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8244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文档格式.docx

1)造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恶性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贫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出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内科学(呼吸系病)

1)呼吸衰竭治疗进展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2)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3)间质性肺病诊断及治疗

4)慢阻肺及支气管哮喘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5)肺栓塞的规范化诊疗

4.内科学(消化系病)

1)消化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

5.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骨质疏松症基础与临床研究

6.内科学(肾病)

1)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2)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3)肾性低钾血症的相关研究。

(二)儿科学

1.儿科学(儿内)

1)小儿肿瘤与肝胆疾病

2)小儿血液病

3)小儿心血管疾病

4)小儿内分泌与感染性疾病

2.儿科学(儿外)

1)小儿恶性实体瘤与肝胆疾病

2)小儿外科疾病

(三)神经病学

1.脑血管病

(四)外科学

1.普外

1)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规律和预后的关系的研究、胃癌

肝转移相关基因克隆鉴定及在临床早期诊断预测的应用、中低位直肠癌保留括约肌手术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肠外与肠内营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对患者的肝脏、肾脏等重

要器官的功能影响以及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手术病人肠屏障功能的恢复与增强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影响。

3)微创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对胃肠肿瘤病人结局的影响、气

腹对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

加速康复外科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优点及对病人临床终点的影响。

4)危重疑难胃肠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胃肠外科疾病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及代谢

规律研究、危重胃肠疾病不同手术前后能量代谢及合理营养支持、危重疑难胃肠疾病手术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阻抗的发生机理。

5)乳腺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乳腺恶性肿瘤发生的基因遗传学特征以及某些具有

特征性的免疫学因子在乳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6)甲状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常见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

鉴别诊断的要点及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基因学特征。

7)疝与腹壁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疝与腹壁外科的常见发病人群、发病机制、临

床特点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原则和疝修补材料的研究。

2.骨外

3.泌尿外

4.胸外

5.心外

1)心外科临床

2)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肺保护

6.神经外

1)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

2)重度颅脑外伤的治疗

3)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

4)癫痫的外科治疗

5)显微神经外科

(五)妇产科学

1)妇科肿瘤

2)妇科微创

3)生殖内分泌

4)妇科计划生育

5)围产医学

6)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六)眼科学

(一)角膜病与白内障

(二)玻璃体与视网膜病

(三)眼科基础

(四)眼眶病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

的导师负责制。

2、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医学博士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结合课题需要学习有关课程(见课程学习部分)以提高其基础理论及实验水平。

第一学期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入学三个月内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生本人的特点,确定其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的预期目标及进度、教学或临床实践等做出安排。

培养计划需经教研室、部系审批后执行,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各科室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同时完成专业及专业英语的学习。

指导方式:

指导教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协助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指导小组可由副教授以上的专家3-5名组成。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1、课程设置的原则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紧跟学科前沿,充分体现相应的深度和内涵。

课程学习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2、课程分类及学分分布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

其中专业学位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

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以课内18学时为1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3学分。

公共学位课5学分

其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

注:

第一外国语为英语语种者,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者,第二外国语为必修课,一般要修英语。

②专业学位课6~8学分

③非学位课2~4学分

课程设置见《(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博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课程设置见《(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说明:

博士所有课程必须在前两个学期完成)

六、必读书目(附后)

七、个人培养计划

每个博士研究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各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及进度等。

培养计划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6周内制定,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八、中期筛选

具体要求见《青岛大学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的暂行办法》。

九、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博士研究生从事与学位论文有

关的研究工作应不少于2年。

1、论文开题

博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在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博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初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并由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评审。

博士研究生开题评议小组成员5-7名,均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应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得少于10000字。

2、论文工作检查

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导师与指导小组要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确保博士研究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

3、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学术讨论、前沿讲座等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在一定范围公开做5次以上(含5次)学术报告或讲座。

4、科研活动

在学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且青岛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公开发表与本人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以下级别(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和数量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论文摘要不计其内):

①理、工、医学学科博士研究生至少有1篇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或Ei收录。

博士研究生如以发明人排序第一且青岛大学为第一申请单位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一项(获得公布即予认可),可视为发表1篇被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

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2篇。

本人完成并正式出版与其学位论文工作相关且字数在3万字以上的专著,可视为发表1篇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但只能有1篇可作此等同处理。

若被《SSci》、《aHci》收录或被《新华文摘》转载3000字以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篇者,可视为达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根据本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制定并公布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学术要求,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通过,报学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5、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所有预定的论文工作内容并撰写学位论文初稿之后应进行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博士学位论文定稿之前的一次重要集体指导工作,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6、论文评阅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要求见《青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篇二: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范文)

拟攻读博士学位计划书

——定鞭金藻(Haptophytes)在中国典型海域的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学功能

第一部分: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认识............................................................................................1

1、引言(introduction)...........................................................................................................1

1.1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概述(Summaryonmari(: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nemicrobialEcology)................1

1.2定鞭金藻门类(TaxonomyofHaptophyta)............................................................2

2、定鞭金藻的研究现状(ResearchStatusofHaptophytes)...............................................4

2.1定鞭金藻的代表性物种(TypicalSpeciesofHaptophytes)..................................4

2.2定鞭金藻有害藻华的毒理学机制及其他环境效应(Toxicologicalmechanismson

HarmfulalgaeBloomsforHaptophytesandotherEnvironmentalEffects)..................7

2.3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microtechnique,FlowcytometryandmolecularBiotech-nologiesEtc.

forHaptophytesResearch)...............................................................................................9

2.4生态(毒理)学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Eco-(Toxico-)logyfor

HaptophytesResearch)...................................................................................................11

2.5生物信息学在定鞭金藻研究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Bioinformaticsfor

HaptophytesResearch)...................................................................................................12

3、定鞭金藻的研究意义及展望(ResearchmeaningsandFutureResearchforHaptophytes)...................................................................................................................................................14

第二部分:

读博工作安排与预期目标..........................................................................................15

参考文献:

.......................................................................................................................................17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认识

1、引言(introduction)

1.1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概述(SummaryonmarinemicrobialEcology)海洋

微型生物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它将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与最小的“微型生物”通过“生态学”联系起来,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耦合(陈宜瑜院士语)。

近20年来,新方法、新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导致了一系列有关微型生物的重大发现,推动了学科的形成和迅速发展[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加深了对海洋微型生物的认识,新生的理论与认识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时常出现“打破”或“颠覆”式的超越(图1)。

海洋微型生物是地球上的第一批“居民”,是改造地球环境的先锋。

从古至今,海洋微型生物都在为调节全球变化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在这个过程中,海洋微型生物是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是生命和非生命系统联系的关键环节,是生源要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1,2]。

然而,人们对海洋微型生物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已经研究过的海洋微型生物不到总量的1%[3]。

图1海洋微型生物(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进程

Fig.1Researchprocessformarinemicrobes(microbialEcology)

由图1可知,每一重要理论的认识都是通过某些代表性的海洋微型生物(往往是整个类群的研究)实现的,从而推动了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研究。

因此,对典型的海洋微型生物的环境行为﹑效应等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价值。

1.2定鞭金藻门类(TaxonomyofHaptophyta)

定鞭金藻(Prymnesiophyceae),又称为土栖藻或普林藻,因其具有附着鞭毛(Haptonema),20世纪50年代前后通常称其为触丝藻(Haptophyceae)。

在早期分类中,定鞭金藻是从金藻纲(chrysophyceae)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类群(因

[4]其色素体带黄色)。

直到1962年,christensen才将其定为金藻门(chrysophyta)

的一个纲,即定鞭金藻纲(Prymnesiophyceae)(如图2-①)[5]。

但将定鞭金藻从金藻门中独立出来,“自立”定鞭金藻门(Haptophyta),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分类过程。

以定鞭金藻门、颗石藻目(coccolithales)藻类为例,20世纪初期,颗石藻只是一个属(coccolithophoridae);

同时,具有两条规则鞭毛的海藻都归属于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并因其会产生棕黄色的色素体而被归于金藻纲中。

这种分类忽略了其他具有两条规则鞭毛的金藻。

此后,又发现了另一种含有3条(类)鞭毛(两条为鞭毛-flagella,另一条为顶鞭丝-haptonema(捕食作用))的微藻,并将其归入为Prymnesiaceae科中。

20世纪中叶,一个新属微藻(巴夫藻属-Pavlova)被发现,因其具有“第三条”鞭毛而被归入Prymnesiaceae中。

20年后,有更多的种被归入巴夫藻属,从而新立了一个科——巴夫藻科

(Pavlovaceae);

20世纪中叶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定鞭金藻的结构得到了阐释,且在淡水和海域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至此,形成了1目2纲——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定鞭金藻纲(Prymnesiaceae)和巴夫藻目(Pavlovaceae),并组成了一个门(class)——定鞭金藻门(Haptophyta)。

此后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以上各类微藻都属于粘着性植物(haptophytes),结合亚分子研究,说明以上分类在形态学上是合理的[6]。

根据定鞭金藻鞭毛的规则性,此后又将含有规则鞭毛的藻类归入定鞭金藻类群,而将不规则鞭毛微藻归入巴夫藻类群,即成立了定鞭金藻纲(Prymnesiophyceae)和巴夫藻纲(Pavlovophyceae)(图2▲)。

考虑到颗石藻类群具有超过15个现存属和30多个化石属,而等鞭金藻、定鞭金藻和棕囊藻类群属较少(不超过4个),因此成立了4个目——定鞭金藻目(Prymnesiales)、颗石藻目(coccolithales)、棕囊藻目(Phaeocystales)和等鞭金藻目(isochrysidales)(如2★)。

虽然自1976年Hibberd将定鞭金藻独立为一个门(Haptophyta)以来,对其分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但将定鞭金藻定义为一个纲(Haptophyceae)的情况仍有出现[7,8]。

而我国对定鞭金藻的分类比较不统一,如胡鸿钧等[9]已将定鞭金藻独立为一门,但王立等[10]仍将定鞭金藻纲中的三毛金藻属(Primnesium)

和等鞭金藻属(isochrysis)归于金藻门,对于巴夫藻类群的归属问题在藻类学著名专著《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和生态》中也未曾收录[9]。

颗石藻目微藻种群数量与定鞭金藻纲很接近,但4目分类已经应用了30多年,因此上述分类仍旧是当前的分类基础[6](如图2所示)。

图2定鞭金藻系统分类示意图

Fig.2SchematicdiagramforsystematicclassificationofHaptophyta

2、定鞭金藻的研究现状(ResearchStatusofHaptophytes)

2.1定鞭金藻的代表性物种(TypicalSpeciesofHaptophytes)定鞭金藻门下属

两个纲,共5个目。

其共有特点是:

单细胞或群体,具周质

膜,有2条等长的鞭毛(及一条顶鞭丝),色素体2个,带状,有的细胞壁具有碳酸钙小片。

生殖时细胞纵裂,或产生2条鞭毛的游动孢子。

在淡水或海水中都有分布种类。

巴夫藻目和定鞭金藻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鞭毛是不规则的,且含有眼壶(eyespot)及类瘤体结构(knob-likebody),同时,二者的分子生物学差异也得到了证实[6]。

巴夫藻目的代表性物种是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和路氏巴夫藻(Pavlovalutheri),其典型特征是定鞭丝不能弯曲,而定鞭金藻目如小定鞭金藻(Prymnesiumparvum)和三毛金藻(Prymnesiumparvumcater)的定鞭丝可以弯曲,且较发达,这对其占据优势的生态位有重要作用。

定鞭丝极度退化的

两个类群是颗石藻目和等鞭金藻目微藻,前者的原生质外有鳞片,如赫氏颗石藻(Emilianiahuxleyi)和钙板金藻(calcidiscusleptoporus);

而后者的细胞裸露,原生质外无鳞片,鞭毛等长,如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sis,isochrysisParke等)和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sis,dicrateriainornata,dicrateriaParke等)。

棕囊藻属最早由Hariot于1892年在Pouchet发现,目前主要将其分为6类:

Phaeocystispouchetii、Phaeocystisglobosa、Phaeocystisscrobiculata、Phaeocystisantarctica、Phaeocystiscordata、PhaeocystisJahnii[11],主要分布于南、北两极及寒、温带[12](如图3所示,图片来源于ncBi数据库[13])。

其中,路氏巴夫藻、等

鞭金藻是主要的海洋经济微藻[14]。

1

2

a

B

篇三:

医学专业考博经验

复旦大学医学院心内专业考博经验

一直想写点东东给后人借鉴,今天总算抽出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考博前准备

(1)潜规则:

第一点就说这个,可见其重要性,考博和考硕不同,考博前去见见导师,问问有没有内定的,最好还有认识的师兄师姐打探内部情况,别以为导师当面说得好听就行,初试考高分没进复试的太多了,就算进了复试也不一定真的要你,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只有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才能吃定心丸。

别说黑,与其让别人潜规则你,不如你去潜规则别人,丛林法则就是适者生存,没办法呀。

(2)准备材料

复旦报名程序蛮复杂的,要网上上传很多材料,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准备起来。

这些资料很重要,初试就考英语,只占初试分数的40%,另外60%就是专家对你上传资料进行评定。

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有空先写好,报名通知与网上提交材料间隔时间很近,如果没有现成的标书,短时间写篇高质量的还是有难度的(有人鼓吹这个计划书没人看的,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导师,有些导师还是会认真看的)。

要及时关注复旦大学招生网站

(http:

///s/3/t/...1/c/24/list.htm)以及复旦大学医学院网站([/url]

a.学习和从事临床或科学研究的简要经历(上传PdF小于2m)

b.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生提交论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上传PdF小于20m)

c.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或用人单位红章)(上传PdF小于2m)

d.科研成果(证书)(上传PdF小于2m)

专利(证书)(上传PdF小于2m)

发表论文(论文全文)(上传PdF小于10m)

f.学位证书(上传PdF小于2m)

各类获奖证书(上传PdF小于2m)

英语四六级证书及托福、雅思等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