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623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市场失灵2.政府失灵

第2章环境——经济大系统

1、传统的经济系统模型【图P9】

2、经济——环境大系统【图P10】

-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将环境包容进来,把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的一部分。

环境被看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财产。

环境向经济系统提供:

[1]原材料,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最终供消费者消费;

[2]能源,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3]废弃物处理场所,自然环境是人类废弃物的处理场所,废弃物可以通过再循环重新投入生产和消费。

-热力学的两个定律的启示

第3章环境伦理观与价值观

1、绿色伦理观;

二、环境价值论

第4章企业与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貌似老师没讲】

第5章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1、市场如何作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利润最大化产出是由以下原则决定: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价格

二、市场失灵: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它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市场失灵的主要方面:

1.资源产权不安全或不明确

2.无市场、薄市场和市场竞争不足

-薄市场:

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资源的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很少,从而他们之间的竞争很少,我们把这种市场叫做薄市场。

3.外部效应:

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企业或个人的影响,即对第三者的影响。

4.公共物品:

又称共同消费物品,是指由外部效应的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5.交易费用:

交易中取得信息、相互合作、讨价还价和执行合同的费用。

6.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

市场机制有效作用的前提是交易费用很小,若交易费用超过通过市场解决问题的收益,就不由市场解决,需要政府干预了。

有时,政府运用其权利,将外部效应内化的成本比市场的低,这是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之一。

第6章政府的作用和政府失灵

1、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

1.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1]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

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政府干预成为必要,还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

第二,政府干预的收益须大于其成本。

2.政府应有的作用:

[1]全面制定法律,严格执行法律,透明公开政策,维护社会利益;

[2]治理腐败行为;

[3]正视自身职权范围,改善约束自身行为,本分守法。

2、政府失灵:

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政府没有有效地将产品和资源配置给政府的服务对象。

1.政府失灵的类型:

[1]政府扭曲市场机制:

如对价格机制的破坏

[2]寻租:

政府或官员有意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是指通过不正常手段无偿从别人处获得利益,而不是通过交换和生产来获取利润。

寻租行为与盈利行为相对,常常与腐败联系在一起。

2.政府失灵的形式:

[1]政府公共工程项目政策失灵:

修路影响森林

“挤出效应”:

公共项目可能挤掉私人投资,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挤出效应”。

[2]土地政策失灵:

非法占用耕地[3]森林政策失灵[4]水资源政策失灵

[5]城市化和工业化政策失灵[6]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失灵[7]宏观政策失灵

第二篇环境评价

第7章成本效益分析

一、静态成本-效益分析

1.静态效率(staticefficiency):

在同一时点对若干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选择的经济学标准。

2.资源的社会成本:

社会存在某种活动时所承担的总成本。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使用者成本(MOC=MPC+MEC+MUC)私人成本=从事该项活动的当事人所承担的成本外部成本=私人活动给他人造成了损失,但并不为私人所承担的成本使用者成本=由于现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牺牲将来使用的边际机会成本

二、动态成本-效益分析1.动态效率:

跨越时间的成本效益分析。

不仅考虑成本效益,还要考虑时间对成本效益的影响。

*最优动态配置——必须满足条件:

 

【例1】资源的需求曲线为P=8-0.4q,MPC=2,

(1)20单位在两期配置,如果r=0,则两期的动态有效配置是多少?

(2)两期的有效价格是多少?

(3)每期的MUC是多少?

【例2】如果上题的r=0.10,MPC=4,则

(1)两期的动态有效配置是多少?

(2)每期的MUC是多少?

答案:

1、略2、

q1+q2=20得:

q1=10.238,q2=9.762λ=1.905

3、环境变动对福利的影响:

计算复利变动的五种方法

1.消费者剩余;

2.补偿变化;

3.等价变化;

4.补偿剩余;

5.等价剩余

第8章市场价值法

1、生产率变动法:

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

2、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疾病成本法:

计算所有有疾病引起的成本,例如,医疗费用。

-人力资本法:

用收入的损失估价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损失所产生的成本。

3、机会成本法:

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将资源使用的成本。

4、预防性支出法:

用人们为避免环境危害而做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

5、重置费用法和重新选址成本法——

-重置费用法:

用由于环境危害而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

-重新选址成本法:

重置费用法的变种,用由于环境质量的变化而重新安置某一物质设备的地理位置的实际成本来估价环境保护的潜在效益。

第9章替代市场价值法和假想市场法

1、替代市场价值法:

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的价值。

包括:

1.旅行费用法:

用旅行费用作为替代物来衡量人们对旅游景点或其他娱乐物品的评价,分为:

-单一地点旅行费用模型:

分区旅行费用法;

个人旅行费用法。

-多景点旅行费用模型

2.内涵资产定价法:

利用物品特性的潜在价值去估价环境污染对房产价格的影响。

2、假想市场法:

在替代市场难以找到的情况下,用人为地创造假象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的价值。

该方法的主要代表是:

1.意见调查评估法:

直接通过询问来得到人们对环境的评价。

分为:

-直接询问支付意愿:

投标博弈(单次投标博弈、重复投标博弈):

调查对象说出对物品供应的不同水平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的意愿。

比较博弈:

调查对象在不同的物品组合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其选择来确定其对物品的评价。

-询问选择的数量:

无费用选择法:

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无费用物品之间的选择来估价环境物品的价值;

优先性评价法:

直接已完全竞争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为基础。

第三篇自然资源管理

第10章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

总论

第11章非再生资源:

不能~;

又称可耗竭资源,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

1、分类标准:

当前储藏量;

潜在储藏量;

总储量或资源禀赋。

2、供给阶段:

勘探、开发和采集

3、霍特林定律基本思想:

把埋藏在地下的资源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资本财产,即把全部资本财产分为资源和其他财产。

若资源资本收益的增长率等于其他财产的利率,所有者就会对把资源保存在底下和开采出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此时,资源就会以最优路线来消耗。

4、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石油、天然气和煤【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1、卡特尔问题

2、价格管制:

价格上限

3、国家安全问题

第12章可再生资源:

可以用自然力自我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消耗速率低于再生速率的自然资源,及其存量可以持续地补充的资源。

一、可再生资源的配置和非再生资源的配置的区别:

1.可再生资源往往被社会占有,模型的优化目标为社会利益最大化,有社会效用函数导出社会需求曲线,用社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围成的面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表示社会利益。

2.贴现率变为社会贴现率。

3.资源开采无终止时间限制。

4.增加了可再生资源自然增长率变量g。

二、渔业资源的经济分析:

1.静态有效的可持续捕捞量:

经济上效率最高的可持续捕捞量。

*捕鱼模型P172

假设鱼群存量的增长与鱼群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Q=4p-0.1p2表示,式中q为鱼群存量增长量(吨),p表示鱼群存量(千吨)。

每吨鱼的价格是100元,较小的鱼群存量的边际净收益为20p-400。

计算最大可持续捕捞量时鱼群的存量。

如果把鱼群存量维持在这一水平,每年的捕捞量为多少?

如果边际捕捞成本为MC=2(160-p),求与有效可持续捕捞量对应的鱼群存量。

2.有关捕渔业的公共政策:

200海里领海权与私有化;

早期的管制;

税收;

可交易配额

3、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何时砍伐最适宜

应在树木的净效益的现值最大时砍伐,而当延迟砍伐一年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是净效益的现值最大。

第13章水资源保护

第14章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的数量的丰富程度和每一物种活动的丰富程度。

从道德和经济角度都有其重要性。

-物种是有这一组共同基因的相对独立的可再生的生物群体。

物种保护指维持自然界中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减少的原因:

物种的公共产品性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经济发展本身。

-物种保护方法:

建立物种保护区;

可持续地使用物种。

第四篇污染控制

第15章污染控制总论

“三河三湖”:

淮河、辽河、海河、太湖、滇池、巢湖。

1、最优外部效应:

最有经济活动水平:

MNPB=MEC[边际私人净效益=边际外部成本]

在完全竞争下:

MNPB=P-MPC[边际私人成本]

因此,P-MPC=MEC或P=MPC+MEC

这里MPC+MEC为社会边际成本或边际社会机会成本

因此,当MNPB=MEC时,P=MSC

2、成本有效配置:

只有当所有排污者的边际控制成本相等时,控制污染的总成本才会最小。

3、污染控制的三种思路

1.指令控制/直接管制方法:

设定环境质量指标通过立法手段强制执行、

2.市场激励方法:

利用修正的市场机制保护环境。

(更有效)

3.科斯定理:

完全不要政府干预,让市场来达到最优。

第16章直接控制与排污标准

一、污染控制的分类为:

直接控制、利用经济手段的间接控制。

污染控制的政策工具分为:

排污标准、排污费、排污权交易

2、排污标准: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污染直接控制方法,由管制部门制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每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最高限度。

1.实施手段:

法律手段、舆论监督。

2.我国最重要的污染控制方法:

直接控制

3.存在的问题:

政府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排污标准很难达到最优排污量;

有多个污染源,政府对不同的污染源设立的统一排污标准不是最优的。

第17章排污收费【庇古税】

一、庇古税:

指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所征的税,达到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二者相等的目的。

实践中,又称“排污收费”

-最优庇古税:

在最优污染水平等于边际外部成本MEC(边际污染损害)时的排污收费。

[MNPB与MEC的交点确定的税]

2、用控制成本来确定庇古税——通过边际控制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确定庇古税

3、庇古税的优缺点

1.优点:

比排污标准有优势——

[1]庇古税可以达到最优排污量,排污标准并不总是可以达到最优排污量;

[2]在同样达到最优排污量的情况下,庇古税的成本较低。

[3]有利于污染控制的技术创新

2.缺点:

[1]缺乏确定最优庇古税所必需的信息:

A.边际外部成本确定困难;

B.政府的管制部门不便于了解企业的边际私人净效益曲线和边际控制成本曲线。

[2]排污收费的公平性(由谁付税?

弹性问题)

4、庇古税的分担问题:

由消费者和生产这分担,取决于供需曲线的相对斜率

1.需求曲线较陡,需求曲线弹性较小,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减少幅度小,此时,消费者负担大部分庇古税。

2.需求曲线较平,需求曲线弹性较大,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减少幅度大,此时,生产者者负担大部分庇古税。

第18章排污权交易

一、排污权交易:

指管制当局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排污许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

排污权交易提供了激励机制来降低污染控制的成本。

二、排污权交易的优缺点:

[1]成本最小:

与其他污染控制制度相比

[2]价格可调控:

管制当局可以通过发放或购买排污权创造市场,调控排污权价格

[3]与庇古税相比,排污权交易不需要事先一次性确定税额,也不用直接调整税额

[4]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

排污权避免了管制部门对控制成本估计错误从而造成企业不愿投资的问题[5]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

[1]若拍卖分配,则双重付费:

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若采取拍卖的方式,则会产生与庇古税类似的双重付费的问题

[2]企业对排污权的垄断问题——可能会垄断产品市场

*交易费用排污权交易

两公司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分别为MC1=200q1,MC2=100q2,式中q1、q2分别为两公司减少的排污量。

假设不进行任何污染控制,每个公司的排污量分别为20吨或共为40吨。

(1)计算减少排污总量为21吨时的成本有效配置。

(2)如果给第一污染源9吨许可,第2污染源10吨许可,排污许可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在交易后每个污染源最终持有多少吨排污许可?

交易后每个污染源用于购买排污权的净支出为多少?

(3)假定该污染源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源,其固定的边际控制成本为1600元/吨。

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将排污10吨污染物。

排污权将如何分配?

每个企业将处理多少污染物?

排污权价格将如何变化?

交易将如何进行?

(2):

根据

(1)得q1控制7吨,那么排放20-7=13吨q2控制14吨,那么排放20-14=6吨给定q1源9个许可,则需买入4个(13-9);

给定q2源10个许可,则可以卖出4个(10-6)双方有激励交易,其市场价格为1400。

所以,交易后q1、q2最终持有许可分别为13个、6个(3):

若出现一个新的污染源q3,且有固定MC,则许可数量没有增加,污染源q3会花钱购买排污许可所以,200q1=100q2=1600得q1=8q2=16P=MC3=1600

第19章不确定性和控制手段的选择(自己看P253计算)第20章不完全竞争和污染控制

第21章污染控制的设计

一、污染控制工具的种类:

1.指令性控制手段:

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等……

2.经济激励手段:

[1]收费:

排污费;

使用这收费;

产品收费;

管理收费(行政性收费)。

[2]环境税收:

二氧化硫税;

碳税;

燃料税;

销售税。

[3]排污权交易

[4]补贴:

政府提供资金、贷款、减免税

[5]环境金融工具的使用:

环境证券;

环境基金;

环境责任保险。

2、污染控制手段提供的激励机制:

1.直接改变产品价格或成本:

产品收费

2.简介改变产品价格或成本:

补贴、低息贷款(政府的金融、财务手段)

3.市场创建、市场发育和市场支持:

排污权交易市场

3、污染控制手段的选择标准:

1.经济效率2.低信息需要量3.行政管理费用节约4.公平

5.可靠性6.可行性7.协调性8.政治上的可接受性

第五篇环境问题

第22章环境与贸易:

一、问题一:

国内环保成本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使用产生污染的便宜技术,不采取环保措施。

1.短期影响:

增加产品的生产与出口;

降低世界生产价格;

增加世界尤其是本国污染;

不确定:

就业与国际收支。

2.长期影响:

以损害自身环境为代价就会成为世界肮脏产业的落脚点。

二、问题二:

外部效应的国际传输

1.关税:

当进口品对进口国产生外部效应时,关税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次优经济手段。

2.排污费和排污权交易

三、经济全球化下的污染转移类型

“pollutionhavens”hypothesis:

严格的环境管理鼓励国内生产设备转移到低环境标准的国家,或者从这些国家进口

1.传统国际环境污染转移的类型

[1]无知型转移[2]欺骗型转移[3]理想交易型转移

2.当前转移的类型:

[1]产业投资转移

[2]贸易转移:

发达国家买进初级产品,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

支付处理费输往发展中国家。

*“污染转移合理论”——1992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世界发展报告》拉.萨莫斯认为:

  

-符合效率原则:

不发达国家人均寿命和收入本来就低,由污染转移后导致的疾病或残废等产生的损失相比较也低  

-经济性原则:

未被污染的不发达国家环境容量要大些;

穷国环境估价低

第23章收入分配与环境

1、不同收入阶层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同:

社会上不同收入的人群对环境质量有着不同的需求,环境保护的成本在不同收入的人群之间的分配也是不同的。

二、环境质量消费的两种极端情况:

1.环境质量作为纯粹公共物品的情况:

用手选择居住环境。

一个地点只能有一个环境质量供大家消费,村民必须投票选择一个居中的环境质量,是穷人富人都不能完全满意。

2.居住地点可选择的情况:

用脚选择居住环境。

三、环保项目效益的分配:

分配在一般情况下对富人有利,应当对受害群体作出适当的补偿。

第24章全球变暖:

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

1、全球变暖的原因:

人类的行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是主要原因。

2、全球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臭氧层的减少4.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流行5.巨额经济损失

三、全球变暖的策略

1.技术层面:

减少能源的消费;

发展新技术;

停止森林的砍伐或降低砍伐速度;

2.社会层面:

协调各国政策;

3.共同行动的协议:

【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4.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手段:

指令性控制;

排污税;

排污权交易;

建立清洁发展机制。

第25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主要由三方面决定K,L,A,

由生产函数表示:

Y=Af(K,L)

2.降低发展速度的因素:

要素投入的减少;

技术进步所受到的限制;

政府管制所造成的扭曲打击企业积极性;

2、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库兹涅茨曲线:

20世纪50年,有库兹涅茨提出的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增长之间的倒U形关系,称为库兹涅兹曲线。

1.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污染

人均收入

图25.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好“好—坏—好”的过程,这样形成倒U型曲线。

“先污染后治理”过程

2.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影响因素

[1]规模效应:

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水平;

[2]结构效应:

经济结构;

[3]技术效应:

技术水平;

[4]政府效应:

环境管制的方式与效果;

[5]环境意识和环保支出:

3.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续)——前方的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水平通道

寻求一条水平通道降低其弧度

4.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对就业影响:

一方面,环保减少就业;

另一方面,增加环保设备增加就业机会

[2]短期:

环境保护增加生产成本,可能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价格上升)有影响

[3]长期:

促使企业购买效率更高的设备,提高生产率,增加竞争力。

3、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2.用资本存量来定义可持续发展:

[1]强可持续性:

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存量都不应减少;

不重视价格的作用。

[2]弱可持续性:

只要保持资本总量不减少,也就是说,可以用人造资本的增加来弥补自然资源的减少;

考虑价格的作用。

4、可持续发展的衡量

1.现存的衡量尺度

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度应当是福利(welfare)的改善和恶化。

(1)现存的衡量尺度为产量尺度,即产品和服务数量(GDP)

(2)不变价格GDP和NDP——消除价格上升的影响

(3)消费尺度——consumedbyhouseholds,剔除政府支出、进出口。

出口家庭没有享受

人均实际消费——区别总量

2.替代的衡量尺度

(1)“-”污染造成损失

(2)“-”耐用消费品折旧

(3)“-”消费者支出

(4)+加上休闲和家庭产品----市场工资率度量休闲的价值

(5)+加入政府为私人提供服务

3.绿色国民帐户(绿色GDP)

原国内净产值NDP=C+I+(X–M)

绿色国民帐户——减去环境损害的价值

EDP=C+(Ip+Inp-Inp.env)+(X–M)

Ip为产品资产的净积累;

Inp为非产品资产的净积累;

Inp.env为环境资产的耗减

4.人类发展指数(HDI):

以上福利指标把重点放在平均水平上也不是令人满意的。

为纠正这个问题,1990年,联合国发展规划署,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

即三部分构成:

(1)寿命;

(2)知识;

(3)收入。

五、环境管理政策

1.国际合作:

解决贫穷、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丧失,需要国际合作

2.经济激励机制

(1)全成本定价:

所有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应支付全部成本,补偿损害成本,用价格信号反映稀缺的环境资源。

全成本定价=MPC+MUC+MEC

(2)成本有效原则: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成本较小的方式,并且提供了成本分摊的机会。

(3)产权原则:

产权明晰是市场效率的基础:

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4)持续性原则:

代际公平公平——主动转移财富;

立法保护;

调整国民帐户

3.政府管制

[1]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