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873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Word下载.docx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标态

指烟气在温度在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所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指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

4技术内容

4.1年限划分

本标准将火电厂按年限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Ⅰ时段-1992年8月1日之前建成投产或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Ⅱ时段-1992年8月1日起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包括1992年8月1日之前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批准、初步设计待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Ⅲ时段-1997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报告书待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4.2烟尘排放标准

4.2.1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是以除尘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a为1.7(第Ⅰ、Ⅱ时段)或1.4(第Ⅲ时段)时的固态排渣煤粉炉为基础而定。

4.2.2第Ⅰ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按表1规定执行。

表1第Ⅰ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mg/m3

分类

燃料收到基灰分Aar,%

烟气林格曼黑度

(级)

Aar≤10

10<

AAR≤20<

td>

20<

>

25<

AAR≤30<

30<

35<

AAR≤40<

Aar>

40

电除尘器

(1)

200

300

500

600

700

800

1000

1

其它除尘器

(2)

1200

1700

2100

2400

2800

3300

注:

(1)也适用于袋式除尘器

(2)其它除尘器包括文丘里、斜棒栅、泡沫、水膜、多管、大旋风等除尘器。

4.2.3第Ⅱ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按表2规定执行。

表2第Ⅱ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mg/m3

300<

670t/h及以上、或在县及县以上城镇规划区内的火电厂锅炉

150

350

400

450

670t/h以下且在县规划区以外地区的火电厂锅炉

1300

1500

2000

 

4.2.4第Ⅲ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按表3规定执行。

表3第Ⅲ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

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在县及县以上城镇规划区内的火电厂锅炉

在县规划区以外地区的火电厂锅炉

第时段的在县及县以上城镇规划区内、1997年1月1日后还有10年及以上剩余寿命的火电厂锅炉

(1)剩余寿命=设计寿命-累计运行时间

5.液态排渣煤粉炉、旋风炉、流化床锅炉执行表1至表3时,要先将相应的标准值乘以表4中的炉型折算系数K,再作为该种炉型锅炉的烟尘浓度的标准值。

4.炉型折算系数

炉型

煤粉炉

旋风炉

流化床锅炉

固态排渣

液态排渣

立式

卧式

沸腾炉及低循环倍率

高循环倍率

K

1.0

0.7

0.5

0.3

4.2.6实烟尘排放浓度,应按下式换算为过量空气系数为1.7或1.4时的浓度值:

式中:

α‵-实测的除尘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α-标准值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对第Ⅰ、Ⅱ时段,α=1.7;

对第Ⅲ时段,α=1.4;

C‵烟尘-实测的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mg/m3;

C烟尘-换算到α为1.7或1.4时的实测烟尘排放浓度,mg/m3。

4.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4.3.1火电厂全厂二氧化硫最高矿量按下式计算确定:

QSO2-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t/h

N-全厂烟囱数;

i-烟囱序号(I=1,2,N)

U-各烟囟出上风速的平均值,m/s;

UI-第I座烟囱出口处环境平均风速,m/s;

U10-地面10m高度处平均风速,m/s。

采用电厂所在地最近的气象台、站最近五年观测的距地面10m高度处的风速平均值。

时,

Hg-全厂烟囱等效单源高度,m;

Hsi-第I座烟囱的几何高度,m;

Hei-第I座烟囱的有效高度,m;

△HI-第I座烟囱烟抬升高度,m。

P-排放控制系数,按表5查取;

m-地区扩散条件指数,按表5查取。

表5排放控制系数

地区

P

m

Ⅰ时段

Ⅱ时段

Ⅲ时段

城市

8.947

7.460

5.802

1.893

农村

丘陵及其他

(1)

13.421

11.936

平原

6.186

3.608

2.075

(1)其他地区指山区、海边及多年平均风速<1.0m/s的地区。

4.3.2火电厂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全厂建设规模计算。

所采用烟囱高度以240m为极限,由于地形和当地大气扩散条件需要,烟囱的实际建造高度超过240m时,仍按240计算。

4.3.3第Ⅲ时段扩、改建项目新、老机组排放控制系数一律采用第Ⅲ时段P值计算全厂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量。

因扩、改建引起的全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应削减,实现全厂排放量达标;

当超标量大于扩、改建机组二氧化硫产生量的90%为最低限。

4.3.4使用含硫分小于等于1%的煤炭,全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时,是否在该机组装设烟气脱硫装置,按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执行。

4.3.5第Ⅲ时段新、扩、改建的火电厂,除执行4.3.1条、4.3.2条和4.3.4条的规定外,位于酸雨控制区和二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新扩改建项目,各烟囱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还应按表6的规定执行。

当第Ⅲ时段扩、改建机组与第Ⅰ、Ⅱ时段老机组合用一根烟囱排放时,表6中的二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扩、改机组的(平均)排放浓度。

表6第Ⅲ时段火电厂各烟囱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燃料收到基硫分(%)

≤1.0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4.3.6实测的SO2排放浓度,应按下式换算到α为1.4时的浓度值:

式中

α‵-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C‵SO2-实测的SO2排放浓度,mg/m3;

CSO2-换算到α=1.4时的实测SO2排放浓度,mg/m3

4.4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4.4.1第Ⅲ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表7规定执行。

表7第Ⅲ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锅炉额定蒸发量

(1)

煤粉锅炉

≥1000t/h

650

(1)锅炉额定蒸发量低于1000t/h的暂不要求。

4.4.2氮氧化物浓度换算

4.4.2.1实测的氮氧化物体积浓度按下式换算到α为1.4时的浓度值:

C‵NOx-实测的氮氧化物体积浓度,%或μL/L。

4.4.2.2本标准规定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以NO2计,按下式将体积浓度换算成质量浓度:

μL/LNOx=2.05mg/m3NOx

4.5第Ⅲ时段新建火电厂厂址规定

第Ⅲ时段新建火电厂一律不得建在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建在上述地区以外的火电厂,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证实不会对上述地区产生直接影响。

5监测

5.1烟气参照GB/T16157执行。

5.2第Ⅲ时段新、扩、改建的火电厂,应装设烟尘连续装置;

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火电厂和其他地区建有烟气脱硫设施的火电厂应装设二氧化硫连续装置;

300MW以上机组应装设氮氧化物监测装置。

第Ⅱ时段火电厂应逐步实现连续监测。

6标准实施

6.1本标准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位于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执行所在控制区规定的总量排放标准。

6.3火电厂污染物连续监测装置标准和运行规范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污染物连续监测装置经认定合格的,其监测数据为法定监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