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8767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军演讲稿2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那一瞬间我非常非常的尴尬,我冷静了一下,我说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一刻说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的演说水平远远没办法跟马云相比,马云的号召力和演说水平,我是望尘莫及。

除了我湖北普通话之外,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技术和理工科的人来说,跟他的口才比不了,因为马云也是毕业于非常非常有名的名校,不亚于北京大学,叫杭州师范大学,专门培养老师的,真的比我能说。

尤其是我听说了马云还讲过,像他这样的人都能成功的话,80%的中国人都可以成功,听得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他说我高考几次落榜,好不容易上了杭州师范大学,还找不到工作。

马云今天有资格讲这个话,讲得也特别震撼,每一个,尤其每一个屌丝都渴望像马云一样逆袭。

讲完马云这句名言以后,我又补了一段话,我说4年多前,小米刚刚创业,在中关村[-1.20%资金研报]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要去做手机,有谁相信我们能赢呢?

手机这个行业是刀山火海,前面有三星、有苹果,后面有联想、有华为,我们看到摩托罗拉不行了,诺基亚也不行了,黑莓也不行了,连htc也不行了,最近索尼也不行了,这个市场竞争极为激烈。

一个正常人想到智能手机,就觉得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

三年前,我们产品刚刚发布,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谁又想过这十来个人的小公司,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有苹果、有三星、有华为、有联想这样的市场里面,杀到了全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当我们今天有这样的业绩,有这样的起跑线,我觉得我们总应该有这一点点梦想,用5到XX年时间杀到全球第一吧。

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

4年前我梦想的动力源[0.41%资金研报]于哪里呢?

其实办小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在办小米之前,我有幸参与了金山软件[0.00%]的创办,今天我依然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和大股东,而且我还有幸的办过一个电商公司叫卓越网,应该来说我的人生也足够了。

在ipo之后,我退休了,还干了三四年投资,而且做天使投资,业绩还不错,绝对能进入中国天使投资界的第一排系列,肯定没问题。

你说做投资总不用天天这么操心吧,是什么样的动力使我下定决心去干这么累的一件事情呢?

这件事真的很累。

我在那个阶段,在我做天使投资,在我从金山退休的那个阶段,我有天晚上从梦中醒来,我问了我自己一个问题,我40岁了,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已经退休了,还干着人人都很羡慕的投资。

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我小时候的梦想,我觉得岁数越大,谈梦想越难,我觉得大家现在都是最有梦想的时候,你们到了40岁的时候,还有梦想吗?

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有几个人能笑对今天、笑对明天呢?

我当时问我自己,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

这么试下去风险很高,有可能身败名裂,有可能倾家荡产,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个成功者,我需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吗?

其实我真的犹豫了半年时间,最后我觉得这一种梦想激励我自己一定要去赌一把,我说只有这样做,我的人生才是圆满的,至少当我老了的时候,我还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曾经有过梦想,我曾经去试过,哪怕输了。

所以我最后下定了决心,办了小米,办小米刚开始,我认为我100%会输,我想的全部是我怎么死,我真的很庆幸,我们竟然只有了三年,完成了一个令我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结果。

我曾经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好几个通宵,我怎么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我想在我们中国这个土壤上,我们能不能像乔布斯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我觉得只有这样你才无愧于你的人生,才会使你自己觉得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有追求的。

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是因为我跟大家同样岁数的时候,在我18岁的那一年,曾经青春年少,无意之中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那是我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在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面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硅谷之火》,那是1987。

这本书讲述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些硅谷的英雄创业的故事,其中主要的篇章就是讲苹果乔布斯的,书中说乔布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代表着美国式的创业。

我记得90年代的时候,比尔·

盖茨而成功的时候,比尔·

盖茨讲说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而已。

乔布斯在80年代就已经如日中天,当时看了这本书激动的我自己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清晰的记得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好几个通宵,我怎么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当然,在二十六七年前的中国,条件比今天差很多,要做点事情远没有今天容易,有这样的梦想,easytosayhardtodo,当我有这样的梦想以后,我认为放到语言上是没有用的,怎么能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

我当时给我制订的第一个计划,在二十六七年前,两年修完大学所有过程。

我真的是武汉大学在80年代不多的两年修完所有课程的人,而且我绝大部分的成绩应该都是年级第一,几乎所有专业课程。

我记得我两年修完了成绩,在我们同学里面排到第六,我们全年级100多人。

所以怎么能够落实到第一个梦想,我能够在一个赛道上把学习弄好,因为我认为你还是要有基本功的沉淀,有了第一个基本功的沉淀,我们又给出了第二个目标,大家说你没有本事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我用两年时间,在我大二的时候,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论文。

所以有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去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

当然,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因为要成功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就像我自己,到了我40岁退休以后,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所以非常感谢一刻演讲给了我这个机会。

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跟大家分享,我在40岁的时候,没有忘记我18岁的梦想,我去试了。

虽然我知道今天的小米说成功为时过早,谈击败苹果为时过早,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看五年以后的事情,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我比大家大概大两轮的年纪,20多岁,我也跟很多年轻人经常交流梦想,我自己特别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叫“人因梦想而伟大”,在21日下午开会讨论的时候,还有人说这是美国哪个总统讲的,我说我抄来的。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你有了梦想,你就变得与众不同。

周星弛也讲过一句名言,叫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差别。

所以你关键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以后,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准备各种坚实的基础。

那么谈到梦想的实现,我最近还有一句话挺出名的,也是我抄来的,叫“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听说过吗?

你要成功了,要找台风口,当台风飞过来的时候,猪都可以飞。

你想是猪都可以飞,当然了,这个话我其实想表达两层的意思,尤其是给在座的同学们,我觉得第一个,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没有勤奋是成功不了的。

我觉得第二点,有了勤奋,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不一定能成功,还需要什么呢?

还需要台风口。

还需要把握这个大的发展机遇,把这个机遇把握好,抓住这个机会,你才有机会成功。

那么小米把握的是什么机会呢?

为什么这个台风这么厉害呢?

其实小米精准的踏到了智能手机换机的时间点,诺基亚不行了,苹果刚刚起来,小米应运而生,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成了中国第一。

其实整个成长速度远超想象,小米三年做下来,今年大概有多大的规模呢?

今年大概销售6500万只手机,营业额大概会在700亿人民币到800亿人民币,这是一个三四年的创业公司。

这个应该已经创造了全球的奇迹,这背后是什么呢?

这背后是坚实的基本功和非常好、非常好的对时机的把握。

所以我自己工作了20多年,我对各位同学们的建议就是,我觉得第一条要有梦想,第二条要设定stepbystep的努力的目标,要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不要着急。

第三点就是要重视机遇的重要性,我觉得很聪明的一些同学都觉得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其实仅有聪明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怎么把握时代的机遇,怎么在大方向上正确,我觉得这点也非常关键。

今天的一刻演讲,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雷军万励志演讲稿全文:

我看未来20年少做事、把事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策略

四年半前,小米在中关村创业,那一天,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

后来,很多人问我,你们为什么叫“小米科技”?

我说,我们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开始新一轮的创业。

还记得我们去工商局注册“小米科技”时,他们问我,你们是不是要做新型农业?

我们说是,所以我们就成了小米科技。

我们的产品是三年前这个时间段上市的,这三年来我们总共只发布了6款手机,三年前的10月底,我们发布了小米1,两年前我们发布了小米2,去年我们发布了小米3,这中间我们发布了红米和红米note,前不久发布了小米4。

到今天为止,四年半时间我们发布了6款手机,相当于每年只做了一款半手机。

今天在市场上还在卖的只有4款手机,小米3、小米4、红米、红米note。

可能一般的消费者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手机厂商,你们所知道的除苹果之外,绝大部分的手机巨头,每年都要做50到100款手机,你永远不可能记住每年他们上市的那些型号叫什么。

三年前我曾做了一个回顾,过去20年我用了多少手机,每个手机是什么型号。

我是一个手机发烧友,我想了三、四个小时,有几部手机我死活想不起来产品型号,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半天也想不起来。

大家信奉的是“机海战术”--总有一款手机适合你。

三年前我做手机的时候就这样想,我能不能只做几款手机,为非常在乎性能、体验的20到30岁的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就想把每款手机认真做好。

少做一点事情,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

我们发布小米4的时候再看最初做的5款手机,都是爆款,这说明什么?

当你要做的事情更少的时候,你才真正有更多的精力把它做好。

我卖的每一款手机我包里都有,几乎每天拿出来用用看,看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去年7月份发布红米,到现在已经卖出了2500万部。

前不久我又拿了一部量产版用,想看看一年半前的手机现在用起来感觉如何,事实证明用起来还是非常好。

当你每年做50到100款手机的时候,你不可能认真用自己的产品,如果你自己的产品都没有用过,你卖给消费者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正是因为我们很专注地只做了6款手机,达成了什么奇迹?

我们XX年底上市,刚上市两个月就做到5.5亿人民币,XX年上半年、下半年我们以每半年为一个曲线,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增长曲线。

XX年全年126亿人民币,去年全年330亿人民币,我们成为全球创业公司里面最快到10亿美金的公司,最快销售额到100亿美金的公司,它像一个完美曲线一样地在增长。

昨天(30日)还有几家国际权威调查机构发布的一个数,让我自己也有意外惊喜,包括idc在内的几家机构发布什么了数呢?

今年三季度(7-9月),小米超过三星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

我们今天想一想,三四年时间做6款手机就到了这样的业绩表现,而且今年我们预计销售额会在750亿到800亿,我觉得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明后年是有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

如果达成这个目标,也将是全球最短时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小米创新的地方在哪里?

那么这个业绩的背后,很多人都关心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全世界这些知名的商业杂志和咨询公司也出了很多报告,昨天bcg(波斯顿调研公司)出的报告显示,小米也进入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强。

小米创新在什么地方呢?

到今年7月1日,小米通过销售大量的手机,形成了一个7千万用户群的miui用户,这个系统的好处就是小米最大的创新点。

它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在我参与金山软件的创办的时候,有机会见到诺基亚、摩托罗拉他们全球研发的老大,我就将原来用诺基亚、摩托罗拉时感到的不方便的地方告诉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他们听完以后觉得有道理,可是我永远没有见到他们改过。

我自认为不是普通发烧友,我经营几千人的软件公司,自己就在做这个,我提的意见肯定不是外行的意见。

所以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做一款手机,如果你有意见,告诉我。

如果我觉得有道理,我可不可以立刻就添到我的手机里面?

我就是用这样的想法开始做miui。

我给miui定了一个要求,我们需要每一个星期发布一个新的版本,这样你提出的意见只要合理,我一周之内就能改。

可能大家对一星期出一个操作系统没有概念,像windows是5年发一个新的版本,操作系统一星期发一个版本是空前的难题,难在什么地方?

如果操作系统不做足够完备的测试,万一有bug,启动不了怎么办?

几千万的手机用户就用不了手机。

所以传统上,做操作系统要花很长时间测试,所以发布周期非常长。

小米最大的创新就是每周能发布一个操作。

有这个技术支撑之后可以做什么?

可以在网上号召上百万人提意见,然后通过各种机制筛选出有价值的建议,把这些建议做到产品里。

如果觉得不好可以一直改,改到你满意为止。

有人问这个手机好在什么地方?

其实小米在设计理念上是“集大成设计”,里面有非常多细微设计很实用。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当你来了一个陌生电话,系统会告诉你这个电话是送货员还是中介机构,是推销还是骚扰电话,或是骗子,这样你就可以选择接还是不接。

如果是送货员,甚至有送货员叫什么,送货员的照片,这个功能最早是在小米手机上出现的。

我有一次给领导汇报,谈到手机他说最麻烦的是他得7*24小时开机,晚上来一个骚扰电话就经常睡不好。

我说这个简单,我们加一个功能,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接vip电话,指定几个人可以打进来,其他的人不接通就行了。

这个功能他觉得非常好。

我有一次见韩寒,他说你能不能开发一个功能,只接我通讯录里的电话?

我说这个好,我加了一个功能,只接通讯录里的电话。

我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把各种功能做进去,让你用时的体验远超你想象。

最大限度的把用户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在一起

小米就是一点一滴把大家的意见汇聚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把大家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在一起做这款手机。

我们做完了以后,在国际上很快就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国际粉丝起来之后,他们帮我们在全球推广,包我们做各国的语言版本,甚至把miui系统移植到各种手机上,现在miui能支持180款手机都是这些爱好者干的。

所以我们在网上汇聚了几百万人帮我们做这件事情,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小米的心血,也是数百万米粉一起贡献的作品。

这种模式我们叫做“参与感”,怎么把用户拉过来和你一起做事情,首先是可以帮助你把产品做好,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用户参与了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成就感,他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把这款手机推荐给他的同学、朋友、家人、同事,他就成了小米的一分子。

它有点像于“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如果你这么去想的时候就理解了我们一再谈的“参与感”是什么样的东西。

为什么“参与感”有如此大的威力?

因为我们跟消费者是朋友,我们一个小公司三、四年前十来个人,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有跟大家做朋友的态度,有愿意不断改善、快速改进的能力,我们就一步一步火箭般地成长。

做小米,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梦想对一个人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梦想的话你才能够坚持几十年不动摇,孜孜不倦的去追求。

我觉得改变自己这一生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1987年,我上大一的时候,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

看完之后,我激动地在学校操场里一遍遍地走,久久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那本书讲的是像乔布斯这样的硅谷英雄的创业故事,我在想怎么让我的人生与众不同?

我们中国人能不能办一个世界级伟大的公司?

从那时起我就奠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大学期间就给自己定了很多很苛刻的目标,然后去完成,并参与金山软件的创办,做了很多事情。

XX年金山上市之后我就基本上“退休了”,因为在金山创业那么多年特别特别辛苦,金山上市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到了一个阶段,希望休整一段时间。

休整了几年以后,很多人都劝我是不是能再干一点事情,我自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在我40岁的时候,有一天从梦中醒来,我问我自己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内心的梦想,当时我负担最重的是什么?

是事业小有所成,而且也带了一帮兄弟们做得不错,如果我自己创业砸了怎么办?

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因为创业时间越长其实对创业越来越敬畏,觉得创业90%的公司都会关门,我觉得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做不下去关门了多丢人,而且当时很多媒体给我封了一个“创业导师”,其实我最烦“创业导师”这个说法,把你封成导师你还怎么创业,所以我当时心里负担很重。

后来我想了一个小方法、小技巧,来解决我内心的压力。

我在想,要不咱们低调一点,干一个小公司,反正谁也不说,打死也不说,偷偷摸摸干,干得差不多了再说这个公司是我干的,于是就有了小米,在初期的一年半里面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小米科技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是谁做的,极其极其低调,在初期我们内部全是研发团队,我们只相信口碑。

我记得miui第一版发布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只找到了100个人愿意试用。

很多人了解小米的历史是从小米手机发布之后,其实四年半前我们就跟中关村一个普通创业公司一样,做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关注,刚开始只有100人用,我说:

“只有100个人用,我们能不能把这100个人伺候好,让他们觉得这东西好,让他们觉得好用,让他们的朋友来用,口口相传。

”结果第二个星期就有200人用,第三个星期就有400人,第四个星期就有800人用,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全球已经50万人使用了。

也就是说小米手机在发布之前,就已经有50万人的铁杆粉丝了,很多人忽略了小米在初期一年半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口碑极其在意,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迭代不断改善,慢慢来,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百年企业同仁堂给我的启发

我在办小米的时候,我就想我们有没有机会把它办成世界级的伟大公司。

换句话说,我们甚至有没有可能办成百年公司,百年基业。

不少企业家都在谈百年基业,金山软件已经干了25年,我知道百年基业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在中国,我甚至不相信在中国有人能干过百年。

我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了一下,我发现居然有几个公司干了百年,大家知道是哪几个公司吗?

有三四家,最出名的叫“同仁堂”。

我这一研究不要紧,发现同仁堂不是1XX年,是340年,跨越了几个朝代,经历了多少轮战火还能活下来,我就很好奇凭什么?

我认为同仁堂能做百年,最最重要的事情是同仁堂的创始人讲的几句话: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第一句就是不要偷工减料,第二句就是工作不偷懒,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货真价实”。

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做到货真价实不容易,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

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坚信“货真价实”。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希望做到货真价实,那为什么他们的企业做不到百年,文化传承为什么传不下来?

同仁堂还有第二句话: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意思是你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但是上天知道。

所以用这种约束力让同仁堂代代相传,秉承了“货真价实”的这种经营理念。

这是我在办小米之前琢磨最多的一家公司,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好品质是花钱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做出来的

我们中国产品便宜,为什么感觉质量很差?

我们能不能竭尽全力做好产品?

我在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全部用的是最贵的原材料,最贵的供应商,最贵的组装厂。

哪怕像现在卖699元的红米也都是富士康生产的,可能大家不知道富士康生产意味着什么,至少对我来说加工成本贵了一倍。

为什么?

其实规律是,贵的东西绝大部分的可能性是它的质量要好很多。

我们到工厂和供应链看的时候,品质管理、加工细节、做工会遥遥领先。

我们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处理器全部买的高通最贵的处理器,包括所有配置都选的最高端的。

当时绝大部分国产手机公司都是做几百块钱的手机,很多人是怎么便宜怎么来,我们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因为每一个手机都是给我自己做的,我一定要叫它好用。

所以我在想,我们只有向苹果和三星学习,用全球最好的供应链、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工厂,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手机。

这句话我可以展开说得更透,只有用最好的供应商,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加工厂,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手机。

很多人就说,你们都用最好的,但是你们手机比iphone差很远,这也没错。

我去年也是在一个会上做过调查,有多少人用过小米手机,现场只有三四个人举手,多少人用过苹果手机?

结果大多数人用过。

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

我们和苹果的差距还真的差很远,我们需要一代一代的进步,三年前发布小米1手机,几个月前发布小米4手机,我觉得小米4手机已经接近国际顶级水平,并且我有足够的自信告诉大家,相信小米的下一代还会往前走一大步。

所以,我觉得,好的品质是花钱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有机会做出来的。

海底捞为何能让我叹为观止?

我第二个参考的公司是谁?

我有一次在机场买了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我觉得我学会了,为了验证我有没有学会我还专门吃了几次海底捞,去完以后真的叹为观止。

我最震撼的是什么?

海底捞的装修很一般,店的位置也很一般,但是它有一点点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它的服务员非常热情,非常亲切,让你都觉得整个餐馆都很好。

有一次吃饭我就问那个服务员,你整天那么乐为什么?

你不就做个服务员吗,结果给人教训了一顿。

人家说我40几岁的下岗女工找不到工作,海底捞一个月给我四千多工资,我睡觉做梦都会笑醒。

那句话真给我震住了,就是海底捞对员工很好,员工在公司感觉很好的时候他对客户就完全不同。

海底捞最重要的还有,就是海底捞的口碑非常强大,强大到什么程度呢?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去海底捞吃饭,吃完饭人家上了一个果盘,果盘切的西瓜,没吃完结账的时候问服务员能不能带走,服务员说不能带。

其实很多餐馆都说是不能带的,结完账以后这个服务员送了整个西瓜给他,说切开的西瓜带回去不卫生,我给你整个西瓜得了。

所以我每次去海底捞吃饭都想打包一个西瓜。

其实它讲的是超预期,就是你要的不过就是剩下来切开的几块西瓜,人家给你整个西瓜,是不是远远超出了你的预期?

所以,口碑的核心不简单是好产品有口碑,或者又好又便宜的产品有口碑,有口碑的其实是超出消费者的预期!

海底捞就是和用户做朋友,超出用户预期。

防伪的秘诀

我们刚才讲到货真价实,中国最难的就是解决假货问题。

现在火车上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大学宿舍里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广场上摆摊的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全是假的!

前一段时间,央视还报道了小米充电宝质量不过关的问题,结果我们去找央视和质检总局,发现全部都是假货。

就是这样,紫米科技用最好的电芯、最好的工艺来做充电宝。

今年预计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