出看到的或亲历到的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实例。

通过教材介绍和老师讲解,对照图片和实物,初步建构起计算机的组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并能识别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知道其名称及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对于什么是信息有了切身的感受。

体验到信息的价值,提高了对身边的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关注程度和学习热情。

2.学习要点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包括两个活动,每个活动1课时,共用2课时完成。

活动1 

身临其境话信息

学习要点:

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活动建议:

教师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

什么是信息?

信息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资料,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评价别人的发言。

本节是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活动,因此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对于学生的中的模糊认识,不要立刻加以澄清,甚至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争论,最后再加以概括和总结。

在教师的讲解中,要考虑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水平,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描述抽象的概念,避免用高深的学术名词拉大了学生与学科间的距离,对今后的学习失去兴趣。

活动2 

电脑城前细观察

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高效工具。

了解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能识别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通过计算机这个工具进行,因此首先要认识它,进而熟悉它。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考虑到小学三年级的年龄和零起点的学习程度,在介绍硬件时要尽量浅显直观,比如不用严格地区分主机和外设,只要认识主机箱和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就可以了。

对于存储器,只要知道有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不必让学生学习ROM和RAM。

对于存储器的容量单位也不用涉及,待到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去学习。

对于软件的概念和软硬件关系的学习是个难点,教师可以多举些形象的例子加以描述。

例如钢琴和钢琴曲,算盘和口诀,录音机和磁带,DVD和影碟等。

在教师扫除了一些难点以后,可以让学生系统阅读教材,完成相关练习和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 

亲密接触Windows

本单元用13个活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种应用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菜单、窗口、对话框、文件、文件夹的概念。

学会鼠标操作、键盘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尝试用“记事本”、“计算器”等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如数据的输入、计算、输出和保存等。

使用“我的电脑”独立完成文件夹的建立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从学习Windows的启动开始,把枯燥的概念和操作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

每个活动主要学习一两个知识和技能,使得重点突出,便于掌握。

对于难点则分散在几个活动中进行消化,比如键盘的认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利用Windows中的记事本开始学习拼音法输入汉字,一是为了后面用汉字命名文件和文件夹扫除障碍,二是为了四年级系统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打下基础,这样也使汉字输入这一操作能力的提高得以螺旋式上升。

对于有同样功效的不同操作,教师只需讲解一种方法,其他方法可以让学生去探索,至于学生更喜欢把哪一种作为自己的操作模式,由学生确定,只要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就可以了。

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和实用性较高的活动,使学生有了探索Windows操作系统的兴趣和激情,感觉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魅力和价值。

2.学习要点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包括13个活动,每个活动1课时,共用13课时完成。

初识Windows

学会开机、关机、Windows操作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操作,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要素。

一般在学习操作系统前都要介绍一大堆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观和实用比系统化更符合他们的情感需求。

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直接学习开机,从漂亮的“桌面”中领略Windows这种视窗操作系统的魅力。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Windows,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对桌面的组成要素如桌面背景、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等给以准确和较详细的介绍。

并且可以双击不同的图标打开不同的窗口,体现视窗操作系统的特点。

至于采用哪一个版本的Windows,可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和时下流行的软件而定。

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退出时,必然要接触到单击“开始按钮”,选择“关闭计算机”菜单选项,以及对“关闭计算机”对话框的操作。

这些概念和操作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和掌握,只要入门就可以了。

关于鼠标的构造和五种基本操作在下一个活动中还要专门学习,菜单操作和对话框操作也要通过在后面的活动中多次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操作自如。

本节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够正确开机、关机,启动和退出Windows就可以了。

对于桌面的组成也只要求了解,对于每个图标的真正含义,待到后面的活动用到时再去理解。

活动的评价也订得比较宽松,通过自评和同桌互评反思对教学要点的掌握情况,便于进一步学习就行了。

电脑城里的鼠精灵

了解鼠标的外部构造,学会鼠标的五种操作,掌握从“开始菜单”启动一个应用程序的方法,了解窗口的构成及对窗口的基本操作。

先由教师介绍鼠标的外观,然后在上一个活动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启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示由“开始菜单”启动一个游戏程序(如纸牌游戏)的方法。

当游戏窗口被打开后,教师可对窗口的构成进行讲解。

至于对窗口的操作和游戏的玩法可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和游戏的帮助功能进行探索。

教师在巡回辅导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的问题只需做个别辅导。

这样组织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使教师的辅导更有针对性。

游戏活动只是一个教学手段,最后一定要留出时间来让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一个自评和互评,避免只顾玩游戏,不知道究竟学会了什么。

我们不要求学生一节课就对鼠标和窗口的操作达到熟练的程度,只要求初步掌握,而且愿意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活动3 

电脑“桌面”巧装饰

学会用右键激活快捷菜单的方法,了解“对话框”界面的组成,如选项卡、列表框、下拉按钮、滚动条、命令按钮等。

初步掌握“对话框”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对话框”,选定“选项卡”,在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选项,用“确定”或“取消”命令按钮退出“对话框”等。

在学习了鼠标操作,还没有学习键盘操作学习之前,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更换桌面背景作为活动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换桌面背景所涉及的“显示属性”对话框是一个选项丰富的典型对话框,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会“对话框”的复杂操作。

教师在演示了“对话框”的打开后,以更换桌面背景为线索,介绍“对话框”界面的基本要素和操作方法,而不要全面系统地介绍对话框的所有功能,也就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即用什么学什么做什么。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图片素材文件夹,供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尝试更换桌面背景使用,一般的学生只要求达到用Windows自带的图片进行更换就可以了。

活动4 

电脑城堡的传令兵

了解键盘的分区和每个键的名称,知道8个基准键的名称和位置,学会8个基准键的正确击键方法。

键盘作为计算机重要的信息输入设备,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用四课时完成。

本活动作为第一课时,首先要认识键盘的组成,了解键盘是如何分区的,每个区都有哪些键。

对于各种功能键,教师只需介绍它们的名称,不必介绍它们的功能,因为开始并不涉及到对它们的操作,待后面的活动过程中用到一个学习一个,让学生逐步积累这些功能键的使用方法和经验。

这个活动除了认识键盘外,还要培养学生有关基准键的操作。

为了达到直观的效果,必须打开一个能显示字母输入情况的文字处理软件,最简单的就是“记事本”程序了。

要引导学生把上一个活动打开“纸牌”游戏的方法迁移到打开“记事本”上来。

同时比较“记事本”窗口和“纸牌”窗口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提高对各种窗口的认知水平。

在这指法训练的第一节课,不要贪多,只要求对8个基准键进行操作,但是要求一定要规范。

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争取做到盲打。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比赛速度和检查正确率,作为对本活动的评价。

活动5 

十指敲击练兵忙

熟悉26个英文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知道左右手击键的分工和正确的击键姿势及方法,能较熟练地完成26个英文字母的输入操作。

这是指法训练的第二个活动,在上一个活动学会基准键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26个字母的输入操作。

教师要讲明左右手的分工和击键方法,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双手操作、十指分工,击完归位的良好习惯。

练习的方法可以分排练习、左右手练习、综合练习,或者选用一种指法练习软件(最好是带评价的指法软件)进行练习。

教师在说明要求后,把大量时间都留给学生操作。

在学生操作中教师要负责地巡回辅导,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耐心的个别指导。

如果有学生对26个英文字母也不会识别,就权当汉语拼音来读也没有关系。

活动6 

电脑帮我算算术

数字和运算符号的输入,计算器程序的应用。

这是指法训练的第三个活动。

本活动以用电脑做算术为任务,把数字小键盘的使用、运算符号的输入和计算器程序的应用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

教师可以先出一道加法题,让学生输入在记事本上,并且用计算机帮忙算出来。

如果学生用主键盘进行题目的输入,可能会卡在加号“+”的输入上,如果学生用数字小键盘输入题目,也会因计算机不帮助计算而感到困惑。

这时教师再给以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效果会比一开始就由教师灌输更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讲解时难点是换档键Shift的使用,这个难点不是本活动的重点,因为本活动的重点是数字小键盘的使用,运算符号并不涉及Shift键。

对于计算器程序的启动和使用是本活动的重点,但不是难点。

讲解中要学生注意计算机中的计算器界面中的运算符号如(*、/)的含义,它们和键盘上的符号一致,但与普通的计算器上的符号有所区别。

另一个难点则是记事本窗口和计算器窗口的切换。

教师要讲明方法,让学生多做几道题,在计算和回填答案操作中反复练习。

教师出的算术题最好结合小学三年级算术课正在进行的程度,以便达到相互整合的效果。

活动7 

英语会话输入赛

重点学习英文字母大小写的转换方法和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这是指法训练的第四个活动。

本活动结合三年级的英语课文的输入,增强了指法练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老师把课文布置下去以后,让学生去分析,哪些字符是原来没有输入过的,比如大写字符,标点符号等。

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说明大胆实践,教师则随时掌控教学进程。

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自主学会,教师只需帮助困难的学生,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本活动的收获(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进行不下去,教师可以先讲解大小写字母的转换方法,即Capslook键的使用,也可以用换档键Shift进行大小写转换。

再让学生观察所涉及的标点符号在哪个键位,是处于该键的上档还是下档,如何用Shift键实现上档键的输入。

双键的操作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反复练习,直至成功。

对前几个活动强调的正确击键方法还是要继续巩固下去,比如击完键后手指要归基准位。

最后对完成任务的质和量进行自评和互评。

活动8 

尝试汉字输汉字

汉字输入法的激活与选择,智能ABC输入法、中英文输入状态的切换。

在基本掌握了键盘操作后,教师将引领学生尝试汉字输入方法。

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可以在“记事本”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吗?

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不会,当把他们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讲解和演示汉字的输入方法了,最好就以本人或本班一个学生的名字为例,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

因为是第一次学习汉字输入。

因此教师在讲解中步骤一定要清晰,语言一定要规范。

例如在操作中用到一些专业名词:

“语言栏”、“输入法快捷菜单”、“输入法图标”、“输入法状态栏”、“外码输入窗口”、“候选输入窗口”、“翻页按钮”等,一定要明确说出,不要用一些含糊其辞的代词,诸如“指向此处”、“单击这里”、“观察那里”等。

本活动定位在汉字输入的尝试,不要求全面掌握汉字的全拼、简拼、混拼和更多的智能拼音方法。

目的只是为了后面的文件和文件夹操作好用汉字命名,同时也是为了第二册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打下基础。

活动9 

事务处理好帮手

信息的输入、数据的计算、结果的输出、文件的保存和打开。

前几个活动学习了基本的键盘操作,并学会用“记事本”记录从键盘输入的文字、符号和数字信息,还学会了用“计算器”做算术。

这个活动是对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和提高,并付诸实际应用。

任务的选择应有实际意义,例如体检的平均身高,运动会的班级总成绩,个人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等,总之让学生实际经历一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

信息的输入、数字的计算和“记事本”、“计算器”两个窗口之间的切换是复习巩固的知识,新的知识是文件的保存和打开。

在保存文件操作中,主要学会用菜单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内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就可以了。

对保存的地址,只需用默认的“我的文档”就行,待后面的活动学习了文件夹的建立,再掌握保存地址的选择。

对于输入的信息,在“记事本”界面中,只需学会用空格调整对齐位置,不作其他排版要求,待到第二册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再掌握排版技能。

活动10 

建立文字大本营

文件和文件夹,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等基础知识,文件夹的新建、更名和文件的复制等基本操作。

文件管理的学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准备用四个活动反复学习和实践,达到能使用“我的电脑”独立完成文件夹的建立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不要过于学术化,比如讲解什么是文件,如果定义为“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学生不好理解,只能描述成一个程序、一篇文稿、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个动画等等。

在讲解新建文件夹之前应该使学生目的明确,是为了在电脑的存储空间中有一片自己的“领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是第一次学习新建文件夹,要以教师先进行演示,在演示中操作一定要规范,讲解一定要明确。

对于类似的操作——给文件夹更名,则不必详细讲解,甚至启发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去自学。

在文件的复制操作演示中,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的概念。

源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地址的查找是以“我的电脑”为主线,不涉及“资源管理器”的概念。

在这个活动中只要求学生学会选中一个文件进行复制,初步建立起文件复制的概念和学会复制文件的步骤,不要求熟练掌握。

文件夹的新建和文件的复制有多种操作方法,本活动只要求学生学会一种基本的方法,如用标准菜单中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