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959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15个教材实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你认为上图中最

适合制取乙烘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

乙烘,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人。

3、(电解水)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现象

结论

盘气n

X、.•-

仞电源相连的两电壮都有气肋生

©

^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血代体少

用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与电源正极馳碍口

木条歟

该气体是氧气(是山転

厂、二叮厂、

〔制水WJ

iR

③^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体多

用一燃着的木条置于与电源负极iBStm熔口

气臟燃饶产生懑色必,

该气体是氢

气(是山氢^

mg)

注:

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这个实验时应&

叭化讷容

•••••••液②电解水的电源为直流电。

V..:

J=1:

2

氢气的量少时,往往看祥倔色嫌,而自附爛鸟声

mie:

m负二8:

1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箋气和零气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曲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本实验还可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运动)

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进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小红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

1向盛有20mL蒸佛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瞰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3

:

改进实验装置的优点

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适量的沸水备用。

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沸水中,同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⑴小红按课本进行实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_⑵操作③中,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⑶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是

5、(燃烧条件)

实验目的

现象

析: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

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O

结论:

6、(质重守恒定律)

如图是测立白磷燃烧前后质虽:

的变化情况,用来检验质量守恒的实验,试回答: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泄律?

(填“符合'

或'

不符合"

)・如果符合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符合的理由:

_一•

(2)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做这个实验前锥形瓶应预先装少量的细砂的原因是__.

(4)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这里

要“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

的原因是•

(5)若上述的橡皮塞没有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__处(填“a”或b或“c"

(6)在上述的实验中有时会岀现:

白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

瓶口,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你能改进实验装苣避免这种现象吗?

4、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某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左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祛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a.偏左b.偏右c.不偏转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B装宜研究质量守恒泄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磁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1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

2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图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左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

汁实验,在装程设计方面应做到・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__・

①元素种类:

②原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物质的总质捲.

(4)应用质量守恒泄律可以确左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式.在载人宇宙飞船中,一般都安装盛放过氧化钠

(Na2O2)颗粒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再生氧气,供宇航员呼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X+O2.则

X的化学式为.

(5)已知化学反应A+3B=2C+2D.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在一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容器内各物质质量如表:

A

B

C

D

反应剛各物质质量5

2.4

反应后各物质质量g

1.7

未知

4.6

3.3

则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

加热仪器为,石灰水的作用是

现象:

固体变为固体,同时放出能使—

的气体。

分析:

氧化铁粉末为—色,变成的色粉末是—o

特别注意尾气的处理:

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空气受污染,必须把未反应的CO点燃

例: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1)B装置中盛放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足“

(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

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

其中最合理的装宜是(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8、(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

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而有银白色固体附着,

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港,他依册的实验翅象是

(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

都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

X是金属,Y是溶液:

丙同学的实验:

X是金属,

Y是溶液。

9、(铁生锈)

(1)右图实验中,试管里的铁钉最先生锈的是O(填序号)

(2)你认为以下措施不能防止铁器生锈的是(填序号)。

①喷漆②覆盖搪瓷③水洗④镀一层耐腐蚀金属

(3)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

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就能识破假金元宝。

小明采用方法的化学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合理即可)

10.(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0: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

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原因是

1K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操作步骤:

①-②一③-④装瓶,贴标签(标签中应包

括和)o

注意事项:

1填步骤名称,下同)根据要求计算所需要的质量、质量

2用取所需物质的质量

3用量取所需物质的

4将有关溶质和溶剂倒入,用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12、粗盐提纯

□的: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步骤:

(1)溶解:

仪器、,

玻璃棒作用O

(2)过滤:

仪器、、、

‘用品‘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业漏斗壁,滤纸边缘恁于漏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斗口,液面恁于滤纸边缘,烧杯口垂玻璃棒,玻璃棒末端垂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垂烧杯内壁。

如滤液仍浑浊,应O

(3)蒸发:

仪器、、、,玻璃棒作用

待,停止加热。

利用蒸干。

13、估算高猛酸根离子的大小

杭州2013.(10分)髙镭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

课本上有一个“估算高毎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课本实验步骤操作如下:

1取一小粒高镭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髙锚酸钾晶体粒径大约为1-3亳米),用亳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Vmm"

2将该髙锈酸钾晶体溶解在有10亳升水的试管1中:

3从试管1中取出1亳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毫升水的试管2中(第一次稀释);

4从试管2中取岀1亳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亳升水的试管3中:

5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髙镭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髙镭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次:

特别提示:

已知在第9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

此时10亳升溶液中有1000个高縊酸根离子。

该数据可作为本实脸的估算比较标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1亳升髙镭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简读数,则所取溶液体积—1亳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的是。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pH试纸测泄溶液的酸碱度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

(3)、要提髙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哪两种改进方法一左正确的是_o

A.在一支试管中加人蒸饰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

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2亳升溶液,将其加人有18亳升水的试管中

C.将高锁酸钾晶体放人盛有蒸憾水的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而变化,测量其体积

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锈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

(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髙镭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mm'

;

(用式子表示)

14、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150°

C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2.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堆竭、堆竭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3.操作步骤

(1)研磨:

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防止加热时可能发生迸溅)

(2)称量:

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堆锅质量(Wg)。

(3)再称:

称量瓷坦祸+硫酸铜晶体的质量(Wig)。

(4)加热:

小火缓慢加热至蓝色晶体全部变为白色粉末(完全失水),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5)再称:

在干燥器内冷却后(因硫酸铜具有很强的吸湿性),称量瓷堆埸+硫酸铜粉末的质量(W2g)。

(6)再加热:

把盛有硫酸铜的瓷堆竭再加热,再冷却。

(7)再称重:

将冷却后的盛有硫酸铜的瓷堆竭再次称量(两次称量误差<0.1g)o

(8)汁算:

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简称:

“一磨”、“四称”、“两热”、“一算”。

设分子式为。

CuSOaxH1O

WiW

水二X100%

Wi-Wz

才,_m(CuSO4)m(HiO)_〔.尤

160(Wi-W2)

x=

18(W2-W,

4.注意事项①称前研细:

②小火加热;

③在干燥器中冷却;

④不能用试管代替⑤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温度过高CuSO4也分解)。

5.误差分析

(1)偏高的情况

1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固体部分变为灰白色,因为,

黑色的CuO与口色的CuSO4混合,会使固体变为灰口色,因W2偏小,W]-W2数值偏高;

2晶体中含有(或堆竭上附有)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因W2偏小,WI-W2数值偏高;

3加热时搅拌不当使晶体溅出堆竭外或被玻璃带走少量,因W?

偏小,wrw2数值偏高;

4实验前晶体有吸潮现象或加热前所用的堆竭未完全干燥,因W|偏大,wrw2数值偏高。

(2)偏低的情况

1加热温度过低(vl00°

C)或时间不够,因W2偏大,W1-W2数值偏小;

2加热时质量未至恒重就停止加热,因W2偏大,WrW2数值偏小;

3加热后坦竭放在空气中冷却,因为在冷却过程吸潮,会使W?

值偏大,wrw2数值偏小;

4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或难挥发的杂质,因W2-W并不是纯净的CL1SO4粉末的质量,即水的含量必

然偏低;

5两次称量相差0.12g,因结晶水未完全失掉,使得W1-W2数值偏小。

(3)无影响情况瓷堆竭内有不挥发性杂质。

15、中和反应

例.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

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彖

用试管取该溶液l-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酥试液,振荡

无色酚酥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酥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

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种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

⑵若无色酚瞰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岀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

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

若无明显现象,则

呈中性。

方案二:

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