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91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财金融学期末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7.信用证

28.汇兑

29.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

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出于交易、预防或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等诸种动机产生对货币的需要量。

30.流动性陷阱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权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31.基础货币基础货币(B):

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C)的总和。

32.货币供给在某一时点经济中承担货币职能的资产的存量。

33.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的比值。

34.派生存款在最初的存款(原始存款)基础上扩大的存款,即没有铸币对应的存款。

35.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

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36.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37.公开市场操作也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

3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并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即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9.通货膨胀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涨。

40.通货紧缩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

二、简答:

1)简述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i.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以货币形态提供,没有方向约束,规模约束小。

ii.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规模的约束,信用能力的局限和信用链的不稳定。

现代信用形式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在规模上、范围上、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优点:

1.商业作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缺点: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银行贷放出去的已不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

由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上的局限性;

3.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

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

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

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

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

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两者的关系可做如下理解:

(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

(3)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独特的作用。

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信用形式促进经济发展。

2)信用的三要素及主要形式有哪些?

三要素:

1、债权人和债务人2、时间的间隔3、信用工具,即融资工具或称金融工具

主要形式:

(一)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二)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存款、贷款等业务形式向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信用的形式。

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三)国家信用:

是以国家政府作为债务人,以借债的方式向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居民个人等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四)消费信用:

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五)租赁信用:

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持有物品(财产)定期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租赁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3)简要分析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金融通功能2.资产价格发现功能3.流动性创造功能4.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1)便利投资和筹资。

(2)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

(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6)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4)什么是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子市场?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子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

金融机构间互相借用短期资金的短期借贷市场

2.票据市场。

承兑:

汇票到期前,付款人在票据上签章承诺付款。

贴现:

票据到期前,持票人为获取现款向交易对手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3.短期国债市场

4.证券回购市场。

回购协议:

将某资产卖出(买进)去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买进(卖出)。

回购交易实质上是一种质押贷款。

5.可转让大额存单(CDs)市场。

其特点是:

到期才可提取本息,不记名,可转让流通;

金额起点高。

5)简述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6)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而货币供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

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①货币需求(Md)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

②货币供给(Ms)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③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1、利率决定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

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

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

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

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

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

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

这就是凯恩斯的"

流动性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7)简述关于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①借贷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

②借贷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③市场均衡利率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

可贷资金理论所谓同时考虑实质因素和货币因素的思想充分体现在其将整个社会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家庭、企业当期愿意储蓄的部分(实质部分)和银行体系决定的当期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货币因素)。

因此,可贷资金理论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社会经济中可借贷资金的来源。

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类似于储蓄投资理论中的投资,指的是实际的计划投资(实质因素);

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含义(货币因素)。

同样,这种划分也体现出可贷资金理论力图把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相统一的思想。

8)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 平均利润率(是一个经济社会利率决定的基础)②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③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④ 国际利率水平⑤ 预期通货膨胀率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

相反,利率总水平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

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

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

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

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

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9)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主要有哪些?

定义:

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如:

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等。

(1)国内结算业务

(二)信托业务(三)租赁业务(四)代理业务(五)信用卡业务

10)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哪些类型的金融机构?

 

11)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主要负债业务:

1自有资本;

2吸收存款;

3其他负债:

从银行同业获取资金;

向中央银行借款;

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发行金融债券.

主要资产业务:

1准备金;

2贴现;

3贷款;

4证券投资;

5租赁业务。

12)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集中管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2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3组织和管理银行间清算

13)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代理国库和国债的发行;

2管理国际储备;

3制定、实施货币金融政策;

4代表国家实施监管;

5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

14)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它是发行的银行,控制着货币的发行。

在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独家控制货币的发行,它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合理调节市场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保障币值的稳定,维持货币流通的秩序。

●它是银行的银行,向银行提供服务。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不跟一般的工商企业和个人打交道,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

●它是国家的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

中央银行也代表国家从事金融活动,在必要时,中央银行还向政府提供贷款,帮助政府平衡财政收支。

另外,中央银行还经理国库收支,保管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

在有些国家,中央银行还承担着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能。

15)简述现金交易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16)简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费雪认为,假设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P=MV/T

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收入,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完全取决于名义收入水平。

剑桥方程式:

人们出于交易需要货币外,也会按某种的比率选择货币来保有其财富,人们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比例:

Md=k*P*Y

17)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

他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1.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

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

2.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3.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

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

rm货币预期收益率;

rb固定收益的证券的利率;

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预期物价变动率;

u其他的变量函数。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18)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19)简述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具体内容。

目前,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

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划分的依据:

流动性

20)简述存款派生公式并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因素。

2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是哪几个?

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22)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有哪些?

其选择标准是什么?

(1)近期指标:

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

(2)远期指标:

货币供应量;

贷款总额;

中长期利率

选择的标准:

1、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

2、可控性,中央银行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

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4、抗干扰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就能较正确的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的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23)何谓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并简述其优缺点。

(1)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

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

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三、论述

1)试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从微观方面来考察。

①集聚功能。

②财富功能。

③避险功能。

金融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是保险机构出售保险单;

二是金融市场提供套期保值、组合投资的条件和机会,达到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规避的目的。

④交易功能。

借助金融市场的交易组织、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金融工具比较便利地实现交易。

金融市场为金融资产的变现提供了便利,流动性是金融市场效率和生命力体现。

便利的金融资产交易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选择,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功能从宏观方面来考察

①资源配置功能。

②调节功能

③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常被看做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它是国民经济景气度指标的重要信号系统。

2)试比较实际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

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

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

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

由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同时该理论还是一种流量和长期分析,所以,又被称为长期实际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

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

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

同时,货币供给量表现为满足货币需求的供给量,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是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

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

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

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

研究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储蓄、投资流量)和短期货币因素(货币供求流量)对利率的决定。

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

可贷资金供给包括:

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

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

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

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

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

由此可见,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区别,在于可贷资金理论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的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但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中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3)分析利率变动对投资和储蓄的理论影响效应,结合实际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制约这些理论效应的发挥。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⑴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利率变化——融资成本高低——投资增减

即利率下降,会导致融资成本下降,从而是产业投资增加;

反之,则导致产业投资减少。

⑵对间接投资的影响:

利率变化——调节信贷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即利率的变化能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从而影响投资规模和结构。

㈡利率对储蓄的影响:

若利率升高,会是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这样人们就会推迟消费,倾向于储蓄,这时会出现两种可能:

一、人们的当期消费降低,总需求就会降低,从而社会的总产出就会减少,这是消费乘数效应;

二、国民收入储蓄率升高,从而社会总产出就会增加,这是储蓄乘数效应。

所以,当利率升高的时候,若储蓄乘数效应大于消费乘数效应,就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若储蓄乘数效应小于消费乘数效应,就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若利率降低,则结果相反。

影响其理论效应发生的因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金融市场的繁荣程度,国际利率水平,居民收入及投资理财观念,社会福利等方面。

4)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货币供给是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存、贷款业务形成的。

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量(B)和货币乘数(m),影响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就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1.居民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①通过其现金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供给

居民现金存款比率的决定因素:

a.财富

b.各种资产预期报酬率

c.金融危机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