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一面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面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2)让学生将上面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联系起来,回答预习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是呀,作者只见了鲁迅先生一面,但是这一面却对作者的影响很大。
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来的?
(4)了解背景,作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阿累:
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
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过渡:
一个普普通通的售票员,后来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大学校长,鲁迅先生的这一面给他的影响真是大呀。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历史,走进位于虹口公园的内山书店,和阿累一起去见见我们伟大的革命斗士——鲁迅先生。
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深入感知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3-29自然段,找到3句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在句子边写写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出示)
3、品读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比较异同,体会写法。
1)自由朗读,分析不同点
提示:
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板书:
远处近处对面模糊清楚详细整体局部略详)
2)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瘦)你是怎么知道的?
(品词析句)
3)文中还有三句是描写鲁迅先生瘦的句子,同桌合作,找出来读一读。
4)学生汇报
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或自己的想象来说说看(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
6)除了瘦,鲁迅先生还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再读一读这几句话,你就知道了(出示外貌描写的三句话)。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坚强的性格。
板书:
抓特征表性格
板书设计
整体
远处(模糊)(略)近处(清楚)部分对面(仔细)(详)
抓特征表性格篇二:
一面教案设计
汪兴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2、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尤其通过鲁迅侄女的描述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位受万人爱戴的人,知道了侄女周晔对伯父的回忆中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却只是与鲁迅有一面之缘,在他的回忆中,鲁迅又有什么值得这位青年学习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面》
板书课题:
一面
1、自读课文,自己大声地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我们叙事的文章有六要素,哪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这六个要素请你再快速地浏览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回答。
(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课件出示描写外貌的语句
2、齐读这些句子。
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中,根据我们找到得有关鲁迅的外貌描写,鲁迅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
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吗?
(瘦)
3、自己再读读这几句句子,刚才我们说这六句的相同点是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瘦”。
那么这些句子又有什么不同点吗?
同桌交流。
如答不出教师提示:
这几次描写作者和鲁迅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3、为什么他如此瘦?
请你联系上下文或者学过的,自己知道的知识说不说。
(带病工作、深夜写作、忧国忧民)
4、除了“瘦”,鲁迅还有什么特点?
再读读这几句。
(精神抖擞)
5、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子?
?
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反动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
找到有关鲁迅语言的描写,自己读一读。
听到这些话,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是怎样的?
(你要买这本书?
——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疑惑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
是送你的——感动流涕)
2、从这些对话当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作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鲁迅向我推荐书,最后还送我书,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人呢?
(鲁迅关心同情劳动人民)
3、当我知道了鲁迅的身份时,我是什么反应?
请个别学生来读第27段
我结结巴巴的说明我很激动很兴奋,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最后却没有蹦出来,为什么呢?
(当时流社会黑暗,不少文人革命工作者收到反动派的迫害,作者想要保护鲁迅,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惊喜没有说出来)
3、这一面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自读第30、31段,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
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归纳: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鲁迅先生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鲁迅先生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蕴含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正是与鲁迅先生见的这一面,给了作者极大的鼓舞,是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是作者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这“一面”给了作者巨大力量,是这“一面”鞭策作者不断进步。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2、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对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外貌描写。
板书:
一面
瘦
外貌刚毅坚强
精神抖擞
语言关心进步青年篇三:
《一面》的教学设计
洛河镇中心小学余帆
【教材简析】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讲述的是1932年秋天,作者阿累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变教为学,引导学生善问会思,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的思想感情同时感受鲁迅关心爱护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的描写,掌握描写人物的一些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热爱鲁迅及鲁迅的文学作品。
学习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心培养青年的精神,及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革命意志。
【重点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品味文章,体会情感。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起疑问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都会见到一些陌生人,对于这些仅仅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在你的大脑深处有印象吗?
是的,大多数人匆匆一面,印象是转瞬即逝;
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淡忘了。
但有些人,有些事,哪怕只是一面之缘,也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2.过渡:
原湖南大学校长朱一苇先生,他的笔名叫阿累,在年轻时,就有过这种一面之交的经历,并深刻影响他的一生。
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阿累人生中难忘的一面。
(板题,并出示幻灯片一)
二、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1.了解学生眼中的作者及鲁迅。
对于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多少?
鲁迅呢?
2.检查课文理解情况。
(1)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阿累与鲁迅这偶然的一面,给阿累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影响?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关语句。
反馈交流
(3)引导理解最后一段话,质疑为什么产生巨大影响?
一元钱卖给作者两本书(廉价卖书),这是不是一件小事?
一定蕴藏着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不然怎会对作者产生那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课文一面中这让人思考,耐人寻味的地方。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要想发现别人不注意的内容,就要好好阅读文章,用心思考,请把你的收获圈画下来,并写下点滴感受。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读中有思的好习惯,边读边思才能读而有获。
】
三、自读自悟,品味情感(不同寻常)
品味一:
买书中的不同寻常,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品质。
1.在我买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抓住人物对话)
反馈交流(围绕买书中人物对话展开自学)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补充、引导。
可预设以下问题:
(1)阿累与鲁迅先生的交流中你有什么发现?
(2)阿累与鲁迅的交谈中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值得思考的地方?
(3)你有什么疑问?
2.引导体会鲁迅品质时尊重学生个性见解,学生自己点滴的认识都应鼓励。
(如:
谦逊、无私等)
3.小结:
一个陌生老人在贫穷的个工人面前,那么关心体贴,那么真诚引导,对于地位低下的阿累,那一面是平常生活中不寻常的一面。
(出示课件展示鲁迅的话)
4.指导朗读,加强悟情。
(1)这是阿累与鲁迅先生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先生对他说的话,你对哪句感兴趣,来读一读。
(展示读)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先生与阿累的交谈中,阿累很感动,深受影响。
先生说的几句话,包括同学们刚才读都显得很平常、很随意,他帮助了阿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不激动?
(鲁迅经常做这样的事)这说明鲁迅何止帮助过阿累一个人,老师带来了一些资料,请看,萧红和唐弢都曾受过他的帮助。
(课件出示)
品味二:
外貌的与众不同,体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1.在我与先生一面之交中,先生的什么特征深深烙印在阿累的心灵深处?
用一个字概括。
(板书瘦)文中阿累几次写到先生的外貌?
2.交流补充。
3.“瘦”引人注意很正常,但这么多次关注先生的瘦一定有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先生的瘦的与众不同点在哪?
(瘦而有精神)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4.反馈交流。
引导从鲁迅的笑,外貌,眼光等去体会。
5.再质疑:
瘦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瘦而有精神?
6.交流小结:
为了艰苦的工作而瘦,而不是为自己,这个瘦就非同寻常。
因为忘我的工作面容消瘦,他的精神却如此矍铄,他的内心
如此阳光,他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先生的瘦也是不寻常。
(在这部分教学中是预设未知的,根据学生的表现而临时调整教学,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及理解能力,所以激励性的语言要丰富,并且注意学生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学生的心理及学习语文的能力出发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重要的是关注课堂上生成的知识点。
四、深化主题,深刻体悟
1.同学们,现在我们把前后内容结合起来,你是否发现在这一面中,先生为什么给阿累留下了深刻印象?
阿累是如何评价心中的先生的?
2.阿累说先生是他的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把这些亲切而有力量的词汇给予先生,可见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有很多想对先生说,他说了吗,请你帮他说一说。
(课件出示说一说)
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情感。
同学们,现在你对鲁迅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吧!
在匆忙的一节课中无法读懂鲁迅。
要想更多的了解他,需多读读鲁迅的书。
4.好书推荐。
五、布置作业:
读写结合,读活用活
小练笔:
1.仿《一面》这篇课文中抓住人物语言、外貌特征的写作手法,观察你的同学和老师写一篇小短文。
2.写一写读后感。
篇四:
三亚市实验中学黄绍平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通过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思念和尊敬鲁迅的思想感情;
通过人物速写,掌握观察人物、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与广大劳苦大众呼吸相通,关心培养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他与黑暗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革命意志。
培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1、重点:
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
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法。
2、难点:
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以及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教学思路】
1、教学用具:
多媒体
2、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人呢?
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学生一起回答:
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利用多媒体)
1、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
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
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
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
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
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
1983年离休。
2、关于鲁迅
鲁迅(1881.9—1936.10),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
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
面旗帜。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杂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3、字词积累
地窖(jià
o)赫(hè
)然窘(jiǒng)相捻(niǎn)摩挲(mó
suō)虐(nü
è
)待憎恶(zēngwù
)揩(kāi)油恣(zì
)情
4、文章大意
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
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从而激励作者不断努力,并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阅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吗?
并说说每层的意思。
明确: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自然段),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
第三层(18——38自然段),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第一层写职业特点,联系下文可以看出鲁迅对“我”的态度,实质上是对普通工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第二层写内山老板的热情衬托出鲁迅的人民大众立场,这两层起到巧设伏笔、层层铺垫的作用。
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提示:
(总结发言)课文第二部分写出来“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个鼓舞,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
这些情真意切的抒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四、课时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读了《一面》,并就全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作了讨论,同学们想一想,在本文中,鲁迅个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外貌)好,下一节课我们就作者对先生的外貌描写作些探讨,看作者是如何抓住鲁迅的外貌进行描写的。
下去以后同学们要将作者写鲁迅外貌的语段找到。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一面》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吗?
(学生答)
2、在第一、二层写“我”的职业和内山老板的热情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答,教师补充)
二、研读三次外貌描写(投影显示)
1、请同学们把三处外貌描写的段落找出来,并朗读。
2、这三处外貌描写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各有什么不同?
3、三处外貌描写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征,从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明确:
文章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第一次描写,由于“阴天,暗得很”,加上距离较远,只能模糊辨出人物形象:
外形,瘦瘦的;
年龄,五十上下;
衣着,“穿一件牙黄长衫”;
嗜好,“嘴里咬着一枝烟嘴”。
由于抓住了人物特征,虽只是模糊辨认,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第二次描写,由于离得近,观察得更细致了,作者对第一次的描写作了补充。
刚才看到的是“瘦瘦的”,现在看得更清了:
“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脸色是“黄里带白”。
还增加了对人物精神的感受:
“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接着又写了他的头发和胡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作者抓住人物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加以描写,虽疏淡的几笔,却刻画了鲁迅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意志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形象。
第三次描写,除了脸色、头发和胡须这些带有特征性的描写以外,作者对其“长衫”和“烟嘴”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刻画。
不仅连长衫、烟嘴的颜色,甚至连长衫质地“羽纱”,烟嘴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得十分清晰、明了。
三次比较集中的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三、品味语言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
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了保证似的”。
2、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
朋友,表示亲密无间;
父亲,表示崇敬热爱;
师傅,表示效仿学习。
不同的称谓表示作者不同的感情。
“战士”则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3、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4、他的手多瘦啊!
我鼻子里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5、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他!
不会错,一定是他!
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在身边,一种深感激动和幸福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没有蹦出”,一是当时环境险恶,不能暴露鲁迅;
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示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四、方法探究
1、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1)抓特征;
(2)多视角;
(3)现个性。
2、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一件小事来突出鲁迅的伟大人格。
3、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达对鲁迅的崇敬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让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廉价卖书,甚至亲自送书给一个被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