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课堂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
《前沿课堂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沿课堂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摘取其中几节,谈谈本人观课的点滴体会。
(一)窦桂梅的《葡萄沟》告诉我:
务实、创新、有深度
窦桂梅校长的《葡萄沟》扎实、和谐、活跃,有广度,更有深度。
窦校长最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她教学的激情,更主要的是她精心的课堂设计和循循善诱的语言。
她的课,优点不胜枚举,给我留下深刻印记的,有如下几处:
1.务实。
其一,聚焦单元内容和课后。
一开课,窦校长就创设了“单元课本游”情境,借助单元内容列表,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了单元内容,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单元整体构建,整体迁移。
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也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迁移。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小拇指,大侦探”识字游戏,认读课后生字表中的一类、二类字;
在学习课文中,通过发放任务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后问题。
这种紧密联系单元主题及课后的教学,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特点,很好地落实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
其二,注重方法的点拨。
如:
学生朗读课文时,窦校长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指导学生读对停顿,特别指导读出顿号的停顿;
在理解“五光十色”一词时,通过引导学生往回追溯,让学生牢固掌握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其三,重视养成教育。
整个课堂,窦校长不时强调学生的坐姿;
在学生写字环节,她反复教给学生执笔的方法,一首朗朗上口的执笔方法儿歌非常实用:
“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小指藏着,笔尖笔尖斜着,笔身笔身躺着”。
务实的课堂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学生受益终生。
2.创新。
为把课本的语言、朗读、背诵转化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交际性语言,窦校长巧妙地设计了“猜一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她播放了一段维吾尔族老乡用维吾尔语对游客说的话。
问:
“孩子,维吾尔族老乡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
”孩子直摇头,回答:
“听不懂!
”追问:
“那你猜一猜,维吾尔族老乡用维吾尔语对游客说的那段话大概是什么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纷纷举手发言。
这一环节令人耳目一新,真正让孩子的语言学习达到了有用、创新和长效。
3.有深度。
窦校长运用了读一读、比一比、摆一摆、演一演、猜一猜等一系列策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理解、深度学习。
课堂上,她一直在让:
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悟……。
“我可不说,你自己想”“我可不读,你自己读”“我可不摆,你自己摆”……这样的教师语言贯穿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
课堂是你们的,你们自己做主。
正因为她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占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去思考,没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达到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目的。
务实、创新、有深度,语文教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们应细细品味窦校长的课例,对比、修订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扎实、更高效。
(二)王延波的《朋友圈的烦恼》启发我:
适当装傻,点亮课堂
幽默风趣的王延波博士用他的教学智慧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口语交际课《朋友圈的烦恼》。
他的交际话题选题十分新颖,且贴近生活。
王博士的课堂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装傻。
课堂上,王博士以微信朋友圈开篇,在屏幕上出示他的朋友圈信息,抛出问题:
“我的一个朋友天天不停地在朋友圈晒吃、发广告刷屏,看到这些信息都有点烦了,我该怎么办?
”生答“不看他的朋友圈。
”师追问“怎么才能不看他的朋友圈?
”问题一出,学生纷纷献计献策。
老师的装傻,把学生引进了课堂,引出了交际话题“朋友圈的烦恼”。
课中,围绕“索要微信红包”现象,在展开探讨时,王博士继续装傻:
“我有个朋友经常在朋友圈以各种理由索要微信红包,私信也索要。
给吧,这样没完没了的,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不给吧,这么多年的交情就没了。
那我是给还是不给呢?
”学生说的欲望瞬间被点燃,学生抢着发表建议。
有的建议给,但不多给;
有的建议不给;
有的说发个假红包……教师依学生的回答,又问:
“如果不给他发红包,如何才能说服他,既不伤感情,又能让他容易接受?
”顺势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的汇报中选取最佳办法回复,并在屏幕出示说服成功的朋友微信。
这时,王博士相机板书:
说服的智慧—乐于接受,表达得体。
最后,王博士进行话题拓展,让学生交流自己微信朋友圈的烦恼,并选取其中某种现象,尝试劝解和说服对方。
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学生在老师装傻的策略下,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顺利达到本次交际话题的目的。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平台。
教师的装傻不是自毁形象,是高境界的教学智慧。
作为教师,应巧妙用你的“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徐晨晨的《*冰项链》引领我:
迁移读书,一篇到一本
徐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统编”教科书的特
点徐老师把握得很好。
她以串联小标题的方法复习本单元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主要内容导入,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本节课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确定课文的小标题。
并用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边读边想,前后联系了解文章主旨。
既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又突出了单元主题。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迁移读书。
徐老师在结课时,以介绍文章的出处为由,巧妙地引出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一书,随即出示书本的封面、目录。
在引导学生看目录时,让学生猜一猜其他小故事是怎样的,既教给了读书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迁移读书法恰恰是我们忽略的,我们平时的教学很多时候只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
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最直接、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好教材,迁移读书,从一篇到一本,从一本到多本,水到渠成。
“统编”教材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
这种迁移读书,从一篇到一本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学习。
*二、遇见“辩课论课”
辩课论课环节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主持人、作课老师、专家围坐在一起,像聊家常一样聊教学。
在辩课论课中,主持人、作课老师、专家的互动交流,让我不但了解到了作课者的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同时在他们以点带面的主题论坛中,明确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就是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学习;
明确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作文教学的新形态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读写结合独立写作,片段练习整篇练习,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搭脚手架空泛要求,实用文体文学文体。
辩课论课应创设轻松的氛围,让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的说,尽情的辩;
要确立研讨主题,做到以点带面,而不仅仅就课论课;
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讨的广度与深度。
*三、遇见“名师访谈”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她的名字如雷贯耳。
就是这样一位有学识、有成就、有地位已是知命之年的名人,却依然坚守教育第一线,依然坚持教学反思,依然坚持教学研究。
她满满的教育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访谈中,窦校长用与现场教师互动的方式,以《为生命奠基》为题,对她的语文教育之路娓娓道来。
她用几十年教学沉淀,结合《葡萄沟》课例向我们提炼出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朗读——是再现世界的方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语文味;
要让学生多读,带着理解去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
(二)单元—整体建构,整体迁移。
利用单元课本游环节,因势而导,学会迁移。
使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总结、提炼和巩固;
(三)工具—撬动情感与思维。
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借助一些工具如课件、视频、微课、图片、游戏等,利用这些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撬动学生的情感与思维;
(四)方法—要提供一生有用的策略。
如执笔姿势、坐姿、站姿、理解词语的方法、阅读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要做到反复训练、反复巩固,让学生拥有受用一生的技能。
(五)让—教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
在这一点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窦校长举的一个特例:
在《葡萄沟》教学中,为理解“茂密”一词,二十年前她采取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在黑板上画葡萄叶,用简笔画引导学生去理解词义;
今天她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学生摆一摆去一步步体会“茂密”的意思。
她举例的目的是让我们明白:
孩子的就是孩子的,老师任何的替代充其量只限于理解,只有动动手,推推动动,孩子对文本才有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拿捏好进与退的尺度,把学习机会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站在学生前面是一个引导者、解惑者,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更多时候是站在学生的后边,做一个参与者、分享者,在丛中笑,推波助澜。
窦桂梅,这样一位让人仰视的教育大家,她对语文教学的坚守与坚持令人折服!
遇见她,我没理由不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整个观摩学习活动紧张而充实,带给我的收获和感悟也是无穷的。
窦校长的三句话一直萦绕耳边:
我是教语文的。
我是用语文来教人的。
我是教孩子怎样学语文的。
这几句话,看似平淡,却很深刻。
我将以窦校长的话作为座右铭,和我镇小学语文教师一起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边走边思,争取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师,让我们的孩子受益更多,精彩更多!
《2018年“前沿课堂”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