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5150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运筹学史大事概览Word下载.docx

并开始设置常平仓储备粮食。

这完全符合现代运筹学合理运输与选址问题的基本思想。

公元208年

《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之战”,是著名的古代军事运筹代表人物之一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而由周瑜率军以弱胜强战胜曹操的不朽战例。

公元533—544年

北魏时期的科学家贾思勰在公元533—544年写成的《齐民要术》一书,不仅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一部杰出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运筹思想的宝贵文献,它记载了我国古代农民如何根据天时、地利和生产条件去合理筹划农事的经验。

它提出不同作物的播种时间和各种作物茬口安排上的先后关系,可以说是现代运筹学中二阶段决策问题的雏型。

公元1008—1017年

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7年)宫廷失火,需要重建,当时先在需要重建的通衢大道上就近取土,取土后通衢变深沟,引入汴水,成为一条小的人工河,基建材料便可由此水路运入工地;

宫殿修成后,又将基建废料弃置沟中,重新建成通衢大道。

这样的施工次序统筹安排的综合方案保证了取土近、弃土近、运输便,一举三得,节省了巨额费用和工期,是我国古代大规模工程施工组织方面运筹思想的典型例子。

公元1031—1095年

北宋时期大科学家、军事家沈括(1031—1095年),在率兵抗击西夏侵扰的征途中,曾经从行军中各类人员可以背负粮食的基本数据出发,分析计算了后勤人员与作战兵士在不同行军天数中的不同比例关系,同时也分析计算了用各种牲畜运粮与人力运粮之间的利弊,最后做出了从敌国就地征粮,保障前方供应的重要决策。

从而减少了后勤人员的比例,增强了前方作战的兵力。

这种军事后勤问题的分析计算则是更具有现代意义的运筹思想的范例。

公元1041—1048年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黄河决口,久塞未堵。

治河工人高超认为堵塞不住的原因是合拢时所用的埽身太长,人力压不到水底,而河水不能被断流,埽身反被冲垮。

因此建议将埽身分为三节,中间用绳索相连,先下第一节,等压到河底后再下第二节,最后压第三节,这样逐节下压,反可省工省料事半功倍。

采用了高超的建议后,决口终被堵住.这种分阶段作业优于一次作业的分析与论证,是运筹思想的典型范例。

公元1522—1567年

在明代著作《增广智囊补》中,也记有颇具运筹思想的物资合理运输问题。

如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修建宫室时运送巨石,原先用民工拖运旱船,动用了20000民工,走了28天,耗银110000多两;

后采用新方案,建造了16辆大车,用1800头骡子拖运,结果行程缩短为22天,用银不足7000两,不论从时间或运费来说,都较旧方案大为节省。

1738年

1738年,D.Bernoulli首次提出了效用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决策的标准。

1777年

1777年,Buffon发现了用随机投针试验来计算π的方法,这是随机模拟方法(Monte-Carlo法)最古老的试验。

1896年

1896年,V.Pareto首次从数学角度提出多目标优化问题,引进了Pareto最优的概念。

1909年

丹麦电话工程师A.K.Erlang开展了关于电话局中继线数目的话务理论的研究,1909年发表了他将概率论应用于电话话务理论的研究论文:

“概率论与电话会话”,开排队论研究的先河。

1912年

1912年,E.Zermelo首次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对策问题。

1915年

1915年,F.W.Harris对商业库存问题的研究是库存论模型最早的工作。

1916年

1916年,F.W.Lanchester开展了关于战争中兵力部署的理论,这是现代军事运筹最早提出的战争模型。

1921年

1921年,E.Borel引进了对策论中最优策略的概念,对某些对策问题证明了最优策略的存在。

1926年

1926年,T.H.Boruvka最早发现了拟阵与组合优化算法之间的关系。

1932年

1932年,А.Я.Хинчин研究了机器维修问题,是可靠性数学理论最早的工作。

1935-38年

1935-38年,英国为了正确地运用新研制的雷达系统来对付德国飞机的空袭,在皇家空军中组织了一批科学家,进行新战术试验和战术效率评价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他们把自己从事的这种工作命名为“OperationalResearch”(运筹学,或直译为作战研究)。

1936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近代中国革命战争中,使我国古代军事运筹思想的精华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与深刻的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1936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领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军事运筹思想代表作。

1938年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是领导中国***战争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军事运筹思想的代表作。

1939年

1939年,苏联的Л.В.Канторович总结了他对生产组织的研究,写出了《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一书,是线性规划应用于工业生产问题的经典著作。

1939-42年

1939-42年,运筹学的研究在英国军队各个部门迅速扩展,并纷纷成立运筹学小组。

美国人很快注意到英国运筹学对作战指挥成功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军队中也逐渐建立起各种运筹学小组,美国人称这种工作为"

OperationsResearch”或"

OperationsAnalysis”(运筹学或运筹分析,或直译为作战研究或作战分析)。

这些军事运筹学小组的工作从雷达系统的运行开始,一直到战斗机群的拦截战术,空军作战战术评价,防止商船遭受敌方潜艇的攻击,改进深水炸弹投放的反潜艇战术等等,不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运筹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萌芽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可以说,在二次大战前后这段时期,揭开了运筹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系统研究和正式命名的辉煌创业史。

1944年

1944年,J.vonNeumann与O.Morgenstern的《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出版,标志着系统化与公理化的对策论分支的形成。

该书也发展了近代的决策效用理论,为决策分析中的效用函数奠定了公理基础。

1945-49年

1945年起,毛泽东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体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运筹思想的代表作有:

《三个月总结》(1946年10月1日),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1948年10月10日)。

1946年

1946年,J.vonNeumann等在电子计算机上模拟了中子连锁反应,并称之为Monte-Carlo法(也称随机模拟法),从此逐渐形成了这一分支的研究与应用。

1947年

1947年,G.B.Dantzig提出了单纯形方法后,线性规划便迅速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

1948年

英国运筹学会1948年成立(1948-53年是运筹学俱乐部,1953年11月起改名为学会)。

1949年

二次大战胜利后,美英各国不但在军事部门继续保留了运筹学的研究核心,而且在研究人员、组织的配备及研究范围和水平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同时运筹学方法也向政府和工业等部门扩展。

在这些新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很多大学的支持,签订了不少协作研究的合同,大批专门从事研究的公司也逐渐成立,如著名的RAND(兰德)公司就是在1949年成立的。

1950年

《OperationalResearchQuarterly》创刊(后更名为《J.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

1951年

1951年出版了新版(1946年的原版是保密的,1948年才撤销保密)的P.M.Morse和G.E.Kimball的《运筹学方法》(MethodsofOperationsResearch),这是二战结束后,对战时整个运筹学工作做系统的专业叙述的一本著作。

1951年,H.W.Kuhn与A.W.Tucker提出了Kuhn-Tucker条件,标志着非线性规划理论的初步形成。

1951年,T.C.Koopmans考虑了生产和分配的效率分析中的多目标优化,引进了有效解的概念并得到某些结果,为多目标优化分支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1年与1953年,D.G.Kendall发表的两篇排队论经典论文,标志着现代排队论分支的形成。

1951年K.A.Arrow等与1952年A.Duoretzky等关于库存问题的研究论文是现代库存论的奠基性工作。

1952年

1952年5月美国运筹学会成立,并创刊《OperationsResearch》。

1953年

1953年,R.Bellman提出动态规划的名称,并阐述了最优化原理。

1953年,L.S.Shaply研究了Markov决策过程的一种基本型,成为该分支发源性的工作。

1953年,J.Kiefer首次提出优选的分数法与0.618法(黄金分割法)。

1954年

1954年,D.R.Dantzig等研究旅行推销员问题时提出了分解的思想,成为整数规划中两大方法—割平面法与分枝定界法的萌芽。

1954年,L.J.Savage把效用理论与主观概率结合成整体来研究统计决策问题,并建立了严格的公理基础。

《ManagementScience》与《NavalResearchLogisticsQuarterly》(后更名为《NavalResearchLogistics》)创刊。

1955年

1955年,G.Dantzig首先考虑出现随机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这是最早提出的随机规划中的有补偿二阶段问题。

1956年

1956年,法国运筹学会成立,并创刊《RevueFrancaisedeRechercheOperationnelle》(后更名为《RAIRO:

RechercheOperationnelle》)。

1956年,L.R.Ford,Jr.与D.R.Fulkerson提出并解决了网络最大流问题,加强了图论与线性规划的联系,促进了优化理论的研究。

1956-1958年间,美国杜邦公司在生产中首先运用CPM(关键路线法),但其初始思想则是在J.E.Kelley,Jr.与M.R.Walker(1959)的论文中才最早公开出现。

同一时期,PERT(计划评审技术)也独立地在美国海军北极星潜艇项目中开始发展起耒。

《Unternehmensforchung》创刊(1972年起更名为《Zeitschriftfü

rOperationsResearch》,1996年起又更名为《MathematicalMethodsofOperationsResearch》)。

1957年

1957年,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的倡导,在该所成立了由许国志领导的国内第一个运筹学研究组(后成室)。

刘源张、周华章、桂湘云等是该组最早的一批研究人员,从此在我国开始了现代运筹学的研究。

当年秋季,又有大学毕业生顾基发、董泽清、徐映波、陈锡康、郭绍僖、李秉全等分配进入该组。

1957年,钱学森在导弹研究所设立了作战处,从事运筹学的研究工作。

1957年5月,日本运筹学会成立,会员有305人,并创刊《J.oftheOperationsResearchSocietyofJapan》。

1957年9月在英国牛津(Oxford)大学,召开了首届国际运筹学会议,共有21个国家的250名代表出席,会上制定了成立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IFORS)的初步计划。

该联合会后于1959年正式成立,并将本届会议定为第一届IFORS大会。

1957年,R.Bellman《DynamicProgramming》(动态规划)专著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分支的建立。

同年,他还用最优化原理研究了Markov决策过程的模型。

1957年,J.R.Jackson提出了排队网络的基本模型(以后称之为Jackson网络),并给出了其平稳分布的乘积形式解。

1958年

1958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率领广大研究人员,包括吴文俊、越民义、万哲先、王元等在内,也开展了运筹学应用课题的研究,并影响和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各部门、各高校的运筹学应用和推广工作。

运输和农业等部门的“图上作业法”、“打麦场设计”、“中国邮递员问题”是典型的成果。

1958年,中科院力学所运筹室招收了国内最早的运筹学研究生吴沧浦与王毓云。

1958年,R.E.Gomory提出了解一般线性整数规划问题的割平面法。

1958年,A.Charnes等首先提出了随机规划中的概率约束问题。

1958年与1959年,W.T.Tutte的结果引起了学界对拟阵与图及组合优化关系的注意。

1959年

1959年1月1日,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1FORS)正式宣告成立,当时的联合会只包括英、美、法三个国家的运筹学会,首任(1959-61年)主席(当时称为秘书,到1968年第四届时才改称主席)为英国的CharlesGoodeve。

1959年2月,山东大学在数学系中设置了国内最早的一个运筹学专门化,由谢力同与郑汉鼎执教。

自当年暑假开始,每年都有运筹学方向的学生毕业,为我国运筹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了运筹学研究室,研究人员都由所内其它室组调入。

孙克定任研究室主任,该室最早的一批研究人员有排队论组的越民义、吴方、徐光煇、韩继业;

对策论组的吴文俊、江加禾、施闺芳;

数学规划组的朱永津、应玫茜、马仲蕃、凌开诚等。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很多高校也有大批教师转入运筹学领域。

1959年,A.Madansky研究了随机规划最优值的数学期望的估计,这是最早提出的随机规划中的分布问题。

1960年

1960年7月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全国运筹学现场会议,有370多名代表参加。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全国性运筹学应用成果与经验交流会,华罗庚亲临指导,并在会上报告了他对运筹学的研究心得和成果。

1960年,中科院力学所运筹室与数学所运筹室合并成一个运筹学研究室,设在数学所内,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支运筹学研究队伍。

该室由孙克定任主任,许国志任副主任(人员名录见附录4.1)。

1960年在法国Aix-en-Provence,召开了第二届IFORS大会,主席为CharlesGoodeve(英)。

1960年,A.H.Land和A.G.Doig对货郎担问题提出了分解算法,而E.Balas等将其发展成解一般线性整数规划问题的分枝定界法,从而使整数规划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

1960年,R.A.Howard研究了折扣准则与平均准则的Markov决策过程的经典模型,证明了最优策略的存在性,给出了迭代算法。

他和其后D.Blackwell(1962,1965)等工作为Markov决策过程分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960年代初,J.D.Gallagher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促使很多企业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1961年

1961年,A.Charnes与W.Cooper建立了目的规划模型,为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类有效的方法。

1962年

1962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应用数学系中设立了运筹学专业,课程设置有: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对策论等,由中科院数学所运筹室的研究人员(名录见附录4.2)讲授全部课程。

这是国内大学中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运筹学专业,影响深远。

第一届运筹学专业毕业生11人(名录见附录4.3)于1963年毕业,第二届20余人于1965年毕业。

1963年

1963年在挪威奥斯陆(Oslo),召开了第三届IFORS大会,主席为PhilipM.Morse(美)。

1965年

1965年起,华罗庚和他的小分队在全国工业部门开始普及推广统筹法的群众运动。

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为普及推广双法(统筹法与从1970年开始普及推广的优选法),他们走访了全国23个省市中几百个城市的几千个工厂,并向数百万人开设讲座开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65年华罗庚《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一书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5年,R.E.Barlow与F.Proschan在美国,Б.В.Гнеденко等在苏联分别出版了最早的两本可靠性数学专著,此时的可靠性数学理论已经完全形成了独立的分支。

1965年,J.Edmonds提出多项式时间算法作为衡量算法好坏的一个标准,并猜测旅行售货员问题不具有多项式时间算法。

同年,Hantmanis与Stearns以图灵(A.M.Turing)机为计算模型奠定了计算复杂性的严格理论基础。

1966年

1966年在美国波士顿(Boston),召开了第四届IFORS大会,主席为MarcelBoiteux(法1965-66)和CharlesSalzmann(法1967)。

1967年

《J.ofOptimizationTheory&

Applications》创刊。

1969年

1969年在意大利威尼斯(Venice),召开了第五届IFORS大会,主席为AlecM.Lee(加拿大)。

1970年

1970年起,华罗庚和他的小分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优选法的群众运动。

从此,统筹与优选双法变得家喻户晓,双法的普及推广也取得了极为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1971年

1971年华罗庚《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1971年,S.Morton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以补充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中的不足,使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完善与发展。

《MathematicalProgramming》与《InternationalJ.ofGameTheory》创刊。

1972年

1972年在爱尔兰都柏林(Dublin),召开了第六届IFORS大会,主席为ArneJensen(丹麦)。

1973年

1973年,投入产出分析的创始人WassilyW.Leontief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Omega:

TheInternationalJ.ofManagementScience》创刊。

1975年

1975年在日本东京和京都,召开了第七届IFORS大会,主席为松田武彦(日本)。

中科院数学所运筹室的越民义、顾基发、李秉全、刘彦佩、程侃等作为中国代表首次参加了IFORS大会。

1975年Л.В.Канторович与T.C.Koopmans因创建经济模型、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方法所作的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中也包含了他们对线性规划研究的卓越贡献。

1976年

1976年5月,美国纯粹与应用数学代表团(包括美数名院士在内)访问中国,到中科院数学所、北大、清华、复旦、华东师大等进行座谈访问,听了中国方面做的60多次学术报告,返美后写成长达115页的《报告》。

在访华报告书中指出:

“在应用数学方面,中国在诸如排队论等领域已十分迅捷地达到了这些领域的前列。

《MathematicsofOperationsResearch》创刊。

1976-77年

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IFORS)的第六届(1971-73)主席,丹麦的A.Jensen与第七届(1974-76)主席,日本的松田武彦(T.Matsuda)都一直热切希望中国成立运筹学会并加入IFORS。

当他们分别在1976、1977年访华期间,都和中科院数学所运筹室积极商讨了有关事宜。

1977年

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宣布成立“应用数学研究推广办公室”,它的前身就是华罗庚“双法”普及小分队。

1979年10月,并入应用数学研究所。

1977年4月,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EuropeanJ.ofOperationalResearch》与《J.ofGraphTheory》创刊。

1978年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发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其中有越民义、吴方、徐光煇等“排队论研究”、吴方等“一个求极值问题”与杨德庄等“变压器系列优化设计”。

197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Toronto),召开了第八届IFORS大会,主席为DavidB.Herts(美国)。

1979年

1979年8月在大连,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成立东北地区运筹学会,1980年改名为中国数学会运筹学会东北分会,名誉理事长为钱令希,理事长为徐利治,副理事长为董洪书、王洪钧、张义新、张嗣瀛、张盛开,秘书长为张盛开(兼)(理事会名录见附录2.1)。

1979年10月,中科院领导批准(80年1月正式下文)数学所分建为数学、应用数学与系统科学三个所,运筹室也随之分成两部分,分别归入应用数学所与系统科学所,构成国内最强的两支运筹学研究队伍。

在高等院校,以运筹学命名的系或研究所也先后建立起来,如上海复旦大学设立了统计运筹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设立了运筹学研究所。

1979年Л.Г.Хачиян首次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多项式算法—椭球算法。

1980年

1980年4月22-2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了中国数学会运筹学会成立暨第一届代表大会。

中国运筹学倡导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华罗庚主持了会议,有来自各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事部门、工交企业等有关单位的82名代表出席。

华罗庚在大会开幕式与闭幕式上均发表了讲话,回顾了他在全国范围普及推广“双法”的经验和成果,勉励大家以克敌攻坚的进取精神积极开展运筹学研究。

会议作了12个专题学术报告和个人成果的几十个分组报告。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华罗庚被推选兼任运筹学会理事长,越民义、许国志、余潜修为副理事长,桂湘云为秘书长,推选常务理事11名,理事42名。

会议决定学会挂靠在中科院应用数学所(理事会名录见附录1.1)。

1980年5月在西安,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五省区成立了中国数学会运筹学会西北协作组,组长为邵济煦,副组长为林国宁、张福基、秘书为赵玮、钱昌本(名录见附录2.3)。

1980年6月在江西庐山,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四省市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