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329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苏省常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l.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

“《春秋》之义,立子以贵。

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火统。

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

父子之情,重久违之。

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

2.《新唐书百官志二》载:

“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

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A.制衡行政运作程序B.保障君独断之权

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D.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3.右图为明朝的《墨葡萄图》,图中水墨葡萄一枝,叶不勾脉,均以水墨点染,不求形。

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

4.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 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5.“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6.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银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7.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

“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正清的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寒食祭扫家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8.民国十八年七月,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

这些做法

A.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D.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9.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第1军的部分内容(选白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磐石游云队时期:

 以二总计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十余名。

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

 以上总计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共约百九十余

名,共台二百一十二<名》。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时期:

 以上共计二十九名,不知姓名者共约

二百五十会名,合共二百八十会名。

第一方面军:

 有名烈士只有两人,不知姓名者六一余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

②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

③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艰苦悲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

1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此会议

A.通过了“共同纲领”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11.下图是“1949-1998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5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一五”计划影响

B.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关系密切

D.90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此次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13.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

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

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D.发放公民“观剧津贴”

14.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

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一方为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B.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D.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

15.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

百万)。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 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b.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16.“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7.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18.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

“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19.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宜称:

“我不过是历史学家的书记而已……收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写的历史,即风俗史。

”该作品是

20.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该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计60分。

其中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2分)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

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

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

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木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

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维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忡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4分)

22.(14 分)每一代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

……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9月2日

材料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诚我们: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的局限,简要概括辛亥革命“垂之青史”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承担的历史使命。

(6分)

(3)“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建国以来,中国人民“长征”的目标有何发展?

 综上所述,指出近代以来“长征路”的本质含义。

(4分)

23.(14分)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

阅读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