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8258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制度创新不断丰富13

2、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14

3、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具有借鉴意义17

一、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与本币的国际化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据媒体报道,上海自贸区可能会推动一系列的金融体制改革,其中主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

具体方案设计细则有望在月底公布,我们预计离岸金融很可能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主要离岸金融中心进行介绍,并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勾画上海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空间。

1、离岸金融市场概况

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其中培育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Market),又称“境外市场”(ExternalMarket),是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而言的,系指经营可自由兑换货币、交易在货币发行国境内或境外、在非居民之间进行、基本不受市场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同时享受一定优惠待遇的独立的自由交易市场。

根据离岸金融市场分类,可以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分别为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和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其主要特征如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离岸金融中心的资产负债规模迅速扩张,离岸金融业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业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估计,目前世界货币存量的50~70%是通过离岸金融中心周转的,世界私人财富的30~40%左右投资于离岸金融中心,银行资产的1/3投资于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2、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有助于促进本币国际化

国际经验表明,几个主要货币的国际化事实上都伴随着其境内外离岸市场的发展。

比如,美元的国际化就是在(以伦敦为主要基地的)欧洲美元市场和在其境内IBF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的。

日元的国际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境外的离岸市场(伦敦、新加坡等)的发展和境内JOM市场的发展。

欧元的国际化过程中,境外离岸(伦敦、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等)的欧元市场的发展也了重要的作用。

统计表明,美元和欧元外汇交易量(包括即期和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工具)的约80%在本国境外的离岸市场发生。

日元交易量的72%在日本境外的离岸市场上发生。

IBF提升美国银行业竞争力

196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为应付国际收支赤字,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国外信贷的措施。

美国当时没有离岸金融市场,美国国内大量的国际银行业务转向欧洲及其他离岸市场,美国国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受美国法律影响,从1980年起,外国银行也需要像美国本土银行一样缴纳存款准备金,使得其在美国经营的成本上升。

外国银行有可能将其在美国的国际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

1981年12月,为了吸引在国外的美元资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建立了IBF(InternationalBankingFacilities)。

这样,外国银行可将其在美国进行的国际业务转移到IBF,可避免缴纳准备金。

透过IBF,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为非居民提供的存款、贷款业务方面,可以与美国境外的欧洲美元市场展开有效的竞争。

IBF作为第一个在岸本币的离岸市场,它将在岸和离岸账户严格分离,其发展模式在美国取得成功。

1990年前一段时间,IBF资产曾经占美国银行对外总资产的一半。

美国设立IBF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银行业务,提高国内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希望提升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美联储将IBF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分离,也避免了IBF对美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监管等造成重大的影响。

4、日本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促进了日元国际化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石油危机使得美国陷入了滞涨,美元开始不断贬值,各工业化国家都相继开始采取浮动汇率制度,1973年,日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同期,由于日本长期而巨大的国际贸易顺差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不满,日本被迫与多国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快速升值,在此背景下,为了加强日元的国际地位,促进本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日本开始展开其金融自由化进程,各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大,机构间界限被打破。

1984年5月,大藏省公布《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正式提出日元国际化目标。

1986年,在日元不断升值以及日本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了推动日元国际化发展以及提高日本经济的国际地位,东京离岸金融市场(JOM)成立。

由于日本强大的经济以及贸易实力以及不断升值的日元的吸引力,该市场成立首月,其资产额就达到了970亿美元,到1988年,其流通资本额已达到了4142亿美元,总交易量居于伦敦金融市场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位。

其后,该市场稳步发展,到1994年,其余额已成长为7262亿美元。

从日元交易占比来看,JOM成立之初,市场上交易的日元品种仅占20%,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日元国际化的推进,日元比重稳步上升,一度达到了超过2/3的占比。

从1992年到1997年之间,日本离岸金融保持着较快发展,其中日元占比也在不断提高,日元离岸业务的发展远远快于非日元离岸业务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日元的国际化水平。

70年代以后各国储备货币的变化也表明,在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时期,日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不断提升。

二、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相辅相成

海外人民币资产随贸易和资本流动不断扩张。

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凸显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

世界各国开始呼吁国际货币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人民币依托于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庞大的国际贸易规模以及相对稳定的币值,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新选择。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吸引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增加,配合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使得海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较强。

通过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形成的海外人民币存量正逐步扩大。

预计2013年年底,离岸存款总额将达到1.25万亿人民币(包括香港及其他国家/地区)。

长期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需要处理好两个循环。

其一是跨境循环,是指人民币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与境内之间不断流转的过程。

人民币跨境循环的渠道主要有:

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银行间或政府间合作等方式。

其二是境外循环,是指人民币在我国境外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不断流转的过程。

未来几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将大致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步骤,将不可避免地触及离岸市场建设领域:

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建设阶段。

包括对前期跨境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完善;

扩大境内非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

海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丰富;

多个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等。

跨境循环和境外循环的完善。

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利率市场化改革;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跨境人民币金融衍生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三、从典型离岸金融市场看上海离岸业务发展

上海、新加坡和香港三者同为东南亚的航运港口、自由贸易区,新加坡和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对上海具有借鉴意义。

综合看,上海处于中国大陆,倚靠中国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更能够与内陆经济形成联动,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将成为促进中国贸易的驱动力,以此带来的金融需求巨大。

上海离岸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机构和产品相对较少,发展空间巨大。

1、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

20世纪60年代,西方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美元大量外流。

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限制资金外流紧缩措施的影响,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

新加坡政府把握机会,积极发展国际银行业。

1968年10月1日,设在新加坡的美国银行最先获准设立一个亚洲货币单位(AsiaCurrencyUnit,简写ACU),主要业务是吸收非居民的外币存款,为非居民进行外汇交易,从事资金借贷以及开立信用证,经营票据贴现等各种离岸金融业务。

亚洲货币单位(ACU)的建立是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地区性离岸金融中心的契机,促进了离岸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同时新加坡政府取消了对非居民外汇存款所征收的税收进一步给这个新兴的市场注入了活力。

随后美国商业银行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以吸收亚洲地区的美元资金。

1978年,新加坡解除了外汇管制,新加坡居民可以自由参与亚洲美元市场的交易,资产规模扩增更为迅速。

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亚洲美元交易中心的新加坡,其外资银行的资产已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的80%,亚洲货币单位增加到100多家。

2、香港离岸金融中心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自然形成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下,凭着自身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经商自由、政治稳定和低税赋等优势,吸引各国金融机构进驻经营,并扩大与周边、区域及全球的金融交流,从而逐渐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

而香港在英国统治时期是个一体化的金融中心,未刻意分隔境内和境外业务,金融机构只要获准营业,便可从事任何货币业务。

20世纪70年代,香港金融市场真正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金融业务量的增大几乎是与境外业务量的增大同步进行。

从对海外的资产负债情况来看,香港对海外的贷款占总贷款比例由1970年底的4.2%上升到1978年底的54.4%:

对海外负债占总负债比倒由1970年底的11%上升到1978年底的42%。

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境外”特色,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一个发达离岸金融市场。

1973年取消外汇管制,1974年实行港币汇率自由浮动并开放黄金市场,1978年放宽自1965年银行风潮以来一直实行的对外资来港设置机构的严格限制,1982年3月取消对外币存款征收利息预扣税,香港的离岸金融获得迅速的发展。

1978年3月重新发放银行牌照后,外资银行在17个月内增加了41家。

到1982年底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已有69家在香港设立了分行。

1982年免征外币存款利息预扣税后.当年外币存款就人幅度上升,为1981年的3.3倍。

在1997年回归中国后,明文规定维护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香港仍保有亚洲第一大股票市场、全球十大银行中心、全球七大外汇市场等地位。

3、上海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具有广阔空间

从上海与新加坡、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对比来看,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所在地,有十大国家级交易所,有长三角的腹地,三地的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加上浦东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因此,上海已具备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

上海成为自贸区后,贸易进出口量必然大幅上升,跨境金融需求快速增长。

上海成为自贸区对其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预计跨境业务金融机构将大量增加,外币同业存放业务发展,外汇结算量快速增长,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期权期货的种类也将更为丰富。

四、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看上海人民币离岸业务

香港作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地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制度创新在近些年来不断丰富。

同时香港由于跨境人民贸易的繁荣,使得其具有大量的人民币存款,相关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金融工具快速丰富,离岸市场建设初具雏形。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发展离岸业务可以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相互联动,相互促进。

1、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制度创新不断丰富

同时香港由于跨境人民贸易的繁荣,使得其具有大量的人民币存款,相关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金融工具快速丰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香港地区作为世界级离岸金融中心,其市场规模居亚洲第二位。

无论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等各方面来讲,香港都具备了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完善基础。

香港与内地不管在贸易、金融还是文化旅游等方面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2003年6月签订了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后,内地与香港建立了更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关系,从而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的具体方案。

跨境贸易结算范围已经扩大至全国,FDI的有关政策正式出台,香港金管局对金融机构持有人民币头寸放宽了限制,中央银行提高了对中银香港的清算额度限制。

2013年,前海跨境人民贷款推出,为境外人民币回流进一步拓宽了渠道,也进一步放开了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管制。

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2、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

香港离岸人民币资产池稳步发展。

香港人民币总额稳步增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人民币存款额迅速增加。

目前,人民币存款已占总存款额的10%,在香港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外币存款。

存贷款业务开始膨胀。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规模的快速上升,从2008年至2013年中期,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从561亿元上升至将近7000亿元,规模上升超过10倍。

主要归因于在人民币升至背景下,企业客户通过跨境贸易结算收到大量人民币而留存境外。

当前,香港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只要不涉及资金回流内地,香港的银行可以参照目前适用于其他币种的业务规则来开展各项人民币业务。

大量的人民币存款使得人民币贷款业务开始出现,贷款利率独立于境内贷款利率体系,且相对较低。

随着香港人民币存量的不断增加,对各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目前在香港以人民币为标的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已经比较全面,能够覆盖人民币持有者各方面的服务需求。

债券业务逐步发展。

随着在香港沉淀人民币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金融中介活动也趋于活跃,尤其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香港人民币债券又称点心债券,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以人民币计价且以人民币结算的债券。

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批准国内金融机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标志着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正式启动,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也从此扩展到投资领域,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得到拓宽,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2012年,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债券存量达到2300亿,其中企业债占绝大多数。

随着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债券发行主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类别也已由最初的国内金融机构扩展至全球范围内的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或组织,涵盖了国内政策性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中国法人、中国政府及企业、港澳公司、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外国银行与国际机构等。

衍生品交易逐步推出。

香港以美元交割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和无本金交割汇率选择权业务(NDO)市场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之一,其人民币NDF市场行情成为境内银行制定远期结售汇价格的重要参考。

2012年,香港推出一系列的人民币ETF衍生品,为境外的人民币投资者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当前离岸人民币汇率显著受到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套汇机制可以快速熨平两者之间的价差,未来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岸人民币汇率水平将越来越多的影响在岸汇率,这种双向促进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决定。

3、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上海自贸区具有借鉴意义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虽然已初具雏形,但其人民币存款规模仍有待提升,离岸存款利率相对偏低不利于人民币存款增长;

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和产品也相对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且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偏差;

金融产品的丰富度也有待提升;

资金回流尚存在体制障碍。

总体上,香港市场还处于货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个自我循环的、不依托母国市场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仍有待发展。

未来,可以期望人民币凝聚作用增强,香港有望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而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很可能催生多个离岸金融市场,香港市场的发展为上海自贸区中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的借鉴经验。

上海也适宜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在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国内各大银行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在上海设有分支网点,此外还有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外资保险公司;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也在上海挂牌,成为人民币汇率的生成地;

上海率先开通了全国资金拆借一级网,邮电通讯设施发达;

上海吸引了众多的高端金融人才并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体制。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可以直接借用上海现成的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网络。

在上海发展民币离岸业务,有助于:

拓展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

建立多个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可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使我国成为一个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

促进银行制度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刺激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

由于离岸业务的开展会通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触而不断带来新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创新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取制度创新的新鲜知识,市场的管理者也可以在我国完全取消外汇管制前进行监管方面的实践。

对我国来说,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充分发展之前,离岸金融市场为实施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一种过渡性的办法。

可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促进了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进程,可以节省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增强交易主动性,同时可增强对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减少因币值变动而带来的损失。

通过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在市场上进行人民币境外交易,可以使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结算、汇兑的基本工具。

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在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过程中,将具有良好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前景。

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产品创新和组合将增加,以及可以向离岸人民币存款、兑换、发债、投资、清算、资金等各项业务全面拓展,使人民币在海外逐步沉淀壮大,促成境外循环的形成与完善。

各项业务的发展空间大致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